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校团组织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路径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章莹
-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2,152,共3页
-
基金
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资助课题
编号:DJ201204
-
文摘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因为主客观的原因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团组织是大学生进入高校直接接触的校园活动的组织者,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
关键词
高校团组织
综合素质教育
大学生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基于文化管理模式的高校团组织建设
- 2
-
-
作者
赵颖
严予培
曲海琴
-
机构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23期43-44,共2页
-
文摘
伴随着国家对教育体系提出加强文化内涵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想求得稳定持续的发展就需要对固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而文化管理这一理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流行的一种涉及思想、学说多领域的管理模式,其重心主要是围绕组织文化建设,亦是最贴合当下高校的发展需求,一定程度上它为后者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价值。因此,深入学习该理念是高校管理层所迫切需要的,而加大力度去培养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一致的价值观以及增强校内文化建设,便是实现高校文化管理升级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文化管理
高校团组织
组织文化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浅论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功能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朱天昊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12-113,共2页
-
文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冲击,也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广泛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要想顺应时代潮流,高校团组织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寻找对策,使团组织在新的形势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组织
高校团组织
社团组织
大学生社会实践
学生社团
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共青团工作
服务工作
-
分类号
D297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重视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 4
-
-
作者
曾正德
-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9-20,共2页
-
文摘
近几年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提高大学生团员的全面素质,做“四有”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广大团干部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仍有许多缺点没有得到根治,未能形成高校共青团实际工作的新格局。主要表现在: 1.团员意识差。主要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团员的组织观念淡薄,缺乏光荣感。
-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组织
主要表现
团干部
实际工作
青年学生
团员意识
高校团组织
共青团工作
新格局
大学生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团队情商视角下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周慧莲
李晓波
-
机构
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团委
江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4-46,共3页
-
基金
共青团江苏省委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团队情商优化法对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成效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11JSGQT101)
江苏大学思政专项课题“团队情商视角下的高校团学组织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C361)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在团建工作中处于基础性战略地位,建立高素质高情商的团干部队伍的必要性也日趋凸显。借鉴管理学领域的通过建立高情商团队、提高团队情商以提升工作绩效的成功经验,高校也能从基层团组织中学生团干部的素质教育与素质建设出发,打造高情商的团干队伍。文章从团队情商建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高校基层团组织中团队情商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关键词
高校基层团组织
团队情商
必要性
可行性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社会高校社团型青年组织的创建
- 6
-
-
-
机构
复旦大学团委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2-45,共4页
-
-
关键词
高校团组织
学生社团建设
青年组织
高校社团
创新建设
组织形式
复旦大学
团的工作
组织结构
教育价值
-
分类号
D29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论高校团的社会实践活动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留禄
-
机构
河南金融管理学院
-
出处
《征信》
1995年第4期82-84,共3页
-
文摘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是进行国情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教育学生了解时代特点、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指导学生接受再教育,在奉献中实观人生价值.同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和有益延伸;是青年学生增长才干的重要渠道.因此。
-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团组织
高校共青团组织
运行机制
青年学生
社会调查
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情教育
实践效果
-
分类号
D297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运作体系
- 8
-
-
作者
许志怀
-
机构
南京大学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8-50,共3页
-
文摘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运作体系南京大学许志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运作体系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本文仅就新的经济条件下高校团的运作体系的原则、特点、目标模式作一初步的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团...
-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工作
经济条件下
运作体系
青年学生
团干部
高校团组织
市场经济体制
人才培养
团的工作
组织体系
-
分类号
D29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刍议
- 9
-
-
作者
远泽清
-
出处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89年第Z1期73-79,共7页
-
文摘
前不久,我们对全国47所高等院校9018位大学生、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党员621人,团员7880人,群众517人。
-
关键词
共青团工作
高校共青团
高校团组织
改革刍议
团总支
三会一课
问卷调查
中心工作
政治学习
上级意图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体会
- 10
-
-
作者
马扬
-
出处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3年第2期13-16,共4页
-
文摘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等学校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中,共青团组织肩负着重任。
-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共青团组织
高校团组织
团总支
研究生会
先锋模范作用
团的建设
校园文化
思想教育
基层工作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略论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
- 11
-
-
作者
杨建新
-
出处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77-80,共4页
-
-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工作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高校共青团组织
团员青年
新时期
团的建设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校团组织
社会实践活动
-
分类号
D29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强化共青团代表和维护青年具体利益的社会职能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肖玲
-
出处
《财贸研究》
1988年第5期38-,共1页
-
文摘
从共青团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看,代表青年,为青年服务,是共青团团结青年的基础。长期以来,虽然党中央多次强调“共青团要更好地代表和联系广大青年。”但从共青团长期的工作实践看,由于历史的,认识的和体制上的种种原因,使得共青团代表青年利益的社会职能一直没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具体表现在:
-
关键词
共青团工作
高校团组织
党的领导
政治原则
社会协商对话
政治领导
社会改革
学校管理工作
政治方向
特殊历史时期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示范群体建设”的深化推进
- 13
-
-
-
机构
共青上海市委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11,共5页
-
文摘
“示范群体建设”的深化推进共青上海市委自1997年1月上海团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以来,上海市各级团组织紧密围绕“示范群体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基本实现了所确定的目标任务。“示范群体建设”的推进在1997年上半年呈现出两条清晰的轨迹...
-
关键词
示范群体
共青团工作
共青团组织
团干部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讲学习”
高校团组织
“四个一”
队伍建设
党的事业
-
分类号
D43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循序渐进学理论
- 14
-
-
-
机构
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9年第6期18-19,共2页
-
文摘
如何切实有效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是高校团组织肩负的历史重任和必须回答的历史课题。近年来,清华大学团委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以“
-
关键词
理论学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团员青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高校团组织
实践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
民族工业
改革开放20周年
-
分类号
D297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