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以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职业指导为例
1
作者 张振 赵星宇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6年第6期64-64,共1页
文章首先对职业指导、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进行概述,然后论述了加强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职业指导的重要意义,最后着重探讨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 职业指导 意义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和帮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晴 王梦倩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8-61,共4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和帮扶工作,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应该努力探索针对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和帮扶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提升他...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和帮扶工作,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应该努力探索针对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和帮扶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提升他们的就业信心和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困难群体 高校辅导员 职业指导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被引量:2
3
作者 毕瑜林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4-86,共3页
高校毕业生中渐渐形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已成为高校特别关注的对象,其就业问题严重影响就业工作的全局。本文综合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并给出新的界定,通过对自身因素、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等方面问题以及成因... 高校毕业生中渐渐形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已成为高校特别关注的对象,其就业问题严重影响就业工作的全局。本文综合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并给出新的界定,通过对自身因素、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等方面问题以及成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通过系统化职业教育体系、心理辅导、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信息库等方式,切实有效地给予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注重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全方位提高其就业能力,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人生价值,助力成才梦与就业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就业困难群体 职业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红梅 《职业技术》 2012年第8期86-87,共2页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那些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或就业机遇欠佳的毕业生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了就业困难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成因大体可以...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那些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或就业机遇欠佳的毕业生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了就业困难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成因大体可以分为由家庭困难因素主导、学业困难因素主导、能力/素质因素主导、身体/心理素质因素主导、专业/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主导这几类。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应从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完善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 职业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莹 《蚌埠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2-75,共4页
以“双创”教育为研究视角,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类型、成因及帮扶实效性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积极开展“双创”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构建“双创”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实践能力;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提高就业竞争力;以... 以“双创”教育为研究视角,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类型、成因及帮扶实效性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积极开展“双创”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构建“双创”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实践能力;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提高就业竞争力;以“双创”教育为抓手,增强心理品质建设等具体举措,旨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 帮扶 实效性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大学生就业 帮扶工作 帮扶机制 职能部门 工作程序 就业指导 学生特点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瑛 《中国冶金教育》 1998年第4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 困难 就业工作 焦点问题 就业单位 社会 供需结构 需求量 下降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返乡就业难与解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兰 杨文婕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1期207-209,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概括,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而大学生群体在此战略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籍大学生面临的返乡就业创业难题,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方法,针对某高校学生的基本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概括,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而大学生群体在此战略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籍大学生面临的返乡就业创业难题,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方法,针对某高校学生的基本背景、返乡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探讨。研究发现,农村的较低吸引力、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误解以及家长的传统观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基于此,文章从政府、学生、高校及社会四个维度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激发高校毕业生的返乡就业创业热情,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籍大学生 高校毕业生 乡村振兴战略 问卷调查方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 返乡就业 大学生群体 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弱势群体——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探讨
9
作者 黄可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17期177-177,共1页
针对弱势群体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通过个体因素和外界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大学生 就业困难 方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绍斌 《当代职业教育》 2010年第9期55-58,共4页
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焦点,是一个复杂而又棘手的现实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牵动着国家政府部门、高校教育部门、学生家长等方方面面诸多的利益。加强高校毕业生困难全体的就业指导应从分析高校毕... 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焦点,是一个复杂而又棘手的现实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牵动着国家政府部门、高校教育部门、学生家长等方方面面诸多的利益。加强高校毕业生困难全体的就业指导应从分析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成因入手,探索运用职业指导理论和方法,有的放矢地服务与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正确认识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职业素质,增强职业适应性,来缓解、应对就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困难群体 就业服务与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服务略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志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12期63-64,共2页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群体也随之出现。本文重点阐述了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分类、成因、就业服务与指导,以期引起高校管理者对学生就业工作的关注。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困难群体 就业服务与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
12
