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7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SM的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罗红艳 吉冰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95,共8页
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确定了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18项重要影响因素,应用ISM模型建构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九层三阶解释结构模型,并解析了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学生认知、奖励制度等表层依赖... 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确定了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18项重要影响因素,应用ISM模型建构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九层三阶解释结构模型,并解析了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学生认知、奖励制度等表层依赖因素对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其效果发挥直接作用,高校重视与人才培养目标等作为中间联动因素的关键环节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中介作用,国家战略急需等根源推动因素通过中间联动因素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本源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要凸显鲜明外部逻辑、突出关键因素作用、健全多元作用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M模型 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自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XR空间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浙江大学图书馆X-Lab为例
2
作者 李佳璇 姚翔宇 田稷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和服务模式应充分考虑创新教育的需求。XR空间不仅能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和学习机会,对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备三维信息理解、应用、创造能力的未来创新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和服务模式应充分考虑创新教育的需求。XR空间不仅能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和学习机会,对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备三维信息理解、应用、创造能力的未来创新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浙江大学图书馆的X-Lab为实践案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空间、内容、课程、服务四个方面的XR空间构建策略,并进一步提出一个包含“体验、课程、实践、孵化”四个阶段的循环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XR空间 创新空间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人才培养适配度:我国高校版权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莹 王艳艳 陈家杰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0,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知识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与版权产业发展的人才问题日益凸显。从高等教育版权人才培养现状看,主要存在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不能切实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人才知识更新速度与实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知识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与版权产业发展的人才问题日益凸显。从高等教育版权人才培养现状看,主要存在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不能切实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人才知识更新速度与实践能力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以及国际化高层次版权人才培养储备不足等问题。版权人才培养要遵循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为立足点,以培养和提升人才核心能力为根本任务,以落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为现实路径的底层逻辑,从把握政策机遇设置交叉学科、贯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构建协同培养育人生态,以及完善机制保障等方面拓展思路、深化改革,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保障版权产业创新发展,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版权人才培养 创新实践 适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江瑞斌 刘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3,235,共6页
我国部分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依然相对比较滞后,目前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现有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实验技术人员的新要求,提出将实验技术岗位细化为验证性... 我国部分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依然相对比较滞后,目前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现有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实验技术人员的新要求,提出将实验技术岗位细化为验证性实验、探索创新实验、大型仪器管理和功能开发3类,根据岗位类别优化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结构、建立实验技术人员培养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以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发更多优秀的探索创新实验项目,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技术人员 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 队伍建设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助力化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一评《化学化工课程思政素材选编》
5
作者 余林 黄克彬 蒋先杰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科技浪潮奔涌的今天,化工领域的创新突破往往被视为纯粹的技术问题,但翻开叶俊伟主编的《化学化工课程思政素材选编》,读者会惊觉:那些推动中国化工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力量,从来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更是一代代科学家以... 在科技浪潮奔涌的今天,化工领域的创新突破往往被视为纯粹的技术问题,但翻开叶俊伟主编的《化学化工课程思政素材选编》,读者会惊觉:那些推动中国化工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力量,从来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更是一代代科学家以家国情怀为底色、以科学精神为筋骨、以工匠精神为笔触绘就的精神图谱。这部著作通过百余位化工先驱的鲜活案例,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编织成一张立体的育人网络,揭示了科技创新背后深沉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人才培养 化工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6
作者 朱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94,共4页
随着科技革命的持续深入推进,社会生产力正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变。在此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面临着重大适应性变革,需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束缚,进一步拓展基础研究的深度... 随着科技革命的持续深入推进,社会生产力正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变。在此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面临着重大适应性变革,需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束缚,进一步拓展基础研究的深度,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拔尖创新人才的聚集地和创新成果的孵化地。对此,高校需从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等方面入手,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质生产力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创新 被引量:1
7
