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政课教学增值评价体系构建探赜 被引量:3
1
作者 常青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3,共4页
为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突破传统教学评价局限,文章基于“增值评价”提出了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增值评价体系。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以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和情感认同为出发点,全面考察学生的... 为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突破传统教学评价局限,文章基于“增值评价”提出了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增值评价体系。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以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和情感认同为出发点,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是否有大幅度提高,以此来评价学校和教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做的贡献,这为破解思政课教学成效评价难题提供全新方法论路径,对促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学 增值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机理、向度: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转变及模式创新 被引量:5
2
作者 颜佳华 高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的具体实现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要坚持“范式自觉”,明确高校思政课由传统教学范式向智能教学范式转变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方法逻辑与思维逻辑;高校思政课智能教... 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的具体实现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要坚持“范式自觉”,明确高校思政课由传统教学范式向智能教学范式转变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方法逻辑与思维逻辑;高校思政课智能教学范式为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规定目标样式与遵循,并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凝聚共识与行动力;要注重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转变创造的发展空间与开辟的发展方向,即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关系的变革构建教学模式核心理念,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育人价值拓展教学目标,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论要求升级教学程序,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创造智慧教学环境,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治理要求统筹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 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承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63,共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也面临着教师...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也面临着教师素养与学生认知待提升、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待加强等困境。基于此,高校可采取稳固中坚力量,锻造优质教师队伍;拓展实践空间,强化学生吸收效果等策略,以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为涵育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筑牢文化根基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 高校思政课教学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
4
作者 周光玲 黄义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0-73,共4页
以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回应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使命的必然选择。以DeepSeek为主要代表的大语言模型集深度学习、大规模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于一体,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 以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回应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使命的必然选择。以DeepSeek为主要代表的大语言模型集深度学习、大规模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于一体,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内容深供拓思”“互动双向赋能”“效果即时反馈”等创新机遇。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仍面临传统观念与数智思维对抗、智能技术盲崇与教育主体式微、数据安全隐忧与教育本质偏航等现实困境。为此,高校需主动适应数智化变革,通过提升教师数智素养、筑牢人文内核、健全数据责任体系等系统性策略,积极探索大语言模型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多元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高校思政课教学 价值意蕴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向度、风险挑战及实践路径
5
作者 王世恒 吴月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6-49,共4页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正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深刻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有着内在的价值向度,能够助推教育理念革新,推动高校思政课从单向灌输转型双向互动;推进教学评...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正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深刻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有着内在的价值向度,能够助推教育理念革新,推动高校思政课从单向灌输转型双向互动;推进教学评价变革,促使高校思政课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推动教育生态重塑,驱动高校思政课从封闭孤立转变开放合作。但同时也面临着机器思维导致立德树人效果弱化、算法依赖致使西方价值观侵染、技术局限引发应用阻滞的风险挑战。因此,需要守正创新运用技术工具,坚持立德树人育人理念;规制技术运用正确方向,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升技术辅助效能,创新驱动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高校 高校思政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挑战和路径
6
作者 陈志 江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0-82,共3页
知识图谱通过体系化资源聚合、可视化逻辑呈现、差异化学习引导及智能化辅助教学,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注入新活力。当前,知识图谱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仍面临理论传递可信度、教学运行稳定度、学生接受融入度、教师掌握熟练度等诸多挑战。鉴... 知识图谱通过体系化资源聚合、可视化逻辑呈现、差异化学习引导及智能化辅助教学,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注入新活力。当前,知识图谱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仍面临理论传递可信度、教学运行稳定度、学生接受融入度、教师掌握熟练度等诸多挑战。鉴于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解决路径,即严审知识图谱思政内容强铸权威,提升理论传递公信力;优化知识图谱思政系统兼容适配,夯实教学运行稳定力;强化知识图谱思政课中互动设计,增强学生接受融入力;健全知识图谱应用机制强撑专业,提高教师掌握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高校思政课教学 实践阻点 基本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机理与路径依循
7
作者 周艳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8-71,共4页
伴随教育数字化进程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思政课教学依循“认知—情感—意向”的逻辑脉络,聚焦“增益知识建构、增强情感共鸣、强化行为导向”三个维度,以数字技术拓展... 伴随教育数字化进程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思政课教学依循“认知—情感—意向”的逻辑脉络,聚焦“增益知识建构、增强情感共鸣、强化行为导向”三个维度,以数字技术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形式与空间,构建起增强“爱国情”、激发“强国志”、实践“报国行”的正向赋能模式,持续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高校思政课教学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3
