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后传热及绝热夹层内温度分布规律实验 被引量:8
1
作者 谢高峰 朱鸣 汪荣顺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6,50,共6页
在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传热研究实验台的基础上,分别利用干燥氮气、二氧化碳、氧气、氦气及空气为破空介质,进行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传热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流量计和温度采集系统... 在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传热研究实验台的基础上,分别利用干燥氮气、二氧化碳、氧气、氦气及空气为破空介质,进行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传热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流量计和温度采集系统测得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排放率和绝热夹层内的温度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导入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绝热夹层的气体种类对其完全真空丧失后的传热过程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 气体种类 完全真空丧失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后升压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谢高峰 汪荣顺 魏蔚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7,共6页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压力容器。绝热夹层完全的真空丧失是可能发生在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上的、并会对低温容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真空丧失试验台的基础上,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低...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压力容器。绝热夹层完全的真空丧失是可能发生在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上的、并会对低温容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真空丧失试验台的基础上,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低温容器的绝热材料层数和初始充满率对其真空丧失后无排放贮存过程中升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绝热夹层内的绝热材料层数及其初始充满率都对容器完全真空丧失后的升压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 完全的真空丧失 绝热材料 初始充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整体热分析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欢明 冯慧华 +1 位作者 苏晨光 单宏兵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对35 m3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满载液氧的状态下进行热分析,得到标准状态下该容器漏热量的分布范围及相应的静态蒸发率分布,分析了导热和辐射漏热在总漏热的比重。将计算结果和静态蒸发率试验进行对比,结果符合较好,说明计算的准确... 对35 m3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满载液氧的状态下进行热分析,得到标准状态下该容器漏热量的分布范围及相应的静态蒸发率分布,分析了导热和辐射漏热在总漏热的比重。将计算结果和静态蒸发率试验进行对比,结果符合较好,说明计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而分析了冷态下玻璃钢支承件和罐体的接触情况。结果可为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的设计、试验和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多绝热 低温容器 热分析 静态蒸发率 玻璃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破空气体对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朱鸣 于忠杰 +1 位作者 徐彬 汪荣顺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通过实验,分别利用氮气、空气、氧气和氦气作为破空气体,对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真空完全丧失后的漏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层绝热结构对于绝热真空完全丧失后的低温容器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初始和最终漏热和渗入到绝热真空... 通过实验,分别利用氮气、空气、氧气和氦气作为破空气体,对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真空完全丧失后的漏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层绝热结构对于绝热真空完全丧失后的低温容器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初始和最终漏热和渗入到绝热真空夹层中气体的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复合多层绝热 真空丧失排放率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真空丧失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杨磊 汪荣顺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共5页
