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力学计算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郎宇平 陈海涛 +1 位作者 翁宇庆 屈华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2,共7页
采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了碳、铬、锰、镍元素和压力因素对22Cr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氮溶解度、凝固过程中相转变以及析出相的影响,并对设计的新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析出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铬元素主要增加液态钢的氮溶解度,增加... 采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了碳、铬、锰、镍元素和压力因素对22Cr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氮溶解度、凝固过程中相转变以及析出相的影响,并对设计的新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析出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铬元素主要增加液态钢的氮溶解度,增加0.1%(质量分数)的碳即能显著增大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凝固时的最小氮溶解度。锰元素既增加液态钢中的饱和氮溶解度,又增加凝固初期的最小氮溶解度。适当的锰含量能扩大并稳定奥氏体相区,避免"铁素体阱"的出现。少量的镍含量既增加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凝固时的最小氮溶解度,缩小高温δ铁素体存在的温度区间,也能使钢在室温下有完全的奥氏体组织。加压冶炼能有效促进氮溶解度。新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析出相主要为Cr23C6,Cr2N。采用热力学计算工具可以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冶炼、组织控制、热处理和热加工提供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CALC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溶解度 合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氮化物析出及其对焊接性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夏明生 田志凌 +1 位作者 彭云 马成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是用氮代替合金元素镍以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合金结构钢,氮以固溶状态存在是材料性能优越的前提条件。高的固溶氮使钢在热力学上处于不稳定状态,存在氮化物析出倾向并诱发其它硬脆相的形成,弱化了材料性...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是用氮代替合金元素镍以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合金结构钢,氮以固溶状态存在是材料性能优越的前提条件。高的固溶氮使钢在热力学上处于不稳定状态,存在氮化物析出倾向并诱发其它硬脆相的形成,弱化了材料性能。焊接加工时热影响区氮化物析出是固溶氮的一种主要损失方式。对等温过程中氮化物析出动力学以及胞状析出行为进行阐述,为材料的开发研制以及热加工过程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Cr2N 析出动力学 焊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12%Mn-0.55%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性能与组织稳定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明舟 王立军 +1 位作者 王建军 刘春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0,55,共5页
研究了高氮奥氏体不锈钢18%Cr-12%Mn-0.55%N在室温和低温下的力学行为和组织稳定性,并对实验钢的断裂失效行为进行了讨论.低温冲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在-70℃前后存在韧脆转变现象,这种脆性类解理断裂是在奥氏体的{111}面发生的;低温... 研究了高氮奥氏体不锈钢18%Cr-12%Mn-0.55%N在室温和低温下的力学行为和组织稳定性,并对实验钢的断裂失效行为进行了讨论.低温冲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在-70℃前后存在韧脆转变现象,这种脆性类解理断裂是在奥氏体的{111}面发生的;低温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该钢室温拉伸时即有相变发生,相变产物除α′马氏体外,还发现了一种不同于α′马氏体的相变产物,其结构和相关参数暂不能确定.基于冲击实验和拉伸实验结果可以认为,该钢在-60℃以上有很好的强度和塑性结合,因此其使用温度应该在-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相变 组织 力学性能 解理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1Cr22Mn15N热影响区组织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杜挽生 赵琳 +2 位作者 田志凌 彭云 夏明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共4页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高氮钢)是利用氮代替镍进行合金化的一种合金结构钢,其焊接技术将关系着此种钢的研制开发。作者对高氮钢焊接热影响区(HAZ)的组织和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氮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为奥氏体和δ铁素体。随着焊接冷...