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实施风险与规范化策略
1
作者 任华卿 程倩 谈才双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02,共6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挥重塑作用。同时,与算法推荐带来的技术赋能与技术赋责偏差相比,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参与引致了新的实施风险,即关系伦理问题、资源伦理问题和主体伦理问题。立足于技术运行逻辑和主要行动者利益需求...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挥重塑作用。同时,与算法推荐带来的技术赋能与技术赋责偏差相比,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参与引致了新的实施风险,即关系伦理问题、资源伦理问题和主体伦理问题。立足于技术运行逻辑和主要行动者利益需求主观认定逻辑,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始终基于主体要求,在主要行动者之间引入协商沟通机制,建构阶段化的合作协议。以此为治理旨归,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能实现规范化发展,进而彰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行动者网络 预训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赛创融合”评价机制构建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磊 周慧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5,共8页
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等显著特征,既是大学生学习效能提高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终极性表达。“赛创融合”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质量的重要路径,... 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等显著特征,既是大学生学习效能提高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终极性表达。“赛创融合”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质量的重要路径,也是构建其长效激励机制的有效手段。化结果导向型为过程激励型的评价改革,是促进这一激励机制长效化的关键。高校和教师在“赛创融合”中不仅要能够甄别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学习缺陷,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指导,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落实落细落长远,最终实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发设计用于过程激励型评价的奖励函数,并以问卷获得学生状态的转移概率矩阵,基于最大化学生可能获得奖励的方式进行仿真,修正和改进评价指标,能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激励机制严密科学可操作,提升其过程激励型评价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效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赛创融合 长效激励机制 过程激励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慧 米靖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146,共6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专业教师队伍不足、实践平台缺乏、成果转化受限等诸多问题,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为其注入新动能。从内在逻辑来看,市域产教联合体...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专业教师队伍不足、实践平台缺乏、成果转化受限等诸多问题,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为其注入新动能。从内在逻辑来看,市域产教联合体能够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适应性,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达成,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助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文化生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充分借力市域产教联合体,通过深化育人理念、健全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凝练区域特色,不断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适应性,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维目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平台,打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赋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对创新教育发展态势的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心廉 汪向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2,共3页
正确认识和评价创新教育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是以教育创新思想为指导重新审视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笔者通过对高校师生的问卷调查认为,目前,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 正确认识和评价创新教育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是以教育创新思想为指导重新审视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笔者通过对高校师生的问卷调查认为,目前,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教育创新的步伐,推动创新教育不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高等学校应有的贡献。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创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构筑适应不同类型学生成长需要的平台。加大对教师培养教育的力度,提倡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供充裕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教育 发展态势 评价 对策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理想样态——基于4个国家8所典型高校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被引量:59
5
作者 李亚员 刘海滨 孔洁珺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46,共15页
“我们应建设什么样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来自中外4个国家8所典型高校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发现:理想... “我们应建设什么样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来自中外4个国家8所典型高校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发现:理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应涵盖目标理念、领导机制、组织机构等10个关键要素,具备3个分系统,即操作系统、组织系统和支撑系统;应体现“三化特征”,即专业化、一体化及实效化;应把握好“四因经验”,即动力因、目的因、质料因和形式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整合建构而成囊括的“三系统·十要素”系统结构、“三化”生态特征和“四因”建设经验三大维度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维一体”理想样态模型,以此更立体、更生动地呈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理想结构关系及运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生态系统 理想样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模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何祖润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3-204,共2页
茶文化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极具人文教育价值,在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高校教育的普遍化,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为了能够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我国政府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开... 茶文化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极具人文教育价值,在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高校教育的普遍化,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为了能够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我国政府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开始倡导大学生创业,并在高校开设了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那么为了更好的引领学生加入自主创业的队伍中来,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在创业教育中合理渗透茶文化思想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此进行进行几方面,希望能够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改革有所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茶文化 高校创新教育 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卷化”的困境表征与“破卷”之道 被引量:22
7
作者 孙剑萍 汤兆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102,共11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卷化”微观层面表现为师生个体非理性竞争下的低效努力,宏观层面表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总体上的无内生之活力,中观层面表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上的无跃迁之维持。其“内卷”是价值取向偏离下的本真目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卷化”微观层面表现为师生个体非理性竞争下的低效努力,宏观层面表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总体上的无内生之活力,中观层面表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上的无跃迁之维持。其“内卷”是价值取向偏离下的本真目标错置与异化、资源稀缺与需求激增下的非理性与内耗型竞争、价值转换困局下的路径依赖与积重难返、数量繁荣背后的本体功能及社会功能弱化与自我锁定等内外部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破卷”应从评价体制重构、教育功能重塑、动力机制革新、优化发展环境四方面入手,以最大程度释放创新潜力和创造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内卷化 创新素质 创业技能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的价值取向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7
8
作者 崔月芝 陶芙蓉 李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0,共3页
协同理论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中实现多元协作。协同理论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既要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需要,又要符合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要满足这两个需求,必须突出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价值,... 协同理论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中实现多元协作。协同理论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既要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需要,又要符合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要满足这两个需求,必须突出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价值,必须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协同机制,必须在多元协作体系中发挥序参量的关键作用。具体到实施中,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协同供给,发挥高校纽带作用,营造多元协作的教育生态环境,并以多赢目标为指引挖掘推动双创教育协同发展的序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理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多元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的数字生态维度探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吕莉媛 杨泽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5-143,共9页