作者 张义珍 《中国就业》 2012年第11期18-19,共2页
据今年年初统计,2012年河北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达33.6万人,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40万,而就业岗位的增加对于如此巨大的毕业生数量却是杯水车薪。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继农民工、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之后的第四大就业... 据今年年初统计,2012年河北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达33.6万人,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40万,而就业岗位的增加对于如此巨大的毕业生数量却是杯水车薪。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继农民工、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之后的第四大就业困难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形势 河北省 大学生 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难群体 大学毕业生 实际需要 就业岗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合力 共促贫困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
13
作者 彭仲生 义莲 《中国就业》 2022年第12期46-47,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人群,在就业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其就业情况与就业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千万家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人群,在就业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其就业情况与就业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千万家庭,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质量 质量提升 就业优先 困难群体 特殊人群 贫困大学生 多方合力 相对弱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下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4
作者 方兴 刘佳 《中国就业》 2022年第2期46-47,共2页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一千万,再创历史新高。创纪录的毕业生数量叠加经济下行压力,疫情的持续与不断爆发更是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与复杂性。疫情下大学生出国升学困难,正常就业面试时常受阻,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预期偏...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一千万,再创历史新高。创纪录的毕业生数量叠加经济下行压力,疫情的持续与不断爆发更是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与复杂性。疫情下大学生出国升学困难,正常就业面试时常受阻,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预期偏向悲观,这些就业问题极易加重大学生的就业焦虑。过度的就业焦虑会造成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应给予及时的关注、引导和干预。本文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引发其就业心理焦虑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及高校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焦虑 毕业生数量 就业预期 经济下行压力 心理焦虑 就业形势 大学生群体 高校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研究
15
作者 黄巧玲 《现代营销(下)》 2012年第9期231-233,共3页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随之出现这样一批因各种原因缺乏就业竞争力的"就业困难群体",这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了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结合当前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就业...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随之出现这样一批因各种原因缺乏就业竞争力的"就业困难群体",这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了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结合当前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探索相应的帮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群体 帮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指导方法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含 《中国就业》 2013年第6期20-21,共2页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就业指导教育,并且越来越受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及大学生群体的重视。然而,目前多数高校建立的就业指导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够,存在着过场化、形式化、随意化等问题,就业指...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就业指导教育,并且越来越受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及大学生群体的重视。然而,目前多数高校建立的就业指导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够,存在着过场化、形式化、随意化等问题,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和方法的研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 职业指导方法 就业指导教育 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形势 工作人员 系统性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青云谱区:聚焦困难群体 做好兜底帮扶
17
作者 《中国就业》 2024年第2期115-115,共1页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始终把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帮扶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发挥充分就业社区就业载体作用,以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为帮扶重点...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始终把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帮扶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发挥充分就业社区就业载体作用,以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为帮扶重点,精准掌握就业意愿,扎实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帮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困难群体 就业困难人员 高校毕业生 失业人员 帮扶工作 就业意愿 青云谱区 充分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就业难”遇上“慢就业”
18
作者 陈旭东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25年第2期61-63,共3页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群体中选择“慢就业”的比例逐渐上升,“慢就业”已从一个新的就业名词成为大家熟知的社会现象。与传统观念下大学生毕业后即就业不同,一些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不打算马上就业,而主动或被动地暂缓就业或者推迟一年以上时...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群体中选择“慢就业”的比例逐渐上升,“慢就业”已从一个新的就业名词成为大家熟知的社会现象。与传统观念下大学生毕业后即就业不同,一些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不打算马上就业,而主动或被动地暂缓就业或者推迟一年以上时间就业,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慢就业”。“慢就业”的成因是什么?解决“慢就业”问题,从主观和客观方面需要如何去做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高校毕业生 大学生毕业 暂缓就业 毕业生群体 主观和客观 传统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激励与学生就业——论高校学生激励对学生就业的一个偏导 被引量:2
19
作者 黎增 徐州 《中国就业》 2007年第6期24-26,共3页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规模迅速扩大。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280万,2005年340万,2006年410万,2007年预计494万,如此爆炸式的增长与就业岗位的增长极不对称.势必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然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有大量的岗位...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规模迅速扩大。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280万,2005年340万,2006年410万,2007年预计494万,如此爆炸式的增长与就业岗位的增长极不对称.势必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然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有大量的岗位空存。高校毕业生无法担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学生就业 学生激励 就业岗位 高等教育 就业困难 大学生 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
20
作者 米绍英 《校园心理》 2012年第3期199-200,共2页
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要指正在高校就读的家境相对贫困且无力全部支付相应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学生。家庭贫困大学生作为困难群体中的特殊群体,被全社会所关注,他们的求学问题涉及到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尤其应该得到关心... 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要指正在高校就读的家境相对贫困且无力全部支付相应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学生。家庭贫困大学生作为困难群体中的特殊群体,被全社会所关注,他们的求学问题涉及到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尤其应该得到关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经济困难 高校 困难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