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清除术辅助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15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钱超 邢精红 +3 位作者 陈军 杨岳琴 唐永明 陈继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176-1177,共2页
目的 :观察白细胞清除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连续流动性血细胞分离机循环分离血液 ,去除白细胞辅助治疗白血病共 15例 ,其中髓系白血病组 9例 ,淋系白血病组 6例 ,并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Hb ,WBC ,Plt值及临床症状的变... 目的 :观察白细胞清除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连续流动性血细胞分离机循环分离血液 ,去除白细胞辅助治疗白血病共 15例 ,其中髓系白血病组 9例 ,淋系白血病组 6例 ,并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Hb ,WBC ,Plt值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下降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白细胞白血病 血液成分除去法 白细胞清除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在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文玲 郝一文 +2 位作者 何虎 徐立山 王佩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89,共1页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早期易发生细胞淤滞综合症,早期死亡率高。本文报道应用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治疗临床患者 17例,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 白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3
作者 付莉洪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17-319,共3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纳入时间范围为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期间,以收治的48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式差异分为... 目的:研究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纳入时间范围为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期间,以收治的48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数均为2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不良状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较为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状态改善情况较为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来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较为突出,可促进肺通气功能改善。在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基础上,避免多方面不良反应风险问题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建议临床实践应用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比较
4
作者 郭慧霞 曹淑雅 +4 位作者 陈以娟 李茜 武悦 尚禹汐 王立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患者进行血氧检测时应用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和指尖脉氧仪检测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哪种指标更有优势。方法:前瞻性分析18例HAL患者(观察组)和14例患者(对照组)SaO_(2)、SpO_(2)值之间的差异...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患者进行血氧检测时应用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和指尖脉氧仪检测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哪种指标更有优势。方法:前瞻性分析18例HAL患者(观察组)和14例患者(对照组)SaO_(2)、SpO_(2)值之间的差异以及其差异与白细胞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SaO_(2)值低于SpO_(2)值(P<0.05),SpO_(2)-SaO_(2)的差值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7);对照组的SaO_(2)值和SpO_(2)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SaO_(2)、氧分压(PO_(2))值随着动脉血离体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SaO_(2)、PO_(2)值随着动脉血离体时间延长无下降趋势(P>0.05)。结论:HAL患者存在SaO_(2)值低于SpO_(2)值的现象,即假性低氧血症,该现象可能是过高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外进一步耗氧所致。SpO_(2)可以床旁实时监测,且为无创操作,是检测HAL患者血氧状态的更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假性低氧血症 动脉血氧饱和度 脉搏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亚琳 刘海波 +3 位作者 王雯娟 马乐 王晓宁 刘华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2-566,共5页
本研究针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预后不良的因素,探讨HLA的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收集本院自2009年以来门诊及住院急性白血病患者共68例(其中28例为HAL,40例为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NHAL)的骨髓涂片及外周血涂片。对骨... 本研究针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预后不良的因素,探讨HLA的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收集本院自2009年以来门诊及住院急性白血病患者共68例(其中28例为HAL,40例为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NHAL)的骨髓涂片及外周血涂片。对骨髓涂片分别进行瑞氏染色、POX染色、PAS染色、NSE和NaF染色;对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骨髓涂片以判断增生程度、各系细胞增生情况、形态及有无异常细胞等,结合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确定诊断,计数并分类200个有核细胞,计算各种细胞比例、各系细胞百分比总数、粒红比值等。同法观察血涂片,计数并分类100个有核细胞,计算各种有核细胞的百分比。结果数据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骨髓涂片的增生度、各系细胞比例数的差异,寻找外周血涂片与骨髓涂片在形态学特征方面的联系。结果表明,HAL组和NHAL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均为明显至极度活跃,但HAL组骨髓增生活跃程度强于NH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系及巨核系在两组均有不同程度受抑,HAL组骨髓中红系受抑程度强于NHAL组。HAL组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NH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HAL组中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仍可见白血病细胞,但其比例较HAL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L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与骨髓白血病细胞增生程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r=0.422)。结论:无论在骨髓还是外周血,HAL组与NHAL组相比,在增生程度、细胞数量及原始细胞比例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别,而且HAL组外周血中的白血病细胞比例、白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均有特征性改变。因此对比分析HAL实验室检测的特征变化有利于掌握其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准确诊断急性白血病和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白细胞计数 骨髓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分离术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孟广强 王立茹 +4 位作者 陈以娟 张晶晶 王敏 郭慧霞 武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66-571,共6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分离术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yperleukocytic acute leukemia,HAL)白细胞淤滞临床症状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HAL患者病例资料,观察白细胞分离术对外周血白细胞绝对计数、白细胞淤滞症状、早期病死率、1... 目的观察白细胞分离术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yperleukocytic acute leukemia,HAL)白细胞淤滞临床症状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HAL患者病例资料,观察白细胞分离术对外周血白细胞绝对计数、白细胞淤滞症状、早期病死率、1周期化学治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2周期化学治疗后总CR率、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结果分离组患者白细胞分离后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者白细胞计数降至20×109/L时间,分离组短于未分离组(P=0.011)。对于白细胞淤滞所致的I型呼吸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分离组患者改善率高于未分离组(P<0.05)。白细胞分离组与未分离组早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白细胞分离术对于HAL患者的1周期化学治疗后CR率、2周期化学治疗CR率及OS无影响(P>0.05)。结论白细胞分离术联合小剂量化学治疗药物较单纯小剂量化学治疗可以较快地降低HAL患者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更好地改善HAL患者白细胞淤滞所致的I型呼吸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白细胞分离术并未改善HAL患者早期病死率,化学治疗后CR率及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白细胞分离术 白细胞淤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吴辉菁 陈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50-454,共5页
