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在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如 韩玲芝 朱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分析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的影响。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治疗的95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 目的 分析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的影响。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治疗的95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常规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采用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咳嗽改善时间和气喘消失时间均早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高热惊厥发作次数少于常规组(P均<0.05)。入院第3天及出院当天,研究组患儿的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细胞)水平均低于同期常规组(P均<0.05)。出院当天,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 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可促进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和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 高热惊厥 退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采用清热止惊方灌肠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会芳 王雅丽 侯换换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采用清热止惊方灌肠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清热止惊方灌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脑神经相关因子水平、...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采用清热止惊方灌肠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清热止惊方灌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脑神经相关因子水平、体液免疫水平。结果 观察组止惊、退热起效、完全解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体温反弹率低于对照组,退热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乙酰胆碱酯酶(AchE)、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高于对照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 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采用清热止惊方灌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改善脑内微环境,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高热惊厥 清热止惊方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许荷燕 施林燕 虞凯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92-94,98,共4页
目的 探究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高热惊厥患儿。对患儿予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儿预后情况,并根... 目的 探究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高热惊厥患儿。对患儿予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儿预后情况,并根据预后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外周血RDW、NSE水平;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RDW、NSE水平对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热惊厥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5.61%(21/82)。预后不良组RDW、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3岁、复杂型高热惊厥、有高热惊厥家族史、惊厥平均持续时间≥15 min、合并贫血、脑电图异常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热惊厥家族史(OR=6.392)、RDW(OR=3.915)、NSE(OR=4.542)是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DW、NSE联合预测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 外周血RDW、NSE水平是影响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检测外周血RDW、NSE水平可有效预测患儿预后,且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惊厥 红细胞分布宽度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预后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
作者 薛芸 陈维 +1 位作者 陈丽 俞嘉豪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46-148,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的分级护理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为时间节点,研究纳入无锡市儿童医院急诊收治的152例高热惊厥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等比分为对照组76例(常规急救护理)与研究... 目的:观察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的分级护理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为时间节点,研究纳入无锡市儿童医院急诊收治的152例高热惊厥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等比分为对照组76例(常规急救护理)与研究组76例(基于PEWS的分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急救相关指标、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急救时间(33.87±8.95)次、惊厥发作次数(1.21±0.34)min均小于对照组(45.62±10.11 min、2.15±0.6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总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WS的分级护理可有效缩短急诊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时间,降低高热惊厥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分级护理 急诊 高热惊厥 不良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高热惊厥抢救盒在儿科急诊高热惊厥患儿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慧 李爱连 +4 位作者 杨艳 罗立红 谢玲姣 伍佳宁 胡颖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4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高热惊厥抢救盒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12月在我院留观治疗的110例首次高热惊厥患儿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6年1-8月我院留观收治的首次发作的高热惊厥患儿11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医院常规方法进... 目的探讨自制高热惊厥抢救盒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12月在我院留观治疗的110例首次高热惊厥患儿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6年1-8月我院留观收治的首次发作的高热惊厥患儿11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医院常规方法进行处理及抢救,观察组使用自制高热惊厥抢救盒实施处理及抢救,比较两组抢救措施落实时间、患儿抽搐停止时间、体温下降时间、患者家属满意度及当班医生对护士处理及时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抢救措施落实时间和患儿抽搐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对护士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自制高热惊厥抢救盒,能够减少护士开始实施抢救措施的时间,缩短惊厥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及值班医生对护士处理及时的满意度,且抢救盒易于制作,可在医院儿科急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惊厥抢救盒 儿科急诊 高热惊厥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高热惊厥防治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晓光 赵智 韩垒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3-474,共2页
