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絮凝耦合电催化预处理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顺权 戚广贤 +1 位作者 易岚 余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4-158,共5页
采用电絮凝耦合电催化工艺对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进行预处理,并探究了阳极材料、电压、电极板数量和电解质类型及浓度等因素对电絮凝耦合电催化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解质为5000 mg/L Na_(2)SO_(4)、铝电极作阳极、电压为4 V、... 采用电絮凝耦合电催化工艺对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进行预处理,并探究了阳极材料、电压、电极板数量和电解质类型及浓度等因素对电絮凝耦合电催化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解质为5000 mg/L Na_(2)SO_(4)、铝电极作阳极、电压为4 V、4组电极板最佳条件下电絮凝4 h后,再以BDD电极作阳极、电流密度控制为10 m A/cm^(2)电催化4 h,LAS质量浓度由初始10000 mg/L降至1350 mg/L,LAS降解率为86.24%,整体能耗为14.93 k W·h/kg L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 电催化 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工艺——刘新辉,杨尚源,刘磊,等.CN104386852
2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88,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过程简单、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工艺,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酸解。
关键词 废水处理工艺 表面活性 浓度 运行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法预处理高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善雄 梁宝锋 +1 位作者 徐静 荣树茂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8-41,共4页
考察了不同微电解方式对含高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废水的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铁炭填料分别为F3(铁屑,规格3 mm×10 mm)、C3(活性炭,规格D 2 mm×3 mm),进水pH为3.5,停留时间为30 min的相同条件下,当m(F3)∶m(C3)=2∶1时... 考察了不同微电解方式对含高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废水的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铁炭填料分别为F3(铁屑,规格3 mm×10 mm)、C3(活性炭,规格D 2 mm×3 mm),进水pH为3.5,停留时间为30 min的相同条件下,当m(F3)∶m(C3)=2∶1时,二元微电解法对废水AS及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1.32%、48.9%;当m(F3)∶m(Cu)∶m(C3)=60∶60∶40时,三元微电解法对废水AS及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14%、49.0%。从处理效果和实际工程应用综合考虑,选用二元微电解法预处理该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阴离子表面活性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降低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希志 李君 杨付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1,99,共3页
针对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高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降低高浓度聚合物注入压力的研究.室内岩心降压模拟实验表明,在表面活性剂体系驱替1PV后,使后续高浓度聚合物溶液驱替压力降低的幅度在47.86%~67.01%之间,连续注入90 PV左右... 针对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高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降低高浓度聚合物注入压力的研究.室内岩心降压模拟实验表明,在表面活性剂体系驱替1PV后,使后续高浓度聚合物溶液驱替压力降低的幅度在47.86%~67.01%之间,连续注入90 PV左右后,注入压力不上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表面活性剂措施可以实现高浓度(2 000~2 500 mg/L)聚合物的连续有效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非离子表面活性 注入压力 高浓度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性诱导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净水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辉文 谢娜 +3 位作者 高珊 黄禹嘉 胡梦涵 余义开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3-1314,共12页
为高效、经济及绿色地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设想引入极性诱导效应,提高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对膨润土的功能改性效率,从而获得性能更优的改性膨润土材料,用于对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吸附处理。设计一种“来源便利”的极性诱导季铵盐表面活性剂(3-... 为高效、经济及绿色地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设想引入极性诱导效应,提高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对膨润土的功能改性效率,从而获得性能更优的改性膨润土材料,用于对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吸附处理。设计一种“来源便利”的极性诱导季铵盐表面活性剂(3-氯-2-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C12-CHDMAC),制备新型改性膨润土材料,即C12-改性膨润土。结果表明:①所得C12-改性膨润土所含表面活性剂关键元素C、H、N含量分别为23.51%、5.72%和2.65%,远高于常规类似结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所含对应元素含量(分别为14.56%、3.99%和1.58%),成功获得了功能改性率更高的改性膨润土材料。②以吸附有机染料废水为例,考察C12-改性膨润土作为吸附剂吸附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能力,其吸附容量为活性炭的203.21倍,具有较强的吸附净水能力。③通过系列化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深入探究了C12-改性膨润土吸附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作用行为,提出了相关作用机制的理论解释。④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滤液,具备直接回收重复利用或直接功能化使用的特性,以此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并杜绝生产废液的“二次污染”,因而所设计的制备工艺具有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优势。研究显示,C12-改性膨润土可以高效、经济及绿色地吸附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极性诱导 改性膨润土 吸附 有机废水 净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冯辉霞 张娟 张婷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828-1832,共5页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来源、分类、特点及其危害,对近几年使用的泡沫分离法、膜分离法、吸附法、混凝法、催化氧化法、微电解法、生物法及联合处理技术等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类方法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来源、分类、特点及其危害,对近几年使用的泡沫分离法、膜分离法、吸附法、混凝法、催化氧化法、微电解法、生物法及联合处理技术等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类方法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联合处理技术将成为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废水处理 催化氧化 联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危害及处理技术 被引量:50