本研究探讨高白细胞性白血病(HAL)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48例HAL患者及73例NH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并对其中74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HAL组骨髓象中红系比例明显低于... 本研究探讨高白细胞性白血病(HAL)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48例HAL患者及73例NH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并对其中74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HAL组骨髓象中红系比例明显低于NHAL组,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AML中HAL组CD14阳性率明显高于NHAL组,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ALL中HAL组CD8阳性率明显高于NHAL组,而CD22,cCD79a明显低于NHAL组,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HAL组与NHAL组在系列抗原专一表达及交叉表达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HAL缓解率低于NHAL。结论:HAL比NHAL骨髓受抑程度更重,AML中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发生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的可能性高,ALL中HAL比NHAL更易于表达T系抗原,HAL的白血病细胞较NHAL处于更早分化阶段,同时HAL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 免疫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中医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振环 孟予城 +6 位作者 杨淑莲 李宝生 杜昊 徐文江 郑秀颖 雷蕊 崔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860-1861,共2页
目的:研究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LAL)的中医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01例HLAL患者和228例非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NHLAL)患者的中医临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探求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中医临床特性。结果:HLAL患者中医症候积分... 目的:研究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LAL)的中医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01例HLAL患者和228例非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NHLAL)患者的中医临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探求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中医临床特性。结果:HLAL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高于NHLAL,进一步研究发现,HLAL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由低到高分别为:气阴两虚型<毒热炽盛型<瘀血痰结型。其中气阴两虚型和毒热炽盛型样本量明显少于瘀血痰结型。结论:HLAL患者可能反映了瘀血痰结的临床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中医临床特点 中医证候积分 瘀血痰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机在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钟美佐 陈方平 +2 位作者 刘巍 舒毅刚 银晖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7,64,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治疗 HLAL 细胞分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出现的特殊征象——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学文 应江山 杨志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43-45,共3页
为了取得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成功,除了 RA 诱导分化作用的本身,使阻滞于早幼粒细胞阶段的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核型趋于正常之外,还取决于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高白细胞白血病 诱导分化治疗 诱导分化作用 白细胞 细胞毒化疗药物 柔红霉素 细胞百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高白细胞性急性髓性白血病1例
11
作者 屠京慧 于莎莎 刘杨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8-159,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36岁,因孕31^+6周,牙痛20天,发现白细胞增加3天于2013年6月4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2年10月23日,预产期:2013年7月30日。
关键词 白细胞性急性髓性白血病 妊娠 末次月经 白细胞增加 病例报告 预产期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清除术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止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屠雨青 范祎 +5 位作者 宋铁梅 朱子玲 冯宇锋 戴丽君 常惠荣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1-366,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清除对止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09年6月至2020年2月共139例行白细胞清除术且术前术后进行凝血指标检测的AML、ALL和CML患者,评估各组的清除效果和组间清除效率的差异,并通...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清除对止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09年6月至2020年2月共139例行白细胞清除术且术前术后进行凝血指标检测的AML、ALL和CML患者,评估各组的清除效果和组间清除效率的差异,并通过血小板、凝血指标的变化、CDS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计算,比较该技术在不同白血病患者中导致的止血功能差异。结果:三类患者白细胞清除术后,白细胞数均显著下降(P<0.001),以ALL患者清除效果最佳。白细胞清除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数均显著下降(AML:P<0.001, ALL:P<0.001, CML:P<0.01),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下降风险更高,且下降幅度与白细胞清除效率呈正相关(r=0.284)。此外,清除术后患者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清除后CDSS评分较高的患者出血事件概率更高(P<0.05)。结论:白细胞清除术是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降低肿瘤负荷的有效手段,但仍需警惕其对止血功能的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建议进行CDSS评分,以进一步明确其对出血事件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清除术 白细胞白血病 止血功能 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颅内出血手术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过雪艳 童建华 +1 位作者 纪木火 张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1-672,共2页
患者,男,78岁,170 cm,70 kg,因“突发意识不清4 h余”入院。患者4 h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意识不清,家属呼之不应,伴有小便失禁。送至我院急诊,急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顶枕部硬膜下血肿,伴脑疝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经神经外科会诊后,... 患者,男,78岁,170 cm,70 kg,因“突发意识不清4 h余”入院。患者4 h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意识不清,家属呼之不应,伴有小便失禁。送至我院急诊,急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顶枕部硬膜下血肿,伴脑疝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经神经外科会诊后,予安排手术紧急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近期纳差明显,牙龈有反复出血。入院查体:体温36.6℃,HR 97次/分,RR 17次/分,BP 158/83 mmHg,神志不清,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4.0 mm,右侧瞳孔1.0 mm,对光反射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反射消失 硬膜下血肿 小便失禁 脑疝形成 左侧额 蛛网膜下腔出血 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脲预处理佐治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疗效评价
14
作者 崔卫兵 高成华 仇红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079-1079,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羟基脲预处理 治疗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