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立国 陈雪莹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经历了数十年探索,基本形成“少年班”模式、“基地班”模式、“计划”模式和高校“实验班”模式四种类型。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仍面...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经历了数十年探索,基本形成“少年班”模式、“基地班”模式、“计划”模式和高校“实验班”模式四种类型。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仍面临着培养理念亟待转变、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培养机制尚未畅通、培养氛围营造不足等现实挑战。面向未来,需要以高远志向为引领推动培养目标和评价理念转变、以创新潜力为核心促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更新、以成长规律为依据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长链条、以协同参与为手段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推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筑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教育强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的内生耦合
2
作者 韩飞 郭广帅 姬鸣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1,共9页
建设教育强国,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升级,以及生产要素的创造性配置,推动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三链互动体系。高校拔尖创新人... 建设教育强国,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升级,以及生产要素的创造性配置,推动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三链互动体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强国之间的关键桥梁,对于实施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内在耦合逻辑,两者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面临顶层政策碎片化、培养主体间协同不畅,以及教师胜任力较为薄弱等问题,应通过政策层面的纵向引领、资源层面的横向支撑,以及教师队伍的底层强化,全面增强新质生产力的竞争力,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更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 新质生产力 高等教育 内生增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94,共4页
随着科技革命的持续深入推进,社会生产力正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变。在此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面临着重大适应性变革,需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束缚,进一步拓展基础研究的深度... 随着科技革命的持续深入推进,社会生产力正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变。在此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面临着重大适应性变革,需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束缚,进一步拓展基础研究的深度,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拔尖创新人才的聚集地和创新成果的孵化地。对此,高校需从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等方面入手,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质生产力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9
4
作者 魏玉书 乔庆东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9,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它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也深刻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社会生产效率提升与维护教育公平、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融合受阻、传统培养模式与...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它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也深刻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社会生产效率提升与维护教育公平、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融合受阻、传统培养模式与现实需求冲突、人才培育与人才应用分离等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来源于社会结构、制度安排、文化制约及社会型塑四个方面。为进一步优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建立新质生产力产业导向教育体系、加强高校与科技部门的合作、畅通以实践为切入点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等方面着手,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产学研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条件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于慧 张丽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8,共6页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动力,新质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新质生产力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更强调较强的知识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数字素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重视跨学科培养...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动力,新质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新质生产力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更强调较强的知识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数字素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重视跨学科培养、个性课程、包容性环境及数字培训等关键要素。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是:优化课程设置,注重跨学科融合与前沿知识引入;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多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9
6
作者 林于良 梅平平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5,共6页
应用型高校具有与区域社会和产业系统密切相关的显著识别特征,加强应用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推进“三位一体”布局的关键举措,也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职责和使命,更是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必然选择。然而,应用型高校也面临拔尖... 应用型高校具有与区域社会和产业系统密切相关的显著识别特征,加强应用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推进“三位一体”布局的关键举措,也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职责和使命,更是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必然选择。然而,应用型高校也面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协调效应不明显、选拔评价效率不高、课程体系交叉融合不够、多方主体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等发展困境。为此,应用型高校要从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机制、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促进多主体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持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 应用型课程体系 选拔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被引量:7
7
作者 肖国芳 彭术连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9-172,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人生动力、人格塑造、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独特意义。文章从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特点、国际国内环境分析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应从以下方面优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人生动力、人格塑造、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独特意义。文章从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特点、国际国内环境分析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应从以下方面优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推进"四个结合",构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尊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主体性,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设计;瞄准人才成长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嵌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日常生活;构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大数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7
8
作者 叶安胜 王清远 李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7-251,共5页
成都大学是一所省市共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城市综合性大学。学校于2015年成立张澜学院,作为学校优秀人才培养基地、教学改革实践基地和教学管理试验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通过构建以高... 成都大学是一所省市共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城市综合性大学。学校于2015年成立张澜学院,作为学校优秀人才培养基地、教学改革实践基地和教学管理试验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通过构建以高质量生源、严格的淘汰制度、配备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式的教学模式、荣誉制等为培养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在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培养机制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人才培养成效逐步凸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应用型高校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田玉敏 崔三常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招生选拔制度严谨与灵活并重,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培养模式,搭建个性化与产学研一体化、国际化相结合的培养平台,构建探究式教学与多... 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招生选拔制度严谨与灵活并重,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培养模式,搭建个性化与产学研一体化、国际化相结合的培养平台,构建探究式教学与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以及模块化、多样化、综合性的课程体系,从本科生开始注重培养科研素养,实施严格的科研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阳 周小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0,共2页
