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的出场、结构及拓新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晶晶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研究范式是学科开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育的"专业基体"。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维度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情势及其时空转向。继而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美好生活的当代语境,... 研究范式是学科开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育的"专业基体"。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维度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情势及其时空转向。继而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美好生活的当代语境,研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时代使命,并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何以具有世界胸怀、家国情怀、人性关怀。发现新研究范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正在形成,总括其基本要义、本质所指、内容结构,并提出分级分类科学共同体、完善学科话语体系、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真正确立这一研究范式,助力学科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范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 立德树人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建华 舒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0,34,共4页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研究两者互构机理和系统建构是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指向来理解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具备必要性,目前互构机...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研究两者互构机理和系统建构是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指向来理解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具备必要性,目前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面临系统结构整合存在阻滞、系统流畅运转存在障碍、系统单元协同存在隔阂等困境,需要统筹兼顾推进结构整合、优势互补保障单元协同、巩固基底构塑运转机制,推动构建完善的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互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生存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向及其价值意蕴 被引量:1
3
作者 董雅华 舒练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存论既是对现实的人的个体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肯认,也是对人的社会历史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指认,强调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正是其突出的理论特质。着眼于人的社会性生存和发展,实践生存论通过对“社会哲学范式”与“人...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存论既是对现实的人的个体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肯认,也是对人的社会历史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指认,强调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正是其突出的理论特质。着眼于人的社会性生存和发展,实践生存论通过对“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统合,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和价值研究建立内在统一的和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哲学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界,有利于促成现存的“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视域融合,从而能克服单一论导致的解释力不足、引领力阙如的局限。立足实践生存论,再思、再释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存在,存在为何”,敦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存在、价值取向、功能定位等基本问题的研究范式走向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融合,以破解传统研究范式局限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难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达成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实现政治性功能与精神性功能的有机融合。通过双向关系性思维的运思、回归人之生存和发展的感性实践以及澄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上意蕴,构筑精神家园。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实践生存论转向,将充分彰显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生存论 研究范式转向 人的社会性生存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理研究——以吕梁红色文化为例
4
作者 张瑜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54-158,共5页
吕梁地区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丰富内涵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和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涉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该文分析吕梁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内涵、吕梁红色文化资源与涉农高校思想... 吕梁地区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丰富内涵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和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涉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该文分析吕梁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内涵、吕梁红色文化资源与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现状,提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在思政课堂积极嵌入红色元素,让思政课堂“动起来”,线上线下相融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创新传播形式,探寻红色资源的价值和意义,让大学生“燃起来”,创新机制,构建馆校协同合作模式,让育人共同体“强起来”,进一步推动吕梁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涉农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评《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雍楚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6-I0007,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思想意识薄弱、教育成果难以量化等。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思想意识薄弱、教育成果难以量化等。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注重关注热点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较弱。因此,研究如何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入新的教育方法。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 路径研究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 知识转化 教学创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的出场、困境与突围
6
作者 卢岚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65,共10页
以智能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场域打开了全新的疆域,并将数据驱动的视野与方法强势带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按下了快进键。和其他学科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当求跨学科理论资源与测量方法... 以智能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场域打开了全新的疆域,并将数据驱动的视野与方法强势带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按下了快进键。和其他学科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当求跨学科理论资源与测量方法的支持,以大数据和高运算力为支撑来挖掘其可计算化的潜力,实现对人的思想行为数据的海量收集与深入分析,采用数学工具、统计分析等手段测量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因此,定量研究不仅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思辨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有益补充,而且其理论建构与分析工具齐头并进,形成了既接理论天线、又接实践地线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研究 回归分析 因果推断 数字密集型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燕 李楠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4,共9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适应时代要求,深入贯彻立德树人...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适应时代要求,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研究生红色文化教育已初见成效,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课堂教学相对传统,实践教育相对薄弱,网络载体利用成效相对有限,育人保障相对不足等问题。对此,高校应从课堂教学、实践体验、网络宣传、育人保障“四维”综合发力,通过讲好红色育人故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感染力;巧用红色育人场域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吸引力;优化红色育人传播进一步增强网络宣传渗透力;完善红色育人链条进一步加强育人保障支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高校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评《“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银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工具、先进科技及数字资源等相互交织,汇集成为足以改变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图景的“协同合力”。这股“协同合力”不仅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过程与方式等产生异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工具、先进科技及数字资源等相互交织,汇集成为足以改变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图景的“协同合力”。这股“协同合力”不仅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过程与方式等产生异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显著赋能效应,从而有效地扩容、优化和丰富了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由此打开了“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 异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教学研究 高校传统 信息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评《“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
9
作者 韩向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实施质量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面向互联网时代,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思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适应性变革。由李亚青、周...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实施质量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面向互联网时代,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思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适应性变革。由李亚青、周燕、王静著写,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20年10月出版的《“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一书,立足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入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思政教学 互联网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研究 深度融合 适应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智慧:第四研究范式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越 曲建武 宋林萱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9-128,共10页
