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1
作者 农剑伟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42-44,共3页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创新发展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其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生、体育三大层面,即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推进、有利于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拓宽体育精神的传承发展渠道,应从...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创新发展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其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生、体育三大层面,即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推进、有利于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拓宽体育精神的传承发展渠道,应从优化顶层设计、建设教师队伍、融入体育精神、推进评价工作多维度入手,明确改革主要方向,增强改革主体力量,紧扣改革思政主线,推动改革优化改进,以多措并举的形式实现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以体育课程思政为助力拓宽思政教育主要阵地,推动思政育人实效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创新价值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中运动损伤防治
2
作者 赵莹莹 宋艳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1-501,共1页
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另一方面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但在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往往会造成部分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易造成身体创伤。由麦金尼斯(Peter M MeGinnis)著、傅维杰主译的《运动生物力学(原书... 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另一方面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但在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往往会造成部分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易造成身体创伤。由麦金尼斯(Peter M MeGinnis)著、傅维杰主译的《运动生物力学(原书第4版)》一书,通过对生物力学的具体阐释,解释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力学规律,从而达到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高校体育课程 运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模型与深化策略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吉茹 宋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模型,并提出深化策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经验:消除主体行为惰性,规避思政建设偏差,破除思政执行梗阻,提升行动育人效果。深化策略:提升能力,实现有效组织动员;建设制度,深化高效质量管理...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模型,并提出深化策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经验:消除主体行为惰性,规避思政建设偏差,破除思政执行梗阻,提升行动育人效果。深化策略:提升能力,实现有效组织动员;建设制度,深化高效质量管理;共享资源,达成广泛协同辅助;塑造价值,巩固支撑教学教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 实践模型 深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现实缺失及对策 被引量:37
4
作者 吴洁 王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80,100,共4页
对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进行研究,指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课程价值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话语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相应的对策是确立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价值观,优化并细化体育... 对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进行研究,指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课程价值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话语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相应的对策是确立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价值观,优化并细化体育课程目标,精选体育课程内容,创编时尚体育教材,赋予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师以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58
5
作者 王清梅 钱俊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03,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路径进行研究。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丰富课程思政教育素材库,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回归本源,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客观需求。困境:课程思政建设缺乏...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路径进行研究。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丰富课程思政教育素材库,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回归本源,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客观需求。困境: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系统性,协同育人格局尚未形成,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不深,教师教学能力尚显不足。优化路径:科学设置体系,完善育人系统;多元协同发力,形成育人共同体;挖掘思政元素,构建共享平台;提升教师素养,增强内生动力;营造育人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校体育课程 思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绩效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剑 程杰 彭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模式 ,结合分析我校体育课程4年来实施学分制的教学改革进展 ,对我校实施学分制的目标、要求及体育课程合理管理模式的框架建构进行总结研究 ,实践证明绩点学分制的分级教学模式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大学体育...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模式 ,结合分析我校体育课程4年来实施学分制的教学改革进展 ,对我校实施学分制的目标、要求及体育课程合理管理模式的框架建构进行总结研究 ,实践证明绩点学分制的分级教学模式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大学体育教学的阶段性目标 ,其成功的经验和实践获得的启示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推广学分制教学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高校体育课程 教学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若干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10
7
作者 文世平 彭朝晖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理论课 实践课 教学内容 课外锻炼 体育场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与大学生社会技能培养的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5
8
作者 侯桂明 张海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0-92,共3页
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的作用,社会技能涵义的理论分析来阐述高校体育课程培养大学生社会技能的有效途径及理论与实践意义。旨在充分发挥高校体育课程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技能形成的作用,从而使大学生能更快地适应社会,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 大学生 社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困境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62
9
作者 吴向宁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392,共9页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高校体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困境与推进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后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以“...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高校体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困境与推进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后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以“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导向、高校体育课程中要融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德育内涵、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与新课标深度融合与衔接、体现及深度延展高校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涵。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困境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体系不完善、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学资源融合不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表现评价标准缺失及课堂教学评价模糊与泛化。基于以上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推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校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 高校体育教师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措施与建议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建东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74-175,178,共3页
关键词 体育课程改革 终身体育 高校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建设 学校体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适能教育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3-64,共2页
