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重制度逻辑下高校教师人事场域的改革变迁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王思懿
张爽
-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组织人事部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103,共8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时代我国高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与探索——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JBK21RS06)。
-
文摘
在多重制度逻辑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我国高校教师人事制度的演进及其当前改革实践进行分析发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师任命制,到改革开放后的教师职务聘任制,再到进入21世纪的高校教师岗位聘用制,我国高校教师人事制度场域中的国家逻辑影响逐步减弱,大学管理逻辑稳步增强,市场逻辑悄然渗透,学术逻辑得到重视。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分类改革和“准聘-长聘制”改革等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三种主要形态中,不同类型的制度逻辑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国家和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目标下相互协作,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国家通过“放管服”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鼓励大学自主探索聘任制改革与岗位分类改革。在绩效、竞争等市场理念的影响下,合同聘用、“非升即走”和聘期考核等规则被广泛采用。通过校内各级学术委员会和同行评议制度,学术逻辑持续发挥作用。未来,我国高校须在兼顾竞争与保障、效率与公平等因素的基础上,平衡绩效竞争与教师职业安全,转向以学术逻辑为主导、其他制度逻辑良性竞争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
关键词
多重制度逻辑
高校教师人事场域
高层次人才引进
岗位分类
“准聘-长聘制”
-
Keywords
multi⁃institutional logics
university faculty personnel field
introduction of high⁃level talents
job classification
tenure track system(tenure track v.tenured)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