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关少化 毛祖桓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8,共3页
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因素可以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学科建设的外在因素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几个方面;学科建设的内在因素指的是学科自身的因素,包括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学科文化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影响 高校学科建设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高校学科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施秀芬 徐洪波 尹基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3-55,共3页
略论高校学科建设施秀芬,徐洪波,尹基哲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任务,它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地位、水平和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应遵照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办出特色、争单项冠军的方针和扎根行业... 略论高校学科建设施秀芬,徐洪波,尹基哲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任务,它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地位、水平和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应遵照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办出特色、争单项冠军的方针和扎根行业、服务于行业的发展战略,力求使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学术带头人 学术梯队建设 研究方向 研究生教育模式 师资队伍建设 科研工作 应用型 经济建设主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平衡与运行机制——论世纪之交的高校学科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金薇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运行机制 世纪之交 动态平衡 梯队建设 约束机制 重点学科 动态系统 发展机制 图书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技为先导 促进高校学科建设
4
作者 李全胜 马丽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S1期126-126,共1页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大任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事业一个重要方面军。 以科技为先导,跟踪世界科学前沿,开拓新兴技术领域,适应当今科技发展方向是促进新兴学科建设与生长、传统学科改造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新兴学科 等学校 学科建设与发展 科技工作 学科改造 高校学科建设 科学前沿 我国科技事业 新兴技术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体制的分析
5
作者 唐余明 《教育管理研究》 1998年第2期60-64,共5页
学科是一定科学领域的分支,也是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所设置的专业门类。高等学校不管是培养人才还是科学研究,都要通过学科来进行。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学校,也就没有一流的教育。因此,学科建设是高校最根本的建设,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管理体制 学科建设工作 人才培养 专业门类 学术梯队 授权点 党委常委会 学术带头人 行政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高质量发展:我国高校学科建设“规模化”路径的检视与突破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琪琪 蔡文伯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3-7,共5页
高质量学科建设肩负着培养优质人才、创新知识体系、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使命。回顾高校学科建设的历程,我国以制度优势推进规模化的学科建设,形成了规范、稳定的学科建设秩序,但囿于规模化建设路径中的信息转移粘滞、沉没... 高质量学科建设肩负着培养优质人才、创新知识体系、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使命。回顾高校学科建设的历程,我国以制度优势推进规模化的学科建设,形成了规范、稳定的学科建设秩序,但囿于规模化建设路径中的信息转移粘滞、沉没成本、既得利益约束,学科建设易陷入学科结构固化、管理机制僵化和评估功利化的局限,阻滞了向高质量学科建设的转型。作为学科建设的轴心机构,高校应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立足自身学科基础与社会需求,优化学科结构;服务学术需求,改进学科治理机制;回归学科建设本源,善用高校学科评估,探寻高质量学科建设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规模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科教兴国看江苏高校学科建设
7
作者 宿仁成 郑亚 吴文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2期41-44,共4页
由科教兴国看江苏高校学科建设南京理工大学宿仁成,郑亚,吴文华一、江苏高校现有学科的现状和不足江苏省现有普通高校68所(不含军事院校),全省有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5个(其中高校20个,科研机构5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39... 由科教兴国看江苏高校学科建设南京理工大学宿仁成,郑亚,吴文华一、江苏高校现有学科的现状和不足江苏省现有普通高校68所(不含军事院校),全省有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5个(其中高校20个,科研机构5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39个(其中高校28个,科研单位1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科教兴国 学科梯队 江苏省 学科带头人 中西医结合 硕士点 学位委员会 学科专业 一级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8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6年第2期57-60,共4页
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是学校的立足之本,这一点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尤其是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正式启动之后,人们对学科建设的认识更是提到... 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是学校的立足之本,这一点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尤其是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正式启动之后,人们对学科建设的认识更是提到新的高度,因为人们深切感到“没有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研究方向 年轻学科带头人 中青年教师 对策研 总体规划 博士生导师 学校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科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科建设赋能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研究——基于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分析
9
