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0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1
作者 农剑伟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42-44,共3页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创新发展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其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生、体育三大层面,即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推进、有利于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拓宽体育精神的传承发展渠道,应从...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创新发展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其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生、体育三大层面,即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推进、有利于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拓宽体育精神的传承发展渠道,应从优化顶层设计、建设教师队伍、融入体育精神、推进评价工作多维度入手,明确改革主要方向,增强改革主体力量,紧扣改革思政主线,推动改革优化改进,以多措并举的形式实现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以体育课程思政为助力拓宽思政教育主要阵地,推动思政育人实效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创新价值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适能教育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3-64,共2页
体适能教育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体适能教育的引入能够为满足学生需求提供支撑,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更加科学的评价方式。基于体适能教育的体育课程教学,高校应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创新... 体适能教育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体适能教育的引入能够为满足学生需求提供支撑,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更加科学的评价方式。基于体适能教育的体育课程教学,高校应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适能教育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3
作者 刘锦飞 赵永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87-188,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要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阐述了今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高人煌 林越楠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体育课程教学 体育锻炼 柔韧 耐力 学校 身体锻炼 学堂 高校体育教学 竞技体育 竞技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构思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曲庆玲 《福建茶叶》 2019年第11期144-144,共1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着,体育课作为发展素质教育中的工作重点在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为了做好教学的改革,高校需要采取体育课程与基础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对体育课程进行创新。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构思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被引量:4
6
作者 汪晓赞 徐勤萍 +3 位作者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效,发现,其以“教育之问”重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之需”重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之要”重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频谱,以“教育之为”重建激励增值的学习评价,不仅为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三不”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还促进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获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能力、陶熔志趣品性。基于此,创新生成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KDL教学模式,以知之(Knowit)、行之(Doit)、乐之(Loveit)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新样态,在课堂上实现从单纯“教知识”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KDL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华美育精神视角的高校碧螺春茶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7
作者 王玉明 孙媛媛 《广东茶业》 2025年第4期53-56,共4页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文化导向、价值塑造和审美教育具有多重功能。当下,众多高校已将茶文化纳入美育课程体系,但教学效果仍显不足,特别是在全面育人方面存在局限。本文立足中华美育精神的视角,...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文化导向、价值塑造和审美教育具有多重功能。当下,众多高校已将茶文化纳入美育课程体系,但教学效果仍显不足,特别是在全面育人方面存在局限。本文立足中华美育精神的视角,以碧螺春茶艺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中华美育精神视角下碧螺春茶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时代价值。结合碧螺春茶艺的艺术特征与美学内涵,本文对碧螺春茶艺课程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旨在通过深化茶艺课程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其育人潜力,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育精神 高校美育 碧螺春茶文化 茶艺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赋能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兴趣培养-体质健康”双维驱动效应研究
8
作者 刘莉 廖尉辰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96,F0003,共9页
在健康中国战略与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亟需破解传统教育模式中兴趣培养不足与体质健康成效薄弱的双重困境。以教育数字化战略为框架,聚焦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兴趣培养-体质健康”双维驱动效应,系统阐释二者... 在健康中国战略与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亟需破解传统教育模式中兴趣培养不足与体质健康成效薄弱的双重困境。以教育数字化战略为框架,聚焦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兴趣培养-体质健康”双维驱动效应,系统阐释二者的关联机制及数字化赋能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兴趣培养通过激发内生动机与社交互动,为体质健康提供可持续的心理动能;体质健康通过增强运动自信与拓展能力边界,反向巩固兴趣的深度与广度,形成以趣促动、以动强体、以体固趣的闭环生态。数字化技术通过虚拟与现实融合教学、智能监测反馈、教师数字教育能力升级、数字化社区平台等路径,重构教学场景、资源供给与评价体系,实现“兴趣-健康”目标从割裂到协同的范式转型,使学生在虚实交织的场景中实现体育素养的“具身认知-社会互动-自我迭代”三位一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高校体育 课程教学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育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樊三明 董翠香 +2 位作者 李梦欣 宋雨婷 季浏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0,共8页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究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育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策略。价值:增强思政认知能力,夯实知识活化能力,优化思政设计能力,提升思政实施能力,发展反思研究能力。困境:深度熏陶不足,多元思维缺乏,师生...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究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育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策略。价值:增强思政认知能力,夯实知识活化能力,优化思政设计能力,提升思政实施能力,发展反思研究能力。困境:深度熏陶不足,多元思维缺乏,师生对话不畅,言行表达生硬,自主驱动薄弱。策略:系统推进,实现深度熏陶;深挖价值,强化多元思维;创新方法,注重师生对话;转变形象,升级言行表达;协同组织,促进自主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课程思政 高校体育教师 教学能力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学如何提升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信息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旭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随着5G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数据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出现,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向翻转课堂、智慧校园的方向发展,这也使高校课程教育中传统教育理念元素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开始与... 随着5G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数据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出现,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向翻转课堂、智慧校园的方向发展,这也使高校课程教育中传统教育理念元素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开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逐步进入教育信息化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高校体育教学也步入信息化改革中,不仅有助于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突破难以攻克的技术瓶颈,同时也能革新高校体育教学的方式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高校课程 多媒体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数据技术 综合素养 信息化改革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理论”背景下涉水涉海类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盎绿 王春峰 +1 位作者 杨红 邵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8期98-100,103,共4页
环境影响评价是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的环境工程专业9门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结合涉水涉海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了... 环境影响评价是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的环境工程专业9门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结合涉水涉海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以期探索出适合涉水涉海类高校特点的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涉海类高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巍 潘传快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25-228,共4页
