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9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高海拔山区百香果间作大豆生态经济效益评估
1
作者 黄显雅 黄永才 +5 位作者 陈格 桂杰 杨柳 蒋萍 韦荣幸 鞠莹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评估喀斯特高海拔山区百香果间作大豆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相同地貌区域推广百香果种植提供参考。2019—2021年在广西西北部喀斯特高海拔山区(938 m)设置百香果单作和间作大豆种植处理,测定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对百香果园杂草生... 评估喀斯特高海拔山区百香果间作大豆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相同地貌区域推广百香果种植提供参考。2019—2021年在广西西北部喀斯特高海拔山区(938 m)设置百香果单作和间作大豆种植处理,测定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对百香果园杂草生长、土壤营养成分、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百香果间作大豆能显著抑制杂草地上部分的生物量(p<0.05)。2019、2020、2021年,百香果单作处理的杂草平均高度是百香果间作大豆的3.94倍、3.31倍和3.88倍,杂草总质量分别是6.07倍、6.97倍和5.94倍。百香果间作大豆对土壤营养成分影响较小,但是能提高土地产出率。2019、2020、2021年百香果单作和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92、1.94和1.91,间作增产率分别为92.35%、94.07%和90.67%,百香果间作大豆的产值比百香果单作分别增加16020、16218和15714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喀斯特地貌 高海拔山区 百香果 大豆 间作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草对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冯建文 韩秀梅 +3 位作者 蒙小玉 杨华 李顺雨 吴亚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对比分析不同生草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光合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生草高效栽培和绿色生产提供参考。通过在5年生苹果行间分别种植鼠茅草(T1)、鸭茅(T2)、黑麦草(T3)、白三叶(T4)、光叶紫花苕(T5)、鼠茅草... 对比分析不同生草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光合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生草高效栽培和绿色生产提供参考。通过在5年生苹果行间分别种植鼠茅草(T1)、鸭茅(T2)、黑麦草(T3)、白三叶(T4)、光叶紫花苕(T5)、鼠茅草+鸭茅+白三叶(T6)、黑麦草+白三叶+鸭茅(T7)、鼠茅草+黑麦草+白三叶(T8),清耕作为对照(CK),测定不同生草处理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果实品质特征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生草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苹果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苹果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 2浓度分别在部分生草处理中得到显著提高,仅T2显著降低了苹果叶片蒸腾速率。其中,T4处理苹果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清耕分别提高76.13%和87.50%。(2)T6和T8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着色b*值;T4处理果实可滴定酸显著最低而固酸比最大,内在品质最优。(3)多数生草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其中,T7处理具有最低的土壤容重;仅T7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孔隙度。(4)所有生草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同时显著降低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T3处理的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交换性镁含量均最高。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进行生草栽培,可以优先选择黑麦草和白三叶单播或混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生草 土壤养分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贵州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健康人群眼底微循环参数的量化分析
3
作者 马金兰 陈丽 +2 位作者 许琪 罗一青 余萍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6-480,485,共6页
