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治理的模式分类、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1
作者 王瑞麟 梁秋莎 赵彦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2,共7页
科学有效的组织治理是提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创新效率、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委员会制、“双总负责制”等三种治理模式,推进了中心治理工作的发展... 科学有效的组织治理是提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创新效率、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委员会制、“双总负责制”等三种治理模式,推进了中心治理工作的发展。当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治理仍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即利益分配不均衡、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部分创新主体参与度不足、部分创新主体积极性不高、优质资源共享程度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源自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关系网络较为薄弱、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协同创新氛围不佳等五个方面。为此,提出吸纳多元创新主体参与中心治理、搭建多样化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完善的制度和契约机制、构建内外部相结合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和而不同”的组织创新文化等五条优化路径,以期为完善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组织治理 模式分类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尹洁 施琴芬 +1 位作者 李锋 王树乔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5-121,共7页
基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机制,从知识特性、知识共享个体、知识共享团队层面,分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以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通过来自江苏省级、校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成员的97份有效问卷,检验研究... 基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机制,从知识特性、知识共享个体、知识共享团队层面,分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以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通过来自江苏省级、校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成员的97份有效问卷,检验研究假设,识别影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绩效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表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知识价值、社会资本、团队带头人显著影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 知识共享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人才网络嵌入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永周 黄珍珍 +1 位作者 谭蓉 阳静宁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2-148,共7页
本文基于创新人才的异质性需求特征和创新网络嵌入视角,剖析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人才网络嵌入机理和作用机制,并从创新人才的创新网络结构、关系和认知嵌入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中心规模和结构、协同机制体制、创新环境和文化氛围... 本文基于创新人才的异质性需求特征和创新网络嵌入视角,剖析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人才网络嵌入机理和作用机制,并从创新人才的创新网络结构、关系和认知嵌入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中心规模和结构、协同机制体制、创新环境和文化氛围多维度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提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网络建设的优化和完善措施,以期更好地发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引领创新人才引进和集聚开发的战略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网络嵌入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高校协同创新SSI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程金阁 沈同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3-68,共6页
知识管理以知识为管理对象,目的是提高知识资源的使用价值。高校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不同主体之间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转移、传递、共享和创新。因此,基于知识管理视角,可将高校协同创新主体间的知识加工过程分为知识采集、知识共享和知... 知识管理以知识为管理对象,目的是提高知识资源的使用价值。高校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不同主体之间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转移、传递、共享和创新。因此,基于知识管理视角,可将高校协同创新主体间的知识加工过程分为知识采集、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3个阶段,并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SSI模型。通过分析高校协同创新主体间知识管理过程,探索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 知识管理 SS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机构中的协同度问题探析——基于“组织—治理”的视角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芸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5-51,共7页
"协同"机制的构建与有效运作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要义之一。在"2011计划"的运作过程中,高校协同创新机构作为既有体制下的组织形态与治理"特区",依然受制于既有体制的种种壁垒,"组织—治理"很多... "协同"机制的构建与有效运作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要义之一。在"2011计划"的运作过程中,高校协同创新机构作为既有体制下的组织形态与治理"特区",依然受制于既有体制的种种壁垒,"组织—治理"很多情形下出于"空转"而缺乏实质性的管控,协同创新机构没有成为引领合作的先导,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各机构的功利附属。高校协同创新机构的管理创新依然远落后于科研创新的步伐,"低协同度"成为阻碍实质科研创新的突出问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既不同于以"权力—命令"为链条的科层组织,也有别于以"契约—交易"为纽带的市场组织,其组织形态应该是一种比科层组织更灵活,比市场组织更有效的网络组织,因此有必要将其产生的协同度问题置于"组织—治理"的视角下结合网络组织及其治理相关理论加以重新审视。高校协同创新机构协同度的提升要通过以重大科研成果产出、体制机制协同绩效生成等为目标,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才能得以实现。通过文化协同、组织协同、战略协同的具体路径,希望有效改变高校协同创新机构"逻辑实体、物理虚体"的状态,推进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和治理结构"脱虚向实",实现整体协同效率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机构 协同 网络组织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中的组织文化建设 被引量:8
6
作者 曹如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8,25,共5页
组织文化是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重要分析框架,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组织文化建设并非促使每一位团队成员摒弃原有文化渊源进而塑造一种全新、一统化的团队文化。以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组织性质和历史使命为原点,其文化建设应秉持统一性和多... 组织文化是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重要分析框架,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组织文化建设并非促使每一位团队成员摒弃原有文化渊源进而塑造一种全新、一统化的团队文化。以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的组织性质和历史使命为原点,其文化建设应秉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思路,既注重团队共同核心价值观的锤炼,又注意保持与发扬团队成员原有的文化积淀,以平台或项目组为依托,着力构建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各有特色的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团队 文化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多重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8
7
作者 曹如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5,共5页