8
作者 田甜 蔡雨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5,共7页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逻辑指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情绪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为核心,其教...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逻辑指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情绪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为核心,其教育内容、理念、方法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能进一步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活力与创新力。本文从两者融入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价值逻辑出发,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重要性,为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出实践路径与价值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 有效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学异化的景观表征与消解路径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霄 秦在东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5,共8页
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所形塑的影像元素作为前沿技术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运用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提质增效中,已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师的必然选择。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因为对前沿技术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所呈现的工具与艺术... 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所形塑的影像元素作为前沿技术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运用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提质增效中,已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师的必然选择。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因为对前沿技术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所呈现的工具与艺术性表象过度迷恋,而将教学引向景观社会,导致思政课教学中的部分真实情境被景观所遮蔽,教学主体性隐匿、教学内容程式化以及教学方式形式化等问题凸显,进而导致思政课教学陷入自我向度、价值向度和实践向度的分离,偏离了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将高校思政课教学驱离由“景观”编织的表象世界,需注重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求,实现思政课教学在以“我”为主体的“自我向度”、以内容为引领的“价值向度”和以现实为导向的“实践向度”三重维度的回归,重构思政课教学的“真实境遇”,使思政课教学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轨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课教学 景观社会理论 教学异化 消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滨芬 乔大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4-128,共5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建设现代化法治中国的政治要求和现实需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有着深刻...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建设现代化法治中国的政治要求和现实需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在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主体法学专业性欠缺、教学内容设置不够系统深入、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僵化单一的现实障碍。要激发教师主体能力,夯实“全员”育人基础;提升课程客体吸引力,形成“全过程”育人局面;推进思政介体创新力,构建“全要素”育人模式;打造校园环体活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 高校思政课教学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三维探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赵志业 赵延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60,共8页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评价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遵循宏观上深入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中观上正确处...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评价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遵循宏观上深入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中观上正确处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内部张力、微观上大力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细则三重逻辑,进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可以更好地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学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 指导 内部张力 路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杨 张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93-93,共1页
数智技术飞速发展,为系统性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打造智慧思政“金课”提供了新可能。2023年9月9日,华北电力大学、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联盟召开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第二次专题会议——智慧思... 数智技术飞速发展,为系统性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打造智慧思政“金课”提供了新可能。2023年9月9日,华北电力大学、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联盟召开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第二次专题会议——智慧思政研讨暨“慧思政”平台发布会,深入探讨了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的相关问题。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的时代意义。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认为,数智技术对教育工作产生深刻影响,思政课教学也应藉此提升教学能力、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电力大学 高校思政课教学 大数据 哲学社会科学 专题会议 发布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科技成果转化探究——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与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建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I0004-I0004,共1页
《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与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张国献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从教学与科研两大维度,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并以增强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为目标,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理念指导,分析总结了高校思... 《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与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张国献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从教学与科研两大维度,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并以增强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为目标,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理念指导,分析总结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策略与路径。