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治理中高校校规与国家教育立法的冲突及其协调
1
作者 魏文松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0-62,共13页
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依赖于作为“强制型规范”的国家教育立法提供外部保障,也需要作为“自治型规范”的高校校规形成内在支撑。在大学治理实践中,高校校规对法律保留原则的逾越、国家教育立法对学术自治空间的限缩,揭... 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依赖于作为“强制型规范”的国家教育立法提供外部保障,也需要作为“自治型规范”的高校校规形成内在支撑。在大学治理实践中,高校校规对法律保留原则的逾越、国家教育立法对学术自治空间的限缩,揭示的是二者之间在规范内容上的冲突。在规范适用中出现的价值判断分歧,体现的是二者之间在司法层面的冲突。校规制定与统一立法缺乏协调制度、国家公权力与大学自治权相互博弈、司法难以兼顾合法性与合理性审查是二者存在冲突的主要原因。在教育法典编纂背景下,现代大学治理需要妥善协调两种规范的“内外平衡”关系,其正当性既体现在“强制型规范”与“自治型规范”的可通约性,也取决于立法的“谦抑性”与校规的“有限性”。在具体规则构设上,既需要建立高校校规与国家教育立法的沟通机制,也应当完善高校校规的制定程序和民主参与制度,同时还要推动司法程序性审查向正当性审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高校校规 国家教育立法 受教育权 教育法典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校规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金辉 刘宇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8-51,共4页
高校校规是依法治校的核心、具体化,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宏观管理高校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校规包括高校章程和一般规范性文件两层结构,后者受到前者的约束。二者实体合法性和程序合法性的建立和完善将保障高校实现依法治校。
关键词 依法治校 高校校规 高校章程 一般规范性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规的创制研究:基于两种权力观的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厚明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5,共4页
"国家"一元权力观和"国家一社会"二元权力观对于高校校规的创制权来源有着不同的观点,由此对高校校规的创制是否适用"法律保留"原则,以及高校校规的创制应在何种范围内以及何种程度上适用"法律保留&... "国家"一元权力观和"国家一社会"二元权力观对于高校校规的创制权来源有着不同的观点,由此对高校校规的创制是否适用"法律保留"原则,以及高校校规的创制应在何种范围内以及何种程度上适用"法律保留"原则,也有着不同的结论。根据"国家"一元权力观,高校所享有的校规创制权来源于国家权力的授予,但是这并不能对高校校规的创制作出有力的解释。根据"国家一社会"二元权力观,高校校规的创制权直接源于宪法,但是并不意味着高校享有"治外法权",同样存在着有限"法律保留"的必要性,并且在学术性事务和非学术性事务两种类型高校校规的创制中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规 创制权 “国家”一元权力观 “国家-社会”二元权力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规的创制研究:基于两种权力观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厚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3,54,共4页
"国家"一元权力观和"国家—社会"二元权力观对于高校校规的创制权来源有着不同观点,由此对高校校规的创制是否适用"法律保留"原则、高校校规的创制应在何种范围内及何种程度上适用"法律保留"原... "国家"一元权力观和"国家—社会"二元权力观对于高校校规的创制权来源有着不同观点,由此对高校校规的创制是否适用"法律保留"原则、高校校规的创制应在何种范围内及何种程度上适用"法律保留"原则,也有着不同结论。根据"国家"一元权力观,高校的校规创制权来源于国家权力的授予,但这并不能对高校校规的创制作出有力解释。根据"国家—社会"二元权力观,高校校规创制权直接源于宪法,但并不意味着高校享有"治外法权",同样存在有限"法律保留"的必要性,并在学术性事务和非学术性事务两种高校校规的创制中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规 创制权 “国家”一元权力观 “国家—社会”二元权力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界及其规制——以32所教育部直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叶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0,共9页
高校开除学籍处分纠纷是一个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而这与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和比较32所教育部直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校规中关于开除学籍处分的规定,发现校规之间在具体内容上差异较大,因此,提出高校校规设定开... 高校开除学籍处分纠纷是一个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而这与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和比较32所教育部直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校规中关于开除学籍处分的规定,发现校规之间在具体内容上差异较大,因此,提出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界问题。一方面,高校享有通过制定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力;另一方面,这一权力是有界限的,主要受到合理行政原则的限制。为此,从实体和程序方面提出了对高校设定开除学籍处分权的规制路径,促进依法治校工作的深化,推进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规 开除学籍 处分 权界 合理行政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规的法律效力研究:基于两种法学流派的考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厚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65,共5页