作为处于摸索和磨合期的新生事物,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和实施已取得明显进展,但仍存在多重管理矛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在国家战略背景下、高等教育与外部环境互动中产生的实体化组织,其运行发展应遵循相应的管理逻辑。为推动... 作为处于摸索和磨合期的新生事物,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和实施已取得明显进展,但仍存在多重管理矛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在国家战略背景下、高等教育与外部环境互动中产生的实体化组织,其运行发展应遵循相应的管理逻辑。为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地方高校要从实体组织的高度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要从外部利益驱动转向自我发展驱动,并构建合理、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管理现状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视角下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吴菱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搭建以产学研一体为特色的校企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是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培养专业性人才过程中所主要采用的模式与手段。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这一模式却存在合作关系不紧密、运作机理不配套等现状缺失。文章基于对当前校企合作育人... 搭建以产学研一体为特色的校企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是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培养专业性人才过程中所主要采用的模式与手段。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这一模式却存在合作关系不紧密、运作机理不配套等现状缺失。文章基于对当前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思考,站在社会生态系统角度上,提出应将依托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养人才的过程视为一个系统整体,通过突出系统内各组成元素自身特点、强化元素间相互关系、生成资金纽带型运作机理,以实现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长效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视角 高校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高校协同创新研究的热点分析——知识图谱的新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郁秋亚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52,共3页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方法,发现2000—2014年间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热点问题。文章对以上三大聚类的协同创新研究做了相对集中的分析,同时认为,已有研究偏重于定...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方法,发现2000—2014年间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热点问题。文章对以上三大聚类的协同创新研究做了相对集中的分析,同时认为,已有研究偏重于定性分析,对高校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协同性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实证性研究,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运作机理及保障机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文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14-17,共4页
高校协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的管理和改革创新,在管理中创造性地运用集成、协调、融合等价值准则,在改革创新中谋求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文章在探讨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及运作机理的基础上,从校内协同和校外协同... 高校协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的管理和改革创新,在管理中创造性地运用集成、协调、融合等价值准则,在改革创新中谋求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文章在探讨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及运作机理的基础上,从校内协同和校外协同两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了高校协同的实现形式,通过建立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力保障机制、选择决策机制、投入激励机制、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以及评价反馈机制,共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有序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 校际协同创新 校企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蒋兴华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8-143,共6页
基于对教育部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科研人员的调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人事管理制度、协同机制、协同伙伴条件、协同伙伴关系对协同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对人事管理制度、协同机制、协同伙... 基于对教育部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科研人员的调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人事管理制度、协同机制、协同伙伴条件、协同伙伴关系对协同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对人事管理制度、协同机制、协同伙伴条件、协同伙伴关系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总体影响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绩效 影响因素 协同机制 政府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与外部协同创新的协同度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薛耀文 王丽 常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1,共8页
协同创新是高校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依据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可以构建高校内外部协同创新协同度测度模型以及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运用2012年至2017年山西省18所高校相关数据对高校协同创新复... 协同创新是高校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依据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可以构建高校内外部协同创新协同度测度模型以及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运用2012年至2017年山西省18所高校相关数据对高校协同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并对协同发展趋势存在差异的3所典型高校进行分析发现:山西省多数高校经历了从低度协同到一般协同的转变,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会影响高校协同创新整体发展水平;外部协同创新有序度是影响高校内外部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自身的先赋性基础对内外部协同创新的有序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 高校外部协同创新 协同 协同度指标体系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余晓芳 刘耀东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5-160,共6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注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推进科技协同攻关,将创新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当前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在于协同创新伙伴匹配度不高,难以形成最大化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注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推进科技协同攻关,将创新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当前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在于协同创新伙伴匹配度不高,难以形成最大化的协同绩效;相关政策法规操作性不足,难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难以迅速形成产业优势;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影响协同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人事管理制度僵化,不利于人才的横向流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路径主要有:构建协同创新伙伴匹配评价机制,大力提升协同合作绩效;增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深入推进产学研相互融合;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迅速形成产业优势;大力创建产学研互联网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人事管理机制,构建灵活多样的聘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一高中协同创新:助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丽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29,共3页
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高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京师高中教育高峰论坛",以"高中与大学衔接"为主题,围绕高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政策趋势、高校-高中协同创新等话题,对如何提升高中教育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高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京师高中教育高峰论坛",以"高中与大学衔接"为主题,围绕高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政策趋势、高校-高中协同创新等话题,对如何提升高中教育质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高中协同创新 高中教育质量 “高中教育研究中心” 高中债务 办学自主权 综合素质评价 大学先修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