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在高温、低温和浸水条件下的粘结性能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梦梅 韩森 +2 位作者 潘俊 李微 任万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16-1720,共5页
以水性环氧树脂(WER)为改性剂,通过其与固化剂的物理-化学交联反应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制备成一种理想的路面粘层材料——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WEREA)。采用剪切和拉拔试验,在不同温度、层间纹理和浸水时间条件下,将不同WER掺量的WERE... 以水性环氧树脂(WER)为改性剂,通过其与固化剂的物理-化学交联反应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制备成一种理想的路面粘层材料——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WEREA)。采用剪切和拉拔试验,在不同温度、层间纹理和浸水时间条件下,将不同WER掺量的WEREA与普通乳化沥青和SBS改性乳化沥青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WEREA的高温、低温和浸水粘结性能。结果显示,在试验研究范围内,随着WER掺量的增加,WEREA的层间性能显著改善;温度越高,粘层材料粘结性越差,但高温、低温条件下,WEREA的抗剪、抗拉强度均大于对照试验组。可以认为,WER通过交联作用有效改善了粘层材料的强度和层间粘附性,减缓了WEREA粘结性随浸水时间延长而降低的速率,显著提高了粘层材料的浸水粘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性环氧树脂 固化 乳化沥青 粘结性能 高温 低温 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低温乳化降粘剂BL-1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文辉 梁梦兰 +2 位作者 袁红 杨承志 钱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36,192,共4页
乳化降粘剂BL 1的主剂是阴离子 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在矿场应用时加入适量碱 (NaOH) ,是针对大庆黑帝庙低温 (15℃ )稠油油藏的开采而研制的。以黑帝庙稠油 (2 0℃密度 0 .918g/cm3 ,15℃粘度 2 6 80mPa·s,酸值 0 .818mgKOH/ g... 乳化降粘剂BL 1的主剂是阴离子 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在矿场应用时加入适量碱 (NaOH) ,是针对大庆黑帝庙低温 (15℃ )稠油油藏的开采而研制的。以黑帝庙稠油 (2 0℃密度 0 .918g/cm3 ,15℃粘度 2 6 80mPa·s,酸值 0 .818mgKOH/ g)为油相 ,混合表面活性剂在地层水 (矿化度 44 5 6mg/L)中的 5 g/L溶液为水相 ,油水体积比 70 / 30~ 5 0 / 5 0 ,研究了该混合表面活性剂 15℃时的乳化降粘性能。根据不同静置时间的脱水率和稳定性评分测定结果 ,油水比 70 / 30时形成相当稳定的O/W乳状液 ,其粘度比稠油粘度降低 94%。油水比 6 0 / 40和 5 0 / 5 0时粘度降低率更高 ;该混合表面活性剂不影响破乳剂 (SP 16 9和F 6 8)对稠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效果。该混合表面活性剂也适用于新疆克拉玛依K1稠油 (30℃ )和胜利临盘S74 11井稠油 (6 0℃ ) ,乳化降粘率为 95 .1%~ 99.8%。在现场应用时 ,该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碱水溶液连续地通过油套环空注入油井 ,使井内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小于5 g/L ,油水体积比不小于 70 / 30。在黑帝庙油田的一口处于注汽后采油后期的蒸汽吞吐稠油井进行了为期各 15天的两轮乳化降粘剂BL 1注入试验 ,试验期间停止掺 6 0~ 70℃的热水 ,生产正常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乳化降粘剂BL-1 研制 应用 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稠油开采 井下乳化降粘 大庆黑帝庙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婴幼儿营养米粉中的铁和锌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芳权 申屠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9-171,共3页
采用低温消化、乳化法处理婴幼儿营养米粉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铁、锌的含量,铁的回收率为92.7%~96.6%,锌的回收率为93.3%~98.2%,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本法处理样品的耗酸量少,仅需传统消化法耗酸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微波消... 采用低温消化、乳化法处理婴幼儿营养米粉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铁、锌的含量,铁的回收率为92.7%~96.6%,锌的回收率为93.3%~98.2%,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本法处理样品的耗酸量少,仅需传统消化法耗酸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微波消化法耗酸量的五分之二左右,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低温消化-乳化 婴幼儿营养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表面残留附着砂浆含量统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胥民尧 王耀 +1 位作者 秦煜 侯长超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再生骨料表面残留的附着砂浆是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的主要区别,也是劣化其力学性能的根本原因。为了获得再生骨料表面残留的附着砂浆含量,建立了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附着砂浆含量统计方法,统计了不同粒径范围内的再生骨料表面附着砂浆含量... 再生骨料表面残留的附着砂浆是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的主要区别,也是劣化其力学性能的根本原因。为了获得再生骨料表面残留的附着砂浆含量,建立了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附着砂浆含量统计方法,统计了不同粒径范围内的再生骨料表面附着砂浆含量,系统研究了再生骨料粒径对附着砂浆含量的影响,通过高温-低温循环试验处理同粒径范围的再生骨料,论证了图像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图像分析方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统计方法,可以用来统计再生骨料表面残留的附着砂浆含量;在骨料粒径为10.0~31.5 mm内,附着砂浆含量介于35.94%~38.99%;粒径为16.0~20.0 mm内的再生骨料表面残留附着砂浆含量最低,相对其他粒径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性能;在设计再生混凝土配合比时,应适当增加该粒径范围内的再生骨料含量,以降低附着砂浆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劣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附着砂浆 图像分析 高温-低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宁杰 张荣华 +4 位作者 杨丽 周甜甜 邵长丽 蔡宇 蔡天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7-889,共3页
目的制备补骨脂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SO-SLN)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检测波长245 nm,体积流量1.0 m L/min,进样量20μL。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 目的制备补骨脂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SO-SLN)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检测波长245 nm,体积流量1.0 m L/min,进样量20μL。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PSO-SLN,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粒径、Zeta电位进行考察,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超滤法测定包封率。结果补骨脂素在0.5-16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98.87%。所制备的PSO-SLN结构圆整,平均粒径(108.7±0.47)nm,Zeta电位(-18.8±0.27)mv。超滤管平均回收率为102.5%,平均包封率为(82.6±0.1)%。结论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可用于对PSO-SLN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 包封率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的载药和缓释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吴文果 刘伟 +2 位作者 王士斌 刘源岗 陈爱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1-1275,共5页
