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坝羌族释比戏的传承与保护
1
作者 苟宏伟 李晓梅 徐娅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3期45-47,共3页
羌族的“释比戏”是一种表现羌族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个性特征的群众性民间艺术形式。“释比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世代相传。本文着眼于信息化背景下“释比戏”艺术特色的传承,深入研究其在高校传承与发展中的意义,为“释比戏”的... 羌族的“释比戏”是一种表现羌族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个性特征的群众性民间艺术形式。“释比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世代相传。本文着眼于信息化背景下“释比戏”艺术特色的传承,深入研究其在高校传承与发展中的意义,为“释比戏”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释比戏 高校传承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对纺织类非遗技艺保护传承的主导作用与路径——以武汉纺织大学对汉绣的传承保护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艳 徐梦媛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8-23,共6页
针对高校对纺织类非遗的传承保护作用和实践路径问题,通过武汉纺织大学对汉绣的传承保护成效进行解析,得出在新的历史机遇下,高校需要充分发挥主体优势,促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表明,其一,高校参与非遗传承保护具有人才... 针对高校对纺织类非遗的传承保护作用和实践路径问题,通过武汉纺织大学对汉绣的传承保护成效进行解析,得出在新的历史机遇下,高校需要充分发挥主体优势,促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表明,其一,高校参与非遗传承保护具有人才、技术、平台等优势,同时非遗的文化价值也会反哺高校,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其二,高校组织的以传承人为主体、以项目为主题的创新实践让非遗技艺得到活化传承,并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等方式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三,在进一步发展中,高校应采取课堂教育、品牌建设、校企合作等方式,让汉绣在高校摇篮中成长,成为大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传承保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