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高氮钢)是利用氮代替镍进行合金化的一种合金结构钢,其焊接技术将关系着此种钢的研制开发。作者对高氮钢焊接热影响区(HAZ)的组织和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氮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为奥氏体和δ铁素体。随着焊接冷却速度的增大,HAZ中δ铁素体的总量越多;随着焊接峰值温度停留时间的增加,HAZ中δ铁素体的总量越多。在合适的焊接条件下,HAZ硬度高于母材,HAZ不存在软化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焊接热影响区 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动态拉伸的SEM原位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袁志钟 戴起勋 +2 位作者 程晓农 陈康敏 潘励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3年第3期62-65,共4页
利用动态拉伸台和SEM对两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动态拉伸的微观形貌原位观察 实验表明滑移和孪生在高氮奥氏体中同时存在;随着形变量的增加,晶粒内部的滑移线加宽,逐步成为微裂纹;而晶界的结合力较强,没有观察到沿晶断裂;氮的加入会... 利用动态拉伸台和SEM对两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动态拉伸的微观形貌原位观察 实验表明滑移和孪生在高氮奥氏体中同时存在;随着形变量的增加,晶粒内部的滑移线加宽,逐步成为微裂纹;而晶界的结合力较强,没有观察到沿晶断裂;氮的加入会产生固溶强化和间隙强化,增大点阵滑移的阻力,从而降低奥氏体不锈钢的塑性 随着氮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动态拉伸 SEM 原位观察 微观形貌 塑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中N与Cr、Mn、Mo键合性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旭昀 郑冰洁 +3 位作者 郭斌 吴戆 王文泉 王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46-149,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中N与Cr、Mn、Mo键合性质进行研究。建立Fe-N-Cr、Fe-N-Mn及Fe-N-Mo晶胞,并对其电子结构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其晶胞总能量、体积変化率、电子态密度、重叠聚居数和电荷密度等...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中N与Cr、Mn、Mo键合性质进行研究。建立Fe-N-Cr、Fe-N-Mn及Fe-N-Mo晶胞,并对其电子结构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其晶胞总能量、体积変化率、电子态密度、重叠聚居数和电荷密度等电子结构参数,分析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中N与合金元素Cr、Mn、Mo的键合性质。结果表明:Cr、Mn、Mo取代顶角位置Fe原子时结构最稳定;N与Cr、Mn、Mo原子间存在离子键,成键轨道主要是N 2p与Cr、Mn、Mo的3d轨道;Fe、N与Cr、Mn、Mo原子存在交互排斥作用,形成反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第一性原理 键合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熔焊焊缝的氮含量 被引量:4
7
作者 夏明生 田志凌 +1 位作者 彭云 马成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1-65,共5页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合金结构钢,适当含量的固溶氮是这种钢具备优异性能的前提条件。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能否在工程上得以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后接头性能,为了获得与母材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合金结构钢,适当含量的固溶氮是这种钢具备优异性能的前提条件。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能否在工程上得以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后接头性能,为了获得与母材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相匹配的熔焊接头,焊缝氮含量及氮存在形式的控制至关重要。对熔焊时焊缝氮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这种钢的焊接加工以及焊接材料的研制开发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含量 熔焊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压磨诱导0Cr21Mn17Mo2NbN0.83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纳米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崔晓鹏 秦超 +2 位作者 季长涛 李明月 郭步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共5页
