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EMS诱变和小孢子培养快速获得甘蓝型油菜高油酸种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
50
1
作者
和江明
王敬乔
+3 位作者
陈薇
李根泽
董云松
寸守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用EMS(甲基磺酸乙酯)溶液诱变甘蓝型油菜的小孢子,离心去除EMS,用秋水仙碱溶液对诱变后的小孢子进行染色体加倍,再离心去除秋水仙碱,用NLN 13培养基进行小孢子培养。当小孢子发育成完整的试管植株后,用幼叶氧化法定性、快速地筛选高油...
用EMS(甲基磺酸乙酯)溶液诱变甘蓝型油菜的小孢子,离心去除EMS,用秋水仙碱溶液对诱变后的小孢子进行染色体加倍,再离心去除秋水仙碱,用NLN 13培养基进行小孢子培养。当小孢子发育成完整的试管植株后,用幼叶氧化法定性、快速地筛选高油酸突变材料。筛选获得的材料经移栽定植,用气相色谱法精确地分析其种子的脂肪酸组成,得到了一份油酸含量为80 3396%的高油酸突变材料。本研究提高了油酸改良工作中诱变频率,降低测试分析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油酸种质
EMS诱变
甲基磺酸乙酯
小孢子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基因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新种质的获得
被引量:
18
2
作者
陈松
浦惠明
+5 位作者
张洁夫
高建芹
陈锋
龙卫华
胡茂龙
戚存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4-1237,共4页
在获得转fad2基因ihpRNA的甘蓝型油菜的基础上,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了转基因株系W-4(T_1代)单株自交种子(T_2代)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由49个单株组成的T_2代群体油酸(C_(18:1))含量变幅为55.87%~84.73%,其中有19个(占38.8%)单株种...
在获得转fad2基因ihpRNA的甘蓝型油菜的基础上,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了转基因株系W-4(T_1代)单株自交种子(T_2代)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由49个单株组成的T_2代群体油酸(C_(18:1))含量变幅为55.87%~84.73%,其中有19个(占38.8%)单株种子油酸含量大于75%,有11个(占22.4%)单株种子油酸含量大于80%;受体(对照)的油酸含量变幅为55.28%~67.43%;获得的转基因高油酸材料(油酸含量≥75%)种子中亚油酸(C_(18:3))和亚麻酸(C_(18:3))含量明显低于受体;高油酸材料的油酸脱饱和指数ODP值为5%~12%,而受体的ODP值高达20%~36%。基于ODP值,可以推测转基因高油酸材料种子中的FAD2活性受到有效抑制,从而阻止了油酸向亚油酸、亚麻酸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种质
转基因油菜
△-12脱饱和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被引量:
16
3
作者
高谢旺
谭安琪
+3 位作者
胡信畅
祝孟洋
阮颖
刘春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2-1008,共7页
在低硫苷低芥酸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基础上,培育稳定的高油酸油菜是当前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本研究通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对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品种湘油15号(XY15)进行品种改良。BnaFAD2和BnaFAE1是油酸合成不饱和脂肪酸和超长链脂...
