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tGPT介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风险审视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9
1
作者 马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6,共9页
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性产品,ChatGPT的问世给网络空间带来了生态性变革和结构性影响,其技术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将带来教育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深刻重构,引发网络思想政治话语传播的链条重组。在深度介入高校网络思想政... 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性产品,ChatGPT的问世给网络空间带来了生态性变革和结构性影响,其技术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将带来教育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深刻重构,引发网络思想政治话语传播的链条重组。在深度介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ChatGPT的技术短板会增加教育实效性被削弱的风险,其对教育主体的取代会带来主体权威性缺失、情感主体缺失和主体主导性缺失等主体性遮蔽风险,内嵌于技术中的话语偏见和技术偏见会为错误价值观渗透开辟通路,而在数字赋能的表象下潜藏着技术对教育伦理的僭越风险。面对这些风险挑战,在制度界面要持续完善适用于ChatGPT技术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推动构建全面监管体系,探索建立风险防范制度;在技术界面要着力补齐ChatGPT的“技术短板”、化解“技术偏见”、防范“技术宰制”;在教育界面要稳固人类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提高教育对象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人机协同的关系链接促进教育本质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韩锦标 张元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119,共4页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现实生活世界相疏离,表现在教育内容抽离了生活底蕴,教育要求远离了生活目标,教育过程失落了生活主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目标是促进他塑向自塑的转化,其内容要取材于大学生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体...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现实生活世界相疏离,表现在教育内容抽离了生活底蕴,教育要求远离了生活目标,教育过程失落了生活主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目标是促进他塑向自塑的转化,其内容要取材于大学生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体验,激发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上的共鸣与移情。要深化落实网络生活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的合作互补,优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使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建设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化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实现方式 被引量:88
3
作者 崔海英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6,共4页
大数据时代已悄然而至,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感受性、实效性等提出更高要求,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及实现方式仍然停留在"小数据"时代。文章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已悄然而至,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感受性、实效性等提出更高要求,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及实现方式仍然停留在"小数据"时代。文章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和个体价值维度以及理念、平台、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维度 实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9
4
作者 方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73-75,共3页
在互联网科技的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向多元,并已衍生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和面临的新挑战,提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 在互联网科技的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向多元,并已衍生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和面临的新挑战,提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客体关系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志业 杜向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文章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为主体,以"优化"为依托,分别从主客体关系的客观存在性、主客体间的地位平等性、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不足和扬弃、主客体关系的不断建构性以及动态发... 文章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为主体,以"优化"为依托,分别从主客体关系的客观存在性、主客体间的地位平等性、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不足和扬弃、主客体关系的不断建构性以及动态发展性五大视角来诠释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 主客体关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分析——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6
作者 胡淑坤 孙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I0036-I0036,共1页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逐渐成为各行业、领域开展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高校思政教育亦在此列。一方面,得益于网络技术强大的信息数据采集、储存、计算、分析能力,高校思政教育呈现出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教学便捷化、效率明显提...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逐渐成为各行业、领域开展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高校思政教育亦在此列。一方面,得益于网络技术强大的信息数据采集、储存、计算、分析能力,高校思政教育呈现出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教学便捷化、效率明显提升的向好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无门槛化也使大量不良信息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防线,引发了许多危机性事件。大学生正处于塑造健康思想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素养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辅助工具 互联网信息技术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 思想价值观 不良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算法学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算法塑造风险及其化解 被引量:6
7
作者 贾德辉 卢瑞瑞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8-155,共8页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以算法为内核的智能技术不断塑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转型、拓宽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以及最大限度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引领。由此归...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以算法为内核的智能技术不断塑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转型、拓宽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以及最大限度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引领。由此归纳出算法塑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元要素集分别是作为能力要素的技术、作为价值要素的话语及作为观念要素的文化。但能力要素、价值要素及观念要素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匹配,使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算法塑造有潜在风险。具体来看,算法技术的滥用导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被算法控制的技术扩张风险,资本话语的渗透会引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被商业化平台价值宰制的风险,算法文化的杂糅形态或招致主流意识形态观念被弱化的风险。为有效化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算法塑造的风险,应当引入算法学术概念对算法现象的学理、逻辑、理性和批判立场展开分析,并提出超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算法技术 算法话术 算法(文化)艺术 算法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网络办公及会议系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慧 叶宗沂 罗玉华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会议系统 网络办公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 工作创新 学院 大学生网民 思政建设 师生互动关系 重庆 网上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40
