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与创新论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卫建国 汤秋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7,共5页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是新时代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指挥棒,关乎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保证,是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需求,是转变教师教学评价理念的关键抓...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是新时代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指挥棒,关乎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保证,是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需求,是转变教师教学评价理念的关键抓手。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存在评价育人功能有偏差、评价内容窄化、评价主体参与度不均衡、分类评价标准不足等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的创新路径是:转变教学评价观念,回归教书育人实质价值;完善教学评价内容,突显教学业绩和教学吸引力;强化评价主体多元,持续提升教学满意度;建立分类评价标准,进一步彰显不同教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 存在问题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学术视域下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演进逻辑与改革进路
2
作者 欧阳光华 游子欢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I0002,共11页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分为恢复奠基、规范建制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与教学学术理念的契合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从本质上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演进是行政理性与学术理性博弈的动态发展过程,其既受...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分为恢复奠基、规范建制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与教学学术理念的契合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从本质上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演进是行政理性与学术理性博弈的动态发展过程,其既受到外源驱动与内生张力的共同作用,又被旧有制度与惯性选择的自我强化所阻碍,在整体上呈现出渐进性与螺旋式相互交织的变迁路径特征。未来有必要从理念重申、制度创新、主体协同三个方面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进行系统性改革,以真正实现教学学术理念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的本土化,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高校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学术 高校教师 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磊 朱金秀 丁小庆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4,共7页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要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文件精神,以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为出发点,挖掘时代价值、厘清现实困境、明确优化路径、建立保障机制,全方位系统性构建教师教学的大评价...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要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文件精神,以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为出发点,挖掘时代价值、厘清现实困境、明确优化路径、建立保障机制,全方位系统性构建教师教学的大评价观与大质量观,建立高质量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质量 评价改革 优化路径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评价改革视角下高校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多维影响和对策——基于对39篇文献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媛媛 刘振天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79,共7页
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本位,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深度变革、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以回归教学为主题对筛选后的39篇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提炼出影响高校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内外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 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本位,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深度变革、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以回归教学为主题对筛选后的39篇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提炼出影响高校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内外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教育评价改革在促进高校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牵引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的显著作用和现有不足,并从校际差异和人际差异两个维度加以考量,提出推动高校教师回归教学本质的三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教学 教育评价改革 破“五唯” 高校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改进 被引量:8
5
作者 封杰 郝文武 郭文斌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9,77,共7页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师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为了解决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改变评价目标的狭窄化,确立...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师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为了解决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改变评价目标的狭窄化,确立全面促进师生发展的评价目标;改变“重教轻学”等片面评价,确立重教重学的全面评价;改变重定量评价轻定性评价倾向,确立全面重视“定性+定量”的评价方式;改变评价结果激励作用的形式化和单一化,确立教学激励科学合理的评价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质量评价 评价目的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评价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实施路径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静 徐学 蔺跟荣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153,共5页
高校教师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往的研究与实践分析,信息技术从内容、形式、技术等三个方面促进高校教师评价改革。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宏观政策、改革举措和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 高校教师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往的研究与实践分析,信息技术从内容、形式、技术等三个方面促进高校教师评价改革。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宏观政策、改革举措和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不断迭代演进,政策和技术的双重支持使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教师发展具有现实可能性。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师评价改革还存在理念尚不成熟、机制尚不健全、技术自身尚不稳定、主体能力尚不充足等四大难题。基于此,可从创新教师评价理念、建设教师评价平台、开展人员培训、构建协同机制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促进信息技术高效服务于高校教师评价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高校教师 教师评价 教育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精准教学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培文 朱珂 +3 位作者 叶海智 张潍杰 张利远 闫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6,共9页