作者 陈才烈 何茜 +1 位作者 白强 谭莉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36-148,共1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强调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的一体化改革,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高校学科建设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之间存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强调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的一体化改革,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高校学科建设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赋能国家创新体系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为了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必须完善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交叉学科建设,以及与战略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学科建设如何赋能国家创新体系,寻找其推进路径,对于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已经催生了创新驱动、高质量要素、开放包容、要素协同等创新特征,揭示了高校学科建设在赋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融合、价值效率、跨界协同、系统交互等逻辑耦合。然而,在高校学科建设的实践中,仍存在组织逻辑、价值逻辑、文化逻辑、动力逻辑等方面的阻隔,影响了其对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赋能。为了克服这些阻隔,可以加强科技创新的组织化、推动学科与产业的融合化、建设超学科文化、推动学科与科技人才一体化,从而增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产业创新力、文化软实力和发展支撑力。因此,高校学科建设不仅要注重基础研究的深化,更要关注应用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在赋能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方面承担更为重要的使命。未来,高校应继续深化学科建设改革,加强与国家创新体系的互动融合,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国家创新体系 知识生产模式 新质生产力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区域战略支撑与协同发展——2023年第一届西北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联盟工作会议暨2023年学术年会纪要
10
作者 秦春秀 马续补 +1 位作者 张雪 何红乐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1-177,共7页
2023年12月1-3日,第一届西北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联盟工作会议暨2023年学术年会在陕西西安顺利召开,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200多位学者、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区域战略支撑与区域协同发展”为主题,设... 2023年12月1-3日,第一届西北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联盟工作会议暨2023年学术年会在陕西西安顺利召开,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200多位学者、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区域战略支撑与区域协同发展”为主题,设置了主旨报告、高端对谈、分论坛报告等环节,与会学者共话学科区域合作发展与服务创新实践,共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学科建设 西北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联盟 区域战略支撑 区域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的场域理论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磊 宋燕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2年第5期18-24,共7页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是地方政府推动高等教育追求卓越的精英政策之一,其目标定位、涉及范围、支持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工程权衡了学术性与功利性、效率与公平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但是仍然无法摆脱强化精英主义的质疑。在工...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是地方政府推动高等教育追求卓越的精英政策之一,其目标定位、涉及范围、支持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工程权衡了学术性与功利性、效率与公平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但是仍然无法摆脱强化精英主义的质疑。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政治场域和学术场域的行动者和机构围绕优势学科建设同台博弈,或竞争,或合谋,最终促成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进而加剧了精英主义制度化的进程。破解精英主义制度化,也就是精英主义再生产的难题,一方面要实现公平正义的政策环境,制定合理公平的教育政策,同时建立必要的补偿机制;另一方面,则需要处于场域斗争中的教育机构的觉醒,来争取自身的各种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制度精英主义 场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生态视角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弱势学科发展战略思考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统建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49,共6页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评估的绩效导向使得国内一些高校弱势学科在不同程度上遭遇生存困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动态支持"的目的,并不意味着发展重点学科必须要弱势学科无...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评估的绩效导向使得国内一些高校弱势学科在不同程度上遭遇生存困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动态支持"的目的,并不意味着发展重点学科必须要弱势学科无条件价值让渡,而是要在"双一流"建设视野下正确、合理评估弱势学科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统筹学科生态系统的多元合作、协同发展,建构共生型、培育式、相互价值让渡的学科生态系统。弱势学科必须基于自身发展逻辑强化学科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学科的学术生产能力与产出效率,从而生成自身存在的"生态合理性"与"生态现实性"。即在学科结构上,强化弱势学科与一流学科间的交叉、融通与共生;在学科发展策略上,探索弱势学科与高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所处区域经济、文化特色的内在关系;在学科人力资源建设上,注重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积累学术研究的群体,夯实学科人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生态 双一流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弱势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重建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建设方略 被引量:9
13
作者 殷忠勇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34,共4页
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以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办学实际,提出将"基于学科,重建大学"作为建设方略,基础在于思想重建,重点在于建设学科生态系统,关键在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基本内涵和大体路径是... 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以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办学实际,提出将"基于学科,重建大学"作为建设方略,基础在于思想重建,重点在于建设学科生态系统,关键在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基本内涵和大体路径是:以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体系的学科为基础和核心,设立学科改革特区,重塑学科生态体系,夯实学科建设基础,凸显学科发展高峰,扭转不同学科之间利益上相互割据、建设上相互割裂的不良倾向和松散状态,通过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及其和谐健康的生态体系,推进学校迈入某一领域的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基于学科 重建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科建设制度与实践的多层面反思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鸿雁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我国高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学科建设的初衷,在于培育和发展具有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能力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能力的学科。