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0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峰 韩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9-182,共4页
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历经60余年变迁,其变迁动力来自于根本动力、基础动力、直接动力三个方面的分力融合而生成的合力。根本动力是社会环境,基础动力是政府,直接动力是大学生。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有利于深... 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历经60余年变迁,其变迁动力来自于根本动力、基础动力、直接动力三个方面的分力融合而生成的合力。根本动力是社会环境,基础动力是政府,直接动力是大学生。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有利于深入认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动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政策变迁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毛连军 赵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4-97,共4页
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政策文本有待优化、政策执行有待加强、政策制度有待完善以及政策影响有待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导... 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政策文本有待优化、政策执行有待加强、政策制度有待完善以及政策影响有待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反馈机制以及评估机制四个方面建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政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设计与发展展望 被引量:25
3
作者 冯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35,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设计主要经历了调整恢复、加强改进、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阶段。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设计的发展历程,其经验主要表现为政策设计兼顾学理构建、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充分考虑阶段性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设计主要经历了调整恢复、加强改进、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阶段。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设计的发展历程,其经验主要表现为政策设计兼顾学理构建、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充分考虑阶段性发展需求、深刻把握学科发展的历史衔接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设计要立足中国发展实际、树立开放的视野格局,这不仅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学科持续发展、实践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思想政治教育 政策设计 发展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制、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7
4
作者 谭培文 邝文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也出现了教育供给和学习需求、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的矛盾。因而,须加强数字赋能,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互契;强化价值引领,化解人数矛盾,实现人数统一,以形成高效智能科学的育人新生态、新模式和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机制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月华 郝晓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0,共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生产力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依据,要从唯物史观的学理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引领功能、技术支持功能、行为导向功能和环境营造功能,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构建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培养体系、打造政产学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路径,加强释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内涵、向度及进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莎 马晓芳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0,共7页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跃迁,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以数据驱动为底层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数字转化与评价过程和方法的智...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跃迁,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以数据驱动为底层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数字转化与评价过程和方法的智能升级;其隶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明确的意识形态价值属性,旨在利用数智理念技术推动对传统评价的重点、难点问题协同攻关,实现评价模式方法智慧化进阶、评价范式时代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评价要素深度释放数智新生活力、评价过程全面呈现数智叙事特色、评价效果有效凸显数智集约优势,主要经由评价要素的数字累积、评价系统的数智集成、评价体系的智能优化、评价反馈的智慧升级的进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评价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延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5-49,共5页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科学引导,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守好阵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内容建设;适应形势,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注重安全,以法治思维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培外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引导 守好阵地 内培外引 教育环境 教育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探究——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8
作者 李燚 姚星宇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势,也需要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势,也需要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信息化教育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其中《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一书是值得关注的文本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质量提升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9
作者 洪晓畅 龙歆雨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6,共6页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质量,是高校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具有传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历史传统、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与现代教育叙事学的理论规定、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演进的逻辑意蕴。高校...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质量,是高校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具有传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历史传统、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与现代教育叙事学的理论规定、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演进的逻辑意蕴。高校须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主体缺乏衔接、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内容创新发展滞后、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介体融合运用不足的现实困境,通过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主体转变理念实现主体衔接、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内容与时俱进实现内容创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介体资源实现介体关联,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内在逻辑 现实困境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优化
10
作者 何爱华 黄蓉蓉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推动了信息传播方式和社会生活面貌的变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赋能。一方面,现代媒体的强交互性,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冲击,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其价值观也因此呈现多元化特征;... 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推动了信息传播方式和社会生活面貌的变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赋能。一方面,现代媒体的强交互性,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冲击,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其价值观也因此呈现多元化特征;另一方面,庞大的信息冲击下,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但也因此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帮助大学生抵御不良信息的冲击,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持续深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11
