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主体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震环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8期123-125,共3页
教师是教育之本,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目前,影响高校教师主体性发挥的因素主要有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水平低,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思想政治教育各部门沟通机制不畅,管理育人... 教师是教育之本,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目前,影响高校教师主体性发挥的因素主要有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水平低,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思想政治教育各部门沟通机制不畅,管理育人环节相对薄弱,教学绩效考核体制的不合理等等。提高教师的主体性应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分别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探析
2
作者 景丝丝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00-104,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人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主体性”与“主导性”关系失衡、“内外化”过程链断裂、价值评估“人本性”缺失、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人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主体性”与“主导性”关系失衡、“内外化”过程链断裂、价值评估“人本性”缺失、教育内容“个体价值”被忽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育人效果。实现教育方法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教学重心由形式表达向内外化效果转变、价值评价由“科学取向”向“人本取向”转化、教育内容由“工具性”向“价值性”转化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价值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人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报国精神融入航空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进路
3
作者 邹勇 刘逸舲 王阳合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航空报国精神有其特定的内涵实质。它可引领航空院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发挥人生“指明灯”和思想“导航仪”的重要作用,具有培养学生使命、担当和情怀的价值意蕴。从内在逻辑来看,航空报... “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航空报国精神有其特定的内涵实质。它可引领航空院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发挥人生“指明灯”和思想“导航仪”的重要作用,具有培养学生使命、担当和情怀的价值意蕴。从内在逻辑来看,航空报国精神融入航空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内容的契合性和时机的恰逢性。基于此,航空院校遵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航空史教育等规律,综合优化、创新拓展融入路径,将航空报国精神融合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通于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融汇于线下资源与线上资源,构建起多维立体、融合贯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报国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实现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杨怡恒 吴超 《领导科学论坛》 2025年第3期12-15,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网络空间作为当代大学生活跃的主要场域之一,对其思想行动的影响举足轻重,而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人才的主阵地,在宣扬和贯彻...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网络空间作为当代大学生活跃的主要场域之一,对其思想行动的影响举足轻重,而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人才的主阵地,在宣扬和贯彻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义务和责任。这也启示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观察新变化,抓住新机遇,动态地调整和革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难点。因此,思考如何让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抵御各类不良文化侵袭,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创新研究
5
作者 王丽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高校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为党和国家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从“定位理念—发现问题—实施教育”三个维度,直面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问题,旨在创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 高校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为党和国家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从“定位理念—发现问题—实施教育”三个维度,直面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问题,旨在创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努力打通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最后一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嵌入民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进路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泳 张端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22,30,共5页
在高校教育场景中,人工智能借助算法,凭着超强的算力,通过获取并处理思想行为相关的海量数据,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服务学生工作提供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为提升思政教育因材施教的针对性、有的放矢的精确性、春风化雨的亲和力提供了创新手... 在高校教育场景中,人工智能借助算法,凭着超强的算力,通过获取并处理思想行为相关的海量数据,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服务学生工作提供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为提升思政教育因材施教的针对性、有的放矢的精确性、春风化雨的亲和力提供了创新手段。同时也带来教师权威弱化、人文情感疏离、个人隐私暴露等风险挑战。为此,必须着力做好教育价值引领、师资培育、多方协同等工作,确保人工智能有效助力民航高校思政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民航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军工文化资源涵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廖小涵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军工文化资源以其政治性、精神性和科学性特征蕴含了丰富的引领功能与育人动能,具体表现为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筑牢高校政治“底色”;为大学生立志,浇塑时代新人的信仰之基;提供榜样内驱力量,激发大学生的实践外张力。通过畅通高校思... 军工文化资源以其政治性、精神性和科学性特征蕴含了丰富的引领功能与育人动能,具体表现为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筑牢高校政治“底色”;为大学生立志,浇塑时代新人的信仰之基;提供榜样内驱力量,激发大学生的实践外张力。通过畅通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的“主渠道”,拓宽校企、校地实践活动的“主阵地”,聚焦高校智慧教育的“主平台”,以军工文化资源涵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新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不断推向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工文化 文化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技术·价值: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重向度
8
作者 闵雪 石书臣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数字化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应然取向,是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诠释框架的创变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偶然的,其发生逻辑可以从动力向度、技术向度与价值向度进行阐述。从动力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应然取向,是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诠释框架的创变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偶然的,其发生逻辑可以从动力向度、技术向度与价值向度进行阐述。从动力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顺应“现实世界”到“数字世界”嬗变的应然取向、满足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延异互构的学理规范、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实践。从技术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据驱动、算力计算、算法推荐等技术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驱动创变的生动体现。从价值向度看,数字化转型是形塑人类生存发展新图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服务效能、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智慧育人新样态的价值表现。三重向度各侧其重,各显其质,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行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转型 动力向度 技术向度 价值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研究
9
作者 陈建华 舒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0,34,共4页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研究两者互构机理和系统建构是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指向来理解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具备必要性,目前互构机...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研究两者互构机理和系统建构是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指向来理解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具备必要性,目前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面临系统结构整合存在阻滞、系统流畅运转存在障碍、系统单元协同存在隔阂等困境,需要统筹兼顾推进结构整合、优势互补保障单元协同、巩固基底构塑运转机制,推动构建完善的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互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10
作者 王洪彬 冯奇升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0-44,共5页