体适能教育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体适能教育的引入能够为满足学生需求提供支撑,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更加科学的评价方式。基于体适能教育的体育课程教学,高校应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创新... 体适能教育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体适能教育的引入能够为满足学生需求提供支撑,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更加科学的评价方式。基于体适能教育的体育课程教学,高校应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适能教育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人性化思考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晓捷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2-103,109,共3页
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评价标准的人性化教育研究。建议拓展体育教育人性化的理论研究 ,探讨体育教育人性化的实施方案 ,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纲要 高校体育课程 人性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评估方案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尚熊 洪国武 +5 位作者 岳丰 陈永宜 邓清祥 林一中 宋振庆 修长恕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23,共1页
本方案具体制定了高校体育课程诸多方面的指标体系、评估标准和方法。 1 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与量化本方案分为A、B、C、D四级指标,每项指标权重值均为1,如下表。各级指标按评估标准(本文省略)都量化为百分制计分,凡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 本方案具体制定了高校体育课程诸多方面的指标体系、评估标准和方法。 1 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与量化本方案分为A、B、C、D四级指标,每项指标权重值均为1,如下表。各级指标按评估标准(本文省略)都量化为百分制计分,凡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采用听、看、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权重 评估标准 评估指标体系 高校体育课程 量化 方案设计 课程评估 百分制 计分办法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传承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薛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3-146,共4页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遭遇现代化的冲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的生存受到威胁,正渐渐退出民众生活,处于边缘位置,有的濒临灭绝。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及传承文化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遭遇现代化的冲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的生存受到威胁,正渐渐退出民众生活,处于边缘位置,有的濒临灭绝。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及传承文化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需求,也是高校内在发展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合作完成。高校体育传承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存在传承内容选择、师资队伍、发展模式及课程制度建设运作机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 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 课程制度 建设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 被引量:10
15
作者 屈睿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1-152,共2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作为教改重要内容之一的高校体育改革,近几年来在课程改革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然而,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文章运用文献法、抽查法以及逻辑法等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作为教改重要内容之一的高校体育改革,近几年来在课程改革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然而,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文章运用文献法、抽查法以及逻辑法等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高校体育课程 改革 新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兵 张力跃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62-64,共3页
高校体育课程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渠道,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弘扬体育精神、创新教育渠道、建设体育文化、... 高校体育课程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渠道,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弘扬体育精神、创新教育渠道、建设体育文化、优化教学模式等途径,在体育课程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高校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体育精神 体育文化 课程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中实施“三自”教学的必要条件 被引量:6
17
作者 姜桂萍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92-94,105,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研究法,经过两年的实验研究并根据学生在实施三自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总结了开展“三自”教学所应具备的条件、三自教学内容的确定方法等。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 三自教学 必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的学科特点与建构主义教学改革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林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7-89,共3页
高校体育课程具有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特点决定了其不同内容意义建构的内涵、方式及机制的不同。体育课程教学应运用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建构主义教学策略:身体认知内容的教学,其意义建构应着重强化学生个体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高校体育课程具有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特点决定了其不同内容意义建构的内涵、方式及机制的不同。体育课程教学应运用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建构主义教学策略:身体认知内容的教学,其意义建构应着重强化学生个体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情感认知内容的教学,则应多采用合作性建构方法;课程内容的多重建构机制必将导致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多元性,应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学科性质、课程教学的不同任务等构建高校体育课程建构主义教学的多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 学科特点 建构主义 多元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实践路径研究——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设计与探索》 被引量:4
19
作者 常志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52-I0053,共2页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校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并提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全育人”方针,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简称思政)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校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并提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全育人”方针,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简称思政)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基本要求。同时,关于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全育人 全方位育人 高校体育课程 立德树人 全程育人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及实现途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范春来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3,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部分国家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及实施过程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我国相关方面现状,认为: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具有较高的共性;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对于有效改善国内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状况具有积极意义;我国高校...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部分国家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及实施过程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我国相关方面现状,认为: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具有较高的共性;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对于有效改善国内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状况具有积极意义;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范围相对狭窄,对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现不充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覆盖面不够;国内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与国外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欠缺,个性及创新能力培养受限的结论。并结合我国高校体育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 实现途径 分析 共性 狭窄 主体作用 个性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