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 被引量:15
1
作者 沈壮海 韦诗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2期23-27,共5页
如何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在界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强化育人意识、坚持德智并进、构建合力机制等方面,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 如何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在界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强化育人意识、坚持德智并进、构建合力机制等方面,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作出了相应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课程教学 育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谭春辉 王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3,共6页
在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鉴于层次分析法的特点与优势,在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具有模糊性,故可以采用基于专家咨询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 在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鉴于层次分析法的特点与优势,在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具有模糊性,故可以采用基于专家咨询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其基本步骤依次是:设定指标权重向量、建立评价指标集、建立评价等级集、构建二级指标模糊判断矩阵、计算二级指标的模糊向量、构建一级指标模糊判断矩阵、计算一级指标的模糊向量、构建目标层模糊判断矩阵、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被评价对象所属等级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谭春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5,共6页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一定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本研究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由3个准则层、9个分准则层、33个方案层指标组成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综合...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一定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本研究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由3个准则层、9个分准则层、33个方案层指标组成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谭春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89,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国高校都在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然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何评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等问题,学术理...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国高校都在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然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何评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等问题,学术理论界并未进行认真梳理与探讨。文章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借鉴组织能力的"RPV模型",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为三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担当 被引量:8
5
作者 任少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8,共6页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体现了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全体编辑人员 时代担当 历史和现实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中华文明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三个体系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巧玲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9-245,共7页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是涵盖高校、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体。其建设应着重处理牵头高校和各协同主体等"四对关系",构建全面反映各方利益诉求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优化整合校内外人力资...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是涵盖高校、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体。其建设应着重处理牵头高校和各协同主体等"四对关系",构建全面反映各方利益诉求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优化整合校内外人力资源、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研究优势以及相关体制机制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坚持立体全面、差别化、管评分离和公开透明的评价原则,构建多元化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达到实现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和国家创新发展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协同创新中心 组织管理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 绩效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特质到制度创新——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创新文化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檀慧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102,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创新文化是一种生动、活泼、主动的文化,批判、宽容、平等、开放是其基本特质。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创新文化匮乏,阻碍和影响了高...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创新文化是一种生动、活泼、主动的文化,批判、宽容、平等、开放是其基本特质。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创新文化匮乏,阻碍和影响了高校科研活力的释放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制度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创新文化建设需要落实于制度,依靠制度创新来实现。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改革高校现行科研人员人事管理制度、科研评价制度、科研经费资助制度、科研诚信制度和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大力弘扬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积极因素,逐步形成有利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创新文化形成和创新绩效产生的制度环境和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特质 创新文化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廉同辉 余菜花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8-194,201,共8页
[目的/意义]高校哲学社科学者是哲学社科研究的主体,其学术成果国际化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对学术成果"走出去&qu... [目的/意义]高校哲学社科学者是哲学社科研究的主体,其学术成果国际化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对学术成果"走出去"有重要影响。[方法/过程]选取科研信仰、感知成本、促成因素、社群影响、自我效能、科研态度和科研意愿构建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研方式收集数据,实证分析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实证结果显示,科研信仰、社群影响对哲学社科学者科研态度有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成本、促成因素对哲学社科学者科研态度无显著影响;科研态度、自我效能对哲学社科学者科研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意愿 科研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一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理路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栾宇 刘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5-173,共9页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育才功能。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主力军,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当前,“世界之变”“中国之变”“教育之变”同境同框、相互震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对象、方法和格局都发生...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育才功能。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主力军,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当前,“世界之变”“中国之变”“教育之变”同境同框、相互震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对象、方法和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坚持以学生为根本的育人育才导向,优化以学术为基础的育人育才策略,完善以学科为支撑的育人育才格局,实现学生、学术、学科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是新形势下不断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水平的重要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育人育才 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公共性 克服行政化——读刘新跃《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阮成武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1-236,共6页
现代国家及政府的重要职能,是通过国民税赋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发展科学、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兴办公共交通、公共信息等公共设施,提供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以此造福于国民,保障其执政的合法性地位。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分化,... 现代国家及政府的重要职能,是通过国民税赋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发展科学、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兴办公共交通、公共信息等公共设施,提供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以此造福于国民,保障其执政的合法性地位。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分化,发展科学技术并不是政府的专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新跃 《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 公共性 行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玉玲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68,共2页
文章围绕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方面存在的认识不清、思路不宽、能力不足及保障不到位等难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路径和具体举措,以期高校能够切实发挥起智囊团、思想库、动力车和生力军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服务社会 认识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殊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38-42,共5页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切实抓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切实抓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13
作者 周浩波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共4页
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凸显的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突出绘制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蓝图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科学的指南;二是突出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三是突出学科建设工程... 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凸显的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突出绘制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蓝图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科学的指南;二是突出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三是突出学科建设工程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四是突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繁荣发展辽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五是突出人才建设工程是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六是突出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是提高科研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出版
14
作者 罗雪群 《大学出版》 2006年第4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发展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考
15
作者 谢春艳 杨军 王丽萍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8-111,共4页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本研究立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建设文化强省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广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已有的人力资源、学科资源、平台资源、研究基础和服务基础等五大优势,指出了其在核心竞争力、体制、能力...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本研究立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建设文化强省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广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已有的人力资源、学科资源、平台资源、研究基础和服务基础等五大优势,指出了其在核心竞争力、体制、能力、投入等方面存在的劣势,以及面临的国家、区域和学科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建设和发展广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晓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6-8,共3页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瓶颈性难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既有认识上的遮蔽和观念上的错位,也有待遇上的偏差。为了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持续进步,要求在理论上深刻...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瓶颈性难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既有认识上的遮蔽和观念上的错位,也有待遇上的偏差。为了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持续进步,要求在理论上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在实践中加大经费投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的智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繁荣发展 经费投入 人才队伍建设 智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新格局的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盖逸馨 王姝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71-75,共5页
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格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质量、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在构建过程中要深入挖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理论渊源,深刻领悟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 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格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质量、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在构建过程中要深入挖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理论渊源,深刻领悟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新格局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价值意蕴,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教材体系三个维度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新格局构建,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新格局 育人育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记《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
18
作者 朱璐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2,共2页
改革开放3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获得重大突破的30年,作为对这30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总结,丛书具有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经典性。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丛书 汇刻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革开放 集大成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天健副校长代表西安交大与教育部社政司签署共建名栏协议——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座谈会在京召开
19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名栏建设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教育部 教育行政组织 座谈会 校长 教育工作者 西安交大 学报 连续出版物 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探究
20
作者 张振芝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8-304,共7页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广不可或缺的主体。以习近平"两会讲话"为历史契机,以改革开放实践为现实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为基础,借助"谱系学"哲学分析方法,按照从理想到现实的权利...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广不可或缺的主体。以习近平"两会讲话"为历史契机,以改革开放实践为现实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为基础,借助"谱系学"哲学分析方法,按照从理想到现实的权利运行规律,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者权利划分为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并且予以新解,进而提出了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保障条例》、搭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对话平台和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术评价体系的具体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应有权利 法定权利 现实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