7
作者 陈莉娥 周兴求 伍健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2-16,共5页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其表面活性剂废水对环境的危害,阐述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对各类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结论:应从预处理与回收并用,同时考虑化学处理与生物降解处理该类废水。
关键词 表面活性废水处理 危害 生物降解 氧化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LAS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8
作者 姜安玺 夏冰 李亚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2-85,共4页
概述了目前处理表面活性剂 L AS废水的几种常用方法。以L AS的最终去向将处理方法分为破坏性和非破坏性两大类。对各类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认为处理该类废水可以从回收和彻底氧化分解两种途径选择处理方法及工艺。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工程 表面活性 废水处理 L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军 田晓俊 +1 位作者 杨许召 李妮妮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技术——胶束增强超滤法和乳状液膜分离法。重点介绍了胶束增强超滤法和乳状液膜法的基本概念、传质机理和表面活性剂选取原则,总结了近年来胶团增强超滤和乳状液膜法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最新研究成...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技术——胶束增强超滤法和乳状液膜分离法。重点介绍了胶束增强超滤法和乳状液膜法的基本概念、传质机理和表面活性剂选取原则,总结了近年来胶团增强超滤和乳状液膜法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胶束增强超滤法适用于单独或同时从废水中去除多价金属离子和带电荷的有机物,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的特点。乳状液膜分离技术综合了固体膜分离法和溶剂萃取法的特点,是一种新兴的节能型分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超滤 液膜 废水 金属离子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油田含聚合物废水 被引量:13
10
作者 甘二勇 段明 +2 位作者 陈晨 方申文 张健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1-404,共4页
以7种常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絮凝剂,考察对海上某油田含聚合物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时,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很好的絮凝效果: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含聚合物废水中后,先会与连续水... 以7种常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絮凝剂,考察对海上某油田含聚合物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时,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很好的絮凝效果: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含聚合物废水中后,先会与连续水相中的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发生静电中和作用,剩余的表面活性剂扩散至油水界面与界面处HPAM作用后破坏HPAM对油滴的稳定作用,从而达到絮凝效果;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与含聚合物废水中HPAM的浓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絮凝 阳离子表面活性 油水界面张力 ZETA电位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处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于晓彩 王恩德 +1 位作者 邵红 贾颂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2-44,共3页
用HCl、H2S04等试剂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制得粉煤灰吸附混凝剂,研究了改性粉煤灰对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0P-10)废水处理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以n(HCl):n(H2SO4)=1:1的混合液为改性剂改性的粉煤灰对含OP-10废水具有良好... 用HCl、H2S04等试剂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制得粉煤灰吸附混凝剂,研究了改性粉煤灰对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0P-10)废水处理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以n(HCl):n(H2SO4)=1:1的混合液为改性剂改性的粉煤灰对含OP-10废水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含OP-10质量浓度为300~1 800mg/L,改性粉煤灰质量浓度为200 g/L,粉煤灰的粒径范围为74~83μm,pH为1~3的实验条件下,OP-10的去除率>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废水 吸附作用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3
12
作者 崔励 王雅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2,共4页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来源和主要特点,对近几年使用混凝法、泡沫分离法、吸附法、微电解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及联合处理技术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物化—生化法组合工艺将成为今后表面活性剂废水...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来源和主要特点,对近几年使用混凝法、泡沫分离法、吸附法、微电解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及联合处理技术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物化—生化法组合工艺将成为今后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废水处理 微电解 生物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复合体系对表面活性剂及印染废水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岳林海 樊邦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1-26,共6页
本文研究了半导体复合光催化体系ZnO—CuO对印染助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BS)和平平加O及实际印染废水的光降解处理。对于COD为830mg/1、色度为3027.5的印染废水,经光照4小时,脱色率达100%,COD去除率达80%。
关键词 ZnO-CuO 表面活性 染整废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30
14
作者 赵书林 李舒婷 谭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与二溴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显色反应 ,并提出了分光光度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结果表明 ,在碱性介质中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等均能与...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与二溴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显色反应 ,并提出了分光光度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结果表明 ,在碱性介质中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等均能与二溴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形成 1∶ 2的紫红色离子缔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8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7× 1 0 4 L· mol- 1·cm- 1。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 0~ 80 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直接应用于工业废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阳离子表面活性 分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二溴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 测定 环境样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槲皮素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废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干宁 李天华 +1 位作者 徐伟民 葛从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7,共4页