塑性变形技术可实现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并且可改进材料的表面性能。本研究设计一种镶嵌滚珠的摩擦头并安装在铣床上,对经1150℃等温10h、水冷处理后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0Cr21Mn17Mo2NbN0.83(钢板、厚度8mm)进行表面机械压磨处理,利用光... 塑性变形技术可实现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并且可改进材料的表面性能。本研究设计一种镶嵌滚珠的摩擦头并安装在铣床上,对经1150℃等温10h、水冷处理后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0Cr21Mn17Mo2NbN0.83(钢板、厚度8mm)进行表面机械压磨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RD、显微硬度仪等研究分析了经机械压磨处理后实验钢表面层组织及硬度的变化,同时考察了奥氏体表面层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240min、360min、480min机械压磨处理后,可获得具有纳米尺度的表面层,且表面层的组织稳定,仍为单相奥氏体。由表面至距表面700μm深度区域,晶粒尺寸呈梯度递增趋势;硬度由表面至基体逐渐减小,表面硬度较基体硬度提高1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表面纳米化 显微组织 硬度 机械压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冷轧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会兰 毕子墨 +2 位作者 张迪 朱立光 王波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120,124,共5页
利用蔡司显微镜、力学拉伸试验机、电子扫描显微镜等,研究了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前后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轧制前是否经过退火处理,轧制后,再经过热处理都使高氮钢试样的抗拉强度明显降低,而延伸性... 利用蔡司显微镜、力学拉伸试验机、电子扫描显微镜等,研究了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前后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轧制前是否经过退火处理,轧制后,再经过热处理都使高氮钢试样的抗拉强度明显降低,而延伸性得到明显提升,其中冷轧前1150℃×30 min退火且轧制后1050℃保温1 min的高氮钢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但延伸性较好。这是由于轧制后的热处理能改善组织均匀性,在满足高氮钢抗拉强度的同时,提升了塑性,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冷轧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工程紧固件用0Cr20Mn18N0.8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鹏 贺蒙 +4 位作者 蔡葆昉 周琦 王克鸿 彭勇 孔见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0-74,共5页
新开发了一种0Cr20Mn18N0.8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研究了其静拉伸、缺口拉伸、偏斜拉伸、冲击、疲劳以及耐腐蚀等性能,并与316L不锈钢的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该钢用于海洋工程紧固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验钢的静拉伸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 新开发了一种0Cr20Mn18N0.8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研究了其静拉伸、缺口拉伸、偏斜拉伸、冲击、疲劳以及耐腐蚀等性能,并与316L不锈钢的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该钢用于海洋工程紧固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验钢的静拉伸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640,970 MPa,伸长率为52.2%,断面收缩率为67.5%,20℃和-40℃下的冲击吸收功平均值分别为311,280J,疲劳极限为330MPa,耐腐蚀性能优于316L不锈钢的;试验钢对缺口不敏感,可以随较大偏斜力;该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完全满足海洋工程紧固件的要求,并优于通用的海洋工程紧固件用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紧固件 海洋工程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切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宏勇 陈巍 +1 位作者 刘燕林 庞学慧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67-1071,共5页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难加工材料。在分析材料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刀具磨损与耐用度对比试验,研究了切削过程中刀片的典型磨破损形态和磨损机理,得出了相对较优的刀具材料牌号和切削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刀片典型的磨破损形态主要表现为...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难加工材料。在分析材料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刀具磨损与耐用度对比试验,研究了切削过程中刀片的典型磨破损形态和磨损机理,得出了相对较优的刀具材料牌号和切削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刀片典型的磨破损形态主要表现为前刀面粘结磨损和刀尖微崩刃破损等;由于稳定的积屑瘤的产生,YG8与其它刀片相比,在50~75m/min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性能最好,刀具寿命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技术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硬质合金刀具 磨损形态 刀具耐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奥氏体中温非连续相变TEM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卑多慧 胡明娟 +2 位作者 朱祖昌 潘健生 邱春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6,共4页
