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压力高电压放电法干燥木材技术
1
作者 李宏达 王志友 Смердов Олег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5期81-83,共3页
针对目前典型木材干燥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低压力下高电压放电方法干燥木材的新技术。首先对低压力下高电压放电方法干燥木材的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然后建立试验装置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低压力下高电压放电法干燥木材的方法有望能... 针对目前典型木材干燥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低压力下高电压放电方法干燥木材的新技术。首先对低压力下高电压放电方法干燥木材的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然后建立试验装置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低压力下高电压放电法干燥木材的方法有望能有效干燥厚硬高湿难干木材,缩短干燥周期,节约干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放电 木材干燥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在人工降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谭笑 卢佳敏 +3 位作者 刘欣宇 杨勇 刘大伟 卢新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75-3380,共6页
作为高电压技术的最新应用方向之一,大气放电产生等离子体降雨技术已经在大气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研究大气放电产生等离子体降雨技术的相关内容和特性,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大气放电等离子体降雨技术和激光等离子... 作为高电压技术的最新应用方向之一,大气放电产生等离子体降雨技术已经在大气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研究大气放电产生等离子体降雨技术的相关内容和特性,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大气放电等离子体降雨技术和激光等离子体降雨技术的特性,并通过流体模型计算分析了驱动电源的工作频率对等离子体中促进降水产生关键离子O2-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放电等离子体降雨技术的带电粒子产量是激光催化降雨技术产量的105倍,所以认为大气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拥有更高促进降雨发生的概率;通过不同频率下放电稳定工作模式和O2-产量对比确定了驱动电源的最佳工作频率在100~1 000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放电 等离子体降雨 激光降雨 驱动频率 O2离子浓度 流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与粒子束》“高电压放电与等离子体”专题征稿启事
3
作者 《强激光与粒子束》编辑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强激光与粒子束》一直关注高电压电气绝缘、高压放电现象、等离子体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已刊发较多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为相关方向的学术交流、研究探讨提供很好的平台。近年来,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高电... 《强激光与粒子束》一直关注高电压电气绝缘、高压放电现象、等离子体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已刊发较多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为相关方向的学术交流、研究探讨提供很好的平台。近年来,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高电压技术、脉冲功率和等离子体代表了高电压放电与等离子体应用研究方向的三大基础领域。为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对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的认识和关注,增进交流并形成新的学科交叉研究和应用,《强激光与粒子束》特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邵涛研究员为期刊专题主编,组织出版"高电压放电与等离子体"专题(预计2021年上半年出版),诚邀从高电压放电与等离子体方面研究的相关学者、研究人员及专业人士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 放电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应用 高电压放电 电压技术 放电 电气绝缘 强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脉冲放电破岩系统建模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尤来 刘毅 +2 位作者 黄仕杰 李化 林福昌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8-304,共7页
等离子体通道是高电压脉冲放电破岩的“工具”,通道形成及膨胀使岩石破碎过程伴随着通道阻抗的急剧变化。为更好地分析高电压脉冲放电破岩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结合破岩空腔的脱模分析获得了通道的穿透深度及实际长度,基于能量平衡方程... 等离子体通道是高电压脉冲放电破岩的“工具”,通道形成及膨胀使岩石破碎过程伴随着通道阻抗的急剧变化。为更好地分析高电压脉冲放电破岩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结合破岩空腔的脱模分析获得了通道的穿透深度及实际长度,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等离子体通道阻抗模型,建立了高电压脉冲放电破岩系统的电路分析模型,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高电压脉冲放电破岩系统的输出特性,为系统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脉冲放电破岩 通道电阻模型 空腔脱模 分布参数 电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放电法、传导法及二者结合法干燥木材比较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宏达 杨康 +2 位作者 В.В.Лопатин Ф.Γ.Секисов О.В.Смердов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18,共3页