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中国式现代化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者相互促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特的语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为... 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中国式现代化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者相互促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特的语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人才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意蕴、原则遵循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清 李雨桐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把国家安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所创造性提出的科学观点。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把国家安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所创造性提出的科学观点。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客观要求,是深化高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全面性与针对性统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原则,形成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阵地、以文化为载体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努力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入脑入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价值 原则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汤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0-21,78,共3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和谐社会构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具有积极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对和谐社会构建又具有能动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与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和谐社会构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具有积极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对和谐社会构建又具有能动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与构建和谐社会内容相对应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方面,它们内在统一、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育人体系研究
13
作者 刘鹏飞 《成才之路》 2025年第5期1-4,共4页
在国家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更要与国家战略需求及社会现实相结合,推动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育人体系。高校应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内容、课程与空间的一体... 在国家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更要与国家战略需求及社会现实相结合,推动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育人体系。高校应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内容、课程与空间的一体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存在于课堂内,还借助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网络空间等多种形式拓展范围,有效落实“三全育人”,全方位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理论基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一体化育人体系 高校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故事的话语叙事分析
14
作者 甘朝晖 王霞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进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故事,从叙事价值看,有助于深度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提升大学生的“四个认同...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进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故事,从叙事价值看,有助于深度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提升大学生的“四个认同”;有助于立体呈现百年大党的政党形象,坚定大学生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有助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从叙事文本来看,即“讲什么故事”,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历史经验、重大成就、历史意义以及未来图景五个方面来凝练、打磨故事内容。从叙事对策来看,即“如何讲好故事”,要规范叙事步骤、把握叙事原则以及打造叙事场域,让故事“讲得出、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 叙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建设理路
15
作者 陈振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建构具有亲和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凭借其背后的人民性、民族性和科学性以及在意义表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易... 建构具有亲和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凭借其背后的人民性、民族性和科学性以及在意义表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和积极悦纳的能力和水平。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建设必须首先夯实话语立场的人民性、凸显话语基因的民族性、深化话语理论的科学性,通过优化话语组合方式、增强话语表达艺术、丰富话语传播媒介等方面传递话语亲和力,进而在提请注意、促进理解、引导接受中增强话语亲和力。整个过程涵盖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关键环节和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长江文化传承的推动——评《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
16
作者 刘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学生品格、指导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使命。将长江文化巧妙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不仅是对中华优...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学生品格、指导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使命。将长江文化巧妙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三王春法编著的《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是一部深刻探讨长江文化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展 勤劳勇敢 学生品格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毕业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17
作者 陈汀滢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6-28,61,共4页
毕业歌曲作为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元素,是文化育人的创新手段之一。毕业歌曲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其传播性强、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共情度深等特点,在理想信念教育、爱国荣校教育、感恩诚信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毕业歌曲作为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元素,是文化育人的创新手段之一。毕业歌曲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其传播性强、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共情度深等特点,在理想信念教育、爱国荣校教育、感恩诚信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高校应充分挖掘毕业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毕业歌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和内在关联,将“美育”教育理念与文化育人有机结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助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歌曲 美育 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与实践路径
18
作者 杜鹃 衡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红色美术作品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彰显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又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育人资源。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导向、审美素养、文化底蕴、教... 红色美术作品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彰显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又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育人资源。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导向、审美素养、文化底蕴、教育创新四个维度。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坚持目标融合,明确红色美术育人定位;坚持内容融合,优化红色美术育人体系;坚持机制融合,推动红色美术育人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美术作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价值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大模型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审视及治理方略
19
作者 蒋红艳 孙迎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69,共4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大模型技术实现从单一纯文本向多模态的跨模态转换。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模态大模型正掀起一场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生态变革。但是,技术赋能同时也伴生主体、制度与技术多重伦理风险,影响大学生...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大模型技术实现从单一纯文本向多模态的跨模态转换。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模态大模型正掀起一场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生态变革。但是,技术赋能同时也伴生主体、制度与技术多重伦理风险,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建构与德育观生成。鉴于此,通过建构“主体—制度—技术”治理框架,创建多主体互动模式实现“师—机—生”协同育人,制定相应伦理规约框定大模型发展边界“,以技制技”规训大模型从“赋魅”走向“祛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大模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生成式人工智能 科技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水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评《中华水文化教育》
20
作者 陈希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空间的快速拓展,社会文化内容愈发多元化与复杂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树立道德标杆的主要阵地,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学生意识方面的关键作用。中华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空间的快速拓展,社会文化内容愈发多元化与复杂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树立道德标杆的主要阵地,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学生意识方面的关键作用。中华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极具人文精神的部分,拥有丰富的物质载体和多样的精神内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精神资源。由蔡梅等编著的《中华水文化教育》一书,从文学作品、水利工程、治水名人、民俗礼仪等多个维度全面而系统地探讨了水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深入剖析了水文化的教育价值,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中华水文化进行思政育人,可为相关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技术 思政育人 中华水文化 培养人才 网络空间 文学作品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