关键词 高热惊厥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毛元红 刘颖 +1 位作者 姜小燕 吉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回顾性分析24例在急诊输液室输液治疗时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科室启用基于集束化管理的高热惊厥急救流程,具体措施包括: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流程进行模拟和应急演练,对所需物资进行集束化管理,制作小儿高热惊厥急救箱,加强... 回顾性分析24例在急诊输液室输液治疗时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科室启用基于集束化管理的高热惊厥急救流程,具体措施包括: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流程进行模拟和应急演练,对所需物资进行集束化管理,制作小儿高热惊厥急救箱,加强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培训。本组患儿均抢救成功,小儿高热惊厥急救物资单人应答所需时间(20. 80±2. 24) s,双人应答所需时间(14. 80±2. 24) s。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流程进行集束化管理,能迅速、有效地落实急救措施,对提高小儿高热惊厥的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高热惊厥 急救 集束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及出院指导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洪莹 郭丽 +3 位作者 赵秀芹 潘景梅 张明英 王美风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6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高热惊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13
9
作者 单淑艳 宋利萃 全姬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1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文对72例患者诊治过程中护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完善的护理工作对小儿高热惊厥治疗及预后起着积极的作用。结论:积极治疗护理对早期发现,及时预防和控制小儿高热惊厥非...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文对72例患者诊治过程中护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完善的护理工作对小儿高热惊厥治疗及预后起着积极的作用。结论:积极治疗护理对早期发现,及时预防和控制小儿高热惊厥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高热惊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10
作者 田建梅 陈凤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2期112-114,118,共4页
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共13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9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69例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 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共13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9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69例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预后相关指标水平及血清生化检查结果,对患儿行2年随访,观察惊厥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惊厥消失时间为(38.77±10.52)s,住院时间为(7.69±2.38)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68.94±19.68)s,(13.04±2.1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钾、血钠、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末期研究组8例(11.59%)复发,显著低于对照组[19例(2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恢复患儿正常血清生化指标,降低复发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高热惊厥 综合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小儿高热惊厥与血清钠、钙浓度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爱顺 方英莲 李炳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5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与血清钠、钙浓度的关系。方法:对38例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钙的浓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钠120-129 mmol/L 9例,130-135 mmol/L 4例;血清钙1.8-2.2 mmol/L 7例,1.7-1.75 mmol/L 3例。惊厥1次者25例,其中...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与血清钠、钙浓度的关系。方法:对38例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钙的浓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钠120-129 mmol/L 9例,130-135 mmol/L 4例;血清钙1.8-2.2 mmol/L 7例,1.7-1.75 mmol/L 3例。惊厥1次者25例,其中低钠者8例(32%),低钙8例(32%);≥2次惊厥者13例,其中低钠5例(38.5%),低钙2例(15.6%)。惊厥持续时间:〈10 min 24例,其中低钠8例(33.3%),低钙6例(25%);≥10 min14例,低钠5例(35.7%),低钙4例(28.6%)。结论:高热惊厥患儿合并血清钠、钙降低,并且惊厥次数越多或持续时间越长,则低钠越明显,而低钙者以首次惊厥者为多。因此,高热惊厥时应适当补钠、补钙以防止惊厥的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高热惊厥 钠浓度 钙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与健康指导 被引量:11
12
作者 唐淑华 王玲力 鞠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1期181-182,共2页
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好发于6个月-3岁的小儿,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肤抑制能力差,易出现泛化兴奋性冲动,导致神经元群过度异常放电,骨骼肌群出现短暂、不随意收缩运动,表现为突然... 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好发于6个月-3岁的小儿,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肤抑制能力差,易出现泛化兴奋性冲动,导致神经元群过度异常放电,骨骼肌群出现短暂、不随意收缩运动,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牙关紧闭、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眼球斜视、大小便失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 急救护理 健康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要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廖根娣 林美凤 林阿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1期84-85,共2页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它是由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及非中枢神经的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表现,如果急救不及时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伴突发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抽搐,多数伴有抽搐或有意识障碍,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严重者可...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它是由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及非中枢神经的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表现,如果急救不及时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伴突发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抽搐,多数伴有抽搐或有意识障碍,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严重者可达10~30min;甚至呈持续状态,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出现脑水肿,甚至脑疝的形成。由此可见小儿的高热惊厥的处理和抢救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惊厥 护理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热惊厥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国芳 张焕新 薛海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6期39-39,共1页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C)后血清肌酸激酶(CK)和心型同工酶(CK-MB)、脑型同工酶(CK-BB)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6月门诊就诊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其中单纯热惊厥(SFC)30例,复杂热惊厥(CFC)30例;30例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C)后血清肌酸激酶(CK)和心型同工酶(CK-MB)、脑型同工酶(CK-BB)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6月门诊就诊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其中单纯热惊厥(SFC)30例,复杂热惊厥(CFC)30例;30例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对照组,采取股静脉血,测定血清中总CK、CK-MB、CK-BB。