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涵育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研究
1
作者 朱惠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69-77,共9页
2035年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是建成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达至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便是培育大量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人才充实到教育一线,这是新时... 2035年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是建成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达至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便是培育大量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人才充实到教育一线,这是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总体目标。高校是培养具有教育家精神人才的母机和重要阵地,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历史担当。高校各类课程建设是教育家精神涵育的重要路径,是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场域和实践路径。因此,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指向,构建有助于涵育教育家精神的课程思政机制体制和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为社会培育未来具有教育家情怀的人才,是当前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一刻不可轻忽的方向。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绵长浑厚的教育家精神,发掘和发扬这种精神,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源泉。同时,充分利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机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体现。如此,必然助力我国教育强国建设,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建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教育强国 传统文化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