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讲授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困境及其突破——兼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31
1
作者 周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8,共7页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当中,存在着一股轻视讲授法的思潮。由于很多大学老师对讲授法的掌握并不熟练,学术界对讲授法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因而讲授法长期蒙受冤屈,被误以为天然导致灌输、死记硬背等不良局面,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事实上,讲授...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当中,存在着一股轻视讲授法的思潮。由于很多大学老师对讲授法的掌握并不熟练,学术界对讲授法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因而讲授法长期蒙受冤屈,被误以为天然导致灌输、死记硬背等不良局面,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事实上,讲授法无论是在知识积累还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当中,都发挥着不容代替的作用。我们不应将讲授法彻底打倒,而应找出阻碍讲授法发挥其应有功能的主客观因素,并着力检讨和改进,使其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授法 大学课堂 高校教师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人才供给结构性改革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10
2
作者 崔益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76,共3页
为解决我国高校创新人才供给效率不足问题,在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从供给需求、德育体系、科教融合以及文化环境等四个维度对创新人才供给结构进行改革,进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供给效率,适应经济新常态需求。
关键词 高校创新人才 供给结构性改革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位一体”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秋晨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应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客观分析制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层原因,从培养目标与计划、教学与考核方式、培养方式和体制保障等方面,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汪睿撰写的《高校拔尖创...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应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客观分析制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层原因,从培养目标与计划、教学与考核方式、培养方式和体制保障等方面,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汪睿撰写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书,对“五位一体”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方法与思路进行了深入探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在承担2019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省级重点项目“市场引领型‘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19ZD113)的过程中,对该书进行了系统的阅读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体制保障 五位一体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改革 模式与方法 方法与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活动在财经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
作者 张嘉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84-185,共2页
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推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的学术与思维创新,从而在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开展学术活动 财经类高校 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思维 思维创新 高校创新人才 科研活动 高校学生 学术交流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被引量:8
5
作者 沈云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1,共3页
传统文化能够影响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精神、有助于培养创新品格,是创新灵感的源泉。创新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是: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鼓励学生走进经典,感悟创新的魅力。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 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教育强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的内生耦合
6
作者 韩飞 郭广帅 姬鸣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1,共9页
建设教育强国,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升级,以及生产要素的创造性配置,推动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三链互动体系。高校拔尖创新人... 建设教育强国,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升级,以及生产要素的创造性配置,推动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三链互动体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强国之间的关键桥梁,对于实施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内在耦合逻辑,两者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面临顶层政策碎片化、培养主体间协同不畅,以及教师胜任力较为薄弱等问题,应通过政策层面的纵向引领、资源层面的横向支撑,以及教师队伍的底层强化,全面增强新质生产力的竞争力,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更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 新质生产力 高等教育 内生增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的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红艳 吉冰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95,共8页
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确定了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18项重要影响因素,应用ISM模型建构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九层三阶解释结构模型,并解析了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学生认知、奖励制度等表层依赖... 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确定了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18项重要影响因素,应用ISM模型建构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九层三阶解释结构模型,并解析了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学生认知、奖励制度等表层依赖因素对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其效果发挥直接作用,高校重视与人才培养目标等作为中间联动因素的关键环节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中介作用,国家战略急需等根源推动因素通过中间联动因素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本源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要凸显鲜明外部逻辑、突出关键因素作用、健全多元作用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M模型 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自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9
8
作者 魏玉书 乔庆东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9,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它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也深刻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社会生产效率提升与维护教育公平、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融合受阻、传统培养模式与...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它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也深刻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社会生产效率提升与维护教育公平、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融合受阻、传统培养模式与现实需求冲突、人才培育与人才应用分离等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来源于社会结构、制度安排、文化制约及社会型塑四个方面。为进一步优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建立新质生产力产业导向教育体系、加强高校与科技部门的合作、畅通以实践为切入点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等方面着手,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产学研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育探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思 吕春艳 朱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73,共3页
创新型人才培育不仅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体现。高校在实践中仍存在横向协同缺乏、纵向衔接疏松和内外部联动不够等问题,对此,应坚持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战略指引,将构建创新型育人共同体作... 创新型人才培育不仅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体现。高校在实践中仍存在横向协同缺乏、纵向衔接疏松和内外部联动不够等问题,对此,应坚持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战略指引,将构建创新型育人共同体作为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媒介和创新举措。文章通过凸显多维立体式育人理念在高校培育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提出以创新型育人共同体为载体的育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高校创新人才培育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途径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卫民 徐建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7-449,共3页
