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机制与运行绩效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解志韬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8,共12页
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支撑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解决、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培养世界一流科研团队和工程技术管理团队的物质基础。设计面向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开放共享机制是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绩效提升的关键。通过... 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支撑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解决、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培养世界一流科研团队和工程技术管理团队的物质基础。设计面向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开放共享机制是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绩效提升的关键。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构建了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机制与运行绩效模型。研究发现,开放机制包括开放准入机制、开放收费机制和开放保障机制,用以促进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成果产出和设施利用率提高;共享机制包括人才共享机制和数据共享机制,用以推动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成果产出、设施利用率提升和人才培养。最后提出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机制设计的启示:面向多元主体,扩大设施开放范围,设计差异化收费体系,构建有序开放保障机制;跨出高校边界,立足核心资源,构建高层次人才共享机制健全数据共享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开放机制 共享机制 运行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S理论的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解志韬 胡菲菲 王逸腾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4,共6页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战略支撑,其建设难度高、涉及面大、应用范围广,运行过程中非预期结果较多。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分析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战略支撑,其建设难度高、涉及面大、应用范围广,运行过程中非预期结果较多。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分析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的复杂性特征,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本建设运行规律,将系统解构为工程建设、设施运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4个子系统,进而构建动态自适应系统模型,并提出建设运行机制的优化建议。研究通过探索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过程与机制,为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基础理论重大突破、行业产业技术革命和领军人才教育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理论 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复杂性 自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行业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葛焱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39,共6页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科研界的“国之重器”,对于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实现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行业特色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拥有了一席之地。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科研界的“国之重器”,对于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实现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行业特色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拥有了一席之地。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特别是在全面加快“双一流”建设之际,如何抢抓机遇、继续保持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优势与特色,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理性地选择。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支撑行业特色型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高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素质师资队伍打造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有力支撑“双一流”建设。建设过程中,行业特色型高校应秉持“边建设、边运行”原则,深化改革创新、科学理性判断、注重行业协同、关注绩效实效,持续引领高质量发展,朝着以质量为核心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目标不断奋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行业特色型高校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技术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施江涛 韩小涛 +1 位作者 乔黎黎 李震彪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3,共5页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从“十一五”开始,高校逐步成为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实验技术队伍是设施建设和运行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队伍整体水平较为薄弱,制约了...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从“十一五”开始,高校逐步成为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实验技术队伍是设施建设和运行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队伍整体水平较为薄弱,制约了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高水平建设和高效运行。该文以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为例,分析了该装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用人方式、合理定编定岗、畅通发展渠道的建议,以期为高校在进一步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高校 实验技术队伍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引高校学科交叉会聚机制研究
5
作者 吴伟 王怡文 冯家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8,共11页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实施国家重大创新任务、拓展科技前沿的基础条件,学科交叉会聚体现在其目标设定-设计论证-建设维护的全过程。因高水平创新资源集聚和跨学科研究任务牵引特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具备突破传统学科组织壁垒与制度惰...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实施国家重大创新任务、拓展科技前沿的基础条件,学科交叉会聚体现在其目标设定-设计论证-建设维护的全过程。因高水平创新资源集聚和跨学科研究任务牵引特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具备突破传统学科组织壁垒与制度惰性的天然条件,学科交叉会聚应是其建设、运行的基本诉求和必然结果。高校作为设施的重要组织方与建设方,如何协同学科发展与设施建设运营,已成为“双一流”建设管理实践中不容忽视的重大议题。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提取设施运行要素,并基于高校参与建设的6个典型设施案例,补充验证与总结要素间关系,最终搭建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引学科交叉会聚机制模型。设施建设与学科建设互动机制的研究发现,为推动高校知识生产范式转型提供了理论新视角和实践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学科交叉会聚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6
作者 林伟岸 陈云敏 +2 位作者 杜尧舜 朱斌 楼笑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0-252,285,共4页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具有科研和工程的双重属性,建设技术难度大、周期长。结合浙江大学建设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实践,对高校建设设施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阐述了设施预研、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具有科研和工程的双重属性,建设技术难度大、周期长。结合浙江大学建设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实践,对高校建设设施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阐述了设施预研、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内涵与成效,对促进高校提高设施建设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双重属性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探讨与思考 被引量:13
7
