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设计研究——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精选(化学化工类)》
1
作者 高文举 刘玲玲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19-I0019,共1页
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特别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已成为一项重大而迫切的课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精选(化学化工类)》一书的出版,无疑为... 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特别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已成为一项重大而迫切的课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精选(化学化工类)》一书的出版,无疑为探索这一融合路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指南。该书精心汇编了覆盖化学化工学科核心领域的教学设计案例,其显著特色在于深入挖掘了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思政 化学化工类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德章 赵云霞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有助于增强课程的实效性。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 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有助于增强课程的实效性。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也是高校思政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红色文化中的发展观念,如农村经济的合作化、工业化进程、人民力量的发展等,为今天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高校课程 科学发展观 责任担当 文化融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效性 合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被引量:81
3
作者 刘淑明 严菊芳 +1 位作者 张丁玲 穆婉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44-46,共3页
高校课程思政重点强调课程教学必须注重价值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递的教学目标,即在传播专业知识时注重价值引领,并将思想和政治因素融入教学过程中。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应掌握育人主动权,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教学体系管理... 高校课程思政重点强调课程教学必须注重价值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递的教学目标,即在传播专业知识时注重价值引领,并将思想和政治因素融入教学过程中。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应掌握育人主动权,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教学体系管理,建立课程思政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思政 育人主动权 教学体系管理 教师主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困境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113
4
作者 张淑辉 高雷虹 杨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0,共4页
混合式教学改革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的关联性更强,实现专业课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成为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多元化培育人才的新路径。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面临专业教师教学胜任力不够、学生与学习环境交互作用... 混合式教学改革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的关联性更强,实现专业课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成为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多元化培育人才的新路径。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面临专业教师教学胜任力不够、学生与学习环境交互作用发挥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整体融合力度不够等困境。高校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需要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加强学生与学习环境互动、构建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多元化融合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教学胜任力 学习环境 教学评价 融合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博物馆文物藏品中的高校课程思政育人要素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帅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92,共6页
当前国内高校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育人要素挖掘以及教师意识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存在一些误解和困惑。深入探索课程思政校外资源,积极利用社会“第二课堂”去挖掘学术传授与道德育人的思政要素是当务之急。全面梳理并总结各级各类博物... 当前国内高校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育人要素挖掘以及教师意识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存在一些误解和困惑。深入探索课程思政校外资源,积极利用社会“第二课堂”去挖掘学术传授与道德育人的思政要素是当务之急。全面梳理并总结各级各类博物馆文物藏品所蕴含的课程思政育人要素,有益于从价值认同和能力培养两方面加速推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标准体系的完善,也为更好活化利用博物馆文物藏品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文物藏品 高校课程思政 育人要素 馆校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8
6
作者 殷越 黄小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100,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教育工作新形势,提出了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重要课题。在“大思政”格局下,要以“同向”为出发点,以“从同向到同行”为贯穿主线,以“同行”目标为落脚点,立足思政课程的引领价值与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教育工作新形势,提出了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重要课题。在“大思政”格局下,要以“同向”为出发点,以“从同向到同行”为贯穿主线,以“同行”目标为落脚点,立足思政课程的引领价值与课程思政的拓展价值,明辨两者之间由“显性”到“隐性”的关联意蕴;立足任务、课程、实施、环境“四维体系”,明晰“同向”对“同行”育人横向广度、纵向深度、内缘温度、外缘效度由“量变”到“质变”的作用机理。要以“价值论”“要求论”“原则论”“动能论”为贯彻索引,筑牢政治“红线”、制度“基线”、内容“脊线”和工作“战线”工程,明晰由“应然”到“实然”的实践路径,为深入推进“同向同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发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思政 课程 “同向同行” 三重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程思政背景下践行价值观教育目标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薛桂琴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2-135,共4页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涉及的领域颇丰,如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路径、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等。文章在微观层面上,强调重视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践行价值观教育目标,具体途径包括重视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塑造、重视教育评价标准的研究与运用...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涉及的领域颇丰,如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路径、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等。文章在微观层面上,强调重视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践行价值观教育目标,具体途径包括重视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塑造、重视教育评价标准的研究与运用、更新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重视价值标准的澄清、增设价值观课程、核心价值观念与生活相融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思政 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融合:高校课程思政话语冲突及其逻辑重构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兴璀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72,共9页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致力于推动课程回归“课程育人”的本质表达,改变智育话语体系的价值“悬置”以及“边缘话语”不足、话语论证“逻辑假象”等话语冲突现象。立足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隐含在“权力争夺”语境下的话语冲突触发...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致力于推动课程回归“课程育人”的本质表达,改变智育话语体系的价值“悬置”以及“边缘话语”不足、话语论证“逻辑假象”等话语冲突现象。立足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隐含在“权力争夺”语境下的话语冲突触发机制,把握诸如话语功能分工细化、争夺课堂主导话语权、教学主体话语论证素养不足等冲突原因,从而在破-立之间重建走向融合的话语秩序,回归“育人为本”的话语逻辑秩序、积极构建双重转换的“π型”话语体系、强化话语传播的公共参与性,推动课程思政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思政 话语冲突 逻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舞蹈编导课程教学探索
