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糊精强化镰刀菌修复土壤污染生态环境中高环多环芳烃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萌 祁明月 +5 位作者 张光伟 高佳圆 李家辉 王小敏 宁国辉 杨志新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2期207-214,共8页
以煤矿区高环芳烃(HMW-PAHs)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环糊精且接种镰刀菌ZH-H2试验,研究镰刀菌ZH-H2处理、环糊精处理及二者组合处理对污染老化土壤5环和6环6种单体PAHs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镰刀菌单一处理对5环和6环PAHs的去除率... 以煤矿区高环芳烃(HMW-PAHs)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环糊精且接种镰刀菌ZH-H2试验,研究镰刀菌ZH-H2处理、环糊精处理及二者组合处理对污染老化土壤5环和6环6种单体PAHs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镰刀菌单一处理对5环和6环PAHs的去除率在14.37%~22.85%之间;在不同剂量环糊精处理下(J1、J2、J3),J2处理(1 g/kg)对6种HMW-PAHs单体的去除率表现最高,为13.51%~28.43%;在ZH-H2-环糊精2因素处理中,H+J3处理对6种HMW-PAHs单体(BbF、BkF、BaP、DbA、InP、BghiP)及总量的去除效果最佳,其去除率分别为24.61%、25.15%、23.14%、34.18%、25.76%、23.46%、25.29%,比ZH-H2单一处理分别提高了71.33%、66.68%、28.94%、49.58%、44.94%、55.88%、60.71%(P<0.05)。就5环HMW-PAHs去除率,H+J3处理显著高于H+J1处理,H+J2与H+J3之间差异不显著;针对6环HMW-PAHs去除率,H+J3处理显著高于H+J1、H+J2处理。从土壤酶活性来看,ZH-H2-环糊精2因素处理下土壤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与5环、6环芳烃去除率大体上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来看,ZH-H2(1 g/kg)-环糊精(5 g/kg)处理是高效修复5~6环芳烃的优势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糊精 镰刀菌 高环多环芳烃 去除率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高环多环芳烃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范福强 豆俊峰 +2 位作者 丁爱中 陈海英 杜勇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6-299,共4页
采用美国EPA推荐的较为经典的超声提取方法,结合SPE硅胶柱固相萃取净化处理,并最终用高效液相色谱测试得出分析土壤中高环PAHs含量的方法.对前处理过程中试剂种类和用量对方法准确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此前处理工艺进行了参数优... 采用美国EPA推荐的较为经典的超声提取方法,结合SPE硅胶柱固相萃取净化处理,并最终用高效液相色谱测试得出分析土壤中高环PAHs含量的方法.对前处理过程中试剂种类和用量对方法准确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此前处理工艺进行了参数优化,最后测试了该方法的回收率,经氘代芘标志物的回收率测试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4%~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环多环芳烃 超声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球形和海胆状金混合SERS基底检测高环多环芳烃 被引量:6
3
作者 史晓凤 孟辰 +3 位作者 马丽珍 马海宽 张心敏 马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28-2133,共6页
合成了海胆状金银复合纳米材料,并与球形金纳米材料混合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基底实现了对水中高环多环芳烃的痕量检测。对海胆状材料进行表征,粒径大小约为300~400 nm,表面有40~100nm明显的刺状凸起。与球形金溶胶混合后并优化pH值及... 合成了海胆状金银复合纳米材料,并与球形金纳米材料混合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基底实现了对水中高环多环芳烃的痕量检测。对海胆状材料进行表征,粒径大小约为300~400 nm,表面有40~100nm明显的刺状凸起。与球形金溶胶混合后并优化pH值及混合比例等参数,产生了优于球形金溶胶2~3倍的增强效果。利用此增强基底检测了危害严重的高环多环芳烃污染物——芘(四环)、苯并蒽(四环)、苯并芘(五环),得到的光谱数据反映出混合SERS基底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对测得光谱进行特征峰归属分析,固体拉曼光谱与水溶液SERS光谱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并且在低浓度范围多环芳烃特征峰峰强与其水溶液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经计算,芘(四环)、苯并蒽(四环)、苯并芘(五环)的检测限分别为0.44,2.92和1.64 nmol·L^(-1)。该研究的创新点为合成了海胆金纳米颗粒,与球形金溶胶混合后制成新型高效SERS检测基底;选用自制高效SERS基底,实现了高环PAHs痕量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活性基底,可实现对水中高环多环芳烃的痕量检测,为检测水中高环多环芳烃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海胆状纳米材料 高环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碱高环PAHs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范瑞娟 刘雅琴 张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0-1287,共8页
