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现状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志林 董众鸣 龚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6,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策略:逐步取消试点申报政策,形成多种形式的项目布局;扩大招生比例,加快"一条龙"培训体系建设...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策略:逐步取消试点申报政策,形成多种形式的项目布局;扩大招生比例,加快"一条龙"培训体系建设;推进教练员岗位专职化,引入教练员职称评聘制度;完善竞赛体系,打造赛事品牌;构建政府与社会结合型的三级管理体制;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实施科教兴体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校竞技体育 项目布局 培训体系 教练员 竞赛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桂林 董众鸣 何志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114,99,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运用系统科学、运动竞赛学等理论,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资源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类;当前竞赛资源得到较大改善,但还存在着竞...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运用系统科学、运动竞赛学等理论,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资源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类;当前竞赛资源得到较大改善,但还存在着竞赛经费不足、人力资源较为匮乏、科技水平不够高、赛事品牌建设较为滞后等问题。提出:优化竞赛经费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及打造高校赛事品牌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校竞技体育 竞赛体系 竞赛资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竞技体育互动发展之关系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成 司虎克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43,共5页
在界定高校竞技体育定义的基础上,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科学体育观视角,论述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竞技体育互动发展的内涵,即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提升的过程及关系,竞技体育... 在界定高校竞技体育定义的基础上,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科学体育观视角,论述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竞技体育互动发展的内涵,即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提升的过程及关系,竞技体育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指导,高校竞技体育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高校竞技体育 体教结合 互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董众鸣 何志林 朱桂林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基本特征。认为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从政府主导型走向政府与社会结合型是一次体制创新,更是一次制度创新。指出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 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基本特征。认为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从政府主导型走向政府与社会结合型是一次体制创新,更是一次制度创新。指出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必须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和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政府与社会结合型"三级"管理体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竞技体育 政府与社会结合型 管理体制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高校竞技体育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春合 刘兴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4,83,共6页
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数据库检录文献为样本,基于科学知识图谱,揭示国外高校竞技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动态。认为:该领域已形成多学科交叉并相互作用和渗透的研究网络,研究热点为大学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机理、相互关系及价值观... 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数据库检录文献为样本,基于科学知识图谱,揭示国外高校竞技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动态。认为:该领域已形成多学科交叉并相互作用和渗透的研究网络,研究热点为大学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机理、相互关系及价值观,运动损伤,饮酒,药物检测等;在20年研究热点演变的过程中,以运动损伤、体育教育、学校竞技运动等实践类研究为主;近5年来,关于竞技能力及成绩表现、奥林匹克等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呈现较活跃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高校竞技体育 研究前沿 发展动态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我国政府对高校竞技体育的规制 被引量:6
6
作者 董众鸣 朱桂林 何志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共4页
比较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政管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体制规制的不同。认为:在社会转型期,政府对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应通过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培育与监管来实现间接性的行业规制。指出:政府规制应遵循培育与监管并... 比较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政管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体制规制的不同。认为:在社会转型期,政府对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应通过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培育与监管来实现间接性的行业规制。指出:政府规制应遵循培育与监管并举的方针,采用授权、委托的方式,使大体协真正有职有权,逐步与政府分离,扶持与帮助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逐步成长壮大,从而保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发展进程的有序性、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规制 高校竞技体育 协会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19
7
作者 朱桂林 何志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4,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进行探索。在界定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其构成要素:竞赛目标、竞赛资源、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赛事系统,并分析诸要素的关联结构及系统...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进行探索。在界定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其构成要素:竞赛目标、竞赛资源、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赛事系统,并分析诸要素的关联结构及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 概念 特征 要素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奥运时期”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卓源 王守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1,35,共4页