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和关键。文章梳理了我国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历程,分析了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营造自由民... 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和关键。文章梳理了我国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历程,分析了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理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营造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科研环境;推进高校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高校办学主体地位;树立"精、新、少"的课程设计理念,实施柔性化教学培养计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范式陷阱 大学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与优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系统 被引量:9
11
作者 崔海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1,共3页
构建和优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系统是加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尝试从分析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系统的构成要素入手,在此基础上探究优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系统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生态环境系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特色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探索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北群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56,共5页
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高校肩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要责任。行业特色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招录拔尖学生难以获得社会认同、课程体系交叉融合有待加强、拔尖... 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高校肩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要责任。行业特色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招录拔尖学生难以获得社会认同、课程体系交叉融合有待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缺乏等困境。建议行业特色高校通过探索多元人才选拔方式、依托特色学科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内涵等措施,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殷朝晖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101,共3页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所培养的人才距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评价体系、构建尊重个性的自由学习环境和营造鼓励批判性思维、勇于挑战...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所培养的人才距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评价体系、构建尊重个性的自由学习环境和营造鼓励批判性思维、勇于挑战权威的良好氛围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 “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协作:“双一流”建设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被引量:26
14
作者 宋纯鹏 王刚 赵翔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0,共5页
科教协作育人模式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与倡导,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重要动向。目前“双一流”建设高校既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的现实挑战,也存在着科教协作育人模式发展的时代机遇。河南大学生... 科教协作育人模式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与倡导,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重要动向。目前“双一流”建设高校既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的现实挑战,也存在着科教协作育人模式发展的时代机遇。河南大学生物学科“菁英计划”历经8年的实践与探索,系统构建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宗旨的包含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团队、双导师制和国际交流等因素的科教协作育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科教协作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菁英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海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95,共2页
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思考:改革招生制度;重视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克服泛行政化影响,以努力构建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位一体”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秋晨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应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客观分析制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层原因,从培养目标与计划、教学与考核方式、培养方式和体制保障等方面,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汪睿撰写的《高校拔尖创...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应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客观分析制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层原因,从培养目标与计划、教学与考核方式、培养方式和体制保障等方面,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汪睿撰写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书,对“五位一体”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方法与思路进行了深入探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在承担2019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省级重点项目“市场引领型‘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19ZD113)的过程中,对该书进行了系统的阅读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体制保障 五位一体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改革 模式与方法 方法与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海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7-240,共4页
文章综述了江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江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有关思考。
关键词 江苏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省域经济建设关系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海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4-115,共2页
文章着重论析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省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关系,提出要深化四个方面的结合:创新人才政策导向上的紧密结合;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深度结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高度结合;建立必要工作机制促进持续结合。
关键词 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省域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优势学科如何赋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于我国33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韩婷芷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90,共8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国家重大部署不仅仅是我国顶尖高校需要努力推进的重要议题,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更应该成为优势学科领域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我国33所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国家重大部署不仅仅是我国顶尖高校需要努力推进的重要议题,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更应该成为优势学科领域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我国33所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文本分析,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发现,从选拔方式、培养机制、管理机制的角度来看,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拔尖人才培养特色并未凸显,而通过传统优势学科的带动,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逐渐显现出来。基于此,研究从优势学科参与的视角对行业特色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机制进行归类,将其划分为独立发展型、中心辐射型和多元复合型三种类型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并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特征与现实困境,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 优势学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20
作者 李鹏 李志坚 马杰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6,共6页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资源,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高等教育回应“强国建设、高教何为”这一时代命题的核心任务之一。以山西大学三立学院建设为例,系统解构“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资源,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高等教育回应“强国建设、高教何为”这一时代命题的核心任务之一。以山西大学三立学院建设为例,系统解构“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要素聚合—战略牵引—生态重构”三维协同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核心要素改革,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可有效破解资源约束与路径依赖困境,为地方高校实现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提供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学科 拔尖计划 协同创新 地方高校 书院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