采用高电压放电法干燥木材能实现木材整体加热,木材整体温度及湿度的均匀分布,在短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干燥木材。但高电压干燥法消耗的电能昂贵。热传导法干燥利用木材燃烧废料产生热能,能节约干燥成本由于这两种方法的压力梯度与温度... 采用高电压放电法干燥木材能实现木材整体加热,木材整体温度及湿度的均匀分布,在短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干燥木材。但高电压干燥法消耗的电能昂贵。热传导法干燥利用木材燃烧废料产生热能,能节约干燥成本由于这两种方法的压力梯度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能实现相互抵消补偿,可达到降低沿截面压力梯度的目的,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干燥木材,因此笔者分别利用高电压放电法、传导法及二者结合法进行了干燥木材比较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利用高电压放电法结合传导加热法干燥木材,能以较少的消耗干燥成本及较短的干燥时间获得高质量的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放电 传导法 结合法 干燥成本 干燥时间 质量 压力梯度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碎石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宏达 赵红阳 +3 位作者 王军 车龙 李欣 李昕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2-726,共5页
为了研究高电压脉冲放电法破碎结石的可行性,结合高压脉冲放电破碎岩石的理论,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仿真分析了脉冲放电碎石过程中粒子的运动轨迹。仿真结果显示:高压脉冲放电碎石法克服拉应力做功,比液电碎石法克服压应力做功破碎结... 为了研究高电压脉冲放电法破碎结石的可行性,结合高压脉冲放电破碎岩石的理论,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仿真分析了脉冲放电碎石过程中粒子的运动轨迹。仿真结果显示:高压脉冲放电碎石法克服拉应力做功,比液电碎石法克服压应力做功破碎结石更有效;高压脉冲放电碎石法直接与结石接触碎石,比体外冲击波碎石法对人体内部器官损伤小,更安全;高压脉冲放电碎石法设备主要利用脉冲变压器及相应的陡化电路获得高电压、陡脉冲,所以电路简单、制造成本低、经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脉冲放电 碎石法 三维电磁场 仿真软件 粒子 运动轨迹 拉应力 液电碎石法 压应力 体外冲击波碎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型纳米Al_2O_3包覆LiNi_(1/3)Co_(1/3)Mn_(1/3)O_2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7
作者 孟焕平 姚霞银 +2 位作者 尹景云 黄冰心 许晓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99-1602,共4页
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在LiNi1/3Co1/3Mn1/3O2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纳米级厚度的Al2O3,提高了其高截止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和倍率。陛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对所制备材料进行结构和微观形... 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在LiNi1/3Co1/3Mn1/3O2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纳米级厚度的Al2O3,提高了其高截止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和倍率。陛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对所制备材料进行结构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充放电测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2O3包覆层对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没有影响;Al2O3的最佳包覆量为2.O%(质量分数),此时包覆层的厚度为20∽30nm。在2.8∽4.5V电压范围内。未包覆的LiNi1/3Co1/3mMn1/3O2在0.2C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5m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只有91.8%;经Al2O3包覆的LiNi1/3Co1/3Mn1/3O2在0.2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81mAh/g,经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可达到97.4%。且在5C放电条件下,其放电比容量可达152mAh/g,显示了该包覆材料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锂离子电池中将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1/3CO1/3MN1/3O2 溶胶-凝胶法 纳米尺度Al2O3包覆 放电电压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除尘内阴极线负电晕放电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少华 邓杰文 +1 位作者 陈奇成 于国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6-532,共7页
为研究电除尘工作时阴极线负电晕放电特性,构建了基于系数型偏微分方程的电晕放电模型,描述了电晕放电时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的产生、迁移、吸附和中和过程,同时考虑了带电离子和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对电场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分布情况。结... 为研究电除尘工作时阴极线负电晕放电特性,构建了基于系数型偏微分方程的电晕放电模型,描述了电晕放电时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的产生、迁移、吸附和中和过程,同时考虑了带电离子和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对电场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阴极线施加-70 kV电压时发生负电晕放电,第10 ns时阴极线尖端处电场强度到达最大值,放电过程中阴极线附近正离子低浓度区域呈椭圆分布,而电子和负离子是以平行带状形式向阳极板迁移。研究带电离子和电子在电晕放电过程中的行为特性对于解释电晕放电的机理过程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 负电晕放电 偏微分方程 放电特性 空气电离 高电压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