9
作者 胡逢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3-79,共7页
新媒体作为互联网技术衍生的新型传播工具及模式,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文化内涵,加速了高校思想政治内容的认知传播和信息增值,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变革。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作为互联网技术衍生的新型传播工具及模式,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文化内涵,加速了高校思想政治内容的认知传播和信息增值,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变革。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多重挑战。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开辟工作新途径,以载体建设促进传播能力提升;坚持技术赋能、教育为本,以内涵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起来""活起来";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相结合,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权和话语权;完善综合治理,深化校园网络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推进新媒体时代高校舆论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碎片化传播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31
10
作者 周艺璇 王长恒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71,共3页
信息碎片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文本随意性、传播时空无限性、传播平台散杂化四个方面。信息碎片化传播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糊化、话语体系肤浅化、主客体关系复杂化。有效应对信息碎片化传播对高校网络思想政... 信息碎片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文本随意性、传播时空无限性、传播平台散杂化四个方面。信息碎片化传播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糊化、话语体系肤浅化、主客体关系复杂化。有效应对信息碎片化传播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冲击,需要推进思想政治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校园媒体资源高度融合、提高网络话语传播的技巧性、重视网络思政信息的精准发布、规范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碎片化传播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冲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理路——基于《人民日报》微博“给青年的一封信”的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练庆伟 任艳妮 夏煜峰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105,111,共6页
随着自媒体由媒体的边缘位置走向中心位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大数据显示,人民日报微博针对年轻用户策划的“给青年的一封信”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教育引领效果。“给青年的一封信”有触摸主体心灵世界的话语魅力、多维... 随着自媒体由媒体的边缘位置走向中心位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大数据显示,人民日报微博针对年轻用户策划的“给青年的一封信”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教育引领效果。“给青年的一封信”有触摸主体心灵世界的话语魅力、多维多级协同互动的育人接力和同性同向的社会生态等特征。提升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要重视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他组织教育与自组织教育的统一和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青年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杨 孙志勇 李艺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2-34,共3页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点建设阵地。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也面临诸多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力度不够,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协同管控机制不健全。...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点建设阵地。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也面临诸多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力度不够,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协同管控机制不健全。只有将新媒体真正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和专业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格局等,高校才能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队伍专业化 协同管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融入涉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宁宇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10期58-61,共4页
文化自信与涉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同向同行、互联互通的内在关联。科学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以及文化自信融入涉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深刻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探究文化自信融入涉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文化自信与涉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同向同行、互联互通的内在关联。科学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以及文化自信融入涉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深刻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探究文化自信融入涉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不仅对增强涉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涉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艺玲 洪培峥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网上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时代 高校思想 信息网络技术 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 网络信息 马克思主义理论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视角下爱国主义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以苏州农职院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东洋 《河南农业》 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展活动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虚假信息、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展活动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虚假信息、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已成为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国家意识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情感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探究 农职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 网络暴力 网络欺凌 虚假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困境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军芳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第7期126-128,共3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但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教师团队发展迟缓、教学内容和方法过于简单、网络监管存在缺陷等困境,有必要通过加快教师团队发展、丰富教...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但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教师团队发展迟缓、教学内容和方法过于简单、网络监管存在缺陷等困境,有必要通过加快教师团队发展、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网络监管体系等路径来保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档案工作服务“三全育人”功能实现——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樊振东 姜志才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6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指导建设32家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培育建设20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40个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太原理工大学 全方位育人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立德树人 高校档案工作 全程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