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蛋内注射黄芪多糖增强高温孵化时雏鸡法氏囊抗氧化性能
1
作者
苏兰利
江海宙
+3 位作者
赵银利
王金荣
贾葳
胡三龙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2-127,共6页
为了探索蛋内注射黄芪多糖能否缓解高温孵化导致的雏鸡法氏囊抗氧化能力下降,选取120枚固始肉鸡种蛋,随机分为4组,入孵前分别在种蛋气室内注入含0、10、20、30mg黄芪多糖的注射液,首先进行常规孵化,在10-18胚龄时每天39.5℃孵化8h,然后...
为了探索蛋内注射黄芪多糖能否缓解高温孵化导致的雏鸡法氏囊抗氧化能力下降,选取120枚固始肉鸡种蛋,随机分为4组,入孵前分别在种蛋气室内注入含0、10、20、30mg黄芪多糖的注射液,首先进行常规孵化,在10-18胚龄时每天39.5℃孵化8h,然后再转入常规孵化。出雏后分别采集0、7日龄雏鸡血清和法氏囊样品,测定抗氧化指标。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蛋内注射30mg的黄芪多糖显著提高了0、7日龄雏鸡的体质量和法氏囊质量,分别提高5.72%、20.79%和31.25%、29.12%(P<0.05),但对雏鸡法氏囊指数没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在蛋内注射20、30mg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0日龄雏鸡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40.30%、46.35%和35.76%、39.81%(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此效应持续到雏鸡7日龄。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在蛋内注射30mg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0、7日龄雏鸡法氏囊组织GSH-Px和SOD活性,分别提高33.65%、24.46%和49.93%、37.52%(P<0.05),显著降低雏鸡法氏囊组织MDA含量(P<0.05)。因此,在蛋内注射20、30mg黄芪多糖能够显著缓解高温孵化对雏鸡法氏囊抗氧化能力的降低效应,且注射30mg的黄芪多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高温孵化
黄芪多糖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变化对家蟋蟀卵孵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安然
胥婷婷
+3 位作者
宋丽美
郝锡联
朱慧
任炳忠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1-407,共7页
对低温萌动温度和高温孵化温度变化条件下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卵的孵化率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温度变化对家蟋蟀卵孵化的影响,为温度影响昆虫卵孵化提供一个新的证据。在低温萌动温度(4℃和7℃)和高温孵化温度(25℃和29.5℃)下观...
对低温萌动温度和高温孵化温度变化条件下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卵的孵化率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温度变化对家蟋蟀卵孵化的影响,为温度影响昆虫卵孵化提供一个新的证据。在低温萌动温度(4℃和7℃)和高温孵化温度(25℃和29.5℃)下观察记录家蟋蟀卵孵化的个体数量,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温度变化对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萌动温度显著影响家蟋蟀卵的孵化率,而高温孵化温度对家蟋蟀卵的孵化率则无显著作用,但二者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在同一孵化时间内,不同温度处理下家蟋蟀卵孵化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家蟋蟀卵达到最大孵化率的时间不同。说明低温萌动和高温孵化是家蟋蟀卵孵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为家蟋蟀人工饲养的较有利的温度条件设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蟋蟀
卵
孵化
率
低温萌动温度
高温孵化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女鳟人工受精孵化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昭明
王新军
+2 位作者
陈惠
沈希顺
孙彦铭
《水产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5,共5页
从日本引进的山女鳟发眼卵育成亲鱼后 ,以挤腹法采卵、取精 ,干导法人工受精 ,经 30— 60分钟止水膨胀后入桶式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 ,发眼率 2 5 2 %。孵化稚鱼畸形率 5 1% ,患脐囊白点症的占7 3% ,稚鱼体质软弱。受精后 1— 3分钟内采...
