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浓度超细颗粒的后向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晖 郑刚 +1 位作者 李孟超 孔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9-183,共5页
针对光子相关光谱颗粒粒径测量法不能在线测量高浓度超细颗粒的问题,通过分析溶液浓度对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法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后向散射光路,提出了后向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法.实验采用50nm、100nm以及500nm三种标准乳胶球颗粒,在不同的浓... 针对光子相关光谱颗粒粒径测量法不能在线测量高浓度超细颗粒的问题,通过分析溶液浓度对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法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后向散射光路,提出了后向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法.实验采用50nm、100nm以及500nm三种标准乳胶球颗粒,在不同的浓度下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后向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法能有效抑制多重散射的影响,适用于高浓度超细颗粒粒径的在线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超细颗粒 颗粒测量 光子相关光谱 后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向散射的高浓度纳米颗粒粒度分布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谭帅帅 刘伟 +2 位作者 齐甜甜 仇文全 申晋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6-521,共6页
传统的动态光散射法通常采集侧向散射进行纳米颗粒粒度分布的测量,由于多次散射的影响,利用侧向散射不能准确测量高浓度样品的颗粒粒度分布。针对该问题,对后向散射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后向散射最佳光程的判断准则。... 传统的动态光散射法通常采集侧向散射进行纳米颗粒粒度分布的测量,由于多次散射的影响,利用侧向散射不能准确测量高浓度样品的颗粒粒度分布。针对该问题,对后向散射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后向散射最佳光程的判断准则。在不同样品浓度下,用侧向散射和后向散射方法对标称粒径分别为110 nm、220 nm的聚苯乙烯乳胶球颗粒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高浓度的待测样品,后向散射测量方法通过自适应调整光程,在最优光程处进行测量,能够有效得到高浓度纳米颗粒的粒径及粒度分布,测量结果相对误差为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光散射法 高浓度纳米颗粒 后向散射 多次散射 颗粒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方形分离器的分离机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树荣 方梦祥 +3 位作者 骆仲泱 李绚天 倪明江 岑可法 《动力工程》 EI CSCD 1998年第3期49-54,48,共7页
着重研究了在高入口颗粒浓度下方形分离器的分离机理。试验证实:在入口颗粒浓度较高时,颗粒的分离机理远远不同于低入口颗粒浓度下的分离机理。在入口颗粒浓度较高时,有即时分离现象存在,这在旋风分离器的试验中也曾得到证实。这种... 着重研究了在高入口颗粒浓度下方形分离器的分离机理。试验证实:在入口颗粒浓度较高时,颗粒的分离机理远远不同于低入口颗粒浓度下的分离机理。在入口颗粒浓度较高时,有即时分离现象存在,这在旋风分离器的试验中也曾得到证实。这种现象与气流所能携带的饱和夹带量有关,超过气流饱和夹带的部分在分离器进口处即被分离。在大量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新的极限负荷计算公式和分离效率计算公式。实践证明:即时分离理论可用于指导循环流化床锅炉方形分离器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图5表2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锅炉 方形 分离器 高浓度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光脉动法在颗粒测量运用中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春燕 沈嘉祺 蔡小舒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96-99,共4页
介绍了透射光脉动法测量颗粒系粒径大小和浓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研究进展。由于装置简单,该方法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好在线检测的应用前景。文中对影响其粒径和浓度测量上下限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初步探讨了将该方法用于测量多分散和... 介绍了透射光脉动法测量颗粒系粒径大小和浓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研究进展。由于装置简单,该方法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好在线检测的应用前景。文中对影响其粒径和浓度测量上下限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初步探讨了将该方法用于测量多分散和高浓度颗粒系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光脉动法 多分散 高浓度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