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研究》
1
作者 张丽 蔡亚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5-I0006,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研究》由代金平,郑兴刚主编,2019年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西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该书旨在研究如何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师范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技术手段 有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评《“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银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工具、先进科技及数字资源等相互交织,汇集成为足以改变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图景的“协同合力”。这股“协同合力”不仅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过程与方式等产生异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工具、先进科技及数字资源等相互交织,汇集成为足以改变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图景的“协同合力”。这股“协同合力”不仅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过程与方式等产生异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显著赋能效应,从而有效地扩容、优化和丰富了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由此打开了“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 异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教学研究 高校传统 信息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评《“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
3
作者 韩向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实施质量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面向互联网时代,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思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适应性变革。由李亚青、周...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实施质量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面向互联网时代,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思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适应性变革。由李亚青、周燕、王静著写,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20年10月出版的《“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一书,立足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入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思政教学 互联网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研究 深度融合 适应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语言建构的价值预期 被引量:1
4
作者 谷佳媚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者运用语言来展现理论说服力的实践,思想之理性只有紧扣语言之真挚,才能行之久远,深刻醒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客观科学地设定教育语言的价值预期可以从五个方面考虑:语言表达上体现科学性与情感性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者运用语言来展现理论说服力的实践,思想之理性只有紧扣语言之真挚,才能行之久远,深刻醒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客观科学地设定教育语言的价值预期可以从五个方面考虑:语言表达上体现科学性与情感性的统一;语言关系上体现交互性与引领性的统一;语言交流本质上达到对话与理解的统一;语言建构目标上达到双向建构与互利互惠的统一;语言来源上体现真理性与特色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语言建构 价值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法律意识是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根本目的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克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6年第2期30-31,共2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法律基础课程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国家教委1995年《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法律基础课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法律基础课程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国家教委1995年《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意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制观念 法制教育 法律基础课教学 法律基础课程 高校思想理论教育 主要内容 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