作者 葛焱 周国栋 倪丹梅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56,共5页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使命,通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与运行维护,将有效促进高校学科跨越式发展,培养一批兼具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高水平人才,为世界一流大...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使命,通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与运行维护,将有效促进高校学科跨越式发展,培养一批兼具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高水平人才,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探讨高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承建现状基础上,对建设共性问题进行了思考,力求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之路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思考与实施路径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康治平 付媛 +1 位作者 肖硕 唐红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9-253,272,共6页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动高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新使命和新任务。该文从分析高校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相互促进关系入手,总结凝练了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动高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新使命和新任务。该文从分析高校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相互促进关系入手,总结凝练了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提出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实施路径和发展建议,对促进高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大科学装置 科技创新 设施建设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冬凉 赖昱臣 +6 位作者 张薇薇 王戬 李春红 王甦平 施琼芸 张行 陶晔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经验,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就国内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经验和启示进行整理,并通过专家访谈法收集相关意见,总结我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 目的·探讨我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经验,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就国内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经验和启示进行整理,并通过专家访谈法收集相关意见,总结我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经验。结果·国内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启示主要包括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产学研协同、国际合作交流、大设施集群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数据共建共享机制7个方面。我国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在上述前5个方面已形成了初步经验,在后2个方面尚需探索,且在充分利用依托单位优势、多渠道筹集资金2个方面形成了自身经验。结论·我国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需结合自身特点并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不断探索、谋求体制机制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国内外比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公共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来自国外科技领域公私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力 刘笑 陈强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20,共7页
公私合作已成为科技创新管理的新趋势。本文通过考察国外科技创新领域公私合作的典型案例,聚焦我国公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战略规划不细化、利益分配不完善、权属制度不清晰等问题,从战略规划、利益分配、制度保障环节提出了加强我国社会... 公私合作已成为科技创新管理的新趋势。本文通过考察国外科技创新领域公私合作的典型案例,聚焦我国公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战略规划不细化、利益分配不完善、权属制度不清晰等问题,从战略规划、利益分配、制度保障环节提出了加强我国社会资本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重大公共科技基础设施 公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方案设计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新 张显明 朱顺英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7-140,共4页
作为国家投资建设的公共平台,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具有多学科特点,拥有广泛的科研用户群体.基于新时期国家开放共享的新要求,围绕设施研究路径与建设目标,介绍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开放共享运行方案的规... 作为国家投资建设的公共平台,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具有多学科特点,拥有广泛的科研用户群体.基于新时期国家开放共享的新要求,围绕设施研究路径与建设目标,介绍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开放共享运行方案的规划设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共享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运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内涵演进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套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26,共6页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大科学时代的标志,是产生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关键支撑,已经成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象征和创新格局演化的重要变量。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孕育兴起,要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催生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技术突破,...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大科学时代的标志,是产生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关键支撑,已经成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象征和创新格局演化的重要变量。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孕育兴起,要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催生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技术突破,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研范式升级和组织方式变革,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厚植科技创新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大科学工程 大科学装置 范式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效益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敦帅 陈强 +1 位作者 陈力 谢智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1,共11页
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效益,对于提升科技竞争实力、打造科技强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视角,以国家建成运行的3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 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效益,对于提升科技竞争实力、打造科技强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视角,以国家建成运行的3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物力投入、财力投入和人力投入三类条件因素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效益的协同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可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效益提升的多元战略举措提供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效益 投入—产出 组态分析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概述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亭 冷梦甜 +1 位作者 金帆 袁海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年第1期184-194,共11页
