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攀缘植物大气多环芳烃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估
1
作者 吕晓倩 李敏 +1 位作者 王子寒 汪瑞军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4期24-32,共9页
【目的】为高校及城市绿地植物的科学选配与空间优化提供依据,并为构建基于植物的大气污染生物监测与生态风险预警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方法】以南京市的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WEU)、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NJFU)和南京大学仙林... 【目的】为高校及城市绿地植物的科学选配与空间优化提供依据,并为构建基于植物的大气污染生物监测与生态风险预警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方法】以南京市的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WEU)、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NJFU)和南京大学仙林校区(NJU)为研究区域,选取7种常见攀缘植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叶片中PAHs的含量、组分特征、来源判别及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不同植物种类在多环芳烃(PAHs)的富集能力及组分选择性上表现出显著差异,7种攀缘植物叶片中PAHs总含量为958.47~1734.14 ng·g^(-1)(干重),其中地锦和常春藤的富集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物种。不同校园PAHs污染程度的差异主要受交通排放和餐饮源影响,NJFU采样点植物叶片中PAHs含量普遍高于WEU和NJU。7种攀缘植物叶片中环(3环和4环)PAHs为主要成分,其次为高环,轻环含量最低。植物叶片中PAHs主要来自石油类产品的不完全燃烧和柴油燃料混合源。BaA和BbF是对致癌性贡献最大的PAHs单体。尽管通过呼吸暴露途径的风险较低,但皮肤接触和摄食途径可能对人体,尤其是成年人群构成一定的致癌风险,女性相较男性对PAHs更为敏感。【结论】揭示了攀缘植物叶片对PAHs的物种选择性富集规律与源解析机制,验证了其在大气污染生物监测与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潜力:植物种类是影响大气有机污染物沉积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人为源排放在校园环境大气污染形成中具有主导作用;高校典型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石油类产品的不完全燃烧和柴油燃料混合源;经由摄食和皮肤接触的暴露途径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绿色空间 攀缘植物 多环芳烃 组分特征 累积特征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