作者 常亮 赵显嵩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进展与宝贵经验,指出有组织科研将引发高校科技创新的深刻变革。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治理结构的网络化育成,是推动和实现高校有组织科研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以治理创新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 科技创新 高校有组织科研 新型举国体制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西部民族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丰景 刘国芳 +2 位作者 王君瑞 许剑 申乃坤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3期366-369,共4页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与健康保障的需求不断提升,生物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西部高等教育是西部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因而需要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拔尖创新型生物技术人才。文章旨在探讨“双一流”背景下,西部民族...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与健康保障的需求不断提升,生物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西部高等教育是西部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因而需要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拔尖创新型生物技术人才。文章旨在探讨“双一流”背景下,西部民族高校传统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通过分析民族高校本科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合理进行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深化产学研合作等一系列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创新策略,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 西部地方高校 “双一流”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举措——基于国家科技奖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露岚 彭树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科技革命带来了医学创新发展新需求,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国家科技奖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其权威性高、荣誉性强。本文通过整理2016—2020年医学领域国家科技奖获奖情况,从获奖数量、获奖地区、获奖主体、学... 科技革命带来了医学创新发展新需求,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国家科技奖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其权威性高、荣誉性强。本文通过整理2016—2020年医学领域国家科技奖获奖情况,从获奖数量、获奖地区、获奖主体、学科分布和交叉融合等方面对获奖成果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以期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医学科技创新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何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于对百位院士访谈文本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刚 郑泽琳 张佳巍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6,共9页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亟须寻求破...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亟须寻求破解之道。拔尖创新人才并非指特定类型、标准统一的某类人才,而是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既响应了国家战略需求,又推动着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布局发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使用三阶段编码对105位院士访谈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探究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并分析其面临的3种现实困境:一是保障配置有所欠缺,二是育人目标指向不明,三是评价体系不够合理。因此,应强化前端顶层设计、着力开展理论研究和锚定特色育人目标,以期破解我国高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高校发展 人才培养 教育强国 院士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高校创新之道——基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的面板模型
11
作者 黄兆信 龙泽海 韩冠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8,共1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高校是其中实施的核心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投入产出为理论基础,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探讨高校创新之道。本文通过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指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高校是其中实施的核心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投入产出为理论基础,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探讨高校创新之道。本文通过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指标的数据,构建面板模型,研究高校创新体系以及投入扩散与产出的关系。研究发现:构建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创新人力投入是高校创新产出的根本源泉;创新经费投入构成高校创新产出的核心保障;技术转让对于高校创新产出具有重要激励作用;国际合作研究为高校创新产出提供重要推动力,但国际会议交流还未发挥其应有作用。基于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高校创新 创新投入 创新扩散 创新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2
12
作者 魏玉书 乔庆东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9,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它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也深刻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社会生产效率提升与维护教育公平、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融合受阻、传统培养模式与...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它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也深刻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社会生产效率提升与维护教育公平、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融合受阻、传统培养模式与现实需求冲突、人才培育与人才应用分离等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来源于社会结构、制度安排、文化制约及社会型塑四个方面。为进一步优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建立新质生产力产业导向教育体系、加强高校与科技部门的合作、畅通以实践为切入点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等方面着手,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产学研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专业硕士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琴 吴大中 吴昕芸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87,共3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专业硕士的培养如何适应科技创新创业的要求,围绕这个问题,结合培养实践展开研究。首先要培养专业硕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使他们的头脑中牢固树立科技创新创业的理念。在导师团队的...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专业硕士的培养如何适应科技创新创业的要求,围绕这个问题,结合培养实践展开研究。首先要培养专业硕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使他们的头脑中牢固树立科技创新创业的理念。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通过科技平台的创新实践,培育专业硕士科技创新创业潜能,努力提升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创业人才,在承担国家振兴重任的同时,进一步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硕士 科技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地方高校转型研究
14
作者 董超俊 赵雨旸 李亚东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9,I0003,共9页
