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2篇文章
< 1 2 2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赜
1
作者 陈建华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高水平质量标准,既要在物质生产上供给充分,又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的“一体两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社会要求,也是高校思...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高水平质量标准,既要在物质生产上供给充分,又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的“一体两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社会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源泉与动力。提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中的“主体性”“崇高性”和“普遍性”价值意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涵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维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汤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0-21,78,共3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和谐社会构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具有积极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对和谐社会构建又具有能动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与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和谐社会构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具有积极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对和谐社会构建又具有能动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与构建和谐社会内容相对应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方面,它们内在统一、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工具化到人本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的转变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明秀 吴世彬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49,共3页
自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变化产生冲突,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迫切需要创新与发展。全球化时代,重视和满足人的价值需要,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 自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变化产生冲突,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迫切需要创新与发展。全球化时代,重视和满足人的价值需要,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工具化的倾向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实现从工具化到人本化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诉求 工具化 人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转变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艳 张果 崔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7-29,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历经了从注重工具性到以人为本的伟大转折。回顾这一转变历程,揭示其蕴藏的历史法则,能够为新时期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历经了从注重工具性到以人为本的伟大转折。回顾这一转变历程,揭示其蕴藏的历史法则,能够为新时期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提供理论支撑与合理性解释,能够为创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与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取向 工具性 人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5
5
作者 侯桂华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即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不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需要。从不同视野下探寻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即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不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需要。从不同视野下探寻多方价值取向的诉求,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教育对象的阶段化、教育内容的时代化进行反思,进而完成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及教育者价值取向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取向 转变 反思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转变与人文精神构建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明秀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3-136,共4页
自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和当代实践的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变化的契合能力发生矛盾。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诉求上没有紧随时代的脚步,而是囿于传统的观念之中,存... 自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和当代实践的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变化的契合能力发生矛盾。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诉求上没有紧随时代的脚步,而是囿于传统的观念之中,存在着泛政治化和知识化的倾向。运用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精神,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深地根植于人文沃土之中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前沿性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诉求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标准 被引量:2
7
作者 龙海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2期286-287,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把关定向的作用,须依据一定的尺度和标准来衡量。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面临的困境入手,分别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标准的实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的最高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把关定向的作用,须依据一定的尺度和标准来衡量。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面临的困境入手,分别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标准的实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和具体标准,其目的是为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评价 困境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错位与回归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东康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本文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回归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错位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睿 《福建茶叶》 2021年第7期263-264,共2页
茶文化是我国人们长期生活和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产物,对茶文化的理解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需要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程度,进而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机制能够得到有效创新,对于思政教育来说,其根本就是启迪思想理念,所... 茶文化是我国人们长期生活和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产物,对茶文化的理解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需要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程度,进而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机制能够得到有效创新,对于思政教育来说,其根本就是启迪思想理念,所以,为合理的运用茶文化奠定基础,本文结合茶文化的价值内涵,对高校思政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进一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茶文化应用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高校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保松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123,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新时期推动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样也推动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在科学发展观的综合指导下进一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已成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为和谐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新时期推动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样也推动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在科学发展观的综合指导下进一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已成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智力和机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夏杰 商继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7,共3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砥砺奋进的精神支撑,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在于二者的精神实质相契合、育人功能相契合、奋斗目标相契合。伟大建党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现... 作为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砥砺奋进的精神支撑,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在于二者的精神实质相契合、育人功能相契合、奋斗目标相契合。伟大建党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现为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精神激发青年学生肩负初心使命,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强化青年学生甘于奉献意识,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神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情怀。伟大建党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可概括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伟大建党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12
作者 杨少波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1-103,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需要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对此,应多措并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需要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对此,应多措并行,通过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工作者综合素养、建设隐性校园文化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发展困境与实现进路
13
作者 吴恒仲 朱国芬 柏振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0-44,共5页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数字化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耦合机理。数字孪生、数据场域、数智载体和泛在形态等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确性、共享性、交互性和时效性。然而,数字...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数字化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耦合机理。数字孪生、数据场域、数智载体和泛在形态等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确性、共享性、交互性和时效性。然而,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面临着数字目标的理解掌握存在差异、技术研发的投入缓慢且不足、平台建设缺乏系统优化、规章制度和评价不够完善等方面的发展困境。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素养,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研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平台,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规则,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技术 数字素养 数字研发 数智平台 数字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制、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培文 邝文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也出现了教育供给和学习需求、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的矛盾。因而,须加强数字赋能,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互契;强化价值引领,化解人数矛盾,实现人数统一,以形成高效智能科学的育人新生态、新模式和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机制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月华 郝晓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0,共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生产力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依据,要从唯物史观的学理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引领功能、技术支持功能、行为导向功能和环境营造功能,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构建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培养体系、打造政产学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路径,加强释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境遇与调适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新奎 侯远宝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圈层化传播构筑交往壁垒等现实困境。希冀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调适,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调适 数智时代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延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5-49,共5页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科学引导,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守好阵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内容建设;适应形势,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注重安全,以法治思维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培外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引导 守好阵地 内培外引 教育环境 教育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探究——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18
作者 李燚 姚星宇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势,也需要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势,也需要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信息化教育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其中《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一书是值得关注的文本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内涵、向度及进路
19
作者 王莎 马晓芳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0,共7页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跃迁,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以数据驱动为底层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数字转化与评价过程和方法的智...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跃迁,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以数据驱动为底层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数字转化与评价过程和方法的智能升级;其隶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明确的意识形态价值属性,旨在利用数智理念技术推动对传统评价的重点、难点问题协同攻关,实现评价模式方法智慧化进阶、评价范式时代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评价要素深度释放数智新生活力、评价过程全面呈现数智叙事特色、评价效果有效凸显数智集约优势,主要经由评价要素的数字累积、评价系统的数智集成、评价体系的智能优化、评价反馈的智慧升级的进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评价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质量提升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20
作者 洪晓畅 龙歆雨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6,共6页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质量,是高校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具有传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历史传统、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与现代教育叙事学的理论规定、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演进的逻辑意蕴。高校...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质量,是高校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具有传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历史传统、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与现代教育叙事学的理论规定、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演进的逻辑意蕴。高校须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主体缺乏衔接、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内容创新发展滞后、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介体融合运用不足的现实困境,通过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主体转变理念实现主体衔接、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内容与时俱进实现内容创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介体资源实现介体关联,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内在逻辑 现实困境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