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施现状研究
1
作者 郑艳艳 《山西农经》 2017年第4期120-120,122,共2页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作为高校日常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师工作热情、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就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施的总体情况而言,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实施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加强...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作为高校日常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师工作热情、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就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施的总体情况而言,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实施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加强对高校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的研究则显得极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分析当前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的实施现状为主要出发点,重点探讨完善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的策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绩效工资考核制度 实施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核的制度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 被引量:9
2
作者 蔡连玉 张芸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制度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调整恢复、规范初建、改革探索和深化改革四个时期且具有四个主题特征,即科研考核标准走向分类多元,考核方式日趋完善,考核程序趋于规范合理,考核结果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 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制度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调整恢复、规范初建、改革探索和深化改革四个时期且具有四个主题特征,即科研考核标准走向分类多元,考核方式日趋完善,考核程序趋于规范合理,考核结果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制度的变迁是兼具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范式特征的混合模式,由政治、经济与文化所带来的国家治理方式转型以及新公共管理理念等外部因素形塑了如上制度变迁。本研究通过对制度变迁带来的绩效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制度的变迁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传统的工作模式被更新;提升了学术生产力,传统单位制被倒逼松动;推动了高校人事管理现代化改革,混合式绩效文化被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制度 制度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政策语料库 变迁模式 变迁动力 制度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模型的建构研究
3
作者 杨琰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5年第2期189-191,共3页
本文对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文献分析、教师核检表、专家小组、行为事件访谈、心理测量统计等方法逐步构建了地方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得出的胜任力特征编制调查问卷,进行... 本文对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文献分析、教师核检表、专家小组、行为事件访谈、心理测量统计等方法逐步构建了地方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得出的胜任力特征编制调查问卷,进行预测修正和正式大规模发放问卷,收集后依次进行相关检验、信效度检验,建构效度良好。模型包括两大类别、五个维度和22个胜任特征,具有实际应用性;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 高校教师 科研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考核、知识共享与高校教师科研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冲 林焕翔 苏永建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6-62,共7页
绩效考核能有效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创新,但已有研究缺乏对其内部机制的深入探讨。基于来自"985工程"高校教师的213份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绩效考核对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知识共享所发挥的中介作用机制... 绩效考核能有效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创新,但已有研究缺乏对其内部机制的深入探讨。基于来自"985工程"高校教师的213份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绩效考核对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知识共享所发挥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评价取向的绩效考核对主动性科研创新与被动性科研创新均有促进作用,一般知识共享与关键知识共享在二者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显著;发展取向的绩效考核对被动性科研创新无显著影响,但对主动性科研创新行为的影响显著,一般知识共享与关键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绩效考核 知识共享 科研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校教师科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5
作者 叶晓力 杨微 程婷婷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
科教融合是一个涉及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议题,高校教师科教融合作为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重要路径,对高校教师职业成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基于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本研究从共生单元... 科教融合是一个涉及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议题,高校教师科教融合作为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重要路径,对高校教师职业成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基于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本研究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四个维度系统考察了高校教师科教融合发展实践,旨在厘清高校教师科教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科教融合面临共生单元上的内在结构矛盾凸显、共生模式上的共生关系进化受阻、共生界面上的调节机制功能缺位以及共生环境上的协同支持系统薄弱等现实困境。为有效促进我国高校教师真正迈向科教融合发展,应从以下方面探索建设:立足教学学术理念,识读科教融合的共生本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激活互惠共生的行为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方式,重塑共生导向的评价机制;健全政策指导体系,重塑融合共生的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科教融合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共生理论 教学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薪酬水平对高校教师科研生产率的激励——基于“全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和平 沈红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91,共8页
薪酬对劳动生产率和工作绩效的激励作用被广泛认同,但高校教师薪酬水平对其科研生产率的激励效应缺乏实证检验。调查结果显示:薪酬水平对高校教师科研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薪酬购买力地区差异影响薪酬对科研生产率的激励水平;年龄... 薪酬对劳动生产率和工作绩效的激励作用被广泛认同,但高校教师薪酬水平对其科研生产率的激励效应缺乏实证检验。调查结果显示:薪酬水平对高校教师科研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薪酬购买力地区差异影响薪酬对科研生产率的激励水平;年龄、职称和博士学位比薪酬水平更能影响科研生产率;薪酬水平越高的群体其薪酬差距越大。高校应努力提高教师薪酬待遇水平,在薪酬制度设计中引入反映货币购买力地区差异的指标,重视学术氛围等非经济性激励因素的建设,合理处理薪酬中保障与激励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薪酬水平 科研生产率 科研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周静 乔开文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5-118,共4页