该书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更趋于科学化和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学 科研成果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 教育教学 经济管理出版社 大学生道德人格 教学与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娟丽 《福建茶叶》 2020年第2期160-161,共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涉及概念多、范畴广,理论性深,抽象性强,内容不易于学生识记和理解,而思维导图的引入不失为有益的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中改革创新,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既有助于把概念、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涉及概念多、范畴广,理论性深,抽象性强,内容不易于学生识记和理解,而思维导图的引入不失为有益的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中改革创新,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既有助于把概念、范畴串成一体,予以框架化、直观化,形成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马克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结构体系,以方便学生对众多知识点的全面把握和深化理解,提高课程学习实效,还有助于形成丰富的思维触发点,促使学生多视角思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画中学,学中画,逐步培养起科学思维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导图 高校思政课教学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刍议 被引量:11
15
作者 鲁琴 戴茂堂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55-57,共3页
高校思政课教学肩负着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从党史学习教育固本培元的重要性出发,梳理党史学习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肩负着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从党史学习教育固本培元的重要性出发,梳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在关联性,从四个维度系统剖析党史学习教育助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学习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 重要性 关联性 四个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逻辑理路与方法创新 被引量:16
16
作者 赵志业 赵延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68,共8页
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直接关系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但当前思政课教学内容略显老旧空洞、层次性与针对性欠佳、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吸引力与亲和力不足的现状难以满足新... 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直接关系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但当前思政课教学内容略显老旧空洞、层次性与针对性欠佳、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吸引力与亲和力不足的现状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为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需遵循理论上讲透、实践上讲活、改革上讲清、发展上讲新的四重逻辑。针对新时代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也亟须创新,契合运用理论分层讲授法、文化叙事传播法、多维情景体验法、焦点讨论反思法、行动学习改变法和实践锻炼提升法,以实现教学逻辑在实践中的真正落实,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政课教学 教学有效性 逻辑理路 方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评《微电影实践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庞念念 于子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F0002-F0002,共1页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指的是时长一般在一小时以内且拥有完整情节的小型影片。微电影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纲要的要求下,指导学生通过拍摄微电影的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研究与学习,并实现教学目标。由陈艳和谢伟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指的是时长一般在一小时以内且拥有完整情节的小型影片。微电影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纲要的要求下,指导学生通过拍摄微电影的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研究与学习,并实现教学目标。由陈艳和谢伟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微电影实践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一书,详细地介绍了微电影教学法,并探讨了其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带来了新思路。该书共分为三个章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学 微电影教学 电影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纲要 :高校 教学中的应用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旗渠精神融入农业类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双双 《河南农业》 2023年第24期30-32,共3页
红旗渠精神是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既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既有区域性又有民族性,它的精神内涵超越了时空界限,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农... 红旗渠精神是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既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既有区域性又有民族性,它的精神内涵超越了时空界限,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农业类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积极引入红旗渠精神,充分发掘红旗渠精神的思政元素,探索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实践路径,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性任务,着力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渠精神 高校思政课教学 乡村振兴 价值 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的教师教学竞争力研究
19
作者 任鹏 武贵秀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0,共8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获奖结果不仅反映了各地各校思政课建设的成效,也呈现了某一区域或某一特定教师群体教学竞争力的差异。以三届获奖样本数据构建的教学竞争力指数(TDACI),呈现出师资结构对教师教学竞争力的支撑性作...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获奖结果不仅反映了各地各校思政课建设的成效,也呈现了某一区域或某一特定教师群体教学竞争力的差异。以三届获奖样本数据构建的教学竞争力指数(TDACI),呈现出师资结构对教师教学竞争力的支撑性作用显著、院校单位对教师教学竞争力的培育性作用突出、区域空间分布中教师教学竞争力的非均衡性特点明显等分布特征。这启示我们要强化教学竞争力的促建作用,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强化教学竞争力的促评作用,完善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评价体系;强化教学竞争力的促教作用,助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学 教学展示活动 教学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嵌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操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陈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55,共3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耦合是高校发展的必然。创新创业教育嵌入高校思政课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能性。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嵌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可以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耦合是高校发展的必然。创新创业教育嵌入高校思政课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能性。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嵌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可以在课程嵌入和师资嵌入两个方面重点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