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分别考察不同聚精氨酸相对分子质量、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对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载药量以及牛血红蛋白缓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相对分子质量聚精氨酸制备的海藻酸钙/聚... 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分别考察不同聚精氨酸相对分子质量、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对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载药量以及牛血红蛋白缓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相对分子质量聚精氨酸制备的海藻酸钙/聚精氨微胶囊的载药量较高并且具有更好的缓释效果。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升高,海藻酸钙/聚精氨微胶囊的载药量降低;随着氯化钙浓度的升高,海藻酸钙/聚精氨微胶囊的载药量先升高后略有降低;然而,以上因素对海藻酸钙/聚精氨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固化 海藻酸钠 聚精氨酸 微胶囊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娟 尚曙玉 +2 位作者 贾安 郭锐税 冯永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81-2286,共6页
目的制备木犀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考察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木犀草素及其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0.... 目的制备木犀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考察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木犀草素及其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0.5%CMC-Na混悬液(10 mg/kg),于0.15、0.5、0.75、1、1.5、2、4、6、8、12 h采血,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呈类球形或球形,平均包封率为85.24%,载药量为5.24%,粒径为176.35 nm,Zeta电位为-33.8 mV,24 h累积溶出度为71.5%,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模型(R2=0.9792)。与原料药比较,固体脂质纳米粒t_(max)延长(P<0.01),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28倍。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促进木犀草素口服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体内药动学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娟 钟莹 +1 位作者 尚曙玉 贾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1-846,共6页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稳定性、体外释药。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原料药、磷脂复合物、...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稳定性、体外释药。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原料药、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0.5%CMC-Na混悬液(20 mg/kg),于0、2、4、8、12、24 h采血,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18.6 nm,Zeta电位为-15.6 mV,包封率为84.07%,载药量为2.62%,48 h内累积溶出度为76.18%,白藜芦醇含量在48 h内无明显变化。与原料药、磷脂复合物比较,固体脂质纳米粒t_(max)延长(P<0.01),C_(max)、AUC_(0~)_t、AUC_(0~∞)升高(P<0.01),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与原料药相比增加至3.00倍。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提高白藜芦醇磷脂复合物体外溶出度和稳定性,促进该成分体内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磷脂复合物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体内药动学 乳化超声-低温固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小飞 邢传峰 果秋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57-1862,共6页
目的通过优化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制备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山嵛酸甘油酯质量浓度、磷脂质量浓度和药脂比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中心复合设计... 目的通过优化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制备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山嵛酸甘油酯质量浓度、磷脂质量浓度和药脂比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采用Malvern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考察其形态;并考察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91.8±2.7)%,粒径为(189.6±23.4)nm,Zeta电位为-31.8 mV,透射电镜显示微乳粒径均一,成球状分布,48 h累积释放为55%。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能改善川陈皮素水难溶性,有望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钡铁氧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琦洁 黄英 熊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3,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在M型(磁铅石结构)钡铁氧体超微粉体合成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低温化学法、喷雾热解法、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玻璃结晶化法、微乳液法、金属有机物水解法、有机树脂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等,并分析了上述... 综述了近年来在M型(磁铅石结构)钡铁氧体超微粉体合成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低温化学法、喷雾热解法、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玻璃结晶化法、微乳液法、金属有机物水解法、有机树脂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等,并分析了上述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钡铁氧体 制备技术 低温化学 喷雾热解 化学共沉淀 水热 玻璃结晶化 微乳液 金属有机物水解 有机树脂 自蔓延高温合成 溶胶-凝胶 永磁铁氧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蓟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勇华 张留超 郭晓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77-1982,共6页
目的制备田蓟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田蓟苷用量、脂质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为影响因... 目的制备田蓟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田蓟苷用量、脂质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包封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于0.5、1、1.5、2、2.5、3、4、6、8、10、12 h采血,HPLC法测定田蓟苷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佳条件为田蓟苷用量53.9 mg,脂质质量浓度7.1 mg/mL,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1.5%,包封率为82.5%,载药量为2.32%,粒径为176.5 nm,Zeta电位为-37.7 mV,48 h内累积释放度大约为80%,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模型(R^(2)=0.9829)。与原料药比较,纳米结构脂质载体t_(max)延长(P<0.01),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4.07倍。结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有效改善田蓟苷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制备 体内药动学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 Box⁃Behnken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水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制备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宏伟 付金芳 范明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4-569,共6页
