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_2Co_(17)型高温稀土永磁的微结构与磁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丽娅 易健宏 +1 位作者 葛毅成 彭元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7,共6页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磁力显微镜(MFM)和原位X射线衍射(XRD)等探讨Sm2Co17型稀土永磁材料的胞状结构、畴结构和相结构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制备使用温度为500℃的高温稀土永磁材料。结果表明,Sm(CoFe0.11Cu0.1...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磁力显微镜(MFM)和原位X射线衍射(XRD)等探讨Sm2Co17型稀土永磁材料的胞状结构、畴结构和相结构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制备使用温度为500℃的高温稀土永磁材料。结果表明,Sm(CoFe0.11Cu0.10Zr0.03)7.5具有很好的高温稳定性,500℃时的磁性能为:Br=0.708 T,Hci=646.7 kA/m,BHmax=85.4 kJ/m3;其磁畴宽度远小于晶粒尺寸,但大于胞状结构的尺寸,使用温度较高的磁体具有较小的磁畴和胞状结构;当使用温度小于300℃时,Sm2Co17型磁体内存在的相结构为2:17R、2:17H和1:5相,矫顽力主要受1:5相的钉扎而产生;当300℃<t<tc1:5时,部分1:5相转变成中间相并最终转变成2:7相,磁体的矫顽力将由1:5相钉扎和2:7相形核所控制;当t≥tc1:5时,磁体的矫顽力将全部由非磁性1:5相和2:7相形核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2Co17型高温稀土永磁 胞状结构 畴结构 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Sm(Co,Fe,Cu,Zr)_z的矫顽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彭龙 徐光亮 张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8-42,共5页
综述了烧结Sm(Co,Fe,Cu,Zr)z的矫顽力机制及成分和工艺对矫顽力的影响。温度对矫顽力机制的影响强烈。随着温度的升高,畴壁钉扎逐渐从排斥型转变为吸引型,当温度高于胞壁相的居里温度时,畴壁钉扎机制几乎完全转变为形核机制。成分和工... 综述了烧结Sm(Co,Fe,Cu,Zr)z的矫顽力机制及成分和工艺对矫顽力的影响。温度对矫顽力机制的影响强烈。随着温度的升高,畴壁钉扎逐渐从排斥型转变为吸引型,当温度高于胞壁相的居里温度时,畴壁钉扎机制几乎完全转变为形核机制。成分和工艺对微观结构、两相的磁学参数有一定影响,因而影响矫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稀土永磁 烧结Sm(Co FE CU Zr)z 矫顽力机制 矫顽力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