在低硫苷低芥酸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基础上,培育稳定的高油酸油菜是当前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本研究通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对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品种湘油15号(XY15)进行品种改良。BnaFAD2和BnaFAE1是油酸合成不饱和脂肪酸和超长链脂肪酸的两个关键基因。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与高效油菜转化技术相结合,对甘蓝型油菜XY15的BnaFAD2.A05、BnaFAD2.C05、BnaFAE1.A08和BnaFAE1.C03同时进行基因编辑,获得了7株T0代转基因植株,通过靶基因克隆测序,发现均未发生基因编辑。然而,在T1代植株中发现并检测到了基因编辑的发生,BnaFAD2.A05、BnaFAD2.C05、BnaFAE1.A08和BnaFAE1.C03的总基因编辑效率分别为38.89%、27.78%、22.22%、30.56%。在T2代植株中,筛选到了5株4个靶基因均发生了突变,且无外源基因的突变体材料Cas9-1-12-4、Cas9-1-12-5、Cas9-2-7-11、Cas9-5-5-3、Cas9-6-6-1,它们的相对油酸含量为68.69%、80.16%、75.82%、75.97%、74.37%,相比于野生型XY15(相对油酸含量为62.04%)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BnaFAD2
BnaFAE1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高油酸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EMS诱变和小孢子培养快速获得甘蓝型油菜高油酸种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
50
1
作者
和江明
王敬乔
陈薇
李根泽
董云松
寸守铣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1C0033Q)
文摘
用EMS(甲基磺酸乙酯)溶液诱变甘蓝型油菜的小孢子,离心去除EMS,用秋水仙碱溶液对诱变后的小孢子进行染色体加倍,再离心去除秋水仙碱,用NLN 13培养基进行小孢子培养。当小孢子发育成完整的试管植株后,用幼叶氧化法定性、快速地筛选高油酸突变材料。筛选获得的材料经移栽定植,用气相色谱法精确地分析其种子的脂肪酸组成,得到了一份油酸含量为80 3396%的高油酸突变材料。本研究提高了油酸改良工作中诱变频率,降低测试分析费用。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油酸种质
EMS诱变
甲基磺酸乙酯
小孢子培养
Keywords
EMS mutagen
microspore culture
Brassica napus
high oleic acid content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基因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新种质的获得
被引量:
18
2
作者
陈松
浦惠明
张洁夫
高建芹
陈锋
龙卫华
胡茂龙
戚存扣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4-1237,共4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06AA100106)
农业部"948"项目(Q0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6161)
文摘
在获得转fad2基因ihpRNA的甘蓝型油菜的基础上,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了转基因株系W-4(T_1代)单株自交种子(T_2代)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由49个单株组成的T_2代群体油酸(C_(18:1))含量变幅为55.87%~84.73%,其中有19个(占38.8%)单株种子油酸含量大于75%,有11个(占22.4%)单株种子油酸含量大于80%;受体(对照)的油酸含量变幅为55.28%~67.43%;获得的转基因高油酸材料(油酸含量≥75%)种子中亚油酸(C_(18:3))和亚麻酸(C_(18:3))含量明显低于受体;高油酸材料的油酸脱饱和指数ODP值为5%~12%,而受体的ODP值高达20%~36%。基于ODP值,可以推测转基因高油酸材料种子中的FAD2活性受到有效抑制,从而阻止了油酸向亚油酸、亚麻酸的合成。
关键词
高油酸种质
转基因油菜
△-12脱饱和酶基因
Keywords
high oleic acid germplast
transgenic Brassica napus L.
△-12 desaturase gene
分类号
S634.303.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被引量:
16
3
作者
高谢旺
谭安琪
胡信畅
祝孟洋
阮颖
刘春林
机构
作物表观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代谢调控与代谢工程实验室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2-100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571707)。
文摘
在低硫苷低芥酸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基础上,培育稳定的高油酸油菜是当前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本研究通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对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品种湘油15号(XY15)进行品种改良。BnaFAD2和BnaFAE1是油酸合成不饱和脂肪酸和超长链脂肪酸的两个关键基因。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与高效油菜转化技术相结合,对甘蓝型油菜XY15的BnaFAD2.A05、BnaFAD2.C05、BnaFAE1.A08和BnaFAE1.C03同时进行基因编辑,获得了7株T0代转基因植株,通过靶基因克隆测序,发现均未发生基因编辑。然而,在T1代植株中发现并检测到了基因编辑的发生,BnaFAD2.A05、BnaFAD2.C05、BnaFAE1.A08和BnaFAE1.C03的总基因编辑效率分别为38.89%、27.78%、22.22%、30.56%。在T2代植株中,筛选到了5株4个靶基因均发生了突变,且无外源基因的突变体材料Cas9-1-12-4、Cas9-1-12-5、Cas9-2-7-11、Cas9-5-5-3、Cas9-6-6-1,它们的相对油酸含量为68.69%、80.16%、75.82%、75.97%、74.37%,相比于野生型XY15(相对油酸含量为62.04%)均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BnaFAD2
BnaFAE1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高油酸种质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L.
BnaFAD2
BnaFAE1
CRISPR/Cas9
gene editing
high-oleic germplasm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EMS诱变和小孢子培养快速获得甘蓝型油菜高油酸种质材料的研究
和江明
王敬乔
陈薇
李根泽
董云松
寸守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基因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新种质的获得
陈松
浦惠明
张洁夫
高建芹
陈锋
龙卫华
胡茂龙
戚存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高谢旺
谭安琪
胡信畅
祝孟洋
阮颖
刘春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