目的量化分析长期超高海拔和中高海拔环境暴露对眼底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以超高海拔地区(>3500~5500 m)健康居民(超高海拔组)和中高海拔地区(>1500~3500 m)健康居民(中高海拔组)为观察对象,以平原地区健康居民为对照组... 目的量化分析长期超高海拔和中高海拔环境暴露对眼底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以超高海拔地区(>3500~5500 m)健康居民(超高海拔组)和中高海拔地区(>1500~3500 m)健康居民(中高海拔组)为观察对象,以平原地区健康居民为对照组,所有纳入者均行OCTA扫描和SD-OCT扫描,使用ImageJ软件量化眼底图像,计算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眼底微循环参数。视网膜微循环参数包括:视网膜血流密度(RVD)、视网膜血管骨架密度(RSD)、分形维数(FD)、中央凹无血管区(FAZ)面积、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层(GCC)厚度;脉络膜微循环参数包括:中央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血管腔面积(LA)、脉络膜总面积(TCA)和脉络膜血流指数(CVI)。结果超高海拔组居民RVD为(32.52±3.57)%,RSD为(15.05±4.24)%,FD为1.68±0.08,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均为P<0.001);超高海拔组居民GCC平均厚度为(98.76±10.26)μm,较对照组GCC平均厚度显著变薄(P<0.001);超高海拔组TCA为(2.15±0.49)mm^(2),LA为(1.17±0.36)mm^(2),SFCT为(318.12±76.50)μm,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均为P<0.001),但是超高海拔组居民CVI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01)。而中高海拔组居民眼底微循环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长期超高海拔环境暴露会引起眼底发生以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密度下降为主要特点的缺血缺氧改变,而长期中高海拔环境暴露不会引起眼底微循环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网膜血流密度 脉络膜血流指数 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施工隧道增压通风系统相似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继红 商家旭 +4 位作者 罗占夫 王树刚 吴元金 蒋爽 刘祺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6-923,共8页
为解决高海拔施工隧道掘进工作面存在的低压缺氧问题,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借鉴矿井增阻调节方法,提出一种高海拔施工隧道新型增压通风系统,提高工作区压力,使其满足舒适性海拔的供氧标准;推导相似准则数和相似比例,并依据雷诺数和... 为解决高海拔施工隧道掘进工作面存在的低压缺氧问题,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借鉴矿井增阻调节方法,提出一种高海拔施工隧道新型增压通风系统,提高工作区压力,使其满足舒适性海拔的供氧标准;推导相似准则数和相似比例,并依据雷诺数和欧拉数相似原理搭建施工隧道相似试验台;以相似试验方法验证增压通风系统的可行性,探究3 000~3 600 m海拔对风窗流通面积比的影响,将两者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经验公式,同时探究风量变化对增压通风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风窗流通面积比为15.3%、风机频率为46.3 Hz时,增压通风系统能够使海拔3 500 m的隧道工作区氧分压提升至海拔2 500 m的氧分压水平。2)海拔3 000 m和3 600 m隧道对应风窗流通面积比分别为17.2%和15.1%;海拔越高,风窗流通面积比越小;当海拔增加至一定范围时,风窗流通面积比基本不再变化。3)海拔越高,风量增加引起的工作区增压值越大;同一海拔下,工作区增压值随着风量增加的变化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增压通风 相似试验 流通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博弈论—二维云模型的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
5
作者 谢斌 刘岩 崔利兵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2,共9页
为实现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博弈论—二维云的施工风险预警模型。首先,基于一般环境铁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分析,结合风险感知和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理论,综合考虑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的复杂性,从基本风险和... 为实现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博弈论—二维云的施工风险预警模型。首先,基于一般环境铁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分析,结合风险感知和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理论,综合考虑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的复杂性,从基本风险和放大风险2个角度构建6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的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证明了指标可靠性。然后,运用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方法计算所有指标的组合权重,通过剖析国内外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以风险概率和危害程度为基础变量构建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的二维云模型,利用MATLAB绘制二维云图形象地反映风险等级,并进一步计算贴近度确定准确的风险等级。最后,以色季拉山隧道施工建设为例,验证改进博弈论—二维云在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色季拉山隧道风险预警等级为“Ⅰ级”,风险概率高且危害程度大,需重点加强人员、环境和组织复杂性方面的管理,对预防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铁路隧道 风险预警 风险感知 风险放大 二维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干扰强度对高海拔喀斯特地区方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6