第四研究范式是在实验科学、理论推演、计算机仿真等前三种科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假设驱动转为基于海量数据进行科学发现的研究范式。在第四研究范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朝着精准化和智慧化的趋势发展,包括教育目标的精准设... 第四研究范式是在实验科学、理论推演、计算机仿真等前三种科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假设驱动转为基于海量数据进行科学发现的研究范式。在第四研究范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朝着精准化和智慧化的趋势发展,包括教育目标的精准设定、教育对象的精准分析、教育成效的精准评估,以及教育内容的智慧化供给、智慧化教育载体的开发、教育方法实施的智慧化支持、教育过程的智慧化感知等。面向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智慧化实践还面临数据来源的局限性、伦理的重塑和法律的缺失、软硬件技术和相关专业能力的影响等方面问题,需要革新思维理念、提升技术能力、完善基础条件,进而推动第四研究范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智慧化取得更大的发展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研究范式 大数据 人工智能 精准 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学理逻辑与实践路径
11
作者 陈艺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5-49,共5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发展提出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作为支撑学科发展、学术创新与话语构建的基础,虽在内涵上已形成一定共识,但...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发展提出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作为支撑学科发展、学术创新与话语构建的基础,虽在内涵上已形成一定共识,但在体系化建设、学术共识形成及话语科学性方面仍待完善。结合学界对研究范式的创新探索及语言逻辑分析方法的应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发展需着力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以系统思维梳理理论层次,明确主干、枝干与果实理论的边界,整合新生学科成果。二是通过语言逻辑校准凝聚学术共识,破解概念混用、逻辑混乱等问题,彰显中国特色。三是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话语表达,提升国际传播力。通过上述路径,推动元理论实现系统化、共识化与科学化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奠定学理基础,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体系 话语 研究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
12
作者 肖文静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5期127-130,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思想引领的重要阵地,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思政教育,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能有效增强...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思想引领的重要阵地,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思政教育,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能有效增强思政课程的育人效果。该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义,指出现实困境,创新性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和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提供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乡村振兴 思想政治教育 人才培养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论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彭钰美 徐秦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永葆育人活力的生命所系、价值所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范式持续演进的诉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性导向、高校“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内在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及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永葆育人活力的生命所系、价值所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范式持续演进的诉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性导向、高校“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内在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及其与教育的关系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在场表征为:高阶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成为应有样态,建成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成为核心指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普遍自觉。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众机制以及多场域的分别互构,在凝聚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共识的基础上,推进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维稳运行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共同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郑忠梅 秦在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17,共2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文化学的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自身前途和命运关注的必然。从文化学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基于文化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基于深刻的文化关怀意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有助于...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文化学的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自身前途和命运关注的必然。从文化学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基于文化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基于深刻的文化关怀意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有助于我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视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范式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成文 刘謦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83,共4页
研究范式是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来存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研究范式之争。既肯定思辨研究的意义,又肯定注重经验(事实)的客观性、普遍定律和演绎说明的价值,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研究范式的融合... 研究范式是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来存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研究范式之争。既肯定思辨研究的意义,又肯定注重经验(事实)的客观性、普遍定律和演绎说明的价值,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研究范式的融合,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包含的经验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性、独特的意义系统以及假设演绎和解释性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融合的客观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要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融合,就必须根据具体研究情境,有选择性地实现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研究范式 人文主义范式 科学主义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纯 侯典举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63-66,共4页
硕士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青年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校中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本科生相比处于相对薄弱状态。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实现... 硕士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青年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校中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本科生相比处于相对薄弱状态。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也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加之受社会大环境和不良风气影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面临新的问题,这一切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艰巨而复杂。文章就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形势新问题的角度,从完善硕士研究生的管理制度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两个方面探讨了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硕士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解决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邹艳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面临教师权威的式微、学生价值观的嬗变、媒介生态环境复杂化的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应向回归生命价值的生活、关注意识与行为的过程、建构主体间性的关系转型,并通过"借助全...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面临教师权威的式微、学生价值观的嬗变、媒介生态环境复杂化的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应向回归生命价值的生活、关注意识与行为的过程、建构主体间性的关系转型,并通过"借助全媒体,架构师生思想共同体"、"发挥全媒体优势,创设师生对话平台"、"善用全媒体,重视日常生活的德性养成"等路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范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现状探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秀敏 张耀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1,共4页
从托马斯·库恩创造性地使用"范式"理论以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就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使用。在借鉴他们经验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开展了对"范式"的研究和运用。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可知,思想政... 从托马斯·库恩创造性地使用"范式"理论以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就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使用。在借鉴他们经验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开展了对"范式"的研究和运用。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已经从尝试引入范式概念的阶段发展到系统科学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理论的起始阶段。今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应当朝着优化科学共同体、增强学科信念、完善理论和框架、厘清学科方法系统以及慎言范式转换这几个方面优化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范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46
19
作者 戴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3期17-21,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形成标志或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学科体系的建构路径和方式、研究方法的来源和独立性、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学科发展的动力模式以及学科成果在表现与传达上的视角与话语方式等方面。目前已形成的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形成标志或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学科体系的建构路径和方式、研究方法的来源和独立性、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学科发展的动力模式以及学科成果在表现与传达上的视角与话语方式等方面。目前已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主要有思想政治工作学范式、经典教育学范式、军队政治工作学范式三种,交叉学科范式作为一个范式群已初露端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未来发展主要通过现有范式融合、经由交叉学科的范式创新、经由研究方法变革的范式改良三条路径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范式 学科资源 研究方法 学科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尚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文衔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68,共3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活中的流行时尚,指出时尚教育是一个未被重视的教育盲点;并对时尚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时尚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素质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机遇和挑战 流行时尚 大学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