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ISM的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分析 |
罗红艳
吉冰冰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高校图书馆XR空间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浙江大学图书馆X-Lab为例 |
李佳璇
姚翔宇
田稷
|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提升人才培养适配度:我国高校版权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研究 |
陈莹
王艳艳
陈家杰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
江瑞斌
刘霞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思政教育助力化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一评《化学化工课程思政素材选编》 |
余林
黄克彬
蒋先杰
|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
朱媛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创新 |
常亮
赵显嵩
杨春薇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8
|
“双一流”背景下西部民族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丰景
刘国芳
王君瑞
许剑
申乃坤
|
《黑龙江水产》
|
2025 |
0 |
|
9
|
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举措——基于国家科技奖的实证分析 |
王露岚
彭树涛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10
|
高校何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于对百位院士访谈文本的内容分析 |
李刚
郑泽琳
张佳巍
|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1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高校创新之道——基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的面板模型 |
黄兆信
龙泽海
韩冠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
魏玉书
乔庆东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2
|
|
13
|
高校专业硕士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
吴琴
吴大中
吴昕芸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4
|
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地方高校转型研究 |
董超俊
赵雨旸
李亚东
|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论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 |
廖志豪
廖建华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6
|
印度高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
李娜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0
|
|
17
|
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平台——以中俄高校联合培养为例 |
谷柏玲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8
|
国际视野下岗位、项目、资金配置一体化的高校科技人才组织模式探究 |
李俊儒
李敏
张长玲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9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吉林省农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和梦琳
|
《农村科学实验》
|
2024 |
0 |
|
20
|
区域发展战略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山东省为例 |
段炼炼
陈甜甜
臧睦君
蒋欢
|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