作者 杨红军 汪文强 +2 位作者 杨水平 李杰 何大敏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44-50,62,共8页
土壤真菌参与生态环境构建,对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敏感的指示作用。人为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人为干扰植被强度如何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对评估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金佛山方竹是高海拔喀斯特地... 土壤真菌参与生态环境构建,对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敏感的指示作用。人为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人为干扰植被强度如何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对评估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金佛山方竹是高海拔喀斯特地区特有植被,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对高海拔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评估及保护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研究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金佛山方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规律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干扰强度对方竹林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干预林中的Alpha指数显著增加,重度干预林显著降低,这表明低强度人为干扰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差异。在门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变化为35.00%~75.76%,占据绝对优势,其中,轻度干预林和重度干预林显著高于无干预林(P<0.05)。在纲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中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担子菌门中的伞菌纲(Agaricomycetes)是方竹林的优势菌,占比21.28%~52.27%。在属分类水平上,真菌优势属及丰度因干扰强度和土层不同而不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在轻度干预林的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方竹林,且下层土壤中丰度占比显著高于上层。主成分分析也表明,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因此,适当的人为干预竹林生态能够明显增加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提高优势菌种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竹林 干扰强度 土壤真菌 群落结构 高海拔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积性疲劳对高海拔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离职倾向影响研究
7
作者 莫俊文 詹星慧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1301,共11页
铁路工程技术人员是高离职率群体,高海拔地区的恶劣环境会加剧其离职倾向。为保障高海拔环境下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稳定,探究蓄积性疲劳对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个体—环境交互理论,引入职业幸福感和情感衰竭作为蓄积性... 铁路工程技术人员是高离职率群体,高海拔地区的恶劣环境会加剧其离职倾向。为保障高海拔环境下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稳定,探究蓄积性疲劳对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个体—环境交互理论,引入职业幸福感和情感衰竭作为蓄积性疲劳和离职倾向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首先,采用分阶段收集数据的方法,通过成熟的量表,对西成铁路兰合段高海拔施工区域428名一线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次,在信效度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PSS26.0构建回归方程进行假设检验并计算路径系数。