通过精准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是教育理想和国家政策的不懈追求.高校教师是实施精准教学的“基”,现有关于其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概念不清和多采用主观构建评价指标的问题.为此,开展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精准教学能... 通过精准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是教育理想和国家政策的不懈追求.高校教师是实施精准教学的“基”,现有关于其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概念不清和多采用主观构建评价指标的问题.为此,开展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精准教学能力评价模型研究.首先,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精准教学能力进行等级划分并构建评价指标框架,运用层级分析法建立指标权重;其次,利用BP神经网络智能学习的特性,以不同数据类型的指标值为输入,对应能力综合值为输出,检验精准教学能力分级及指标权重的合理性,进而生成较为客观的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开发的评价系统和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数据采集和模型检验,从神经网络对数据的分类、拟合及仿真结果来看,模型能够对高校教师的精准教学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教师对模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也具有较高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高校教师 精准教学能力 评价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内涵特征、现实挑战与培育路径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兴洲 唐文秀 王志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7,共11页
推进高校教学评价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党和国家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和内生需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评价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重管理轻发展”的倾向,忽视高校教师的主体参与性,并未真正有效... 推进高校教学评价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党和国家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和内生需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评价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重管理轻发展”的倾向,忽视高校教师的主体参与性,并未真正有效地解决教学质量问题。如何超越监管和问责,走向自主性的教学质量建设,真正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呼吁高校教师认同教学评价主体身份,提升自身教学评价素养?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素养是指高校教师在对自身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业表现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时代变化、国家需求、学校定位以及学科专业特点等因素,以高质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价值引领,通过有效地收集评价信息、解读评价结果和持续改进教学等达成教学质量提升所需要的一种素养。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存在个体内生性发展动力缺失、学校环境“有效性支持”缺乏、教师教育忽视培育三个方面的现实挑战。基于此,可以从高校教师主体努力、高校组织优化环境和教师教育改革三方面着手培育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 高校教师 教学评价素养 教学评价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破”与“立”——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4
9
作者 胡瑞 李彩云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107,共9页
高校教师评价是激发高校教师内在活力的管理工具,高校教师评价亟须破除“五唯”,从而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激励作用。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依据,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和治理内容入手,构建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分析框架。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基本方... 高校教师评价是激发高校教师内在活力的管理工具,高校教师评价亟须破除“五唯”,从而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激励作用。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依据,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和治理内容入手,构建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分析框架。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在评价目标上,破除“短期功利主义”;在评价主体上,破除“形式化参与”;在评价内容上,破除“片面重视科研”。未来要从支持高校教师自我发展的“内生发展”评价、促进高校教师全面发展的“多方相长”评价和鼓励高校教师个性发展的“全面响应”评价三个方面深化高校教师评价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校教师 评价改革 破“五唯” 新公共服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开展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的逻辑、机制与限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炎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0,共9页
从中观层面把握教师评价改革的逻辑和机制是一条重要的路径。研究从组织视角出发,认为基于合法性和效率的双重逻辑组织,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呈现出强制、竞争、模仿和学习四种发生机制。四种机制对教师评价改革的创新性、有效性和持续性产... 从中观层面把握教师评价改革的逻辑和机制是一条重要的路径。研究从组织视角出发,认为基于合法性和效率的双重逻辑组织,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呈现出强制、竞争、模仿和学习四种发生机制。四种机制对教师评价改革的创新性、有效性和持续性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教师评价改革应该重视学术逻辑的作用,在学术、合法性、效率三重逻辑间形成新的张力,进而产生社会网络、自我建构两种新的改革机制。在不同的逻辑组合下,教师评价改革会呈现出多项机制兼容与并存,改革机制发生阶段化变化,且不同类型高校的改革机制之间会有显著的差异性三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师评价改革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理论”背景下涉水涉海类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盎绿 王春峰 +1 位作者 杨红 邵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8期98-100,103,共4页
环境影响评价是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的环境工程专业9门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结合涉水涉海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了... 环境影响评价是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的环境工程专业9门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结合涉水涉海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以期探索出适合涉水涉海类高校特点的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涉海类高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师教学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63所高校的数据检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陶政宇 李楠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7,共8页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立校之本,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评价。虽然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开展了近四十年,但现行评价制度的效果如何,能否对提升教师的教学绩效产生积极作用,较少有学者对此展开实证分析。基于全国6...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立校之本,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评价。虽然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开展了近四十年,但现行评价制度的效果如何,能否对提升教师的教学绩效产生积极作用,较少有学者对此展开实证分析。基于全国63所高校的匹配数据,使用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评价制度的构成及其对提升高校教师教学绩效的影响。当评价制度的构成具备以下四个特点时,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绩效:第一,评价主体不宜选择全面评价;第二,评价内容要面对教学的全过程;第三,评价方式不能只有定性评价;第四,评价结果要反馈具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评价制度 教学绩效 匹配数据 分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学术视域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可为路径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晓力 秦玉欣 夏玲丽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0,共8页
将教学纳入学术范畴的观点的提出,为高校教师教学及其评价提供了价值引领与实践指导。作为保障高校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理应依循融入教学学术思想内核的生成逻辑、服务教师教学专业成长的发展逻辑、... 将教学纳入学术范畴的观点的提出,为高校教师教学及其评价提供了价值引领与实践指导。作为保障高校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理应依循融入教学学术思想内核的生成逻辑、服务教师教学专业成长的发展逻辑、指向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价值逻辑的理路。然而,评价理念囿于管理主义的绩效陷阱、评价主体缺乏多元协同的统筹机制、评价标准及其方法科学适切性不足、评价结果管理及保障体系基础薄弱,依然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现实问题。基于此,为重构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生态,应重申教学学术理念,回归高校教学评价的价值理性;界定评价主体角色,构建发展性教学评价制度体系;开发评价指标体系,规范高校教学评价的标准程序;健全结果运用机制,畅通高校教学评价的反馈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学术 教学评价 高校教师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技治主义: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艳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8,共8页