研究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存在下,Ca2+-槲皮素(Qu)-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结果表明,由于三元胶束配合物的形成,体系RRS峰强度急剧增强。最大RRS峰分别位于471 nm(CTAB)和489 nm(CPC)... 研究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存在下,Ca2+-槲皮素(Qu)-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结果表明,由于三元胶束配合物的形成,体系RRS峰强度急剧增强。最大RRS峰分别位于471 nm(CTAB)和489 nm(CPC)。CTAB和CPC浓度均在1×10-7mol/L^2×10-5mol/L,与RRS强度成正比。考察其相应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共存离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槲皮素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细胞降解含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纪树兰 吕晓猛 +2 位作者 张增 刘秀荣 潭立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16-121,共6页
以生物降解法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即LAS)废水。通过将TP-1号菌种固定在海藻酸钠载体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固定化细胞对LAS的降解率和降解寿命为试验指标,确定了适宜的固定化条件,并与游离细胞... 以生物降解法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即LAS)废水。通过将TP-1号菌种固定在海藻酸钠载体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固定化细胞对LAS的降解率和降解寿命为试验指标,确定了适宜的固定化条件,并与游离细胞对LAS的降解效果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对LAS的降解程数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表面活性 生物降解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滑石粉的改性及在废纸脱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福廷 崔素芳 +1 位作者 曹亚鹏 魏立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48-50,共3页
分别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DT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OTAB)对滑石粉进行改性 ,研究了制备有机滑石粉的适宜条件及其对废纸脱墨废水的CODCr去除的影响。当 pH =6 ,CTAB -滑石粉用量为 15g/L ,质量... 分别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DT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OTAB)对滑石粉进行改性 ,研究了制备有机滑石粉的适宜条件及其对废纸脱墨废水的CODCr去除的影响。当 pH =6 ,CTAB -滑石粉用量为 15g/L ,质量分数为 10 %的硫酸铝用量为 5mL/L ,搅拌时间 2 0min ,CODCr去除率达 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 滑石粉 改性 废纸脱墨 废水处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测定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威 杨胜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2-94,共3页
 应用物质的吸收光谱特性,研究了不同的条件下结晶紫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形成的紫色离子缔合物的光学特性。发现室温条件下,在pH7.00的缓冲溶液时,此紫色离子缔合物在5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十二烷基磺酸钠在0~2.0mg/L范...  应用物质的吸收光谱特性,研究了不同的条件下结晶紫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形成的紫色离子缔合物的光学特性。发现室温条件下,在pH7.00的缓冲溶液时,此紫色离子缔合物在5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十二烷基磺酸钠在0~2.0mg/L范围内回收率为96%~103%,且RSD<3.7%。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此法已用于水体样品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结晶紫 阴离子表面活性 十二烷基磺酸钠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及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6
19
作者 温青 朱宁正 +1 位作者 李凯峰 胡宝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1,44,共4页
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处理较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废水,考察了反应时间、体系pH值、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降解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7.5、反应时间为120min时,质量浓度为... 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处理较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废水,考察了反应时间、体系pH值、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降解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7.5、反应时间为120min时,质量浓度为25mg/L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的去除率为97%,且DBS降解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可用幂指数方程描述,该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误差在7%以内。另外,该方法耐冲击负荷能力强、pH值适用范围广,有较好地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表面活性废水 降解 铁掺杂钛基二氧化铅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兰河 汪露 +4 位作者 李梓萌 唐宏 郭静波 贾艳萍 张明爽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79-4691,共13页
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和易产生泡沫的特点,影响普通超滤膜生物反应器(UMBR)的处理效果和稳定运行。采用自制的电极超滤膜生物反应器(EMBR)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考察电流强度对EMBR污... 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和易产生泡沫的特点,影响普通超滤膜生物反应器(UMBR)的处理效果和稳定运行。采用自制的电极超滤膜生物反应器(EMBR)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考察电流强度对EMBR污染物处理效果和活性污泥性质的影响,探索膜污染的机理。结果表明:与UMBR相比,在电场能的作用下,EMBR滤饼层的有机物含量较低,跨膜压差(TMP)降低50%左右,膜污染较轻。当电流强度为10 mA时,COD去除率和微生物活性最高,分别为97.92%和41.6 mg/(g TSS·h);滤饼层有机物含量最低,PN、PS和HA的浓度分别为5.6、8.02、0.85 mg/L。较低的电流强度即可促进微生物活性和污染物去除率的提高,有效控制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反应器 电极超滤膜 膜污染 活性污泥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