最后构建离职倾向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将路径系数和常量作为系统动力学(SD)模拟仿真参数,运用Vensim在职业幸福感和情感衰竭的干预下模拟蓄积性疲劳和离职倾向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蓄积性疲劳显著正向影响离职倾向;职业幸福感在蓄积性疲劳对离职倾向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情感衰竭显著调节了中介过程前后两段,情感衰竭得分较高者对其间接效应调节更显著;同时,仿真结果表明,在职业幸福感和情感衰竭的干预作用下,随着蓄积性疲劳水平升高,职业幸福感水平先下降后逐渐趋于稳定,离职倾向水平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研究成果丰富了心理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离职倾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提升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积性疲劳 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 离职倾向 系统动力学 职业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在高海拔环境下的热特性
8
作者 杨勉 徐家斌 +3 位作者 刘静茹 夏明远 韩长江 时玮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锂离子电池在高海拔的环境中的相关热特性研究很重要。以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搭建低气压实验平台,进行放电性能、热特性和阻抗特性测试。在58 kPa、75 kPa下,首次放电电压相较于常压最多下降0.099 V、0.061 V,容量最多下... 锂离子电池在高海拔的环境中的相关热特性研究很重要。以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搭建低气压实验平台,进行放电性能、热特性和阻抗特性测试。在58 kPa、75 kPa下,首次放电电压相较于常压最多下降0.099 V、0.061 V,容量最多下降0.433 Ah、0.158 Ah;最大温差增长2.86℃、2.12℃,平均欧姆阻抗增长14.40 mΩ、8.13 mΩ,平均电荷转移阻抗增长0.51 mΩ、0.20 mΩ。基于集总参数法和阿伦尼乌斯公式对电池进行热仿真,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海拔 热特性 热仿真 内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高海拔地区11个秋播饲用燕麦生产性能评价
9
作者 赵庭辉 刘昀 +5 位作者 张美艳 李庆华 木永君 赵蔚婧 朱新强 王晓力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为筛选适宜云南丽江高海拔地区秋季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在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引入陇燕1号、梦龙、伽利略等11个饲用燕麦品种(系),通过生产性能鉴定、营养品质分析,应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系)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供试燕麦品... 为筛选适宜云南丽江高海拔地区秋季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在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引入陇燕1号、梦龙、伽利略等11个饲用燕麦品种(系),通过生产性能鉴定、营养品质分析,应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系)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供试燕麦品种(系)乳熟期的饲草产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梦龙燕麦的鲜草产量最高,为73.6 t/hm^(2),其次陇燕2号、白燕7号的鲜草产量也较高,三者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P<0.05)。梦龙和陇燕2号的干草产量分别为23.41 t/hm^(2)和23.23 t/hm^(2),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P<0.05)。陇燕4号、陇燕2号、梦龙、本地燕麦、478、白燕7号和409燕麦的全株粗蛋白含量较高,在7.46%~8.88%之间,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燕麦(P<0.05)。从相对饲喂价值(RFV)来看,本地燕麦的RFV最高,为134.33,显著高于其他供试燕麦品种(P<0.05)。综合各项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结果表明,本地燕麦、陇燕2号、梦龙和陇燕4号4个品种(资源)表现优秀,适宜在丽江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高海拔地区 饲草产量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增效剂对高海拔地区辣椒生长发育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10
作者 李孟瑶 易礼美 +2 位作者 杨柳 吴金平 郭凤领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70,共5页