作者 张开平 《当代农机》 2025年第9期109-110,共2页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宝贵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更加快捷灵活。本文通过分析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宝贵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更加快捷灵活。本文通过分析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红色文化育人本领等5个方面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因此本课题基于融媒体技术的优势,探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以此来适应教育发展新趋势,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建华 舒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0,34,共4页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研究两者互构机理和系统建构是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指向来理解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具备必要性,目前互构机...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研究两者互构机理和系统建构是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指向来理解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具备必要性,目前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面临系统结构整合存在阻滞、系统流畅运转存在障碍、系统单元协同存在隔阂等困境,需要统筹兼顾推进结构整合、优势互补保障单元协同、巩固基底构塑运转机制,推动构建完善的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互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春旭 赵国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教育家精神蕴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等丰富内涵,有时代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等特质,能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逻辑的内在关... 教育家精神蕴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等丰富内涵,有时代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等特质,能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逻辑的内在关联,表现为在目标上培养时代新人、在内容上传递主流价值与人文精神、在主体上师生协同共进。在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上,首先,要推进课程融合,打造特色思政课堂;其次,要加强师资培育,锻造“大先生”队伍;最后,要建好校园文化,营造浓厚育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价值 内在逻辑关联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擦亮育人底色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邱文涵 田家宇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时代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幅提升,青少年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日益多元化。这一现象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时代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幅提升,青少年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日益多元化。这一现象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通过挖掘和利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积极构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使其教育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和具有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发展困境与实现进路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恒仲 朱国芬 柏振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0-44,共5页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数字化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耦合机理。数字孪生、数据场域、数智载体和泛在形态等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确性、共享性、交互性和时效性。然而,数字...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数字化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耦合机理。数字孪生、数据场域、数智载体和泛在形态等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确性、共享性、交互性和时效性。然而,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面临着数字目标的理解掌握存在差异、技术研发的投入缓慢且不足、平台建设缺乏系统优化、规章制度和评价不够完善等方面的发展困境。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素养,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研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平台,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规则,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技术 数字素养 数字研发 数智平台 数字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然·应然·将然 被引量:2
16
作者 齐道喜 黄衍川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48,共6页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数智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数智技术的应用必须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纵深发展,应从明晰当前高校思...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数智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数智技术的应用必须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纵深发展,应从明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角度呈现赋能的“实然”。从探讨赋能的生成动因角度明晰赋能的“应然”,包括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党和国家事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需求。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应通过数据导航分析预测学生情感变化、依托智能技术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加强信息保护与监管、构建激励性动态评价机制及标准等优化路径探索赋能的“将然”,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吸引力,助力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建设理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振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建构具有亲和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凭借其背后的人民性、民族性和科学性以及在意义表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易... 建构具有亲和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凭借其背后的人民性、民族性和科学性以及在意义表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和积极悦纳的能力和水平。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建设必须首先夯实话语立场的人民性、凸显话语基因的民族性、深化话语理论的科学性,通过优化话语组合方式、增强话语表达艺术、丰富话语传播媒介等方面传递话语亲和力,进而在提请注意、促进理解、引导接受中增强话语亲和力。整个过程涵盖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关键环节和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大模型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审视及治理方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红艳 孙迎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69,共4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大模型技术实现从单一纯文本向多模态的跨模态转换。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模态大模型正掀起一场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生态变革。但是,技术赋能同时也伴生主体、制度与技术多重伦理风险,影响大学生...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大模型技术实现从单一纯文本向多模态的跨模态转换。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模态大模型正掀起一场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生态变革。但是,技术赋能同时也伴生主体、制度与技术多重伦理风险,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建构与德育观生成。鉴于此,通过建构“主体—制度—技术”治理框架,创建多主体互动模式实现“师—机—生”协同育人,制定相应伦理规约框定大模型发展边界“,以技制技”规训大模型从“赋魅”走向“祛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大模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生成式人工智能 科技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焕喆 邱珍 郎明朗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融共通点、独特作用和实践路径。交融共通点: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独特作用:身心并重,奠定全...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融共通点、独特作用和实践路径。交融共通点: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独特作用:身心并重,奠定全面发展基础;逆境磨砺,强化个人意志品质;团队合作,促进社交技能提升;文化传承,激发民族自豪感。实践路径: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以中华体育精神引领思政教育新范式;逆境教育的强化与实施,利用体育赛事平台磨炼意志品质;团队协作与领导力培育,凸显体育社团的社会化教育功能;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中华体育精神独特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中华体育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合研究——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
作者 王锐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05,共1页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优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实现以“文”育人,以“德”化人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及学习者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工作者 化人 道德素质 思政课程教学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