用 TEM对高氮奥氏体 2 2 5℃中温回火 3.5 h的试样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结果发现 :高氮奥氏体在以连续相变方式析出弥散γ′- Fe4 N的同时 ,还存在几种不同形貌的非连续相变分解产物。除了常见的在晶界、位错、孪晶界等缺陷位置出现以非... 用 TEM对高氮奥氏体 2 2 5℃中温回火 3.5 h的试样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结果发现 :高氮奥氏体在以连续相变方式析出弥散γ′- Fe4 N的同时 ,还存在几种不同形貌的非连续相变分解产物。除了常见的在晶界、位错、孪晶界等缺陷位置出现以非连续相变方式形成的层片状结构外 ,还在晶内发现有纺锤状的转变产物 ,它们沿一定的方位平行分布 ,其内部具有层片状的亚片条。晶界处的分解产物由γ′- Fe4 N和α- Fe两相平衡组织组成 ,其余都只发现γ′- Fe4 N与贫氮γ-Fe的两相亚稳定组织。作者认为 :高氮奥氏体中温分解是个多种机制并存的复杂相变过程 ,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 中温转变 非连续相变 高氮奥氏体 回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氮化物析出及其对耐蚀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昌青 吕广明 +1 位作者 欧阳明辉 刘雄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6,共4页
介绍了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优异性能,综述了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敏化处理时氮化物析出机理以及氮化物析出对耐蚀性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氮化物析出及其对耐蚀性影响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敏化处理 化物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Cr20Mn18N0.5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兰英 陈家兴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32-134,共3页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效处理对Cr20Mn18N0.5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的增加,试验钢中Cr2N析出相先增加后减少,700℃时效的试验钢中Cr2N析出相数量最多。随着时效时间的延...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效处理对Cr20Mn18N0.5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的增加,试验钢中Cr2N析出相先增加后减少,700℃时效的试验钢中Cr2N析出相数量最多。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试验钢中Cr2N析出相逐渐增加。700℃×12 h时效试验钢,析出物开始向晶粒内部生长,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823 MPa和52.7%,与固溶态相比,分别下降了4.1%和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时效 析出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奥氏体中温转变研究
15
作者 卑多慧 胡明娟 +2 位作者 潘健生 朱祖昌 邱春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5,共4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对高氮奥氏体中温回火的相变特征作进一步的观察 ,发现晶内首先发生连续相变形成亚稳定体系 ,该连续分解产物与晶界、位错等缺陷处的非连续分解产物各自形成独立的分解区域。随回火时间延长 ,进一步分解成稳定的...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对高氮奥氏体中温回火的相变特征作进一步的观察 ,发现晶内首先发生连续相变形成亚稳定体系 ,该连续分解产物与晶界、位错等缺陷处的非连续分解产物各自形成独立的分解区域。随回火时间延长 ,进一步分解成稳定的α +γ′ Fe4 N ,最终形成二相纳米尺度稳定组织 ,硬度超过 90 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 中温转变 纳米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速率对18Cr-12Mn-0.55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塑性流变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徐明舟 王建军 +2 位作者 王立军 崔文芳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73-276,281,共5页
研究了拉伸应变速率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18Cr-12Mn-0.55N(质量分数/%)室温力学性能和塑性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应变速率的升高,实验钢的屈服强度R0.2增大,断后延伸率A减小,抗拉强度Rm略有降低,断面收缩率Z变化不大;在各应变速率下... 