针对我国高山冷凉地区反季节辣椒生产中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筛选适合高海拔地区辣椒生产的增效剂对提升产量与肥效具有重要意义。设置25%聚谷氨酸、聚谷氨酸豹根粉等7种增效剂处理,以清水为对照,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试验。结果表... 针对我国高山冷凉地区反季节辣椒生产中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筛选适合高海拔地区辣椒生产的增效剂对提升产量与肥效具有重要意义。设置25%聚谷氨酸、聚谷氨酸豹根粉等7种增效剂处理,以清水为对照,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试验。结果表明,EM菌液处理对辣椒株高促进作用显著,较对照显著增加14.04%,且增产效果最佳,产量达3255.73 kg·667 m^(-2),增产率35.74%。植物酵素有机肥处理下辣椒可溶性糖含量(w,后同)最高,为0.425%;聚谷氨酸豹根粉处理的辣椒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最高,分别为5.34 mg·g^(-1)和8.77%;25%聚谷氨酸处理显著提高辣椒根际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87.03 mg·kg^(-1)、152.37 mg·kg^(-1)和4.35%,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11.68%、23.40%和1.28百分点。综上,不同增效剂对辣椒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差异明显。研究结果为高海拔地区辣椒种植中增效剂的科学选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高海拔地区 肥料增效剂 产量 品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温度分量的高海拔混凝土坝位移监控模型
11
作者 苏荟 胡江 +1 位作者 李星 苏怀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为改善传统大坝位移监控模型应用于高海拔混凝土坝时,模型中温度分量拟合难度高且极易出现欠拟合现象的问题,在分析气温、辐射、库水温、保温层对坝体边界温度的影响,同时考虑外界温度在坝体内部传递时坝体位移呈现出的滞后效应的基础上... 为改善传统大坝位移监控模型应用于高海拔混凝土坝时,模型中温度分量拟合难度高且极易出现欠拟合现象的问题,在分析气温、辐射、库水温、保温层对坝体边界温度的影响,同时考虑外界温度在坝体内部传递时坝体位移呈现出的滞后效应的基础上,引入瑞利分布构造滞后函数,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滞后天数进行寻优,构建了改进温度分量的高海拔混凝土坝位移监控模型。以某高海拔混凝土重力坝为例,选取该坝两个不同位置处的测点对改进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型相比,改进模型的拟合精度高,预测效果好,适用于高海拔混凝土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高海拔 位移 监控模型 温度分量 欠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地震后应急药品的管理建议和目录推荐
12
作者 鲍宇玲 郭霞 +1 位作者 刘宇 刘东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5,共7页
该文针对高海拔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和灾后药品需求特点,探讨震后应急药品保障难点与管理策略。高海拔地区低温、干燥、紫外线辐射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给药品稳定性、运输供应、分发和使用带来巨大挑战... 该文针对高海拔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和灾后药品需求特点,探讨震后应急药品保障难点与管理策略。高海拔地区低温、干燥、紫外线辐射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给药品稳定性、运输供应、分发和使用带来巨大挑战。该文提出多元化供应渠道、运输加固、温湿度控制、避光措施、防风沙与防腐蚀等解决方案,施行尊重当地文化、按需分配药品、合理用药、加强药学服务的综合管理。结合高海拔地区环境特点并根据应急期、亚急期、恢复期不同救援阶段的药品需求,推荐相应的应急药品目录。旨在为高海拔地区发生地震灾害后药品保障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提高救援效率,减少灾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高海拔地区 药品管理 药品供应目录 医疗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居住微压舱的模块化控制系统设计
13
作者 周浩 卢剑锋 +1 位作者 刘卫军 黄海松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208,共6页
针对高海拔居住微压舱的控制需求,设计了一种满足此居住舱的模块化控制系统,此居住舱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的PLC+HMI(触摸屏)结构。每个舱体都有独立的PLC控制系统,舱体之间的PLC之间采用TCP通讯,然后利用各自舱体的交换机组成环网。这样... 针对高海拔居住微压舱的控制需求,设计了一种满足此居住舱的模块化控制系统,此居住舱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的PLC+HMI(触摸屏)结构。每个舱体都有独立的PLC控制系统,舱体之间的PLC之间采用TCP通讯,然后利用各自舱体的交换机组成环网。这样的模块化设计不仅满足了高海拔居住微压舱的控制系统的需求,还对后期舱体之间的装配,加装等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实验表明,设计的高海拔居住微压舱模块化控制系统满足了此居住舱的控制需求,而且这种控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便了舱体与舱体之间的组装,加装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居住微压舱 PLC TCP通讯 HMI控制界面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3种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运曦 丁访军 +3 位作者 周华 吴鹏 袁丛军 刘娜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为探究贵州省高海拔地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威宁县沙子坡林场云南松林、云南松-麻栎林和桤木-麻栎林两个土层(0~20、20~4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3种林分类型土壤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及酶活性... 