围绕数字生态开展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描述了参与双创教育主体之间链式依存的动态关系。结合数字生态情境特征,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审视教育生态环境,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结构特征、内部作用机理... 围绕数字生态开展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描述了参与双创教育主体之间链式依存的动态关系。结合数字生态情境特征,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审视教育生态环境,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结构特征、内部作用机理、运行机制和优化策略进行探究,有助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等多维化应用场景中良性运行,助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与技术方法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生态链 数字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勇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97,共6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为视角,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概念与主要内容,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逻辑进路,即以高校的自主办学...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为视角,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概念与主要内容,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逻辑进路,即以高校的自主办学为基本前提,以政府的全面支持为总体保障,以企业的产业对接为重要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视域 被引量:14
11
作者 管向群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3,共4页
科学发展观在其深层意蕴上是一种发展哲学。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要把握其内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义 ,从哲学层面上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把以人为本确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 ,将学生作为学校教... 科学发展观在其深层意蕴上是一种发展哲学。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要把握其内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义 ,从哲学层面上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把以人为本确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 ,将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价值主体、动力主体、权利主体和发展主体 ,把塑造人与为了人、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用唯物辩证法总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涉全局的若干重大关系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究--评《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 被引量:2
12
作者 丰硕 张琳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F0002-F0002,共1页
思政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为此,只有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对大学生进行行为与意识形态的教最终使其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因此,高校应该将思想政治课程放在关键地位,理直气壮地开好思... 思政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为此,只有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对大学生进行行为与意识形态的教最终使其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因此,高校应该将思想政治课程放在关键地位,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由于新的时代,科技对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意1只都产生一定的冲击,为了能够保证思政教育能够与时代同步,必须对其进行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核心素养 思政课 思想政治课程 立德树人 路径探究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的高校教育创新问题求解模式研究
13
作者 周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8-163,共6页
教育实证研究是教育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方向,高校教育创新的理想解在于实现教育系统功能最优化组合。阿奇舒勒提出的TRIZ理论是一种"方法论",主张通过建立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知识库,比照需要解决的新旧矛盾问题和成熟原理求解... 教育实证研究是教育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方向,高校教育创新的理想解在于实现教育系统功能最优化组合。阿奇舒勒提出的TRIZ理论是一种"方法论",主张通过建立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知识库,比照需要解决的新旧矛盾问题和成熟原理求解,获得教育系统功能的改善。实现高校教育系统功能优化首先要概括解决高校常规问题的一般原理和工具,建立教育系统方法知识库,其次要确定实现教育目标引发的冲突区域,继而建立引起冲突的矛盾矩阵,依据成熟的教育原理和标准或者借鉴相关学科原理和标准解决矛盾,提高教育理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创新 TRIZ理论 求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海霞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203-203,共1页
茶文化在我国各地都取得进步和发展,内涵也在不断延伸,以致于我国许多高校的一些课程都或多或少与茶文化有关。其中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课程被引起高度重视,许多创新方面的课程在这一阶段还引起了一定的社... 茶文化在我国各地都取得进步和发展,内涵也在不断延伸,以致于我国许多高校的一些课程都或多或少与茶文化有关。其中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课程被引起高度重视,许多创新方面的课程在这一阶段还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相应的茶文化知识对于疏导学生进行创新应用有着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和创新上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评《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13-I0013,共1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不断探索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与人才支持。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张姣姣、王玲芝合著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不断探索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与人才支持。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张姣姣、王玲芝合著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书从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国农业出版社 创新型国家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与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道——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16
作者 饶冬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F0003-F0003,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政课程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出台许多关于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不断推动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召开全国性的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政课程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出台许多关于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不断推动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召开全国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政课程建设做出指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手段,改善课堂教学状况,实现加强、提升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思想政治工作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课堂教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许丹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6-87,90,共3页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较大成效,但部分高校在实践中忽视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呈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分析和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变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心理疏导和...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较大成效,但部分高校在实践中忽视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呈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分析和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变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功能,讲好大学生身边的创新创业故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构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体系,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被引量:31
18
作者 丁凯 张锐 张强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5-192,共8页
"双一流"建设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从顶层设计、环境建设和平台建设等着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实施协同育人,搭建矩阵式创新创业师资结构,着力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文化环境,广泛提升大学生的职... "双一流"建设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从顶层设计、环境建设和平台建设等着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实施协同育人,搭建矩阵式创新创业师资结构,着力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文化环境,广泛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科技转化能力、文化创意生产能力以及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能力,构建"全价值链"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实现高等教育的"精准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 创新驱动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嵌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健 尚海洋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嵌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应用社会嵌入理论,从认知嵌入、技术嵌入和关系嵌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嵌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逻辑。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理... 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嵌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应用社会嵌入理论,从认知嵌入、技术嵌入和关系嵌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嵌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逻辑。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通过认知主体层面、教学技术层面和组织建设层面的路径,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人格特质、激发创新创业激情并合理规划创业职业生涯、塑造创新创业团队和校园文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嵌入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文双 康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276-278,282,共4页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破解全面乡村振兴瓶颈和难题的关键是人才,尤其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新农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抓手,对促进新时代全面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破解全面乡村振兴瓶颈和难题的关键是人才,尤其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新农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抓手,对促进新时代全面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但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与全面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还具有不一致性,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在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重新审视,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理念、模式、路径等进行优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乡村振兴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新农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