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1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现代传媒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角色转换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鸣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0-62,共3页
现代传媒的发展加强了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力,创造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环境,也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传统的角色定位。面对现代传媒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必须适应现代传媒发展的要求,尽快实现角色转换,把教... 现代传媒的发展加强了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力,创造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环境,也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传统的角色定位。面对现代传媒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必须适应现代传媒发展的要求,尽快实现角色转换,把教师的发展与大众传媒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传媒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 角色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优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亮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2,共6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以话语作为载体和媒介,通过话语影响思政课教学成效,关系着思政课的学理性、生命力、解释力和亲和力。进入新时代,数字技术革新与迭代升级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空间的固有形态,由此建构出的虚拟...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以话语作为载体和媒介,通过话语影响思政课教学成效,关系着思政课的学理性、生命力、解释力和亲和力。进入新时代,数字技术革新与迭代升级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空间的固有形态,由此建构出的虚拟空间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形塑着教学的空间、模式、场景与话语格局,成为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变量。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优化的路径是明晰教学话语优化的依据,选好教学话语优化的内容,创新教学话语优化的手段,把握教学话语优化的时机,找准教学话语优化的分寸,将教材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化文本为生活、化抽象为形象,使思政课堂中的大学生既“抬头”又“点头”,既“解渴”又“过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话语优化 教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维探赜
3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4,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理论维度重在回答“融入什么”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与政治性、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与开放性;实践维度重在回答“怎样融入”问题,强调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关联性,围绕学生主体实现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讲深讲透讲活讲新,发挥教师主导提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价值维度 理论维度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昊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48,共4页
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和顺应“受教育者在场”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代因应。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方式方法不新颖、课程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能力不足的现... 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和顺应“受教育者在场”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代因应。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方式方法不新颖、课程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是,构建多重机制保障教学运行,创新“互联网+”的教学方式方法,推进以教材建设为中心的课程化进程,运用“两种思维”提升教师的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实践教学 多重机制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合研究——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5
作者 王锐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05,共1页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优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实现以“文”育人,以“德”化人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及学习者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工作者 化人 道德素质 思政课程教学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研究》
6
作者 陈晴君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时代变化需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引导和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形成“学生-教育-空间”的协调统一,需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构建高校思...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时代变化需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引导和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形成“学生-教育-空间”的协调统一,需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协同育人 立德树人 协同创新 理论与实践 协同理论 学生成长成才 深化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研究
7
作者 吴鹏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1-67,73,共8页
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实际”及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场域”进行分析,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为基础,从建立全覆盖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打造全方位思想政治校园文化、搭建系统化学习评估反馈体系、发挥产教融合... 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实际”及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场域”进行分析,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为基础,从建立全覆盖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打造全方位思想政治校园文化、搭建系统化学习评估反馈体系、发挥产教融合优势建立思想引领与职业成长体系,以构建交互循环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探索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山西大学)简介
8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增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学(修)基地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20]15号),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新增了4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山西大学)是此... 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增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学(修)基地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20]15号),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新增了4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山西大学)是此次新增的四个“研修基地”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山西省唯一获批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山西大学)主要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研修培训任务,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习研究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大学 研修基地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 教育部办公厅 社会主义发展史 改革开放史 中国史 实践研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刍议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紫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58,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改革创新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面临育人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改革创新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面临育人理念趋向功利化的市场化挑战、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不足的信息化挑战、多元文化交锋交战的全球化挑战和供需失衡的转型化挑战。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守“内容为王”,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优化教学方式,技术赋能内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加强队伍建设,明确教师角色定位践行育人使命,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改革创新 挑战 推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学生分层的话语省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国庆 刘韶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50,共7页