通过高真空多层绝热容器真空丧失试验,分析了不同绝热结构下容器真空丧失后的升压规律,同时讨论了容器内气液状态变化。利用试验数据计算了容器真空丧失后的热负荷变化,并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绝热结构下的漏热量、气体升压、液体温度变... 通过高真空多层绝热容器真空丧失试验,分析了不同绝热结构下容器真空丧失后的升压规律,同时讨论了容器内气液状态变化。利用试验数据计算了容器真空丧失后的热负荷变化,并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绝热结构下的漏热量、气体升压、液体温度变化。经研究发现,容器夹层真空丧失后气液相处于不平衡态,气相空间压力变化呈现出三种不同状态,夹层的漏热量决定了液体升温和容器升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多绝热 真空丧失 气体升压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的传热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谢高峰 汪荣顺 魏蔚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58,共5页
利用一个工业化的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量热器,以液氮为介质研究了真空突然丧失对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漏热量的影响。主要研究了低温量热器绝热层的变化及破空气体(空气和干燥氮气)的不同对真空丧失后低温容器漏热量的影响,指出绝热层... 利用一个工业化的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量热器,以液氮为介质研究了真空突然丧失对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漏热量的影响。主要研究了低温量热器绝热层的变化及破空气体(空气和干燥氮气)的不同对真空丧失后低温容器漏热量的影响,指出绝热层数和破空气体种类都是影响真空丧失后低温容器漏热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多绝热容器 真空丧失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无损贮存规律 被引量:7
7
作者 思俊鹤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1,58,共4页
介绍了卧式低温容器的传热特点,以及低温液体无损贮存的传热模型。通过2m3卧式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90%、85%和80%初始充满率下的静态无损贮存试验,拟合现有的传热模型,对升压过程中不同规律的3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第一、第三... 介绍了卧式低温容器的传热特点,以及低温液体无损贮存的传热模型。通过2m3卧式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90%、85%和80%初始充满率下的静态无损贮存试验,拟合现有的传热模型,对升压过程中不同规律的3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第一、第三阶段升压的初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低温容器 无损贮存 真空多绝热 传热模型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容器用多层绝热材料的绝热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马晓勇 陈叔平 +6 位作者 金树峰 朱鸣 王洋 熊珍艳 吴慧敏 于洋 王鑫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48,共11页
多层绝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低温容器,其绝热性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性能指标。真空良好下,影响其绝热性能的因素包括夹层真空度、材料型号和种类、层数、层密度、等密度或变密度布置以及材料包覆工艺等;真空失效下,夹层气体压力、破空气体... 多层绝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低温容器,其绝热性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性能指标。真空良好下,影响其绝热性能的因素包括夹层真空度、材料型号和种类、层数、层密度、等密度或变密度布置以及材料包覆工艺等;真空失效下,夹层气体压力、破空气体种类以及绝热结构参数等会对多层绝热材料的绝热性能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多层绝热材料绝热性能的预测公式。应用Lockheed分析模型对不同边界温度、不同层数下的多层绝热材料的绝热性能进行预测,得到最佳层密度和最小热流密度;在层数一定的条件下,应用Layer-by-layer传热模型对等密度和变密度多层绝热方案的绝热性能进行预测,分析获得了两种实用性较高的多层绝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绝热材料 绝热性能 变密度 低温容器 真空良好 真空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氦储罐高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壮 李长俊 +4 位作者 贾文龙 徐敬 张财功 蒲子银 朱浩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了明确液氦储罐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的最佳层密度,采用Lockheed模型研究热流密度与层密度的关系,确定最佳层密度,探讨绝热层厚度、环境温度、绝热空间真空度对液氦储罐绝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氦储罐最佳层密度为41层/cm;绝热层... 