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高校法人制度:“双一流”建设的法治保障 被引量:4
1
作者 罗爽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85,共5页
高校法人制度是"双一流"建设顺利推进的组织法律保障。与"双一流"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国高校法人的具体制度建设在章程实效性、法人财产自主权、法人组织机构制度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未来应将保障和促进高校的自主性... 高校法人制度是"双一流"建设顺利推进的组织法律保障。与"双一流"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国高校法人的具体制度建设在章程实效性、法人财产自主权、法人组织机构制度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未来应将保障和促进高校的自主性作为制度完善的核心价值目标,在坚持高校学术自主性本位的同时防止其公共性危机的发生,并从章程、法人财产权、组织权力协调合作机制等方面着力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法人制度 “双一流”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法人治理制度与公共治理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士宝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9-131,共3页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而法人治理制度的健全与公共治理制度的完善则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所在。本文从高校法人治理和公共治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发,研究了高校法人治理制度与公共治理制度的完善,以期为建立现代大...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而法人治理制度的健全与公共治理制度的完善则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所在。本文从高校法人治理和公共治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发,研究了高校法人治理制度与公共治理制度的完善,以期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高校法人治理制度 高校公共治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立公私统一的高等学校法人制度 被引量:10
3
作者 卢威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1,共7页
我国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法人制度不同、改革理路殊异,这种"双轨制"倾向难以应对理论诘难与实践困境,建立公私统一的高校法人制度势在必行。公共行政范式的转变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托。多中心治理的兴起,使得垄断性的国家行政转... 我国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法人制度不同、改革理路殊异,这种"双轨制"倾向难以应对理论诘难与实践困境,建立公私统一的高校法人制度势在必行。公共行政范式的转变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托。多中心治理的兴起,使得垄断性的国家行政转向国家与社会合作的公共行政,公法范围扩张至从事公共事务的第三部门。在国家及其创设的机构之外,从事公共事务的民间自治组织亦应纳入公法人之列。基于此,两类高校均应定位于公法人;同时,为适应其组织特性,应在公法人框架下创设专门的高等学校法人。改革路径是在建立公法人制度的基础上,由法律明确规定高校的法人属性,并据此完善相关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办高校 民办高校 高校法人制度 法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支撑引领强国建设的法治保障: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 被引量:2
4
作者 姚荣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4,共13页
构建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相匹配的国家治理体制与法律制度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良法善治,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公法视野下的大学法范式顺应了小科学时代学术创新的基本规律。与此相比,... 构建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相匹配的国家治理体制与法律制度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良法善治,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公法视野下的大学法范式顺应了小科学时代学术创新的基本规律。与此相比,私法视野下的英美大学法范式更加契合大科学时代学术创业的价值诉求。法治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高等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与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阶段性特征相契合时,国家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实力将会产生实质性跃升。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科技中心、人才中心转移的背后,离不开高等教育法律制度优势的作用发挥。对于中国而言,促进高等教育支撑引领强国建设,呼唤更加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一方面,要明确国家与大学之间的法理关系,厘清高校依法自主办学这一法律制度的内涵,明晰公法与民法两种语境下高校法人的权利能力及其责任;另一方面,要激发高校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活力,明晰高校教师作为特殊劳动者的法律地位,摒弃高权管制框架对教师知识产权与创新自由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学术自由 公私法合作理论 高校法人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