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中国高校政治辅导处的历史考察(1952—1957)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娇
耿化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政治辅导处是1952年至1957年期间高等学校设立的具有过渡性质的政治工作机构,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大学的组织建设和制度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目标,必须加强对高校的政治思想领导。在高...
政治辅导处是1952年至1957年期间高等学校设立的具有过渡性质的政治工作机构,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大学的组织建设和制度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目标,必须加强对高校的政治思想领导。在高校中党员干部配备不足、党组织基础不健全和制度建设有待推进的形势下,高校采用重点试行、逐步推广的方式设立政治辅导处,建立政治工作制度。政治辅导处在实践探索中渐具“党政合一”的组织属性,既是学校党委的办公机关,同时又是学校行政组织的一部分,在党委和校长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政治辅导处下设组织科、宣传科、青年科、群众工作科等工作机构,配备领导干部和政治辅导员队伍,形成相应工作制度,发挥政治思想工作专责机构的独特作用。作为过渡性机构,政治辅导处的制度设计表现出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征,为各高校提供因地制宜、因校施策的发展空间。在职权行使上,政治辅导处的工作对象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围绕师生政治思想工作主要承担四项职责任务:组织开展全校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活动;了解和反映师生思想情况以推动落实各项教育改革措施;将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保证学校完成教育计划;通过鉴定师生政治思想为教师发展和学生培养提供参考。在实践运行中,政治辅导处日益显露出组织定位不明、与其他党政机构分工不清、干部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随着高校党的干部条件和组织基础的加强,党组织具备公开出面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条件后,1957年后政治辅导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工作职责改由高校党委履行,原有工作人员大部分转归高校党委,使高校党委更加建立健全,为进一步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建立党委制奠定了组织基础。政治辅导处纾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党的政治工作领导薄弱的困境,为建立一套过渡时期的政治工作制度、确立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地位、构建以高校党委制为核心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领导制度和管理体制发挥重要作用,并留下宝贵历史经验和制度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辅导处
高等教育制度
政治工作
高校党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高校政治辅导处的历史考察(1952—1957)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娇
耿化敏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基金
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2024年度重点课题“红色文化涵养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研究”(24ZXHYZ05)。
文摘
政治辅导处是1952年至1957年期间高等学校设立的具有过渡性质的政治工作机构,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大学的组织建设和制度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目标,必须加强对高校的政治思想领导。在高校中党员干部配备不足、党组织基础不健全和制度建设有待推进的形势下,高校采用重点试行、逐步推广的方式设立政治辅导处,建立政治工作制度。政治辅导处在实践探索中渐具“党政合一”的组织属性,既是学校党委的办公机关,同时又是学校行政组织的一部分,在党委和校长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政治辅导处下设组织科、宣传科、青年科、群众工作科等工作机构,配备领导干部和政治辅导员队伍,形成相应工作制度,发挥政治思想工作专责机构的独特作用。作为过渡性机构,政治辅导处的制度设计表现出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征,为各高校提供因地制宜、因校施策的发展空间。在职权行使上,政治辅导处的工作对象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围绕师生政治思想工作主要承担四项职责任务:组织开展全校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活动;了解和反映师生思想情况以推动落实各项教育改革措施;将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保证学校完成教育计划;通过鉴定师生政治思想为教师发展和学生培养提供参考。在实践运行中,政治辅导处日益显露出组织定位不明、与其他党政机构分工不清、干部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随着高校党的干部条件和组织基础的加强,党组织具备公开出面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条件后,1957年后政治辅导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工作职责改由高校党委履行,原有工作人员大部分转归高校党委,使高校党委更加建立健全,为进一步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建立党委制奠定了组织基础。政治辅导处纾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党的政治工作领导薄弱的困境,为建立一套过渡时期的政治工作制度、确立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地位、构建以高校党委制为核心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领导制度和管理体制发挥重要作用,并留下宝贵历史经验和制度遗产。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辅导处
高等教育制度
政治工作
高校党委制
Key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olitical guidance office
th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tical work
the Party Committee System in universities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中国高校政治辅导处的历史考察(1952—1957)
吴娇
耿化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