为获取嗜盐碱高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降解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利用盐度为5%、pH为8.6的无机盐培养液从延长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富集分离出6株能以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嗜盐碱菌SYP-1、SYP-2、SYP-3、SYP-4... 为获取嗜盐碱高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降解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利用盐度为5%、pH为8.6的无机盐培养液从延长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富集分离出6株能以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嗜盐碱菌SYP-1、SYP-2、SYP-3、SYP-4、SYP-5和SYP-11。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比对菌株进行了鉴定,确定SYP-1为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 sp.),SYP-2、SYP-4和SYP-11为海杆菌属(Marinobacter sp.),SYP-3和SYP-5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初步的降解能力试验表明,6株降解菌7 d内可使初始浓度为50 mg·L^-1的芘降解率达42.3%~68.8%,使初始浓度为5 mg·L^-1的苯并[a]芘降解率达27.0%~49.4%。经耐盐碱特性分析,株菌SYP-1、SYP-2、SYP-3和SYP-11的可生长盐度范围为0~20%,SYP-4和SYP-5的可生长盐度范围为0~15%,6株菌均可在pH为5~10的环境中生长。选择了对芘和苯并[a]芘同时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4株菌SYP-2、SYP-3、SYP-4和SYP-11,分析了其在不同盐度和pH条件下对芘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0~15%的盐度范围内还是在5~10的pH范围内,4株菌对芘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研究表明,所分离菌株具有较高的耐盐碱性,且对降解4环以上高环PAHs具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环多环芳烃 嗜盐碱菌 微生物降解 苯并[A]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菌渣生物炭对高环PAHs的吸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路倩影 刘月涵 +4 位作者 孟庆宇 张萌 郭雪涛 梁欣 杨志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2,共8页
本研究以蘑菇菌渣为原料,通过控制不同温度(200、300、500、700℃)制备4种生物炭(M200、M300、M500、M700),以芘(Pyr)、苯并芘(BaP)和苯并苝(BghiP)为高环PAHs典型代表,采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不同蘑菇菌渣生物炭对3种高环P... 本研究以蘑菇菌渣为原料,通过控制不同温度(200、300、500、700℃)制备4种生物炭(M200、M300、M500、M700),以芘(Pyr)、苯并芘(BaP)和苯并苝(BghiP)为高环PAHs典型代表,采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不同蘑菇菌渣生物炭对3种高环PAHs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不同生物炭的产率、羧基含量和酸性官能团含量降低,而灰分含量和pH升高。4种生物炭对高环PAHs的吸附遵循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且以M700吸附能力表现最高,对3种PAHs的吸附呈现出Pyr(382.14 mg/kg)>BaP(340.08 mg/kg)>BghiP(319.76 mg/kg)的显著差异特征。Langmuir吸附模型(R^(2)=0.8769-0.9901)能更好地描述M500和M700对高环PAHs的等温吸附过程,且吸附能力表现为M700>M500。进一步通过分析生物炭吸附量与其表面官能团含量的相关性发现,酚羟基作为酸性官能团使生物炭具有阳离子交换特性,其含量与BghiP的生物炭吸附呈显著正相关,更有利于吸附BghiP。综上,700℃制备的蘑菇菌渣生物炭吸附量表现最优,推荐用于开展高环PAHs污染土壤修复的生物炭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温度 高环多环芳烃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