从日本引进的山女鳟发眼卵育成亲鱼后 ,以挤腹法采卵、取精 ,干导法人工受精 ,经 30— 60分钟止水膨胀后入桶式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 ,发眼率 2 5 2 %。孵化稚鱼畸形率 5 1% ,患脐囊白点症的占7 3% ,稚鱼体质软弱。受精后 1— 3分钟内采用免膨法将卵将卵直接入桶孵化 ,发眼率 59 4 % ,孵化稚鱼98%以上发育正常 ,畸形率 3 6%。水质澄清孵化水温 12℃试验组发眼率 95 1% ,孵化率 94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女鳟
人工受精
高温
快速
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蛋内注射黄芪多糖增强高温孵化时雏鸡法氏囊抗氧化性能
1
作者
苏兰利
江海宙
赵银利
王金荣
贾葳
胡三龙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2-127,共6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15A230008)
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2013BS027)
+1 种基金
河南工业大学科教融合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404323)
文摘
为了探索蛋内注射黄芪多糖能否缓解高温孵化导致的雏鸡法氏囊抗氧化能力下降,选取120枚固始肉鸡种蛋,随机分为4组,入孵前分别在种蛋气室内注入含0、10、20、30mg黄芪多糖的注射液,首先进行常规孵化,在10-18胚龄时每天39.5℃孵化8h,然后再转入常规孵化。出雏后分别采集0、7日龄雏鸡血清和法氏囊样品,测定抗氧化指标。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蛋内注射30mg的黄芪多糖显著提高了0、7日龄雏鸡的体质量和法氏囊质量,分别提高5.72%、20.79%和31.25%、29.12%(P<0.05),但对雏鸡法氏囊指数没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在蛋内注射20、30mg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0日龄雏鸡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40.30%、46.35%和35.76%、39.81%(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此效应持续到雏鸡7日龄。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在蛋内注射30mg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0、7日龄雏鸡法氏囊组织GSH-Px和SOD活性,分别提高33.65%、24.46%和49.93%、37.52%(P<0.05),显著降低雏鸡法氏囊组织MDA含量(P<0.05)。因此,在蛋内注射20、30mg黄芪多糖能够显著缓解高温孵化对雏鸡法氏囊抗氧化能力的降低效应,且注射30mg的黄芪多糖效果更好。
关键词
雏鸡
高温孵化
黄芪多糖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Keywords
Chicken
High temperature incubation
Astragaluspolysaccharides
SOD
GSH-Px
MDA
分类号
S831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53.7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变化对家蟋蟀卵孵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安然
胥婷婷
宋丽美
郝锡联
朱慧
任炳忠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1-407,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412019FZ029)。
文摘
对低温萌动温度和高温孵化温度变化条件下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卵的孵化率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温度变化对家蟋蟀卵孵化的影响,为温度影响昆虫卵孵化提供一个新的证据。在低温萌动温度(4℃和7℃)和高温孵化温度(25℃和29.5℃)下观察记录家蟋蟀卵孵化的个体数量,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温度变化对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萌动温度显著影响家蟋蟀卵的孵化率,而高温孵化温度对家蟋蟀卵的孵化率则无显著作用,但二者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在同一孵化时间内,不同温度处理下家蟋蟀卵孵化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家蟋蟀卵达到最大孵化率的时间不同。说明低温萌动和高温孵化是家蟋蟀卵孵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为家蟋蟀人工饲养的较有利的温度条件设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家蟋蟀
卵
孵化
率
低温萌动温度
高温孵化
温度
Keywords
Acheta domesticus
egg
hatchability rate
low germinating temperature
high hatching temperature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女鳟人工受精孵化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昭明
王新军
陈惠
沈希顺
孙彦铭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
北京市水产研究所
出处
《水产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5,共5页
文摘
从日本引进的山女鳟发眼卵育成亲鱼后 ,以挤腹法采卵、取精 ,干导法人工受精 ,经 30— 60分钟止水膨胀后入桶式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 ,发眼率 2 5 2 %。孵化稚鱼畸形率 5 1% ,患脐囊白点症的占7 3% ,稚鱼体质软弱。受精后 1— 3分钟内采用免膨法将卵将卵直接入桶孵化 ,发眼率 59 4 % ,孵化稚鱼98%以上发育正常 ,畸形率 3 6%。水质澄清孵化水温 12℃试验组发眼率 95 1% ,孵化率 94 0 % 。
关键词
山女鳟
人工受精
高温
快速
孵化
Keywords
Oncorhynchus mason masou
artiticial insemination
incubation
分类号
S961.2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蛋内注射黄芪多糖增强高温孵化时雏鸡法氏囊抗氧化性能
苏兰利
江海宙
赵银利
王金荣
贾葳
胡三龙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温度变化对家蟋蟀卵孵化率的影响
刘安然
胥婷婷
宋丽美
郝锡联
朱慧
任炳忠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女鳟人工受精孵化技术初步研究
王昭明
王新军
陈惠
沈希顺
孙彦铭
《水产学杂志》
CAS
200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