为了明确液氦储罐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的最佳层密度,采用Lockheed模型研究热流密度与层密度的关系,确定最佳层密度,探讨绝热层厚度、环境温度、绝热空间真空度对液氦储罐绝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氦储罐最佳层密度为41层/cm;绝热层真空度减小,热流密度下降,真空度下降到一定值后,热流密度几乎不再下降;热流密度与环境温度、绝热层厚度分别呈正、负相关,当厚度增加到一定值后,热流密度下降速率减小。在实际确定绝热层厚度和真空度时,应兼顾经济性和绝热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液氦储罐高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氦储罐 真空多绝热 密度 热流密度 Lockhee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超低温容器漏热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仇放 郭超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3-59,共7页
为解决高真空多层绝热超低温容器漏热的设计难点,通过对高真空多层绝热超低温容器支撑结构、容器接管、残余气体传热、辐射传热进行漏热分析,介绍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计算过程,同时提出了以机械构件和多层绝热结构优化为主的降低漏热... 为解决高真空多层绝热超低温容器漏热的设计难点,通过对高真空多层绝热超低温容器支撑结构、容器接管、残余气体传热、辐射传热进行漏热分析,介绍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计算过程,同时提出了以机械构件和多层绝热结构优化为主的降低漏热的措施,最后将超低温容器蒸发率转化为允许漏热量,并以此作为性能考核指标,建立高真空多层绝热超低温容器漏热设计流程图,分析结果可为工程中的漏热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容器 漏热 多层绝热 蒸发率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管道内管路波纹管应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叔平 毛红威 +2 位作者 姚淑婷 刘福录 任永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9,共6页
广泛用于LNG等输送的高真空多层绝热(HV-MLI)低温管道常使用波纹管膨胀节来补偿其内管的冷缩变形,波纹管由于工作在深冷环境中且要承受液体内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断裂进而导致整个管道失效。为此,介绍了HV-MLI低温管道的基本结构... 广泛用于LNG等输送的高真空多层绝热(HV-MLI)低温管道常使用波纹管膨胀节来补偿其内管的冷缩变形,波纹管由于工作在深冷环境中且要承受液体内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断裂进而导致整个管道失效。为此,介绍了HV-MLI低温管道的基本结构,建立了波纹管有限元模型,在HV-MLI低温管道输送LNG、LO_2及LN_2的不同工况下对波纹管进行了应力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轴向位移载荷及内压载荷分别作用下的波纹管响应状况,并结合国家标准GB/T 12777—2008对所用波纹管进行了强度及疲劳寿命校核。结果表明:(1)波纹管满足HV-MLI低温管道使用要求;(2)输送LN_2工况时波纹管等效应力最大,波纹管波峰内表面为危险点,此时可以考虑适当降低介质输送压力;(3)轴向位移载荷引起的波纹管子午向应力远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是引起波纹管疲劳损坏的主要因素,在管道设计及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其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多绝热 低温管道 波纹管 应力 非线性有限元法 强度校核 液化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m^3高真空多层绝热液氧容器真空性能 被引量:14
12
作者 汪荣顺 吴剑林 顾安忠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2-146,共5页
对高真空多层绝热液氧容器的真空寿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分析了吸附剂、吸气剂在获得和保持夹层真空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真空多绝热 液氧容器 真空寿命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形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管道热-结构耦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叔平 毛红威 +3 位作者 杨佳卉 李军 刘福录 张军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103,共9页
