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NiCr-Cr3C_(2)-ZrO_(2)-BaF_(2)·CaF_(2)涂层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
2
1
作者
祁斌
于海博
+2 位作者
梁帅帅
李疆
陈皓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为提高 NiCr-Cr_(3)C_(2)-BaF_(2)·CaF_(2) 涂层高温耐摩擦磨损性能,减少热喷涂过程中润滑相 BaF_(2)·CaF_(2) 火焰烧蚀,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将 BaF_(2)·CaF_(2) 粉体以弥散形式包覆于抗烧蚀陶瓷相 ZrO_(2) 内,形成 ZrO_(2)...
为提高 NiCr-Cr_(3)C_(2)-BaF_(2)·CaF_(2) 涂层高温耐摩擦磨损性能,减少热喷涂过程中润滑相 BaF_(2)·CaF_(2) 火焰烧蚀,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将 BaF_(2)·CaF_(2) 粉体以弥散形式包覆于抗烧蚀陶瓷相 ZrO_(2) 内,形成 ZrO_(2)-BaF_(2)·CaF_(2) 抗烧蚀包覆型粉体,将粉体与 NiCr-Cr_(3)C_(2)混合后爆炸喷涂以提高涂层内 BaF_(2)·CaF_(2)含量,并表征涂层微观组织和高温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ZrO_(2)包覆型粉体中 BaF_(2)·CaF_(2)呈弥散式分布,制备的 NiCr-Cr_(3)C_(2)-ZrO_(2)-BaF_(2)·CaF_(2)涂层相比传统 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Ca、Ba 元素含量均提升 1 倍以上,两涂层显微硬度分别为 1 041 HV 和 690 HV,这说明 ZrO_(2)陶瓷包覆能有效减少 BaF_(2)·CaF_(2)在喷涂过程中的高温烧蚀,且大幅提升了涂层硬度。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结果显示,NiCr-Cr_(3)C_(2)-ZrO_(2)-BaF_(2)·CaF_(2) 涂层在 600 ℃、 700 ℃和 800 ℃时的平均摩擦因数分别为 0.25、0.17 和 0.18,与 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相比分别降低了 16.7%、39.3% 和 5.3%;NiCr-Cr_(3)C_(2)-ZrO_(2)-BaF_(2)·CaF_(2)涂层磨损率为 5.47×10^(-6)mm^(3) ·N^(-1) ·m^(-1),较 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降低了 38.6%。 对磨球表面的微观表征显示,涂层中润滑相含量提升使 NiCr-Cr_(3)C_(2)-ZrO_(2)-BaF_(2)·CaF_(2) 涂层在对磨球表面形成更为完整的润滑转移膜,这将有利于涂层的高温润滑性、稳定性和耐磨损性能。研究结果对热喷涂粉体中易烧蚀物相的热防护和高温自润滑耐磨涂层性能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抗烧蚀包覆型粉体
高温自润滑耐磨涂层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iCr-Cr3C_(2)-ZrO_(2)-BaF_(2)·CaF_(2)涂层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
2
1
作者
祁斌
于海博
梁帅帅
李疆
陈皓生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Ⅶ-0013-0110,J2019-Ⅶ-0015-01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5033)资助项目。
文摘
为提高 NiCr-Cr_(3)C_(2)-BaF_(2)·CaF_(2) 涂层高温耐摩擦磨损性能,减少热喷涂过程中润滑相 BaF_(2)·CaF_(2) 火焰烧蚀,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将 BaF_(2)·CaF_(2) 粉体以弥散形式包覆于抗烧蚀陶瓷相 ZrO_(2) 内,形成 ZrO_(2)-BaF_(2)·CaF_(2) 抗烧蚀包覆型粉体,将粉体与 NiCr-Cr_(3)C_(2)混合后爆炸喷涂以提高涂层内 BaF_(2)·CaF_(2)含量,并表征涂层微观组织和高温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ZrO_(2)包覆型粉体中 BaF_(2)·CaF_(2)呈弥散式分布,制备的 NiCr-Cr_(3)C_(2)-ZrO_(2)-BaF_(2)·CaF_(2)涂层相比传统 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Ca、Ba 元素含量均提升 1 倍以上,两涂层显微硬度分别为 1 041 HV 和 690 HV,这说明 ZrO_(2)陶瓷包覆能有效减少 BaF_(2)·CaF_(2)在喷涂过程中的高温烧蚀,且大幅提升了涂层硬度。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结果显示,NiCr-Cr_(3)C_(2)-ZrO_(2)-BaF_(2)·CaF_(2) 涂层在 600 ℃、 700 ℃和 800 ℃时的平均摩擦因数分别为 0.25、0.17 和 0.18,与 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相比分别降低了 16.7%、39.3% 和 5.3%;NiCr-Cr_(3)C_(2)-ZrO_(2)-BaF_(2)·CaF_(2)涂层磨损率为 5.47×10^(-6)mm^(3) ·N^(-1) ·m^(-1),较 NiCr-Cr_(3)C_(2)-BaF_(2)·CaF_(2)涂层降低了 38.6%。 对磨球表面的微观表征显示,涂层中润滑相含量提升使 NiCr-Cr_(3)C_(2)-ZrO_(2)-BaF_(2)·CaF_(2) 涂层在对磨球表面形成更为完整的润滑转移膜,这将有利于涂层的高温润滑性、稳定性和耐磨损性能。研究结果对热喷涂粉体中易烧蚀物相的热防护和高温自润滑耐磨涂层性能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抗烧蚀包覆型粉体
高温自润滑耐磨涂层
摩擦磨损性能
Keywords
sol-gel method
anti-ablation composite powder
high temperature self-lubricating wear-resistant coating
friction properties
分类号
TG17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NiCr-Cr3C_(2)-ZrO_(2)-BaF_(2)·CaF_(2)涂层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祁斌
于海博
梁帅帅
李疆
陈皓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