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研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承连 丁开忠 +6 位作者 周挺志 冯汉升 刘翔 许昌军 经凯明 陆坤 宋云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2,共5页
6 k A电流引线的运行电流为6 k A,最大电流为8 k A,其换热器段采用液氮冷却设计,运行温区为77 K—室温,高温超导段为传导冷却,运行温区为5—77 K。介绍6 k A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性能分析,以及相关低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 k A电流引... 6 k A电流引线的运行电流为6 k A,最大电流为8 k A,其换热器段采用液氮冷却设计,运行温区为77 K—室温,高温超导段为传导冷却,运行温区为5—77 K。介绍6 k A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性能分析,以及相关低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 k A电流引线的零电流下液氮需求低于0.46 g/s,5 K冷端漏热小于2.5 W,过流能力8 k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223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液氮冷却 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传导冷却型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研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承连 丁开忠 +3 位作者 周挺志 冯汉升 陆坤 宋云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80 A和200 A液氮传导冷却型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由铜引线段、中间过渡段和高温超导段组成,HTS热端采用液氮传导冷却,HTS冷端采用液氦传导冷却。铜引线段工作在室温到中间温度(~80 K),高温超导段工作温区6—80 K。介绍该传导冷却... 80 A和200 A液氮传导冷却型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由铜引线段、中间过渡段和高温超导段组成,HTS热端采用液氮传导冷却,HTS冷端采用液氦传导冷却。铜引线段工作在室温到中间温度(~80 K),高温超导段工作温区6—80 K。介绍该传导冷却型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和低温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中间过渡段温度~78 K,高温超导热端温度77 K;80 A、200 A电流引线液氦下稳态测试电流分别为100 A和25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223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液氮冷却 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 10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测试装置低温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倪清 毕延芳 +6 位作者 丁开忠 冯汉升 周挺志 沈光 刘承连 黄雄一 宋云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7-611,共5页
为ITER CC 10 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服务的低温性能测试装置已研制完成,并成功运行。其低温系统主要由500W/4.5 K氦制冷机,真空杜瓦,低温组件(低温阀门,过冷槽,管道加热器,热防护层),汽化器及低温传输管线等部分组成。本文对真空杜瓦和过... 为ITER CC 10 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服务的低温性能测试装置已研制完成,并成功运行。其低温系统主要由500W/4.5 K氦制冷机,真空杜瓦,低温组件(低温阀门,过冷槽,管道加热器,热防护层),汽化器及低温传输管线等部分组成。本文对真空杜瓦和过冷槽进行设计,并讨论该低温系统的冷却流程方案,最后通过电流引线10 kA稳态实验结果对低温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低温系统运行稳定,能满足ITER CC电流引线的测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低温系统 真空杜瓦 过冷槽 冷却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冷却中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传热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嘉 王惠龄 程德威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2-304,309,共4页
降低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向低温环境的漏热, 以及实现电流引线与制冷机冷头导热不导电的直接接触冷却, 是制冷机直接冷却超导系统走向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基本结构, 并对进入制冷机一、二级冷头的漏热进... 降低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向低温环境的漏热, 以及实现电流引线与制冷机冷头导热不导电的直接接触冷却, 是制冷机直接冷却超导系统走向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基本结构, 并对进入制冷机一、二级冷头的漏热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GM制冷机 直接冷却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超导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长春 武松涛 毕延芳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9-223,共5页
根据ITER电流引线的要求,设计和试验了分别由全铍铜(Be2%Cu)、全不锈钢(SS)和二元金属(BeCu/SS)三种不同类型分流器制作的68kA电流引线的1/90试件。研究了超导段各组件的性能,详细讨论了失冷故障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对比全铍铜和全不锈... 根据ITER电流引线的要求,设计和试验了分别由全铍铜(Be2%Cu)、全不锈钢(SS)和二元金属(BeCu/SS)三种不同类型分流器制作的68kA电流引线的1/90试件。研究了超导段各组件的性能,详细讨论了失冷故障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对比全铍铜和全不锈钢分流器,二元分流器制作的超导模件更能够提高安全性以及减小冷端漏热,满足ITER高安全性和低热负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超导模件 分流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测试杜瓦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全 陆坤 +3 位作者 刘辰 刘承连 丁开忠 宋云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4,共5页
为了满足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计划(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测试需要的低温及真空工作环境,根据杜瓦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设计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测试杜瓦结构。通过对外筒体进行了结构强度校核分析,确定了外筒体的结构设计方案... 为了满足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计划(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测试需要的低温及真空工作环境,根据杜瓦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设计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测试杜瓦结构。通过对外筒体进行了结构强度校核分析,确定了外筒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对冷屏及其冷却管进行了设计、选型及压差计算,确定了冷屏设计方案。通过对冷屏绝热支撑结构设计及热负荷计算,确定了冷屏的各项热负荷情况。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要求,同时并对该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测试杜瓦成功进行了制造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测试杜瓦 设计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 68kA高温超导特大电流引线的冷端漏热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承连 丁开忠 +1 位作者 于璟泽 冯汉升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0,共4页
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载流能力最大要达到68 kA,其试验件于2008年底加工完成并进行了低温试验,在载流能力、接头电阻、漏热和安全性等关键参数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讨论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超导段冷端(5 K)漏热的理论值计算,并用热导... 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载流能力最大要达到68 kA,其试验件于2008年底加工完成并进行了低温试验,在载流能力、接头电阻、漏热和安全性等关键参数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讨论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超导段冷端(5 K)漏热的理论值计算,并用热导率积分法进行了低温漏热测试,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试验件冷端漏热满足ITER国际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高温超导组件 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 10kA电流引线高温超导段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承连 毕延芳 +6 位作者 丁开忠 冯汉升 周挺志 沈光 倪清 黄雄一 宋云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5-359,共5页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HTS CL)的特点是不仅电流容量大,且安全性要求非常高,高温超导段是HTS CL的关键部件。本文论述了ITER 10kA电流引线高温超导叠和超导组件的真空钎焊工艺,分析了高温超导段漏热,并对高温超导...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HTS CL)的特点是不仅电流容量大,且安全性要求非常高,高温超导段是HTS CL的关键部件。本文论述了ITER 10kA电流引线高温超导叠和超导组件的真空钎焊工艺,分析了高温超导段漏热,并对高温超导段漏热和电流引线在10kA下的安全性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电流引线不仅漏热小,且安全裕度大,满足ITER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漏热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阻性换热器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威 奚维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0-1337,共8页
阻性换热器是EAST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三头螺旋翅片和叠片两种结构形式,为了比较这两种阻性换热器的优劣,对它们的热工水力性能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两种阻性换热器在换热性能方面基本相当... 阻性换热器是EAST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三头螺旋翅片和叠片两种结构形式,为了比较这两种阻性换热器的优劣,对它们的热工水力性能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两种阻性换热器在换热性能方面基本相当,均可满足快速换热的要求,但叠片换热器的流动阻力远小于三头螺旋翅片换热器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三头螺旋翅片换热器中氮冷却回路的压力控制较为困难,经常需人工调节控制阀阀门,而叠片换热器中氮冷却回路的压力控制则较为简单,不需经常调节。因此,叠片式结构较三头螺旋翅片式结构更适合应用在EAST阻性换热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阻性换热器 热工水力性能 多物理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工程》2009年总目次
10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斯特林制冷机 回热器 制冷系统 低温工程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室温磁制冷 复叠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