在范畴语义上,高校思政课基于学生分层的学理释读以对学生分层为基础,内含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目标激励理念,遵循差异性、主体性、动态性原则,需要辩证处理普遍与特殊、师教与生学、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在实践语境上,高校学情差异的客... 在范畴语义上,高校思政课基于学生分层的学理释读以对学生分层为基础,内含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目标激励理念,遵循差异性、主体性、动态性原则,需要辩证处理普遍与特殊、师教与生学、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在实践语境上,高校学情差异的客观性、高校思政课建设现状变革之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日益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根本所在,构成了高校思政课基于学生分层的现实需求。在价值意蕴上,高校思政课基于学生分层的意义要旨体现为: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高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学生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思路——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伟 马雁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思想引领、文化引导作用,已然成为重要现实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传播 引导作用 新媒体技术 因势利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思想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评《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雍楚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6-I0007,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思想意识薄弱、教育成果难以量化等。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思想意识薄弱、教育成果难以量化等。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注重关注热点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较弱。因此,研究如何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入新的教育方法。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 路径研究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 知识转化 教学创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研究》
13
作者 张丽 蔡亚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5-I0006,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研究》由代金平,郑兴刚主编,2019年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西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该书旨在研究如何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师范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技术手段 有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行动逻辑——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扎根研究
14
作者 李思蒙 吴洪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4,共12页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高校教师。采用扎根理论对18位高校教师进行深度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行动包括行动触发、行动考量及行动选择等环节,不同环节之间主要通过个体与环境互动建立联系。内外动因的耦合,使教师准...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高校教师。采用扎根理论对18位高校教师进行深度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行动包括行动触发、行动考量及行动选择等环节,不同环节之间主要通过个体与环境互动建立联系。内外动因的耦合,使教师准备着手课程建设。在教师建设意愿与高校支持力度矩阵作用下,形成课程建设的差异化处境——顺境、困境、逆境和窘境。身处不同处境的高校教师,受到自身、学生、团队及管理因素的影响,其行动策略分别呈现出“双向奔赴”“互不参与”“主动选择”“被迫建设”等类型,进而产生不同的课程建设满意度与后续行动选择——不同满意程度的教师,倾向于选择“锦上添花”“力争上游”和“改弦易辙”等不同后续建设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建设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历史经验
15
作者 吴宏亮 冯军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133,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式开启了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1949年到195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式开启了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1949年到195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多种形式渠道建设师资队伍,探索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式,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初创阶段的探索形成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如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主题主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一致是重要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办好中国特色是长远之计等,这对于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法多元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爽 刘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3,共5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不断凸显,这对“立德树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领作用的基础上,应推动思政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进而教育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铸...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不断凸显,这对“立德树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领作用的基础上,应推动思政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进而教育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提高实效性,这要求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应具有良好的互动机制,从创建思政教学融合体系的关键着手,对实践概念和实践教法概念进行深入辨析。一方面,从纵向视域出发,将实践教法具体化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从总体上打破高校各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法的界限;另一方面,从横向视域出发,进一步融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配合机制,旨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多元融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实践教法 融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课程化建设的内涵、价值及路径 被引量:13
17
作者 肖鹏 陈晓蕾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37,共6页
人工智能在教育数字化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直接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塑。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课程化转型,既是高校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现代化转型升级,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诉求。构建... 人工智能在教育数字化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直接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塑。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课程化转型,既是高校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现代化转型升级,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诉求。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课程化建设体系应紧扣高校大思政的格局,形成三位一体的推进模式;创新数智融合课程体系,打造全要素互动共同体;加强现代思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评价反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人工智能 主题活动 课程 人机交互 数智融合 精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付晓东 东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但危害教师的身心、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职业倦怠发生在教师身上,受害最大的是学生。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引进考核激励机制、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增强自我调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但危害教师的身心、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职业倦怠发生在教师身上,受害最大的是学生。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引进考核激励机制、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保护教师工作热情,保证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教师 职业倦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探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高国伟 张光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7-159,共3页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一种传播方式,正以其独有的特性和强大的功能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师生,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撼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分析了微博的传播特征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一种传播方式,正以其独有的特性和强大的功能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师生,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撼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分析了微博的传播特征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构建适合微博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如何提升他们媒介素养的对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思想政治理论 教师 媒介素养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评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柳礼泉 丁蕾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3,共4页
近七年来,全国高校共建成38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本文根据这些课程的建设经验,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评析。既肯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建设取得的成绩,又归纳了... 近七年来,全国高校共建成38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本文根据这些课程的建设经验,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评析。既肯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建设取得的成绩,又归纳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国家精品课程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