合成生物学研究中,海量的工程化试错实验远远超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研究范式的能力范畴,故建立一个可以实现生命体工程化大批量合成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平台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工程化平台只能基于少数孤立设备或功能岛实现部... 合成生物学研究中,海量的工程化试错实验远远超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研究范式的能力范畴,故建立一个可以实现生命体工程化大批量合成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平台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工程化平台只能基于少数孤立设备或功能岛实现部分流程,不能满足合成生物学全生命周期的研究需求。基于此背景,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全部立项程序,进入全面实施建设阶段,预计于2023年开展试运营和验收工作。本文将从建设背景、过程、内容、目标和特色等方面对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介绍。设施工程一期将重点搭建“设计学习”、“合成测试”和“用户检测”三大平台,二期拟建设医学转化平台。合成生物大设施主要围绕自动化合成生物技术,以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为理论基础,把自动化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智能制造、智能工厂理念引入到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实现生命体工程化大批量合成。通过建立基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生产单元,快速、低成本、多循环地完成“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的闭环,实现理性可预测的设计合成,达成合成生命体的远程定制、异地设计和规模经济生产等目标。同时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交叉融合,发展出适用于自动化、高通量设备平台的标准化实验方法、算法和流程,以期推动合成生物研究过程和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进而推动我国合成生物研究水平的提升,成为行业标杆,领跑国际。此外,合成生物大设施还将催动基础研究的原创突破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助力生命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工程化平台 合成生物学自动化平台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普工作能力的分析及思考——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葛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40,共5页
该文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对象,从社会责任和科普工作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影响角度出发,分析相关人员的科普责任,并对科普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建立健全科普工作组织保障体系、打造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科普队伍、提升从事科普... 该文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对象,从社会责任和科普工作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影响角度出发,分析相关人员的科普责任,并对科普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建立健全科普工作组织保障体系、打造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科普队伍、提升从事科普工作的责任自觉、积极开展科普工作激励与评价等4个方面,提出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普能力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科普工作 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功能性质与建设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庆龄 曾立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4,共10页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战略技术突破提供长期稳固支持。作为同步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大型设施平台,其是大科学时代的产物,具有体现国家战略需求、规模范围庞大、密切衔接产业、支撑科学中心建设的功能特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战略技术突破提供长期稳固支持。作为同步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大型设施平台,其是大科学时代的产物,具有体现国家战略需求、规模范围庞大、密切衔接产业、支撑科学中心建设的功能特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分为专用研究设施、公共实验平台、公益基础设施三类,分别为特定技术攻关、前沿交叉研究、国家建设发展提供针对性服务。世界传统科技强国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上积累了超前规划、长期推进、联盟合作、动态改革、政府引领等丰富经验,相应的,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依托举国体制建立起适应科技发展现实需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但也面临运行效率不高、整体合力较弱等问题。由此,需要从人才培养、统筹规划、布局结构、评价管理等维度出发,构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策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大科学 科学中心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建”背景下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0
17
作者 葛焱 杨文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0,共6页
近期,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划归新型基础设施范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步入"新基建"时代。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在分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丰富内涵和全面要求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加... 近期,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划归新型基础设施范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步入"新基建"时代。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在分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丰富内涵和全面要求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加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实验室及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管理体系分析 被引量:33
18
作者 常旭华 仲东亭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2,共10页
科学前沿突破与战略科技任务必须依赖具有强大科研组织能力的国家实验室及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先聚焦国家实验室的形成机制、总体架构、组织运行、考核体系维度,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建设与运营维度,提炼出客观发展规律... 科学前沿突破与战略科技任务必须依赖具有强大科研组织能力的国家实验室及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先聚焦国家实验室的形成机制、总体架构、组织运行、考核体系维度,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建设与运营维度,提炼出客观发展规律与管理经验;然后从战略定位与目标管理、组织体系与设施建设、运行与维护保障、国际科技合作4个方面分析中国情境下国家实验室及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路径;最后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及思考 被引量:10
19
作者 尹希刚 张立新 +2 位作者 邢国攀 汪桐萱 刘保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1-217,共7页
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在海洋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科技问题而建设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考察船、海底观测网、潜水器等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在海洋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科技问题而建设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考察船、海底观测网、潜水器等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对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当前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但仍存在统筹谋划不足、国产化水平有待提升、开放共享机制不够健全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要统筹谋划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同时还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确保设施稳定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海上综合试验场 潜水器 科学考察船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的功能定位、建设路径与战略举措 被引量:5
20
作者 崔菁菁 曾钊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43,共5页
为了使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产生更大的影响,深入研究发达国家如欧美等地新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联盟,其类型不尽相同,全面对比分析其功能定位以及建设路径。经研究发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关键在区域协同发展方... 为了使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产生更大的影响,深入研究发达国家如欧美等地新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联盟,其类型不尽相同,全面对比分析其功能定位以及建设路径。经研究发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关键在区域协同发展方案、营造生态绿色合作网络体系、推动核心技术协同创新发展、调节设施运行管理和联合开放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较好的促进作用,其建设核心或许是科学家发挥主导作用,亦或许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及利益相关方的看法和建议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保证设施的发展能够利及多个方面。最后从关注国际市场上设施发展动向,紧跟其步伐和建设基于加速器的光源设施联盟提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建设的战略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 基础设施 功能定位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