在后奥运时期竞技体育体制变化的背景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国外发达国家培养体系和制度的对比分析,找出制约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因素,探索一条适合我国高... 在后奥运时期竞技体育体制变化的背景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国外发达国家培养体系和制度的对比分析,找出制约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因素,探索一条适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我国高校真正成为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奥运时期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竞技体育中的制度缺失 被引量:12
9
作者 龚波 曾桂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72,共7页
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以制度文化为视角,对高校竞技体育现状与问题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制度文化居于上位精神文化与下位器物文化之间,常为我们所忽视,高校竞技体育对制度文化缺乏深入认识和研究。制度文化缺失现象不同程度地表现在高校... 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以制度文化为视角,对高校竞技体育现状与问题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制度文化居于上位精神文化与下位器物文化之间,常为我们所忽视,高校竞技体育对制度文化缺乏深入认识和研究。制度文化缺失现象不同程度地表现在高校学生运动员招生管理、学习训练管理、竞赛管理各环节中,反映了高校竞技体育在制度规范、人本主义、制度理性、制度诚信、制度创生各方面的缺失。建议:正视制度文化缺失现状,将制度文化建设从模糊地位提升到明确的日程上;要认识到制度硬管理与文化软约束的双重性,完善各类制度规章,促进优秀制度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推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校竞技体育 制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国际化的价值取向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凡涛 宋金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7-81,共5页
高校竞技体育国际化是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竞技体育国际化的行为表现取决于价值取向。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国际化进程的主体性地位突出,以有选择性的诉求竞技体育成绩的最大化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教育为目的,以文化为引领作为... 高校竞技体育国际化是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竞技体育国际化的行为表现取决于价值取向。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国际化进程的主体性地位突出,以有选择性的诉求竞技体育成绩的最大化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教育为目的,以文化为引领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美国高校的体育理念、体育属性与竞技体育实力构成高校竞技体育国际化价值取向的导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校竞技体育国际化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布局 被引量:6
11
作者 尹从刚 姚颂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74,94,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置入手,分析我国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布局规模及结构。结果显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设置项目逐届增多,其竞赛项目在我国高校的布局欠合理。提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布...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置入手,分析我国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布局规模及结构。结果显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设置项目逐届增多,其竞赛项目在我国高校的布局欠合理。提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策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射箭、棒球等项目尽可能多在综合性高校开展;跆拳道、柔道、摔跤、自行车等单人项目多在专业性体育院校开展;赛艇、划船等水上项目多在沿海城市高校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高校竞技体育 项目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和现代交互视角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起点及动力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春合 刘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共4页
从相互联系的、辨证发展及历史的视角,探讨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变化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互动作用,并对高校竞技体育进行历史溯源,追溯其发展的逻辑起点、背景,透析和审视其发展的动力。研究认为:国家通过学校系统建立的竞技... 从相互联系的、辨证发展及历史的视角,探讨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变化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互动作用,并对高校竞技体育进行历史溯源,追溯其发展的逻辑起点、背景,透析和审视其发展的动力。研究认为:国家通过学校系统建立的竞技体育培养体系,其指导思想一直是倡导承担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任务;而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内外两种,其外在动力为社会改革的大背景推动,第23届奥运会促进,体育政治功能和全球化趋同效应等;而内在动力是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条件推动力和制度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竞技体育 逻辑起点 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兰馨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0-72,共3页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依托大学,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它在坚持业余原则的前提下,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商业化运作,走的是一条社会化、市场化和准职业化道路。NCAA作为美国高校竞技体育运作的核心组织和美国的大学以及体育市场一起成为拉动美国...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依托大学,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它在坚持业余原则的前提下,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商业化运作,走的是一条社会化、市场化和准职业化道路。NCAA作为美国高校竞技体育运作的核心组织和美国的大学以及体育市场一起成为拉动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前进的“三驾马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 NCAA 社会化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AA成立前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历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丹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下,对NCAA成立之前的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历史进行系统研究,客观揭示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真实,纠正对美国高校竞技体育认识缺陷和价值偏见。研究表明: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在NCAA成立之前(20世纪之前)就确定发展宗旨、... 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下,对NCAA成立之前的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历史进行系统研究,客观揭示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真实,纠正对美国高校竞技体育认识缺陷和价值偏见。研究表明: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在NCAA成立之前(20世纪之前)就确定发展宗旨、发展理念、选择商业化运作模式、明确利益相关者,从而使其在百年之前就获得空前的发展;同时由于大学管理机构、大学教师等对大学竞技体育监管不足、自身监督机制缺失,导致大学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多种问题,如教练员获得高额薪金、外部组织干扰其独立运作、球场内外暴力事件、财务腐败犯罪事件等。