但是,20多年来,相对于用于学科建设的巨大投入,学科建设成效并不令人满意。文章从价值漂移、手段异化、行为冲... 我国高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学科建设的初衷,在于培育和发展具有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能力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能力的学科。但是,20多年来,相对于用于学科建设的巨大投入,学科建设成效并不令人满意。文章从价值漂移、手段异化、行为冲突和观念滞后几个层面对我国学科建设制度及其实践进行了反思,以期有助于回归学科建设制度与实践的本真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价值 手段 行为 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科技发展
15
作者 刘久成 余化刚 +2 位作者 杜启法 罗长坤 谭忠德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2年第4期58-60,共3页
高等医学院校的业务建设涉及医疗、教学、科研诸多方面,任务繁重,工作交错,其核心和基础是学科建设。因此,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整体学术水平的重要措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几年来,我校在学科建设宏观管理上重点抓了以下几项... 高等医学院校的业务建设涉及医疗、教学、科研诸多方面,任务繁重,工作交错,其核心和基础是学科建设。因此,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整体学术水平的重要措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几年来,我校在学科建设宏观管理上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抓骨干,建设重点学科。加强学科建设,首先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建设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重点学科作为学校科技工作的支柱,我们于1987年下半年建立重点学科评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建设重点学科 科技发展 重点学科建设 科研方向 科技工作 高质量 学术水平 宏观管理 评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好高校学科带头人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项英辉 马婧婷 邢英楠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5期111-112,共2页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要达到目的,就需要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学科带头人。该文从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带头人在高等学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针对如何加强高校...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要达到目的,就需要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学科带头人。该文从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带头人在高等学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针对如何加强高校学科带头人建设的问题提出了提早培育、择优选拔、"责权利"匹配、多管齐下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带头人 高校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建设与大学核心竞争力——在南京审计学院学科建设专题报告会上的演讲
17
作者 殷翔文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3-95,共3页
江苏省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正按照体系更加完善、优势和特色更加明显、贡献更加突出三大主要目标,积极有序推进;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必须在凝炼学科方向、创造和巩固学科人才优势、强化基地建设和科研支撑、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加强... 江苏省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正按照体系更加完善、优势和特色更加明显、贡献更加突出三大主要目标,积极有序推进;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必须在凝炼学科方向、创造和巩固学科人才优势、强化基地建设和科研支撑、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学科特色、营造学科创新环境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主要思路 具体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陕西的回眸与前瞻——简评《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综览》
18
作者 李卫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综览》 孙朝 学术梯队建设 陕西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加强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19
作者 蒋仲方 潘凤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88年第5期19-21,共3页
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建设。由于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而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的规划和建设是实现上述任务的重要基础,是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 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建设。由于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而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的规划和建设是实现上述任务的重要基础,是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反映学校社会地位和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所以高校学科建设在高校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建设重点学科 高校办学水平 学术队伍 青年学术带头人 教育质量 高级专门人才 社会主义建设 根本任务 教学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优势特色学科群体的建设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火团 常军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6年第5期39-41,共3页
论优势特色学科群体的建设王火团,常军武“学科群体”是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一J:6.度综合的产物。近年来全国高等院校都在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不断地探索和认识,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建设具有优势... 论优势特色学科群体的建设王火团,常军武“学科群体”是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一J:6.度综合的产物。近年来全国高等院校都在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不断地探索和认识,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建设具有优势特色的学科群体,促进我国博士研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群体 博士研究生教育 核心学科 内部运行方式 高校学科建设 内涵建设 科研课题 外延发展 现代化建设 外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