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TER 68kA高温超导特大电流引线的冷端漏热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承连 丁开忠 +1 位作者 于璟泽 冯汉升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0,共4页
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载流能力最大要达到68 kA,其试验件于2008年底加工完成并进行了低温试验,在载流能力、接头电阻、漏热和安全性等关键参数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讨论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超导段冷端(5 K)漏热的理论值计算,并用热导... 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载流能力最大要达到68 kA,其试验件于2008年底加工完成并进行了低温试验,在载流能力、接头电阻、漏热和安全性等关键参数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讨论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超导段冷端(5 K)漏热的理论值计算,并用热导率积分法进行了低温漏热测试,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试验件冷端漏热满足ITER国际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高温超导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研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承连 丁开忠 +6 位作者 周挺志 冯汉升 刘翔 许昌军 经凯明 陆坤 宋云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2,共5页
6 k A电流引线的运行电流为6 k A,最大电流为8 k A,其换热器段采用液氮冷却设计,运行温区为77 K—室温,高温超导段为传导冷却,运行温区为5—77 K。介绍6 k A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性能分析,以及相关低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 k A电流引... 6 k A电流引线的运行电流为6 k A,最大电流为8 k A,其换热器段采用液氮冷却设计,运行温区为77 K—室温,高温超导段为传导冷却,运行温区为5—77 K。介绍6 k A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性能分析,以及相关低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 k A电流引线的零电流下液氮需求低于0.46 g/s,5 K冷端漏热小于2.5 W,过流能力8 k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223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液氮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传导冷却型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研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承连 丁开忠 +3 位作者 周挺志 冯汉升 陆坤 宋云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80 A和200 A液氮传导冷却型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由铜引线段、中间过渡段和高温超导段组成,HTS热端采用液氮传导冷却,HTS冷端采用液氦传导冷却。铜引线段工作在室温到中间温度(~80 K),高温超导段工作温区6—80 K。介绍该传导冷却... 80 A和200 A液氮传导冷却型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由铜引线段、中间过渡段和高温超导段组成,HTS热端采用液氮传导冷却,HTS冷端采用液氦传导冷却。铜引线段工作在室温到中间温度(~80 K),高温超导段工作温区6—80 K。介绍该传导冷却型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和低温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中间过渡段温度~78 K,高温超导热端温度77 K;80 A、200 A电流引线液氦下稳态测试电流分别为100 A和25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223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液氮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 10kA电流引线高温超导段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承连 毕延芳 +6 位作者 丁开忠 冯汉升 周挺志 沈光 倪清 黄雄一 宋云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5-359,共5页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HTS CL)的特点是不仅电流容量大,且安全性要求非常高,高温超导段是HTS CL的关键部件。本文论述了ITER 10kA电流引线高温超导叠和超导组件的真空钎焊工艺,分析了高温超导段漏热,并对高温超导...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HTS CL)的特点是不仅电流容量大,且安全性要求非常高,高温超导段是HTS CL的关键部件。本文论述了ITER 10kA电流引线高温超导叠和超导组件的真空钎焊工艺,分析了高温超导段漏热,并对高温超导段漏热和电流引线在10kA下的安全性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电流引线不仅漏热小,且安全裕度大,满足ITER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3kA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电流引线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程远 王银顺 +3 位作者 郑志强 张肖杰 薛驰 赵连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2,共7页
电流引线的最小漏热优化和电气绝缘设计是220kV/3kA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终端设计的重要方面。为此,根据Weidemann-Franz定律分析了传导冷却方式下铜、铝材料电流引线的漏热情况,应用平均值法计算了最小漏热时铜、铝引线的长度、截面积、... 电流引线的最小漏热优化和电气绝缘设计是220kV/3kA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终端设计的重要方面。为此,根据Weidemann-Franz定律分析了传导冷却方式下铜、铝材料电流引线的漏热情况,应用平均值法计算了最小漏热时铜、铝引线的长度、截面积、半径。结果表明,通过3kA电流时,截面积240mm2、长309.6mm铜引线和截面积400mm2、长308.0mm铝引线均满足最小漏热要求,单根引线每kA电流漏热分别为42.7 W和43.1 W。选用环氧树脂DW-3作为导体层电流引线的外部绝缘,制作样品进行了液氮环境下的工频击穿试验,得到了其击穿场强13kV/mm,推导了绝缘厚度和低温终端内半径的关系。结果表明,220kV低温终端内半径140mm,铜引线DW-3绝缘厚度22.0mm、铝引线DW-3绝缘厚度21.5mm均能够满足绝缘强度要求,并可与常规220kV室温终端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HTS)电缆 电流引线 低温绝缘 击穿场强 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流二极管瞬态HTIR测试
6
作者 保爱林 傅兴中 徐泓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73-876,共4页
整流器件在高温下的漏电流(HTIR)对其工作中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目前对整流二极管HTIR的测试只限于稳态测试。由于其测试效率低下,不适于制造过程中的快速筛选。利用电流脉冲对整流二极管的pn结瞬态加热并在其后进行快速测试的方法,进... 整流器件在高温下的漏电流(HTIR)对其工作中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目前对整流二极管HTIR的测试只限于稳态测试。由于其测试效率低下,不适于制造过程中的快速筛选。利用电流脉冲对整流二极管的pn结瞬态加热并在其后进行快速测试的方法,进行了瞬态HTIR筛选测试实验。与稳态测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瞬态HTIR测试值作为筛选条件确定后,筛选精度与结温以及导致该结温的瞬态加热条件有关,较高的结温有利于提高筛选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二极管 高温电流(htir) 筛选 结温 瞬态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Au包套Bi—2223带制成的电流引线
7
作者 汪京荣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1998年第8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超导磁体 电流引线 高温超导体 超导带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