为探究贵州省高海拔地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威宁县沙子坡林场云南松林、云南松-麻栎林和桤木-麻栎林两个土层(0~20、20~4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3种林分类型土壤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及酶活性,采用方差、相关性及冗余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揭示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种林分类型土壤的脲酶(URE)、β-葡萄糖苷酶(βG)、蔗糖酶(SUC)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表现为桤木-麻栎林显著高于云南松-麻栎林和云南松林(P<0.05),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0~20 cm土层中云南松-麻栎林最低(P<0.05),20~40 cm土层中云南松林最低(P<0.05)。3种林分类型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均以云南松-麻栎林最高。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SOC)、全磷(TP)含量是酶活性的影响因子,SOC含量、TP含量、无定形态氧化铝(Al_(o))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无定形态氧化铁(Feo)含量和pH值是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因子,SOC含量是决定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关键因子。桤木-麻栎林和云南松-麻栎林土壤质量整体高于云南松林,在未来的森林经营中,该地区可以适当对云南松林进行树种结构的调整,以期进一步提升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林分类型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性质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和干旱条件下覆膜穴播糜子品种比较试验
15
作者 杨飞 张战胜 +11 位作者 柳智星 刘世明 柳碗学 周兴隆 李相宁 佘奎军 李喜红 杨俊丽 陈彩芳 王翰霖 孙立峰 赵学智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4-56,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高海拔和干旱条件下种植的糜子品种,特选用4个宁夏中南部山区选育的糜子品种为试验材料,并以隆德县的高产高抗糜子品种‘固糜22’为对照品种,于2022年在覆膜穴播条件下,开展了相关品种对比试... 为筛选出适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高海拔和干旱条件下种植的糜子品种,特选用4个宁夏中南部山区选育的糜子品种为试验材料,并以隆德县的高产高抗糜子品种‘固糜22’为对照品种,于2022年在覆膜穴播条件下,开展了相关品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固糜22’相比,‘宁糜17’‘固糜21’的全生育期分别减少17、8 d;‘宁糜17’‘固糜21’的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97.3、269.9 kg,分别较‘固糜22’增产34.8%、22.4%,且与‘固糜22’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宁糜14’‘宁糜15’的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21.1、217.9 kg,均与‘固糜22’无显著差异。综合比较供试糜子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表现,建议选用适应性强、高产的中早熟糜子品种‘宁糜17’‘固糜21’在隆德县高海拔和干旱地区进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干旱 覆膜 糜子 品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寒区桥梁耐候钢耐蚀机制原位腐蚀试验研究
16
作者 杨颖芳 李亚鹏 +2 位作者 张谊千 严基 崔闯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7,共10页
耐候钢适用于高海拔寒区等严酷环境地区的桥梁建设,但当前耐候钢在高海拔寒区的耐腐蚀机制不明确。为探究高海拔寒区桥梁耐候钢的耐蚀机制,以典型桥梁耐候钢和普通钢为研究对象,针对典型的高海拔寒区环境,开展桥梁钢的原位腐蚀试验,以... 耐候钢适用于高海拔寒区等严酷环境地区的桥梁建设,但当前耐候钢在高海拔寒区的耐腐蚀机制不明确。为探究高海拔寒区桥梁耐候钢的耐蚀机制,以典型桥梁耐候钢和普通钢为研究对象,针对典型的高海拔寒区环境,开展桥梁钢的原位腐蚀试验,以探究耐候钢在高海拔寒区应用的可行性。首先依据规范设计20个原位腐蚀试样,开展腐蚀周期为2、4、10、18、24个月的原位腐蚀试验;结合腐蚀失重数据、锈层宏观形貌、锈层微观形貌及元素沿锈层的分布规律,对耐候钢在高海拔寒区的耐蚀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试件在康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失厚量在腐蚀周期为10个月前基本一致;在腐蚀周期为24个月时,耐候钢的腐蚀失厚量比普通碳钢低约10%;耐候钢锈蚀产物中形成的针铁矿阻碍了氧气、水分等向锈层内聚集,阻止了其腐蚀;腐蚀过程中,Cr在耐候钢内锈层富集,导致内锈层在后续腐蚀中越发致密,进一步增强了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寒区 耐候钢 腐蚀试验 耐蚀性能 电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爆破掌子面CO扩散规律及风管布置优化
17
作者 张得利 刘泽功 +1 位作者 傅师贵 安刚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249-5257,共9页
