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0篇文章
< 1 2 2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IO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创新探赜
1
作者 王炜 刘英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3-56,共4页
CDIO理念作为国际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了一种"回归实践"的系统化教育理念。该理念具有目标明确性、时代适应性和科学先进性等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在理念层面存在高度契合性。将CDIO理念引入思... CDIO理念作为国际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了一种"回归实践"的系统化教育理念。该理念具有目标明确性、时代适应性和科学先进性等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在理念层面存在高度契合性。将CDIO理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仅能够为实践育人模式的转型创新提供理论支撑,更具有显著的实践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育人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赋能下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分析
2
作者 朱铭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9期204-206,共3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赋能工具。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化时代面临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任务。本研究探讨AI技术赋能下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赋能工具。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化时代面临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任务。本研究探讨AI技术赋能下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分析了传统红色文化教育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局限,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红色文化资源智能化整合、沉浸式体验与个性化学习等创新模式。研究表明,AI赋能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提升教育吸引力,实现精准化育人,有效促进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模式 传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创新研究
3
作者 王丽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高校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为党和国家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从“定位理念—发现问题—实施教育”三个维度,直面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问题,旨在创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 高校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为党和国家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从“定位理念—发现问题—实施教育”三个维度,直面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问题,旨在创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努力打通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最后一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三地三摇篮”赋能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常锐 刘慧敏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8期183-185,共3页
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将二者有效整合,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吉林省的“三地三摇篮”红色标识为吉林省地方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铸就理想信念、培育时代新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 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将二者有效整合,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吉林省的“三地三摇篮”红色标识为吉林省地方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铸就理想信念、培育时代新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最宝贵、最直接、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将人工智能与红色文化双重赋能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理论与实践双重逻辑,通过“红色资源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整合、实地与虚拟融合的创新实践、个性化推送与精准智能评价、师资队伍的技术能力提升,以及校内外联动的社会协同育人”,不仅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升理论深度与厚度;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与操作指南,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科技、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提升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培养符合时代所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三地三摇篮” 赋能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建华 舒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0,34,共4页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研究两者互构机理和系统建构是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指向来理解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具备必要性,目前互构机...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研究两者互构机理和系统建构是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指向来理解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具备必要性,目前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面临系统结构整合存在阻滞、系统流畅运转存在障碍、系统单元协同存在隔阂等困境,需要统筹兼顾推进结构整合、优势互补保障单元协同、巩固基底构塑运转机制,推动构建完善的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互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立品·力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研究
6
作者 陈睿 杨亚庚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10期143-145,共3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改进创新。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改进创新。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坚定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分析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性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从“养心、立品、力行”三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策略,以期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杨怡恒 吴超 《领导科学论坛》 2025年第3期12-15,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网络空间作为当代大学生活跃的主要场域之一,对其思想行动的影响举足轻重,而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人才的主阵地,在宣扬和贯彻...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网络空间作为当代大学生活跃的主要场域之一,对其思想行动的影响举足轻重,而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人才的主阵地,在宣扬和贯彻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义务和责任。这也启示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观察新变化,抓住新机遇,动态地调整和革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难点。因此,思考如何让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抵御各类不良文化侵袭,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8
作者 倪亮 杨团团 +2 位作者 江伟 杨朝琨 赵欣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
本研究聚焦民航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剖析该领域的研究背景、现状、特点等关键要素。研究发现,当前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思政教育内容与民航结合不紧密、师资队伍及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短板等问题。对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工作机... 本研究聚焦民航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剖析该领域的研究背景、现状、特点等关键要素。研究发现,当前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思政教育内容与民航结合不紧密、师资队伍及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短板等问题。对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以导师为首的师资建设、优化教育内容与方法等创新路径,以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育人体系,为民航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高校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9
作者 胡骥 《成才之路》 2025年第9期29-32,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要注重融入长征精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传承长征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以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为出发点,以沈阳理工大学校训的精神内核为结合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要注重融入长征精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传承长征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以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为出发点,以沈阳理工大学校训的精神内核为结合点,对长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将长征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传承长征精神,实现育人目标,为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长征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精神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文才 李炜冰 《成才之路》 2025年第6期29-32,共4页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学习红色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差异明显及部分高校的“体验式”“嵌入式”教育存在短板等。文章阐述红色文化的内涵,分析红...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学习红色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差异明显及部分高校的“体验式”“嵌入式”教育存在短板等。文章阐述红色文化的内涵,分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探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要提高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协同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入开展“嵌入式”“体验式”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师资队伍 理想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育人体系研究