9
作者 吴建秀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7-60,共4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立足时代,以美育人,通过优秀的舞蹈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舞蹈编导专业的核心任务。高校舞蹈编导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可以使教学目标中的“思政目标”得以强化和落实,引领学...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立足时代,以美育人,通过优秀的舞蹈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舞蹈编导专业的核心任务。高校舞蹈编导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可以使教学目标中的“思政目标”得以强化和落实,引领学生创作出“形美意壮”的舞蹈作品,推动教学评价向着更加“全面、多元、动态化”的方向完善与发展。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开展舞蹈编导课程的策略是将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相融合,重塑“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相融合,重塑“与时俱进”的内容体系;将创作过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重塑“共情共创共鸣”的教学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思政 舞蹈编导专业 目标 元素 共情共创共鸣 多维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
10
作者 范芹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3-I0013,共1页
深入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对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秦旻等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信息... 深入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对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秦旻等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问题。书中详细剖析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程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实效 教育模式 吉林大学出版社 教学模式探究 互联网 转型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涵育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研究
11
作者 朱惠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69-77,共9页
2035年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是建成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达至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便是培育大量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人才充实到教育一线,这是新时... 2035年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是建成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达至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便是培育大量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人才充实到教育一线,这是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总体目标。高校是培养具有教育家精神人才的母机和重要阵地,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历史担当。高校各类课程建设是教育家精神涵育的重要路径,是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场域和实践路径。因此,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指向,构建有助于涵育教育家精神的课程思政机制体制和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为社会培育未来具有教育家情怀的人才,是当前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一刻不可轻忽的方向。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绵长浑厚的教育家精神,发掘和发扬这种精神,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源泉。同时,充分利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机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体现。如此,必然助力我国教育强国建设,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建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教育强国 传统文化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基本逻辑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爱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及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效融入为切入点推进课程体系的创新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理论的合理性与现实的可行性。从历史逻辑看,这既符合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演进的必然趋势与固有规律,又是对其... 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及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效融入为切入点推进课程体系的创新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理论的合理性与现实的可行性。从历史逻辑看,这既符合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演进的必然趋势与固有规律,又是对其经验积累的有效继承;从理论逻辑看,这出自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提升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科学性、时代性、自主性的必然选择;从实践逻辑看,这是课程体系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须遵循课程结构扩展与体系优化的一般规律加以科学建设。对三大逻辑的梳理、总结与科学阐释,有利于进一步确证二者融合的内在关联,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这一问题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高校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模型与深化策略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吉茹 宋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模型,并提出深化策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经验:消除主体行为惰性,规避思政建设偏差,破除思政执行梗阻,提升行动育人效果。深化策略:提升能力,实现有效组织动员;建设制度,深化高效质量管理...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模型,并提出深化策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经验:消除主体行为惰性,规避思政建设偏差,破除思政执行梗阻,提升行动育人效果。深化策略:提升能力,实现有效组织动员;建设制度,深化高效质量管理;共享资源,达成广泛协同辅助;塑造价值,巩固支撑教学教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校体育课程 实践模型 深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路径 被引量:13
14
作者 戴佳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5-67,共3页