用于输送LNG等低温介质的高真空多层绝热(HV-MLI)低温管道常处于深冷环境且要承受流体内压,在热-结构耦合作用下的受力较为复杂。为了研究HV-MLI低温管道各部件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状况,以某水平—竖直走向的L形HV-MLI低温管道为例,... 用于输送LNG等低温介质的高真空多层绝热(HV-MLI)低温管道常处于深冷环境且要承受流体内压,在热-结构耦合作用下的受力较为复杂。为了研究HV-MLI低温管道各部件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状况,以某水平—竖直走向的L形HV-MLI低温管道为例,建立了热-结构耦合分析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的管道温度场分布情况,以及管道中内管、外管、热桥、波纹管和绝热支撑上的应力及应力随各载荷的变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绝热支撑和热桥是影响管道漏热量的主要部件,以输送LN_2为例,通过上述两个部件的漏热量分别占管道总漏热量的49.07%和49.32%;(2)内管、外管、弯头及热桥等部件应力较小且低于材料屈服极限,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危险;(3)波纹管应力随输送介质温度的降低和补偿内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平管段波纹管的应力较高,是管道中的危险部件;(4)内管所受内压是影响绝热支撑应力的主要因素,随内管内压的增大,水平管段与竖直管段中离弯头最近的绝热支撑应力大幅增加,而远离弯头的其他位置处的绝热支撑应力变化不大,因而可适当增加离弯头最近的绝热支撑厚度,同时减少远离弯头处支撑的厚度,以便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少漏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真空多绝热 低温管道 波纹管 绝热支撑 热-结构耦合 有限元方法 应力 漏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热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忠杰 朱鸣 +2 位作者 徐彬 石玉美 汪荣顺 《压力容器》 2012年第1期7-10,20,共5页
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研究实验台,分别利用干燥氮气及空气作为破空气源,进行了低温容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排放试验和无排放试验。排放试验中测得了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排放... 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研究实验台,分别利用干燥氮气及空气作为破空气源,进行了低温容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排放试验和无排放试验。排放试验中测得了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排放率并计算了热流密度;无排放试验中测得了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在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后的压力上升情况和液体的温度分层。试验结果表明,导入复合型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绝热夹层的气体种类对其完全真空丧失后的响应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多层真空绝热低温容器 真空丧失 排放率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热阻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存泉 徐烈 +1 位作者 邓东泉 赵兰萍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41,共5页
低温下真空多层绝热是非常有效的绝热方式 ,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中。低温下真空多层绝热的影响因素很多 ,具体包括反射屏之间隔层的材料特性、反射屏的层数、层密度、真空度、捆扎的松紧程度等。运用热阻网络分析了间隔... 低温下真空多层绝热是非常有效的绝热方式 ,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中。低温下真空多层绝热的影响因素很多 ,具体包括反射屏之间隔层的材料特性、反射屏的层数、层密度、真空度、捆扎的松紧程度等。运用热阻网络分析了间隔物为纤维材料的低温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的热阻组成 ,对总热阻中固体导热热阻Rconduction(solid) 、辐射换热热阻Rradiation、残余气体导热热阻Rconduction(gas) 分别建立了理论模型 ,并进行了理论计算推导 ,得到了低温下真空多层绝热结构总热阻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真空多绝热结构 热阻 真空多绝热 低温工程 理论模型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失效下变密度多层绝热传热性能试验研究
16
作者 张尚武 陈叔平 +2 位作者 陈联 马晓勇 李棉峰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0,共8页
为探究真空失效条件下,不同气体和夹层真空度对多层绝热传热性能的影响,搭建了真空失效实验平台,针对反射层为50层的变密度多层绝热,采用N_(2),Air,Ar,CO_(2)作为破空气体,开展了真空度为10^(-1),10,102,103 Pa的真空失效试验,并测得低... 为探究真空失效条件下,不同气体和夹层真空度对多层绝热传热性能的影响,搭建了真空失效实验平台,针对反射层为50层的变密度多层绝热,采用N_(2),Air,Ar,CO_(2)作为破空气体,开展了真空度为10^(-1),10,102,103 Pa的真空失效试验,并测得低温液体蒸发率和热边界温度的变化,获得了变密度多层绝热表观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对于同种气体,表观导热系数随夹层真空度降低而增大,尤其是当真空度介于10^(-1)~102 Pa时,表观导热系数上升更明显;对于不同气体,夹层真空度为10^(-1)Pa时,Air为破空气体时表观导热系数最大,其次为CO_(2),N_(2),Ar,而夹层真空度在10~103 Pa时,表观导热系数大小依次为N2,Air,CO_(2)和Ar,不同破空气体在不同真空度时表现出不一致的表观导热系数关系,此差异是由于气体的物性以及不同真空度下的传热机理不同引起的。该研究为探究真空失效下多层绝热传热机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容器 真空失效 变密度多层绝热 表观导热系数 绝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氧化钯在高真空多层绝热设备中不同数量级真空度下吸氢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洋 朱鸣 +3 位作者 张波 古纯霖 张耕 陈叔平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9-667,共9页