11
作者 刘鹏飞 《成才之路》 2025年第5期1-4,共4页
在国家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更要与国家战略需求及社会现实相结合,推动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育人体系。高校应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内容、课程与空间的一体... 在国家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更要与国家战略需求及社会现实相结合,推动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育人体系。高校应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内容、课程与空间的一体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存在于课堂内,还借助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网络空间等多种形式拓展范围,有效落实“三全育人”,全方位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理论基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一体化育人体系 高校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故事的话语叙事分析
12
作者 甘朝晖 王霞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进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故事,从叙事价值看,有助于深度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提升大学生的“四个认同...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进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故事,从叙事价值看,有助于深度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提升大学生的“四个认同”;有助于立体呈现百年大党的政党形象,坚定大学生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有助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从叙事文本来看,即“讲什么故事”,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历史经验、重大成就、历史意义以及未来图景五个方面来凝练、打磨故事内容。从叙事对策来看,即“如何讲好故事”,要规范叙事步骤、把握叙事原则以及打造叙事场域,让故事“讲得出、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 叙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破茧之策
13
作者 郭茜倩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82,共3页
全媒体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众多变化,也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重困境。对此,高校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寻求破茧之道。高校可打造全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共同体”,构建“互联网+大思政”的全媒体格局,优化全媒... 全媒体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众多变化,也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重困境。对此,高校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寻求破茧之道。高校可打造全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共同体”,构建“互联网+大思政”的全媒体格局,优化全媒体多元融合的精准思政。这为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14
作者 朱志刚 黄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96,共3页
革命文物资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弘扬革命传统与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价值意义。针对革命文物... 革命文物资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将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弘扬革命传统与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价值意义。针对革命文物资源整合不足、融入方式较为单一、大学生参与度较低的现实困境,高校可从加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创新融入方法、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同感及平衡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四方面,完善优化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物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建设理路
15
作者 陈振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建构具有亲和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凭借其背后的人民性、民族性和科学性以及在意义表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易... 建构具有亲和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凭借其背后的人民性、民族性和科学性以及在意义表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和积极悦纳的能力和水平。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建设必须首先夯实话语立场的人民性、凸显话语基因的民族性、深化话语理论的科学性,通过优化话语组合方式、增强话语表达艺术、丰富话语传播媒介等方面传递话语亲和力,进而在提请注意、促进理解、引导接受中增强话语亲和力。整个过程涵盖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关键环节和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长江文化传承的推动——评《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
16
作者 刘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学生品格、指导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使命。将长江文化巧妙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不仅是对中华优...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学生品格、指导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使命。将长江文化巧妙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三王春法编著的《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是一部深刻探讨长江文化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展 勤劳勇敢 学生品格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大模型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审视及治理方略
17
作者 蒋红艳 孙迎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69,共4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大模型技术实现从单一纯文本向多模态的跨模态转换。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模态大模型正掀起一场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生态变革。但是,技术赋能同时也伴生主体、制度与技术多重伦理风险,影响大学生...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大模型技术实现从单一纯文本向多模态的跨模态转换。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模态大模型正掀起一场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生态变革。但是,技术赋能同时也伴生主体、制度与技术多重伦理风险,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建构与德育观生成。鉴于此,通过建构“主体—制度—技术”治理框架,创建多主体互动模式实现“师—机—生”协同育人,制定相应伦理规约框定大模型发展边界“,以技制技”规训大模型从“赋魅”走向“祛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大模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生成式人工智能 科技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路径研究——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1+1+1”红色文化育人模式为例
18
作者 罗敏 易铭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4年第5期162-165,178,共5页
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亟待研究的时代课题。当前,在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中存在要素零散、不协调,育人队伍专业性不强和育人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功能,以“党建+思政教育... 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亟待研究的时代课题。当前,在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中存在要素零散、不协调,育人队伍专业性不强和育人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功能,以“党建+思政教育”的深度协同助推红色文化育人,有助于实现红色文化育人方向与步调的统一、育人队伍的发展壮大以及育人体制机制的全面优化。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以红色文化育人为切入点,构建了“1+1+1”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模式,以期为同类型高校提供经验借鉴与思路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育人 协同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水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评《中华水文化教育》
19
作者 陈希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空间的快速拓展,社会文化内容愈发多元化与复杂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树立道德标杆的主要阵地,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学生意识方面的关键作用。中华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空间的快速拓展,社会文化内容愈发多元化与复杂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树立道德标杆的主要阵地,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学生意识方面的关键作用。中华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极具人文精神的部分,拥有丰富的物质载体和多样的精神内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精神资源。由蔡梅等编著的《中华水文化教育》一书,从文学作品、水利工程、治水名人、民俗礼仪等多个维度全面而系统地探讨了水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深入剖析了水文化的教育价值,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中华水文化进行思政育人,可为相关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技术 思政育人 中华水文化 培养人才 网络空间 文学作品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结构与行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理路
20
作者 张杰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根据社会学结构二重性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作用下多元主体自觉建构的过程,受到结构性与主体行动的双重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的“机构-制度-战略”结构性因素与复杂性主体因素,既是共... 根据社会学结构二重性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作用下多元主体自觉建构的过程,受到结构性与主体行动的双重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的“机构-制度-战略”结构性因素与复杂性主体因素,既是共同体运行的制约性因素,也是共同体主体发挥能动作用的使动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要超越结构与行动的二元对立思维,需要从宏观层面转变共同体建设理念;从中观层面对传统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推动自身建设的制度化发展;从微观层面优化多元主体互动模式和策略行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行动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互动模式 策略行为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