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价值转换——评《信仰的底色——红色基因解码》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丽丽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社会转型期对思政课提出了新要求。正因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思政课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索,力图... 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社会转型期对思政课提出了新要求。正因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思政课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索,力图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让大学生切实感受思想文化的魅力,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提升高校大学思想道德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道德素质 价值转换 治教育 高校思政教学 正确的人生观 治课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教学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研究
2
作者 单培凤 《农村科学实验》 2017年第9期78-78,共1页
高校思政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之中是思政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问题之一.... 高校思政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之中是思政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问题之一.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对高校思政教学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进行了相应研究和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学 核心价值观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教学融入网络元素的革新路径——评《走近当代大学生:有温度的思政教育》 被引量:2
3
作者 游龙生 游宇婷 陈小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I0063-I0063,共1页
全球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今,互联网已经不仅限于工具,更成为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发展动力。互联网的发展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起到传播... 全球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今,互联网已经不仅限于工具,更成为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发展动力。互联网的发展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起到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传播正能量 互联网 当代大学生 高校思政教学 信息时代 网络元素 经济快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教学的基本原则与实践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季素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展开了越来越密切的交流融合,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冲击下,其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例如,一些大学生一味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高校思...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展开了越来越密切的交流融合,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冲击下,其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例如,一些大学生一味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一书从指导思想探索、学科建设思考、课程改革研究、基本理论探析等方面着手,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历程及其经验、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等展开了系统地梳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治理论课程 高校思政教学 全球经济一体化 改革历程 交流融合 多元文化 学科建设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思政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山清 《广东蚕业》 2018年第10期57-57,59,共2页
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就高校思政教学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以期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学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切入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思政教学对茶文化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向守才 《福建茶叶》 2021年第6期224-225,共2页
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它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它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当中将茶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可以有效丰富高校思政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茶文化的德育价值,促进思政教... 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它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它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当中将茶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可以有效丰富高校思政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茶文化的德育价值,促进思政教学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首先针对高校思政教学当中运用茶文化的价值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高校思政教学茶文化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高校思政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学 茶文化 运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政教学的有效结合
7
作者 刘艳会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第14期57-57,共1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愈发靠近国际社会舞台的中央,而西方国家的思想渗透愈发不可忽视,社会热点与思政课程相结合成为现今高校的教学要求之一,优秀的思政课堂除要教授理论知识外,对于社会问题的分析与讲解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愈发靠近国际社会舞台的中央,而西方国家的思想渗透愈发不可忽视,社会热点与思政课程相结合成为现今高校的教学要求之一,优秀的思政课堂除要教授理论知识外,对于社会问题的分析与讲解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发挥高校思政教学课堂存在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为国家培养思想正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热点 高校思政教学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分析的高校思政教学设计——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精选(化学化工类)》
8
作者 王琼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I0012-I0012,共1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也在不断演进。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们积极响应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持续进行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质量。这样做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以促进他们的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也在不断演进。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们积极响应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持续进行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质量。这样做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以促进他们的长远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设计高校思政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思政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思政知识。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案例分析为教学手段,高校思政教学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使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们在思政教学中的努力,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在未来能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栋梁之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学 课程 教育 提升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 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学增值评价体系构建探赜
9
作者 常青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3,共4页
为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突破传统教学评价局限,文章基于“增值评价”提出了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增值评价体系。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以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和情感认同为出发点,全面考察学生的... 为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突破传统教学评价局限,文章基于“增值评价”提出了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增值评价体系。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以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和情感认同为出发点,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是否有大幅度提高,以此来评价学校和教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做的贡献,这为破解思政课教学成效评价难题提供全新方法论路径,对促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学 增值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
10
作者 周光玲 黄义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0-73,共4页
以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回应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使命的必然选择。以DeepSeek为主要代表的大语言模型集深度学习、大规模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于一体,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 以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回应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使命的必然选择。以DeepSeek为主要代表的大语言模型集深度学习、大规模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于一体,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内容深供拓思”“互动双向赋能”“效果即时反馈”等创新机遇。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仍面临传统观念与数智思维对抗、智能技术盲崇与教育主体式微、数据安全隐忧与教育本质偏航等现实困境。为此,高校需主动适应数智化变革,通过提升教师数智素养、筑牢人文内核、健全数据责任体系等系统性策略,积极探索大语言模型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多元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高校教学 价值意蕴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承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63,共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也面临着教师...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也面临着教师素养与学生认知待提升、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待加强等困境。基于此,高校可采取稳固中坚力量,锻造优质教师队伍;拓展实践空间,强化学生吸收效果等策略,以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为涵育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筑牢文化根基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 高校教学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机理、向度: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转变及模式创新 被引量:1