从目前状况看,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MG-SVM模型的应用型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包永强 汪木兰 +3 位作者 梁瑞宇 王青云 宋宇飞 朱昊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1-1084,共4页
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关键在于全面评价教师科研能力。文章分析了应用型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专家评价应用型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来模拟同行专家评价;提出了一种广义混合高斯核函数(GFMG)用于提高SV... 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关键在于全面评价教师科研能力。文章分析了应用型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专家评价应用型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来模拟同行专家评价;提出了一种广义混合高斯核函数(GFMG)用于提高SVM模型识别率。通过南京某应用型高校实证分析,混合高斯核函数能够提高正确识别率达95.79%,模型能够有效评价应用型教师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管理 教师科研能力评价 GFMG-SVM 高斯核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偏好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学术职业变革-中国大陆”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6
9
作者 牛风蕊 张紫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3-58,共6页
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偏好存在着院校类别的差异,院校层次越高,教师更偏重于研究;男性教师更偏向于研究,女性教师则偏向于教学;45岁以下的教师更偏好研究;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偏好下降,而科研偏好则呈上升趋势;高级职... 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偏好存在着院校类别的差异,院校层次越高,教师更偏重于研究;男性教师更偏向于研究,女性教师则偏向于教学;45岁以下的教师更偏好研究;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偏好下降,而科研偏好则呈上升趋势;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低级职称的教师更偏向于研究;理工学科教师比人文社科类教师更偏好研究。同时,教学科研偏好的不同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投入和学术产出方面有较大影响,即偏好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上投入更多,偏好科研的教师投入科研更多,学术产出也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 科研 工作偏好 学术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的高校教师激励模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阳霞 周文峰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6-48,共3页
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在考虑两个维度努力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基于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的高校教师激励问题建立博弈模型。与此同时,高校可以通过调整两个维度的分享系数,激励教师选择以最大努力水平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而且,分享系数的确定与... 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在考虑两个维度努力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基于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的高校教师激励问题建立博弈模型。与此同时,高校可以通过调整两个维度的分享系数,激励教师选择以最大努力水平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而且,分享系数的确定与该任务的边际收益、努力成本系数、方差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科研 委托代理 高校教师激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科研遵从的类型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官东 王思惠 陈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60,共7页
对468名高校教师科研遵从类型与特征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科研存在认从、服从、顺从和盲从(非理性遵从)四种科研遵从类型,89%的高校教师倾向于理性遵从,且科研服从比例最高,占37%,其次是科研认从,占30.6%,11%高校教师倾向于非理... 对468名高校教师科研遵从类型与特征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科研存在认从、服从、顺从和盲从(非理性遵从)四种科研遵从类型,89%的高校教师倾向于理性遵从,且科研服从比例最高,占37%,其次是科研认从,占30.6%,11%高校教师倾向于非理性遵从;高校教师科研遵从存在性别、年龄、职称、学校类型、学历和科研领域等方面的差异;科研认从在明确的科研认知、积极的科研情感和主动的科研意志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科研服从虽有比较明确的科研功利性认知,但在消极的科研情感和被动的科研意志方面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科研顺从和科研盲从在模糊的科研认知、消极的科研情感和被动的科研意志方面具有明显的一致性;除科研服从与科研顺从在科研认知方面差异不显著外,不同科研遵从类型间在科研认知、科研情感和科研意志方面均具有显著(P<0.05)或十分显著(P<0.001)差异。这一研究结果揭示高校教师科研遵从的本质,对于高校如何激发教师科研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科研遵从 类型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科研倦怠的特征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振东 张艳辉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01-104,共4页
以高校教师科研倦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倦怠的概念和应用领域,提出了科研倦怠的概念,论述了科研倦怠的表现形式,从个体特征、高校科研条件与氛围、社会因素三个方面阐述了导致科研倦怠的原因,提出了缓解或改善科研倦怠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科研倦怠 个体特征 社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本为本”背景下高校教师如何以科研促进教学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强 姜莉 +2 位作者 李雯 张鹏 李荣 《中国冶金教育》 2019年第2期68-69,共2页
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即存在区别,又存在较大的相容性,二者需要相形益彰,才能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分析高校教学与科研本质区别、内在关系及影响因素基础上,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正确认识和平衡二者关系角度,... 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即存在区别,又存在较大的相容性,二者需要相形益彰,才能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分析高校教学与科研本质区别、内在关系及影响因素基础上,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正确认识和平衡二者关系角度,对"以本为本"背景下高校教师如何以科研促进教学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本为本 高校教师 科研反哺教学 相互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力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晓玲 陈松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2,共4页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正式出台。在文件中,国家教育部再次强调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继续教育作为高校教师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开...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正式出台。在文件中,国家教育部再次强调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继续教育作为高校教师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开展的培训方式、方法的探索自然备受高校重视。尽管历经五年风雨,国内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突飞猛进,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高校继续教育在开展模式的选择、教师科研能力训练及教学能力培训协调问题的解决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将以提升教师科研及教学能力为目的,对高校继续教育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希望通过此类问题的研究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科研与教学能力 继续教育 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廖玫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83,共4页