教育评价改革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先导性作用,也是教育强国建设之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而技治主义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关键病灶。“技治化”评价的危害包括:追求标准化、可测... 教育评价改革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先导性作用,也是教育强国建设之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而技治主义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关键病灶。“技治化”评价的危害包括:追求标准化、可测量的评价导向容易引发形式主义;具有片面性,会导致指标陷阱和诱发功利主义,最终背离“质量为本”的原则;使公共利益与公共价值面临被悬置的危险,不利于“四个面向”。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技治主义的生成逻辑包括政府与高校的效率崇拜内在地需要实证主义方法的支撑;以集权式的体制管理世界超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必然依赖标准化工具;信息工具的空前发展为技治主义提供了现实可行性。面向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需要对高校教师评价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具体方略包括摒弃“效率崇拜”理念,尊重高等教育系统的自发性与无序性;在落实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的前提下,推进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严格控制基于统一标准的大规模教育评价;对高校教师劳动实行模糊评价,同步改进教师薪酬与激励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评价改革 高校教师评价 技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教学中学生评价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评《学生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晓鵾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由苏启敏、陶燕琴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生评价》一书从多个维度出发,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全面介绍了学生评价的理念、方法与实践,深入阐释了评价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该书首先对学生评价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由苏启敏、陶燕琴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生评价》一书从多个维度出发,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全面介绍了学生评价的理念、方法与实践,深入阐释了评价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该书首先对学生评价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然后,从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等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学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教学 理论与实践 学生评价改革 重要性和作用 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内容 方法与实践 多个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现状与改革 被引量:8
16
作者 谭铁军 李颂明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1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高校 教学评价 现状 改革 边缘化 教师评价 中国 评价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被引量:11
17
作者 韦薇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第6期82-86,108,共6页
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重科研的教师评价体系无形中引导教师轻视教学,忽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导致教师、学生和督导之间的关系冷漠等问题,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要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关键是改... 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重科研的教师评价体系无形中引导教师轻视教学,忽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导致教师、学生和督导之间的关系冷漠等问题,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要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关键是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具体可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增加学生评教影响力、发挥教学督导的建设性作用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高校课堂教学 教师评价体系 学生评教 教学督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变迁特征、运行困境及演进路向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季钢 葛信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221,共9页
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既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支点,亦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和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所在。基于“历史—现状—未来”的时间纵轴分析框架,聚焦高校教师评价制度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的期待差距、高校教... 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既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支点,亦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和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所在。基于“历史—现状—未来”的时间纵轴分析框架,聚焦高校教师评价制度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的期待差距、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何为与为何等问题,厘清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时代性、多元性、先进性等变迁特征,正视在评价理念、评价主体、实践运行等方面面临的短期绩效与长期发展矛盾、内部主导评价与外部多元评价矛盾、评价政策时效性与教师专业发展矛盾等运行困境。基于此,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演进路向需要探寻制度发展、制度认同、制度重构的逻辑机理,在顺应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创新评价理念,在发展共治理论的基础上优化评价主体秩序,在激活运行机理的基础上调控分类评价方式,进一步澄明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目标导向和功能定位,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评价制度 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改“施工图”: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耦合
19
作者 艾兴 崔建萍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5,共4页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是将国家育人纲领性“蓝图”细化为地方、学校乃至教师育人“施工图”的过程。其中科学设计教师课改“施工图”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关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在实践中打通“最后一公里”。教师课改“施工图...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是将国家育人纲领性“蓝图”细化为地方、学校乃至教师育人“施工图”的过程。其中科学设计教师课改“施工图”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关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在实践中打通“最后一公里”。教师课改“施工图”的设计是一个在课程方案逐层转化中落实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高质量耦合的过程,需要基于“双新”要求对课程目标进行素养化转化,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重构,关键是做好“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以减少课改及课程实施中的落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师课改“施工图” 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素养化 “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被引量:28
20
作者 马力 王晓君 柳兴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S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教学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管理 教学评价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