当前,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急需大量的农业方面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高地,协同创新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成为高校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新途径。
关键词 农业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 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怎样培养创新人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爱东 齐建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18-219,共2页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高校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因此,高校要建立和实施创新教育战略,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创新教育战略的建立与实施,需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创新教育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需要发...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高校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因此,高校要建立和实施创新教育战略,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创新教育战略的建立与实施,需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创新教育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全面落实创新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高校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国芳 彭术连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9-172,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人生动力、人格塑造、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独特意义。文章从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特点、国际国内环境分析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应从以下方面优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人生动力、人格塑造、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独特意义。文章从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特点、国际国内环境分析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应从以下方面优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推进"四个结合",构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尊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主体性,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设计;瞄准人才成长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嵌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日常生活;构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大数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音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中华茶文化传承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玥 《福建茶叶》 2018年第4期324-324,共1页
高校音乐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茶文化,不仅能够丰富教育内容,还能够创新教育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与音乐创新能力。可以说,音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中华茶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更加... 高校音乐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茶文化,不仅能够丰富教育内容,还能够创新教育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与音乐创新能力。可以说,音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中华茶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使茶文化有了更加宽广的传播途径。本文就以高校音乐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内容,研究其对中华茶文化传承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音乐创新人才 中华茶文化 传承 助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口径模式下金属材料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评《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
14
作者 姚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I0033-I0033,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逐渐提升,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金属材料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宽口径模式的引入。宽口径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人才的创新。《协同创新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逐渐提升,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金属材料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宽口径模式的引入。宽口径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人才的创新。《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一书将协同创新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探究了今后我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院校协同创新模式和培养策略的落实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金属材料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宽口径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培养策略 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竞赛对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志新 龚雪 罗成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9-92,共4页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是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所指定的一种办学体制。我国现阶段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教育观念、师资力量...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是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所指定的一种办学体制。我国现阶段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教育观念、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制约了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表明,科技竞赛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有诸多措施可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高校 创新人才培养 科技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Es知识建构机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晓曼 曾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919-921,共3页
基于信息技术(ICT)的人才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针对国内外目前已有信息技术ICT运用于传统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将ICT的前沿技术和综合运用形式——分布式协同虚拟学习环境VLEs的知识建构... 基于信息技术(ICT)的人才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针对国内外目前已有信息技术ICT运用于传统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将ICT的前沿技术和综合运用形式——分布式协同虚拟学习环境VLEs的知识建构机制引入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在分布式协同VLEs的运用过程中参考HLA标准融入CSCW、DVR等技术,建立基于分布式协同VLEs的知识建构机制,在该知识建构机制基础上建立两种创新型高校人才培养应用模式:虚拟共享协作模式、自主学习模式,以期为ICT应用于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高校人才 分布式 ICT VLES 知识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评《地方高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17
作者 卢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3-153,共1页
新时代,我国新的就业形势呼唤着全新的教育模式,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模式尚未成熟,且相关学者很少从产教融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在新时代,我国正在逐步形成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定位和双重融合的教育模式,促进大学运作绩效不... 新时代,我国新的就业形势呼唤着全新的教育模式,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模式尚未成熟,且相关学者很少从产教融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在新时代,我国正在逐步形成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定位和双重融合的教育模式,促进大学运作绩效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运作绩效 双重定位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 新的就业形势 双重融合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