从影响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制约条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科研目的功利化、教师科研积极性偏低、科研队伍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科研能力欠缺等是影响广大体育教师科研发展的内部因素;而高校科研管... 从影响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制约条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科研目的功利化、教师科研积极性偏低、科研队伍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科研能力欠缺等是影响广大体育教师科研发展的内部因素;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经费投入少、图书资料缺乏、科研激励力度小等是制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 体育教师 普通高校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服务:高校教师科研创新激励模式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健忠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1,I0004,共9页
高校教师科研激励大多采用“高压控制”与“工分制”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科研成果重“量”轻“质”特别是颠覆性创新探索规避的现象。因此,科研创新激励的指导思想亟需从单一的、命令式的行政管理思维向多元的、合作式的科学治... 高校教师科研激励大多采用“高压控制”与“工分制”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科研成果重“量”轻“质”特别是颠覆性创新探索规避的现象。因此,科研创新激励的指导思想亟需从单一的、命令式的行政管理思维向多元的、合作式的科学治理思维转型。区别管理与治理,分析激励模式从管理思维向治理思维转变的原因,从公司治理的理论出发,既可以窥见从传统治理下的高压控制型向科学治理下的合作服务型激励模式转型的基本逻辑,也可以从构建具有较高失败容忍度的科研考核体系、高校教师的自我约束机制和高校管理者从科研管理向科研服务转型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创新 高校科研 科研评价 科研治理 高校教师 合作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文辉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97,共3页
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肩负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高校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要求,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建设一支创新精神强、职业素养好... 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肩负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高校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要求,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建设一支创新精神强、职业素养好、业务能力优、科研水平高的青年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高校 科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机制构建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志杰 李广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4-67,共4页
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大学一样都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责,但应用型高校教师如何结合这三项职责的履行发展与提升自己,则要比研究型大学教师面临更多的条件局限与困难。从产学研一体化的视角,提出应用型高校与行业合作建... 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大学一样都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责,但应用型高校教师如何结合这三项职责的履行发展与提升自己,则要比研究型大学教师面临更多的条件局限与困难。从产学研一体化的视角,提出应用型高校与行业合作建设'产学研协同发展共同体',并以协同发展共同体为依托,以行业应用项目的研究与实施为牵引,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项目研究与开发以及应用型高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实现应用型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教师专业发展 协同发展机制 教学 科研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成长的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体系设计 被引量:12
19
作者 白景永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41,共4页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体系是一个基于职业成长,将高校教师的论文写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信息采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科研成果融为一体,用数学统计的方式,通过对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而构建形成的动态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谈访、问...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体系是一个基于职业成长,将高校教师的论文写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信息采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科研成果融为一体,用数学统计的方式,通过对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而构建形成的动态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谈访、问卷调查和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提出的AHP法(层次分析法),确定体系各项指标的加权赋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系统检测确保该评价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实现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动态评价的便捷功能,提高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促进高校教师职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职业成长 高校教师 科研能力 评价体系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合作与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探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仇琛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03-105,共3页
产学研合作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该以"科研"为归宿,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以"团队"为依托,为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导航;以"培训"为抓手,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以&... 产学研合作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该以"科研"为归宿,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以"团队"为依托,为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导航;以"培训"为抓手,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以"服务"为导向,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产学研合作 科研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