目的制备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水凝胶骨架缓释片。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进一步制成冻干粉,再以HPMC 15KM为缓释材料制备水凝胶骨架缓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HPMC 15KM用量、PEG400与PEG4000比例、PEG用量... 目的制备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水凝胶骨架缓释片。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进一步制成冻干粉,再以HPMC 15KM为缓释材料制备水凝胶骨架缓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HPMC 15KM用量、PEG400与PEG4000比例、PEG用量、硬脂酸镁用量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再进行释药模型拟合。结果最优处方为HPMC K15 M用量50 mg,PEG 400与PEG 4000比例2∶1,PEG用量30 mg,硬脂酸镁用量0.5%,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3.19%。水凝胶骨架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r=0.994 1),释药机制为骨架溶蚀与扩散并存。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制备具有明显体外缓释特征的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水凝胶骨架缓释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水凝胶骨架缓释片 制备 乳化超声-低温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13
作者 熊燕飞 吕波 +2 位作者 李政政 舒思敏 郑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09-311,共3页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以硬脂酸、卵磷脂为载体,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构树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结果表明,采用PEG400作助乳化剂和稳定剂,硬脂酸、卵磷脂配比为75:20时效果最佳。所...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以硬脂酸、卵磷脂为载体,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构树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结果表明,采用PEG400作助乳化剂和稳定剂,硬脂酸、卵磷脂配比为75:20时效果最佳。所得SLN的包封率为82.67%,载药量为33.73%,平均粒径为461.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黄酮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 固体脂质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金枝 孙文霞 +2 位作者 王姣姣 崔锋 郝海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制备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药动学行为。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粒,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放度。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原料药、纳米粒混悬液。HPLC法测定血浆中白杨素含有量,绘制血药浓度-... 目的制备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药动学行为。方法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粒,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放度。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原料药、纳米粒混悬液。HPLC法测定血浆中白杨素含有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所得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07.15±30.59)nm,PDI为0.224±0.067,Zeta电位为(-34.8±5.9)m V,36 h内累积释放度达84.36%。其Cmax、AUC0~t分别为(9.04±1.52)μg/m L、(33.67±3.47)μg·h/m L,明显高于原料药(P<0.01)。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促进白杨素的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并具有显著缓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药动学 乳化超声-低温固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泊那替尼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远果 沈瑶 张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1-1548,共8页
目的制备泊那替尼固体脂质纳米粒(P-SLN)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P-SLN,结合高剪切对制备方法进行优化,以粒径分布、多聚分散指数(PDI)和包封率(EE,%)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处方,并对新剂型... 目的制备泊那替尼固体脂质纳米粒(P-SLN)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P-SLN,结合高剪切对制备方法进行优化,以粒径分布、多聚分散指数(PDI)和包封率(EE,%)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处方,并对新剂型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以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的P-SLN在透射电镜下呈圆整、均匀球状微粒,形貌规则完整,粒径(155.1±4.32)nm,PDI为(0.152±0.009),Zeta电位为(-22.0±1.72)mV,包封率(67.7±1.84)%(n=3),5%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冻干前后变化最小,热差分析仪分析新物相已形成,体外缓释效果显著,释药体征拟合Weibull方程。结论优化的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的P-SLN形态规则完整,粒径大小分布均匀,包封率较高,体外缓释效果明显,该法适于P-SLN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那替尼 固体脂质纳米粒 高温乳化-低温固化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建丹 赵海燕 +1 位作者 朱迪冰 王少兵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8期191-194,共4页
制备了白藜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Res-NLC),筛选了最佳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固体脂质、液体脂质和表面活性剂为辅料,采用溶剂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考察了Res-NLC的制备工艺及制剂处方。结... 制备了白藜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Res-NLC),筛选了最佳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固体脂质、液体脂质和表面活性剂为辅料,采用溶剂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考察了Res-NLC的制备工艺及制剂处方。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最佳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白藜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包封率为84.87%,载药量为8.48%,粒径为252.4nm。提出了白藜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封率、粒度达到药典关于纳米粒子的质量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溶剂蒸发-低温固化 制备工艺 制剂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