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多层合采供气能力实验
被引量:
35
1
作者
王璐
杨胜来
+5 位作者
刘义成
徐伟
邓惠
孟展
韩伟
钱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9-787,共9页
在孔隙型、孔洞型和缝洞型岩心CT扫描、压汞资料分析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多层合采物理模拟实验模型,研究了层间非均质性、生产压差、含水饱和度和水侵等因素对供气能力的影响,并采用Eclipse软件建立多层合采径向流模型...
在孔隙型、孔洞型和缝洞型岩心CT扫描、压汞资料分析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多层合采物理模拟实验模型,研究了层间非均质性、生产压差、含水饱和度和水侵等因素对供气能力的影响,并采用Eclipse软件建立多层合采径向流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缝洞型储集层渗流能力强,前期产气贡献大,孔洞型和孔隙型储集层渗流能力较弱,产气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后期;储集层渗透率的绝对大小影响自身的产能贡献率,相对大小影响多层合采总采收率;合理的生产压差下各类储集层之间可以达到"动态补给平衡"供气状态;缝洞型储集层产气能力受边底水影响较小,但会优先见水并封堵其他储集层,大幅降低合采供气能力与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
微观孔隙结构
高温高压物理模拟
多层合采
供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多层合采供气能力实验
被引量:
35
1
作者
王璐
杨胜来
刘义成
徐伟
邓惠
孟展
韩伟
钱坤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9-787,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层碳酸盐岩气藏特殊渗流规律与储量可动性评价技术”(2016ZX05015-0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250900)
文摘
在孔隙型、孔洞型和缝洞型岩心CT扫描、压汞资料分析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多层合采物理模拟实验模型,研究了层间非均质性、生产压差、含水饱和度和水侵等因素对供气能力的影响,并采用Eclipse软件建立多层合采径向流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缝洞型储集层渗流能力强,前期产气贡献大,孔洞型和孔隙型储集层渗流能力较弱,产气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后期;储集层渗透率的绝对大小影响自身的产能贡献率,相对大小影响多层合采总采收率;合理的生产压差下各类储集层之间可以达到"动态补给平衡"供气状态;缝洞型储集层产气能力受边底水影响较小,但会优先见水并封堵其他储集层,大幅降低合采供气能力与采收率。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
微观孔隙结构
高温高压物理模拟
多层合采
供气能力
Keywords
fracture-cave carbonates
micropore structur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physical modeling
commingled production
gas supply capacity
分类号
TE3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多层合采供气能力实验
王璐
杨胜来
刘义成
徐伟
邓惠
孟展
韩伟
钱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