氧化钯被公认为性能优良的吸氢剂之一。常应用于高真空多层绝热设备中维持真空。本文通过搭建实验台系统地研究新型氧化钯在不同数量级的真空度下吸氢性能、吸附速率、吸氢效率、吸附量以及平衡压强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氧化钯... 氧化钯被公认为性能优良的吸氢剂之一。常应用于高真空多层绝热设备中维持真空。本文通过搭建实验台系统地研究新型氧化钯在不同数量级的真空度下吸氢性能、吸附速率、吸氢效率、吸附量以及平衡压强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氧化钯最优维持的真空度为0.016 Pa,饱和吸附量为197.238 m L/g,吸附系数为60.473。并通过31组在1、10-1和10-2Pa不同数量级上反复加注氢气,观察其吸氢动态。结果表明初始加气压强2.7 Pa以下,吸氢动态曲线均呈现“L”型变化,且最终平衡压强均优于0.05 Pa。其中有24组吸氢效率均超出了91%。实验结果指出本次吸氢剂吸附类型与Langmuir模型较为吻合,即为化学吸附。实验数据同时也为这种吸氢剂以后在高真空多层设备中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多绝热 吸附量 吸氢动态 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高真空多层绝热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根仓 汪荣顺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5,共4页
当前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中就环境温度对静态日蒸发率的影响采取了线性修正法,根据高真空多层绝热传热机理的分析可知导热和辐射是漏热的主要途径。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分别测量得到对应的蒸发流量;并对常规测量环境下蒸气流量的变化规... 当前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中就环境温度对静态日蒸发率的影响采取了线性修正法,根据高真空多层绝热传热机理的分析可知导热和辐射是漏热的主要途径。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分别测量得到对应的蒸发流量;并对常规测量环境下蒸气流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表明环境温度对高真空多层绝热性能的影响是明显的,且结合传热机理分析,建议加入对辐射换热的修正来替代线性修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温度 真空多绝热 静态日蒸发率 线性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氢材料在高真空多层绝热设备中维持高真空行为研究
19
作者 于洋 朱鸣 +3 位作者 陈叔平 古纯霖 张波 黄宇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4035-14039,共5页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设备夹层内的绝热材料及金属材料会向真空夹层内释放出氢气,导致绝热真空恶化,严重影响设备的绝热性能。本工作搭建了吸氢材料吸气性能测试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已知夹层体积内真空度随时间的变化,对比分析了Ag-Z型银吸...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设备夹层内的绝热材料及金属材料会向真空夹层内释放出氢气,导致绝热真空恶化,严重影响设备的绝热性能。本工作搭建了吸氢材料吸气性能测试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已知夹层体积内真空度随时间的变化,对比分析了Ag-Z型银吸气剂和高效催化除氢剂(ECG)的吸气性能,并获得了两种吸氢材料的吸附等温曲线。研究表明,两种吸氢材料的吸附过程均符合BDDT理论中的第一种类型,即Langmuir吸附。本实验采用定容法测得Ag-Z型银吸气剂累计吸气量为63.084 mL/g,平均吸气速率为0.132 mL/(g·h)。ECG累计吸气量为366.276 mL/g,平均吸气速率为1.353 mL/(g·h),分别是Ag-Z型银吸气剂的5.81倍和10.25倍。两组实验中平均吸气速率均随着加注氢气初始压力的升高而先增加后降低。两种除氢材料最大吸附速率均发生在第一次加氢初始阶段,平衡压力均随加注氢气的初始压力增大而升高。实验结果为两类吸氢材料在低温设备储运行业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多绝热 吸氢材料 吸气性能 绝热性能 效催化除氢剂(ECG) Ag-Z型银吸气剂 吸附等温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多层绝热性能测试装置及初步实验验证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浩唯 黄永华 +2 位作者 李骏 吴静怡 李鹏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1,共5页
建立了一套低温用真空多层绝热材料性能测试装置,用于研究变密度多层绝热材料的特性规律。以内密外疏的层密度分布方式为例,在测试装置充注液氮之后,通过稳态量热法实验研究了真空条件下该布置方式绝热层内不同层位置的温度瞬态和稳态... 建立了一套低温用真空多层绝热材料性能测试装置,用于研究变密度多层绝热材料的特性规律。以内密外疏的层密度分布方式为例,在测试装置充注液氮之后,通过稳态量热法实验研究了真空条件下该布置方式绝热层内不同层位置的温度瞬态和稳态分布规律、单点的降温规律、以及单位面积漏热率情况。考察了稳态温度分布以及单位面积热流随热边界温度的变化特性,并将理论温度分布曲线与实验曲线进行了对比,从而验证层与层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密度 真空多绝热 布置方式 低温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