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深刻而又丰富,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融入思政课程,要从深化思政课程教学认识、强化教师在思政课程中的主导地位、拓展思政课堂教学形式、加大思政课程学术研究力度等方... 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深刻而又丰富,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融入思政课程,要从深化思政课程教学认识、强化教师在思政课程中的主导地位、拓展思政课堂教学形式、加大思政课程学术研究力度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 伟大建党精神 育人价值 育人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茶文化看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佳妮 《福建茶叶》 2019年第1期179-179,共1页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我国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的内涵精髓。千百年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为人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维,至今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提供着指导作用。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展,直接关...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我国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的内涵精髓。千百年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为人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维,至今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提供着指导作用。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和价值观引导,但长久以来,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理论依托载体,引不起学生的重视,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从我国茶文化的内涵说起,结合高校思政课程开展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问题上提出浅显的建议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高校课程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亮亮 陆卫明 郭维刚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8-525,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深刻性、动态性、系统性、创新性等基本原则。采用多元灌输式、案例延展式、有机融入式、交互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深刻性、动态性、系统性、创新性等基本原则。采用多元灌输式、案例延展式、有机融入式、交互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等育人资源的有机融入。通过锻造党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全面领导“主心骨”、构建体育特色“大思政课”、打造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主力军”、打通体育课堂教学“主渠道”等路径,有效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为高校体育课程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校体育课程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郭燕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是推动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应然方案。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改革的政治导向性、文化改造性以及教育有效性原则为基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困境是:融合价值弱化、...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是推动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应然方案。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改革的政治导向性、文化改造性以及教育有效性原则为基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困境是:融合价值弱化、融合方法陈旧、融合主体失位、融合评价偏失。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应从理念生成、课程建构、课程改革、课程评价等维度做到:育人与铸魂相融合,共筑价值理性的“话语体系”;嵌入与共生相融合,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通道”;“道”与“术”相融合,增强思政课程教师的“课改能力”;评价与诊改相融合,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评价补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课程 育人与铸魂 嵌入与共生 道与术 评价与诊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背景下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进军 《福建茶叶》 2020年第12期247-248,共2页
茶文化背景是地域文化资源的发展背景之一,对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具备重要影响。教师要分析在茶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价值,对茶文化在传承地域文化、传播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具体价值进行阐述,围绕高校思政课程对大... 茶文化背景是地域文化资源的发展背景之一,对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具备重要影响。教师要分析在茶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价值,对茶文化在传承地域文化、传播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具体价值进行阐述,围绕高校思政课程对大学生课程学习的引导价值,描述地域文化资源在茶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价值和传统理念,了解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茶文化 地域文化资源 高校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式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华 江淼 王皓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3-64,共2页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案例式教学有利于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基本理论与实践行动相统一、规范教学与个性指导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熏陶相统一、学生成长与教师进步相统一。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转变教学思路,明确育人目标...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案例式教学有利于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基本理论与实践行动相统一、规范教学与个性指导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熏陶相统一、学生成长与教师进步相统一。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转变教学思路,明确育人目标,优化组织过程,加强教材建设,切实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 案例式教学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饮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引发的思考——评《中国饮食文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亦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I0028-I0028,共1页
高等院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政课程作为社会主义办学的主要阵地,它能够有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院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帮助学... 高等院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政课程作为社会主义办学的主要阵地,它能够有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院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重视高校思政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的独立性,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想道德素质 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治教育 高校课程 学生成长成才 党的教育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