研究了拉伸应变速率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18Cr-12Mn-0.55N(质量分数/%)室温力学性能和塑性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应变速率的升高,实验钢的屈服强度R0.2增大,断后延伸率A减小,抗拉强度Rm略有降低,断面收缩率Z变化不大;在各应变速率下,实验钢的塑性流变行为均可用Ludwigson模型进行描述;随应变速率的升高,实验钢的加工硬化能力和发生屈服时第一根位错开动所需的短程作用力降低;增大应变速率促进多系滑移和交滑移,降低瞬变应变,使实验钢的塑性流变行为在更低的应变水平符合Ludwik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应变速率 塑性流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对新型无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塑性流变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徐明舟 王立军 +1 位作者 王建军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利用Ludw igson模型研究了两种氮含量不同的无镍奥氏体不锈钢18Cr-12Mn-0.55N(质量分数/%)和18Cr-18Mn-0.63N在室温快速拉伸时的塑性流变行为.结果表明,由于N含量的增大,实验钢18Cr-18Mn-0.63N的加工硬化能力明显强于实验钢18Cr-12Mn-0.... 利用Ludw igson模型研究了两种氮含量不同的无镍奥氏体不锈钢18Cr-12Mn-0.55N(质量分数/%)和18Cr-18Mn-0.63N在室温快速拉伸时的塑性流变行为.结果表明,由于N含量的增大,实验钢18Cr-18Mn-0.63N的加工硬化能力明显强于实验钢18Cr-12Mn-0.55N.N促进CrMnN奥氏体不锈钢中的短程有序,使位错在更高的应变水平进行单系滑移和平面滑移,推迟位错的多系滑移和交滑移,因而提高CrMnN奥氏体不锈钢的加工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力学性能 加工硬化 塑性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奥氏体的等温分解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福梅 胡明娟 +3 位作者 潘健生 邱春城 童建华 朱祖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5,共3页
采用纯铁片 640℃渗氮后油淬制得含有化合物层、高氮奥氏体层以及含氮马氏体层的 Fe- N合金薄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及 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高氮奥氏体的等温分解过程。实验发现 ,渗层内高氮奥氏体的分解始于奥氏体层... 采用纯铁片 640℃渗氮后油淬制得含有化合物层、高氮奥氏体层以及含氮马氏体层的 Fe- N合金薄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及 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高氮奥氏体的等温分解过程。实验发现 ,渗层内高氮奥氏体的分解始于奥氏体层与化合物层的界面附近 ;分解产物的核心数目很多而核心的长大相当缓慢 ;分解产物高度弥散 ,硬度值高达 80 0 HV以上 ;分解产物的形貌既不同于回火马氏体 ,也不同于一般的贝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奥氏体 等温分解 奥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奥氏体焊丝焊接超高强钢接头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东青 熊涵英 +2 位作者 黄勇 彭勇 王克鸿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4-48,I0003,I0004,共7页
为解决超高强钢焊接冷裂纹问题,采用强度低于母材的高氮奥氏体丝材进行GMAW工艺试验,研究在不同坡口角度下超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该焊丝获得的接头焊缝成形良好,焊缝截面未见裂纹缺陷.熔合线附近组织主要为针状和板条... 为解决超高强钢焊接冷裂纹问题,采用强度低于母材的高氮奥氏体丝材进行GMAW工艺试验,研究在不同坡口角度下超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该焊丝获得的接头焊缝成形良好,焊缝截面未见裂纹缺陷.熔合线附近组织主要为针状和板条状马氏体,焊缝组织主要为奥氏体及被奥氏体基体所包围的铁素体树枝晶.熔合线附近马氏体区硬度平均值为530 HV;焊缝区硬度平均值为275 HV.相对于60°坡口接头,90°坡口接头熔合线附近马氏体组织硬度更高.90°坡口接头的抗拉强度平均达到850 MPa,最高达887 MPa,而60°坡口接头抗拉强度平均仅为69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钢 高氮奥氏体焊丝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焊道尺寸控制的电弧增材成形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与316L不锈钢交织结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祥宏 周琦 +1 位作者 王克鸿 章晓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60,共7页
采用高氮奥氏体钢与316L不锈钢丝材,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熔覆焊道、单道多层、单层多道表面成形特性进行分析,筛选适宜的工艺参数。通过控制两种材料焊道尺寸,获得最适用于成形异材交织结构的工艺参数。利用不同道间距实验得到异材焊道... 采用高氮奥氏体钢与316L不锈钢丝材,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熔覆焊道、单道多层、单层多道表面成形特性进行分析,筛选适宜的工艺参数。通过控制两种材料焊道尺寸,获得最适用于成形异材交织结构的工艺参数。利用不同道间距实验得到异材焊道的最佳道间距,并采用合理路径,制备电弧增材成形交织结构。结果表明:工艺参数的变化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焊道表面成形特性影响极大,易出现气孔;提出异材焊道几何尺寸、截面面积匹配误差法,获得最佳工艺参数:其中高氮奥氏体钢丝材的送丝速率为5.7 m/min,316L不锈钢丝材的送丝速率为5.6 m/min,焊接速率均为0.6 m/min。通过降低起弧次数,采用闭合路径,提高了异材交织结构成形精度,减少了后处理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结构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成形特性 几何尺寸 匹配误差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