为了提高高海拔隧道在钻爆法施工过程中所产生CO有害气体的排放效率,改善作业人员工作环境。以高海拔在建隧道多木格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流体力学仿真软件Fluent针对在压入式通风方式下,设置风管距掌子面的距离、风管位置以及不同海拔高... 为了提高高海拔隧道在钻爆法施工过程中所产生CO有害气体的排放效率,改善作业人员工作环境。以高海拔在建隧道多木格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流体力学仿真软件Fluent针对在压入式通风方式下,设置风管距掌子面的距离、风管位置以及不同海拔高度3种因素,对CO有害气体的扩散情况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当风管的位置距离掌子面过近时,会产生涡流导致CO积聚在掌子面附近,不利于CO排出掌子面附近区域;当距离较远时,会导致气流在到达掌子面时动能大量损失,也无法有效排出掌子面附近CO有害气体。当风管位置距掌子面的距离在25.2 m,风管位于隧道的顶部时,掌子面附近区域CO有害气体的排出效率最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相对于平原地区,高海拔地区风筒距离掌子面的距离应该设置在3√S(S为隧道断面积)附近。不同海拔高度下CO在隧道内运移趋势大致相同。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CO质量浓度也随之升高,隧道内CO移动速度会减小,高海拔地区需要更长的通风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隧道通风 有害气体扩散 风管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登高海拔二阴山区旱地春小麦不同播种量的生产表现
18
作者 李敏 朱小强 《农技服务》 2025年第4期34-36,共3页
为进一步集成组装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提升小麦单产水平,结合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以当地主栽品种永良15号为指示品种,设置播种量187.5 kg/hm^(2)、225 kg/hm^(2)、262.5 kg/hm^(2)、300 kg/hm^(2)、337.5 kg/hm^(2)共5个... 为进一步集成组装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提升小麦单产水平,结合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以当地主栽品种永良15号为指示品种,设置播种量187.5 kg/hm^(2)、225 kg/hm^(2)、262.5 kg/hm^(2)、300 kg/hm^(2)、337.5 kg/hm^(2)共5个处理,开展旱作区小麦不同播种量的田间试验,观察记录不同播种量下小麦的农艺性状及其产量。结果表明:在永登高海拔二阴山区旱作区春小麦标准化生产中,播种量为262.5 kg/hm^(2)时,其株高为72 cm,穗长为7.7 cm,穗粒数为23.0粒,千粒重为35.4 g,产量为3300 kg/hm^(2),较对照增产14.58%,可在永登县同类型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栽培密度 高海拔 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香3号高海拔茶园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19
作者 康冠宏 刘本英 +3 位作者 杨建国 李银川 黑利生 李树锋 《云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47-49,共3页
大理州是目前云南省连片种植佛香3号茶树面积最大的茶区,结合大理州高寒山区栽培管理佛香3号的生产实际,从茶园基地选择规划、茶树种植、茶园管理、合理采摘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佛香3号高海拔茶园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高... 大理州是目前云南省连片种植佛香3号茶树面积最大的茶区,结合大理州高寒山区栽培管理佛香3号的生产实际,从茶园基地选择规划、茶树种植、茶园管理、合理采摘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佛香3号高海拔茶园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高海拔茶园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香3号 高海拔茶园 茶园丰产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平原实测脉动风自功率谱及输电塔风振系数影响分析
20
作者 杨风利 邵帅 +1 位作者 范荣全 苏志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3-2002,I0032,共11页
脉动风速谱是准确计算高海拔输电塔风振响应的重要参数。该文通过开展4 500 m高海拔平原地貌脉动风实测研究,获得206组10 min平均风速超过19 m/s的脉动风速样本,采用Pwelch功率谱估计函数绘制206组脉动风速样本的顺风向脉动风速功率谱... 脉动风速谱是准确计算高海拔输电塔风振响应的重要参数。该文通过开展4 500 m高海拔平原地貌脉动风实测研究,获得206组10 min平均风速超过19 m/s的脉动风速样本,采用Pwelch功率谱估计函数绘制206组脉动风速样本的顺风向脉动风速功率谱谱曲线,通过非线性拟合方法确定无量纲归一化风速谱数学表达式,揭示高海拔脉动风能量-频率分布特征,并与标准谱在典型频率区段进行对比分析,Davenport谱能较好地预测高海拔实测脉动风的能量分布情况,但在低频段可能会低估实测风场能量。基于高海拔实测拟合风速谱推导了输电塔共振分量表达式,分析实测脉动风速谱和Davenport谱对共振分量和风振系数的影响,由实测谱计算的共振分量和整体风振系数均低于Davenport谱计算值,共振分量相对差值约为19%,风振系数相对差值为2.7%~4.0%,并大致随塔高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脉动风 湍流积分尺度 拟合分析 风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