以华中农业大学统计学课程为例,剖析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中存在的思政功能弱化情况及成因。以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指导,提出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现路径,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探索和考核模式创新三方面... 以华中农业大学统计学课程为例,剖析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中存在的思政功能弱化情况及成因。以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指导,提出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现路径,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探索和考核模式创新三方面探讨了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并对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以期为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统计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及消解路径
13
作者 赵富学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9,共10页
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是“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重点观测的教学创新点。体育类参赛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是目前体育类课程教学创新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征阐释及教学理解,分析体育类参赛课程的课... 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是“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重点观测的教学创新点。体育类参赛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是目前体育类课程教学创新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征阐释及教学理解,分析体育类参赛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并探索对应的消解路径。认为:体育类课程在聚焦立德树人、围绕教学问题、立足学科育人、把握思政内涵、注重成果推广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特征,但仍需通过持续改进教学理念、不断规范教学设计、精确定位教学要点和系统升级教学方法,精准凝练和解析体育课程思政在创新目标、创新点、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评价等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通过定位好课程思政创新目标、设置符合教学实际的课程思政创新点、发挥课程思政创新方法的特色和优势、呼应现实的教学需要、突出创新成果应用,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的消解提供路径和方法,助力形成规范化的体育课程思政创新通路,普及推广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经验,进而提升体育课程思政的整体建设质量,打造出标志性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课程思政 体育课程思政 教学创新 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4
作者 吴莉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5-97,共3页
立德树人视阈下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深化对课程思政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功能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的... 立德树人视阈下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深化对课程思政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功能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多重实践路径,从而为民办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理论指导与行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民办高校 体育 课程思政 质量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化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5
作者 张玲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0-190,共1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科技的快速进步,化工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些变化要求化工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能力应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和持续变化的技术环境。然而,当前高校化工专业的教育模式和课程内容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科技的快速进步,化工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些变化要求化工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能力应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和持续变化的技术环境。然而,当前高校化工专业的教育模式和课程内容往往与行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这种差距使得毕业生在进入职场时可能面临种种困难。因此通过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并为化工行业培养出更多具备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从而推动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更好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人才 高校化工专业 教学改革 行业需求 核心课程 化工行业 创新精神 课程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校英语多样化教学体系的方法研究——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改革研究》
16
作者 刘凡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11-I0011,共1页
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愈发紧密,高校英语专业教学面临着创新改革的压力。因为新的业态出现,深度合作需要综合素质更强的语言人才,这对高校英语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课程体系... 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愈发紧密,高校英语专业教学面临着创新改革的压力。因为新的业态出现,深度合作需要综合素质更强的语言人才,这对高校英语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体系创新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 课程体系构建 世界各国政治 深度合作 教学体系创新 课程体系建设 教学改革研究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身体育视域下化工类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评《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方法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渠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5-I0005,共1页
化工类院校的使命在于为国家培养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与之相配套的体育教育也应该在化工专业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使化工院校学生能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胜任未来相关职业的需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化工类... 化工类院校的使命在于为国家培养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与之相配套的体育教育也应该在化工专业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使化工院校学生能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胜任未来相关职业的需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化工类专业院校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改革 专业人才 化工类专业 终身体育 化工院校 化工类院校 目标和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 被引量:22
18
作者 庄弼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共4页
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已接近大学的体育课程,原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建立在高中毕业... 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已接近大学的体育课程,原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建立在高中毕业生体育知识、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将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体育学习内容越来越向就业和终身体育发展;体育教学的任务将由学生体育俱乐部完成;学生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俱乐部将更加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课程 体育俱乐部 高校 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被引量:22
19
作者 涂金龙 李爱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2-64,共3页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价值体现在丰富体育精神内核、增强体育德育意识、完善体育育人功能三个方面。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在多方协同中完善体育思政育人的内容体系,在体育教学模式变革中完善思政育人计划...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价值体现在丰富体育精神内核、增强体育德育意识、完善体育育人功能三个方面。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在多方协同中完善体育思政育人的内容体系,在体育教学模式变革中完善思政育人计划与手段,在大力建设高校文化中营造思政教育氛围,在体育教学评价与管理中提升思政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和增强高校体育思政育人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课程思政 体育精神内核 体育德育 体育育人 内容体系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强国背景下农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3,共2页
顾名思义,“体育强国”的重要底层逻辑之一便是确保全体国民从体育事业发展中收益,它的实践应然地强调覆盖群体最大化、实施方式多元化、文化内涵大众化及健身锻炼常态化,简言之,“体育强国”背景下必然要强化体育要素及价值在各领域、... 顾名思义,“体育强国”的重要底层逻辑之一便是确保全体国民从体育事业发展中收益,它的实践应然地强调覆盖群体最大化、实施方式多元化、文化内涵大众化及健身锻炼常态化,简言之,“体育强国”背景下必然要强化体育要素及价值在各领域、各维度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体育事业发展 健身锻炼 路径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方式多元化 常态化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