结果:复杂热惊厥组血清CK、CK-MB、CK-BB与对照组和单纯热惊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纯热惊厥组血清CK、CK-MB、CK-BB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血清中CK、CK-MB、CK-BB水平与热惊厥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惊厥 血清肌酸激酶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预防急诊小儿高热惊厥后再复发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秀霞 谢燕 +4 位作者 李敏 杨婷 徐永凤 余小勤 郭建凌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5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性护理对预防急诊小儿高热惊厥后再复发的效果。方法 216例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实施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观察比... 目的探讨应用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性护理对预防急诊小儿高热惊厥后再复发的效果。方法 216例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实施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高热惊厥复发次数、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高热惊厥复发次数(1.23±0.42)次少于对照组的(3.25±0.75)次,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95.45±3.46)分高于对照组的(90.23±4.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8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P<0.05)。结论采用电话随访的形式对小儿高热惊厥病例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家长对该疾病的认知度,从而利于对复发危险因素的控制,预防再复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随访 延续性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 复发率 疾病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干预在高热惊厥患儿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贤秀 陈少君 +1 位作者 黄春辉 李小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5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究高热惊厥患儿接受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即评估该干预方法对患儿临床症状和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晓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一般资料,按照干预措施的差... 目的探究高热惊厥患儿接受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即评估该干预方法对患儿临床症状和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晓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一般资料,按照干预措施的差异将患儿划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儿在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入院后施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干预。对比2组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体温变化情况、家属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高热和惊厥症状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早,急救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均<0.05)。干预2 h、6 h和12 h后,2组患儿的体温均较入院后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疾病诱发因素等的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间舌咬伤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干预对于缓解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可尽早降低其体温,改善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知晓情况,且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惊厥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干预 症状改善 健康教育知晓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蓉 彭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3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及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68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患儿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等情况...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及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68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患儿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等情况。结果:本组复发31例(45.6%),复发危险因素与首发年龄、初发体温、复杂型高热惊厥、持续时间、癫痫家族史有关。结论:首发高热惊厥患儿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24h内反复发作2次以上、首发为复杂型、有热性惊厥及癫痫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对具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应进行随访,并采取干预措施,口服安定预防,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惊厥 复发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8
作者 边慧娟 郭雅琼 俆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8期197-197,共1页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凡有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以热惊厥最为多见。该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可窒息从而危及患儿生命。如不及时给予紧急救治,可使脑细胞受损,严重者易引起癫痫及智...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凡有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以热惊厥最为多见。该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可窒息从而危及患儿生命。如不及时给予紧急救治,可使脑细胞受损,严重者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 急救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苏华 李小莉 郭艳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0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采用循证护理)与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30 min后体温(37.28±0.52)℃、惊...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采用循证护理)与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30 min后体温(37.28±0.52)℃、惊厥消失时间(39.52±0.27)s、住院时间(6.24±0.09)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8.08±0.31)℃、(67.18±0.85)s、(13.18±0.2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儿童 高热惊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高热惊厥65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莫继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8期155-155,共1页
目的:通过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提高认识。方法:对65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中复发9例,积极防治、早期诊断、安全治疗是提高患儿预后的关键。结论:... 目的:通过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提高认识。方法:对65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中复发9例,积极防治、早期诊断、安全治疗是提高患儿预后的关键。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常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损伤,以预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高热惊厥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