本研究可为加深对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认识,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竞技体育运行机制提供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AA 高校竞技体育 教育 业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奥赛事与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晓艳 王永红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9-102,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青奥会主要的赛事理念,探讨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主要结论:青奥会的赛事理念主要有突出人文关怀,淡化"金牌至上"思维,回归奥林匹克精神本真;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主要问题有挤压高校其他体育的发展...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青奥会主要的赛事理念,探讨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主要结论:青奥会的赛事理念主要有突出人文关怀,淡化"金牌至上"思维,回归奥林匹克精神本真;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主要问题有挤压高校其他体育的发展,丧失教育属性,参与高校竞技体育学生来源单一等。建议:突出对赛事参与主体(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增加高校竞技体育的教育内涵;鼓励拼搏以及回归高校竞技体育本真,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校竞技体育 青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旭艳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77,共5页
运用SWOT理论对广东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条件与环境进行分析,从广东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具备的优势、存在的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论述,认为广东高校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较高,并具备地缘、后备人才、科研人才等优势,但招收高水平运动员... 运用SWOT理论对广东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条件与环境进行分析,从广东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具备的优势、存在的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论述,认为广东高校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较高,并具备地缘、后备人才、科研人才等优势,但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院校比例偏低、分布不均衡,后备人才利用率不高,目前尚未形成典型的培养模式,高校体育竞赛制度不健全、专项经费不充足是制约广东高校发展的因素。面对全国各地高校竞技体育竞相发展,纷纷创造本校品牌项目的竞争态势,广东高校应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教育厅鼓励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政策,在完善本省大学生体育竞赛制度的同时,积极参加全国各类相关赛事,加快培育本省高校体育品牌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高校竞技体育 优势 劣势 机遇 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江西省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17
作者 洪熊 朱桂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0-662,共3页
分析了当前江西省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现状、存在问题.认为江西省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已从由省教育厅直接管理的模式转向由教育厅与省大体协共同管理的模式转变,但行政管理仍占主导地位,并针对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高校竞技体育 管理体制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历史经验搞好高校竞技体育
18
作者 白绍颐 白进效 《体育文化导刊》 1989年第1期16-19,共4页
从近代体育传入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经历了满清、军阀统治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由于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原因,近代体育在我国发展得很慢。为了研究学校在发展近代竞技体育中的作用,我们以北京运动员在高水平的竞技中所取得的成绩来加以... 从近代体育传入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经历了满清、军阀统治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由于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原因,近代体育在我国发展得很慢。为了研究学校在发展近代竞技体育中的作用,我们以北京运动员在高水平的竞技中所取得的成绩来加以说明。在上述三个时期中,我国运动员参加高水平的竞技比赛有三次奥运会,十次远东运动会和七次全国运动会。所参加的三次奥运会由于人数少,项目不全,并不具有典型意义。北京运动员所参加的全国运动会,亦有类似情况。以1948年举行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高校竞技体育 全国运动会 近代体育 奥运会 高水平运动队 运动项目 学校体育 竞技比赛 体育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一流大学竞技体育发展使命的研究:以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永盛 王超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6-420,424,共6页
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这2所高校的竞技体育发展使命及育人理念,对处于建设"双一流"大学重要历史节点的中国高校,改变与超越以往对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认知,实现竞技体育教育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提升和转变,具有启示意义。运... 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这2所高校的竞技体育发展使命及育人理念,对处于建设"双一流"大学重要历史节点的中国高校,改变与超越以往对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认知,实现竞技体育教育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提升和转变,具有启示意义。运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厘清竞技体育概念,分析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竞技体育渊源与现状,解析2所大学的竞技体育发展宗旨和发展使命,得出启示:竞技体育是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重视竞技体育是对大学生人性和生命的关怀;竞技体育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 清华大学 大学竞技体育 高校竞技体育 校园文化 生命关怀 健全人格 发展宗旨 发展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变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建峰 李建英 张殷波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3,共7页
运用地统计学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对3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时空分布格局以及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空间分布为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但在西北和东北地区表现出较明显的发展方向... 运用地统计学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对3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时空分布格局以及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空间分布为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但在西北和东北地区表现出较明显的发展方向性,通过最近邻指数分析得到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型,且聚集程度在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呈逐渐增强趋势;(2)运用不平衡指数和基尼系数得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分布的不均衡性随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强的发展趋势,且不均衡程度在区域、省级和市级不同尺度的响应不同,尤以市级尺度上最为明显;(3)通过核密度分析得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主要分布在东部以及中部地区,形成了以京津冀、上海-南京以及武汉地区为核心的3个高密度区域,而西部地区整体的分布密度都非常低。该研究通过全面认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时空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和演变过程,为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竞技体育 时空分布 地统计学 空间格局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