12
作者 颜佳华 高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的具体实现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要坚持“范式自觉”,明确高校思政课由传统教学范式向智能教学范式转变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方法逻辑与思维逻辑;高校思政课智能教... 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的具体实现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要坚持“范式自觉”,明确高校思政课由传统教学范式向智能教学范式转变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方法逻辑与思维逻辑;高校思政课智能教学范式为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规定目标样式与遵循,并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凝聚共识与行动力;要注重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转变创造的发展空间与开辟的发展方向,即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关系的变革构建教学模式核心理念,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育人价值拓展教学目标,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论要求升级教学程序,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创造智慧教学环境,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治理要求统筹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课” 高校教学范式 高校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挑战和路径
13
作者 陈志 江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0-82,共3页
知识图谱通过体系化资源聚合、可视化逻辑呈现、差异化学习引导及智能化辅助教学,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注入新活力。当前,知识图谱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仍面临理论传递可信度、教学运行稳定度、学生接受融入度、教师掌握熟练度等诸多挑战。鉴... 知识图谱通过体系化资源聚合、可视化逻辑呈现、差异化学习引导及智能化辅助教学,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注入新活力。当前,知识图谱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仍面临理论传递可信度、教学运行稳定度、学生接受融入度、教师掌握熟练度等诸多挑战。鉴于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解决路径,即严审知识图谱思政内容强铸权威,提升理论传递公信力;优化知识图谱思政系统兼容适配,夯实教学运行稳定力;强化知识图谱思政课中互动设计,增强学生接受融入力;健全知识图谱应用机制强撑专业,提高教师掌握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高校教学 实践阻点 基本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机理与路径依循
14
作者 周艳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8-71,共4页
伴随教育数字化进程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思政课教学依循“认知—情感—意向”的逻辑脉络,聚焦“增益知识建构、增强情感共鸣、强化行为导向”三个维度,以数字技术拓展... 伴随教育数字化进程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思政课教学依循“认知—情感—意向”的逻辑脉络,聚焦“增益知识建构、增强情感共鸣、强化行为导向”三个维度,以数字技术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形式与空间,构建起增强“爱国情”、激发“强国志”、实践“报国行”的正向赋能模式,持续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高校教学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甜 蔡雨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5,共7页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逻辑指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情绪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为核心,其教...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逻辑指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情绪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为核心,其教育内容、理念、方法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能进一步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活力与创新力。本文从两者融入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价值逻辑出发,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重要性,为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出实践路径与价值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教学 有效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学异化的景观表征与消解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霄 秦在东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5,共8页
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所形塑的影像元素作为前沿技术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运用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提质增效中,已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师的必然选择。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因为对前沿技术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所呈现的工具与艺术... 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所形塑的影像元素作为前沿技术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运用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提质增效中,已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师的必然选择。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因为对前沿技术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所呈现的工具与艺术性表象过度迷恋,而将教学引向景观社会,导致思政课教学中的部分真实情境被景观所遮蔽,教学主体性隐匿、教学内容程式化以及教学方式形式化等问题凸显,进而导致思政课教学陷入自我向度、价值向度和实践向度的分离,偏离了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将高校思政课教学驱离由“景观”编织的表象世界,需注重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求,实现思政课教学在以“我”为主体的“自我向度”、以内容为引领的“价值向度”和以现实为导向的“实践向度”三重维度的回归,重构思政课教学的“真实境遇”,使思政课教学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轨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教学 景观社会理论 教学异化 消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的教师教学竞争力研究
17
作者 任鹏 武贵秀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0,共8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获奖结果不仅反映了各地各校思政课建设的成效,也呈现了某一区域或某一特定教师群体教学竞争力的差异。以三届获奖样本数据构建的教学竞争力指数(TDACI),呈现出师资结构对教师教学竞争力的支撑性作...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获奖结果不仅反映了各地各校思政课建设的成效,也呈现了某一区域或某一特定教师群体教学竞争力的差异。以三届获奖样本数据构建的教学竞争力指数(TDACI),呈现出师资结构对教师教学竞争力的支撑性作用显著、院校单位对教师教学竞争力的培育性作用突出、区域空间分布中教师教学竞争力的非均衡性特点明显等分布特征。这启示我们要强化教学竞争力的促建作用,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强化教学竞争力的促评作用,完善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评价体系;强化教学竞争力的促教作用,助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学 教学展示活动 教学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茶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关系探讨
18
作者 贾爱清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312-312,共1页
"一带一路"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发展战略,其主要是以我国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宣扬国家民族文化,积极开展国际经济贸易,最终实现我国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这个大背景下,茶... "一带一路"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发展战略,其主要是以我国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宣扬国家民族文化,积极开展国际经济贸易,最终实现我国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这个大背景下,茶文化的优势作用不断凸显,其与高校思政教学的融合,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平台,借助教育的普及力和渗透力,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背景,对茶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以及两者的融合进行具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高校思政教学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评《新媒体时代红安红色文化传播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新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10-I0010,共1页
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越来越复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为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需要探究高校思政教育新资源和新方法,其中蕴含着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红色文化就是一种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 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越来越复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为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需要探究高校思政教育新资源和新方法,其中蕴含着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红色文化就是一种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丰富的思想与精神内涵,具有着鲜明的价值导向功能,它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革命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在新媒体时代应广泛宣传红色文化,运用生命力强大的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优势,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积极探究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有效对策,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红色文化资源 高校教育 高校思政教学 想道德素养 高校治教育 育人优势 艰苦奋斗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滨芬 乔大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4-128,共5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建设现代化法治中国的政治要求和现实需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有着深刻...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建设现代化法治中国的政治要求和现实需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在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主体法学专业性欠缺、教学内容设置不够系统深入、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僵化单一的现实障碍。要激发教师主体能力,夯实“全员”育人基础;提升课程客体吸引力,形成“全过程”育人局面;推进思政介体创新力,构建“全要素”育人模式;打造校园环体活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 高校教学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