高质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以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为重点;作为一种新的质量观,以人民至上、整体协同和追求卓越为目标;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观,以提质增效、系统跃升和转型变轨为特征。地方高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遵循三大逻辑理路:... 高质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以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为重点;作为一种新的质量观,以人民至上、整体协同和追求卓越为目标;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观,以提质增效、系统跃升和转型变轨为特征。地方高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遵循三大逻辑理路:遵循大学发展逻辑,融入社会发展大系统,探索中国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坚持“三位一体”统筹谋划,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政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成为地方发展的共同体,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探索地方高校分类特色发展之路。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转型需要在办学定位、发展策略、动力机制、范式转型四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在办学定位上坚守“地方性”生长基因和“应用型”类型特征;在发展策略上以高质量为追求,注重需求导向,与地方深度融合;在动力机制上把政策牵引力和需求拉动力内化为自我革新内驱力;范式转型是从规模扩张高增长范式转向创新驱动高质量范式。地方高校向高质量发展范式转型的实施路径为:基于核心价值转移的本体论,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升级;基于分类特色发展的认识论,由“经院型模式”向“应用型模式”转变;基于“三位一体”的方法论,从“地方中的高校”向“地方的高校”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应用型高校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廖志豪 廖建华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7-151,共5页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构成内容。近年来,基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向,我国诸多高校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积极地改革和探索,但从对学生创新素质体系建构的视角来看,其中仍然存在缺憾。为此,论文提出创新课程体系的结...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构成内容。近年来,基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向,我国诸多高校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积极地改革和探索,但从对学生创新素质体系建构的视角来看,其中仍然存在缺憾。为此,论文提出创新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拓展课程体系的内容界面,变革课程实施的基本范式等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科技人才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高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李娜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79,共5页
为实现2020年国家愿景,印度政府大力提倡高校开展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努力推进政府、高校、企业与个人开展协同创新。本文基于高校案例,分析和探讨了印度高等院校通过调整、落实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获得的相关经验,包括取... 为实现2020年国家愿景,印度政府大力提倡高校开展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努力推进政府、高校、企业与个人开展协同创新。本文基于高校案例,分析和探讨了印度高等院校通过调整、落实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获得的相关经验,包括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为我国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平台——以中俄高校联合培养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谷柏玲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82,共3页
以中俄两国高校联合办学为例,在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平台中寻找新的突破点。从中俄两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实施内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平台构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切实把握构建国际化人... 以中俄两国高校联合办学为例,在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平台中寻找新的突破点。从中俄两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实施内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平台构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切实把握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培养 中俄科技合作 科研创新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岗位、项目、资金配置一体化的高校科技人才组织模式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俊儒 李敏 张长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5,共12页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是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党中央成立中央科技委员会,目的是强化党中央对国家战略科技事业的统筹协调能力,解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不够、科技创新...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是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党中央成立中央科技委员会,目的是强化党中央对国家战略科技事业的统筹协调能力,解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等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一体化,是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一项主要改革任务。在作为教育基地、科技阵地、人才高地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资源与智力资源高度集中,科技创新要素配置同样存在若干不完善、不合理之处,资源错配浪费的问题长期存在。提升岗位、项目、资金三类最关键创新要素的一体化程度,从以“要素”为核心的科技管理方式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组织模式,将有力打通高校科技人才使用的“最后一公里”,对其他科技研发单位形成示范引领作用。文章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首先对美国、英国、德国等世界科技强国的高校科技人才组织模式进行文本分析,对不同组织模式中的岗位聘任、要素供给、资源共享、利益分配方式进行拆解,比较及归纳出各自的典型特征、经验做法、主要优势;其次立足中国高校实际,借鉴各国组织模式中的长处,在“有组织的科研”语境下,以系统思维探究一种适应高校新发展阶段的一体化组织模式,并提出实现路径和范例。文章提出的岗位、项目、资金配置一体化的组织模式思路主要是:不再孤立看待各项创新要素,依靠高校党组织在网状管理架构中的中心结点优势,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上下级组织联动、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的强大组织力,以“混合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加强关键创新要素统筹配置,激发“人”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形成科学家本位的有组织科研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人才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岗位、项目、资金配置一体化 组织模式 人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吉林省农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19
作者 和梦琳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3期185-187,共3页
随着全球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基于此,该文以新质生产力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吉林省农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结合吉林省农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 随着全球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基于此,该文以新质生产力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吉林省农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结合吉林省农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吉林省农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战略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山东省为例
20
作者 段炼炼 陈甜甜 +1 位作者 臧睦君 蒋欢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5,共7页
基于合成控制法构建面板数据政策评价计量模型,分析《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对区域内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回应区域发展战略的中介变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对山东地方高校... 基于合成控制法构建面板数据政策评价计量模型,分析《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对区域内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回应区域发展战略的中介变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对山东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积极的、显著的影响;区域发展战略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显示出短期性及后劲不足问题,区域发展战略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融合效果不佳。深入推进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助推地方高校成为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建立高水平地方高校战略联盟,同时持续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项激励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