高校校规的法律效力问题不仅涉及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而且涉及学生合法权利的保障问题。根据实证主义法学派的理论观点,高校校规的法律效力取决于高校校规制定权是否来源于国家权力的授权,这与高校的内在学术逻辑相违背,并不... 高校校规的法律效力问题不仅涉及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而且涉及学生合法权利的保障问题。根据实证主义法学派的理论观点,高校校规的法律效力取决于高校校规制定权是否来源于国家权力的授权,这与高校的内在学术逻辑相违背,并不符合高校学术自治的内在要求。根据自然法学派的理论观点,高校校规的法律效力取决于高校所制定的校规在实体方面和程序方面是否合乎理性,是否合乎公平与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规 法律效力 法学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位授予中新旧校规的衔接与适用
7
作者 姚荣 李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8,共10页
《学位法》的颁布实施,为高校修订学位授予相关校规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要求,同时也引发了新旧校规之间如何衔接与适用的难题。在形式法治思维的宰制下,高校倾向于将学位授予新旧校规的适用对象、范围以及具体标准完全视为其办学自主权的范... 《学位法》的颁布实施,为高校修订学位授予相关校规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要求,同时也引发了新旧校规之间如何衔接与适用的难题。在形式法治思维的宰制下,高校倾向于将学位授予新旧校规的适用对象、范围以及具体标准完全视为其办学自主权的范畴,而较少检视规则变动对学位申请人权益保障产生的实际影响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实质合法性与民主正当性疑义。当前,在有关新旧校规适用所引发的高校涉诉行政争议案件中,法院倾向于将规则条款的变动视为学术自治或高校自主裁量的范畴,客观上降低了司法审查的强度。但是,从实质法治的视角而言,应当充分考虑裁量的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程序正义要求高校根据正当程序的一般要求,结合学术自治的特殊原则设定内部的程序规则,并根据对学生权利影响的程度采取不同密度的程序配置。实体正义则要求将高校新旧校规衔接与适用的裁量权纳入平等原则、比例原则、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等行政法治基本原则的拘束之中,实现高校依法自主裁量与权益保护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法》 学位授予 高校校规 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惩戒之司法救济的现实问题与完善路径
8
作者 唐子艳 刘雪莹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20,I0006,I0007,共14页
高校教育惩戒的司法救济是对高校教育惩戒决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查,涉及高校自治权维护与学生基本权利保护这一对矛盾问题。对128个高校教育惩戒司法判例的梳理考察发现,我国高校教育惩戒司法救济现状中存在受案范围不统一、审查... 高校教育惩戒的司法救济是对高校教育惩戒决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查,涉及高校自治权维护与学生基本权利保护这一对矛盾问题。对128个高校教育惩戒司法判例的梳理考察发现,我国高校教育惩戒司法救济现状中存在受案范围不统一、审查内容不统一、审查标准不一致、对高校校规附带性审查不明确等现实问题。在明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之教育惩戒应然理念的基础上,高校教育惩戒司法救济的完善路径为:扩大高校教育惩戒司法审查的范围,明确高校教育惩戒司法审查的介入强度,完善高校校规附带性审查制度;以此提升高校教育惩戒司法救济总体成效,以进一步平衡大学自治的维护与学生权益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权 高校教育惩戒 高校校规 教育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惩戒与高校纪律处分衔接问题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蒙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S01期161-165,共5页
刑罚及治安管理处罚这样的社会惩戒在制定之初时就已经考虑到了"过罚相当"的问题,但大学生在违法犯罪后除了要遭受社会惩戒外还需要被科处高校自身的纪律处分。通过观察和比较我国双一流大学的纪律规范,能够发现在社会惩戒与... 刑罚及治安管理处罚这样的社会惩戒在制定之初时就已经考虑到了"过罚相当"的问题,但大学生在违法犯罪后除了要遭受社会惩戒外还需要被科处高校自身的纪律处分。通过观察和比较我国双一流大学的纪律规范,能够发现在社会惩戒与纪律处分的衔接上存在着纪律处分管辖过宽、并罚标准不一、衔接程序不畅等问题。为此,基于比例原则,高校应尽可能在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基础上,慎用纪律处分。二者衔接时,也应遵循一套明确的程序,保证程序运行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惩戒 纪律处分 比例原则 高校校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纪律处分与轻微刑事犯罪处罚的衔接——基于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纪律处分条例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赫栋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1,共8页
我国高校校规对于轻微刑事犯罪行为的纪律处分规定非常严苛且笼统,原则上遵循“犯罪即开除”的并罚标准。这种粗暴的“一刀切”规定不仅与依法治教的法治要求相悖,也面临着理论上支撑不足的困境和刑法积极主义变革的挑战。当前,我国高... 我国高校校规对于轻微刑事犯罪行为的纪律处分规定非常严苛且笼统,原则上遵循“犯罪即开除”的并罚标准。这种粗暴的“一刀切”规定不仅与依法治教的法治要求相悖,也面临着理论上支撑不足的困境和刑法积极主义变革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校对于轻微刑事犯罪行为的纪律处分亟待规范化,应修改“犯罪即开除”的绝对规定,以比例原则为基本遵循,在轻微刑事犯罪与高校纪律处分的并罚上依次审查罪行与刑事结果标准、重大不利影响标准以及教育效果标准,同时纳入对微罪扩张趋势的考量,并遵循“先刑罚后处分”的处理顺序,以达到对轻微刑事犯罪行为作出恰当合理的纪律处分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刑事犯罪 纪律处分 比例原则 高校校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